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4221-1993 广播节目试听室技术要求
GB/T 14221-199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221-1993

中文名称:广播节目试听室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61579

相关标签: 广播节目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14221-1993.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istening rooms in broadcasting pr ogr amm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 14221规定了评价广播节目用试听室的技术要求及放声系统和试听人员位置。
GB/T 14221适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唱片公司等单位对录音制品的主观评价。
2试听室房间 参数
2.1房间比例
最佳比例为1.981.411.0(若选用其它比例,应进行室内简正振动频率的计算,要避免孤立的,成群的简正振动)。
2.2房间体积
体积V = 120士30 m'
2.3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to=0.3~0.4 s(100 Hz~6.3 kHz)
3室内环境条件
a.温度:20~25C ;
b.湿度:25%~75%;
c.气压:86~106 Pa;
d.颜色:柔和、协调、舒适,以浅色不眩眼为宜。
4噪声标准
取NR15(按无人考虑),见图1.
5监听系统布置
5.1单声道试听,扬声器系统放置试听室正前方,试听距离可取1.5~6.7m,最佳距离3士0.5m,扬声器系统放声几何中点与试听人员头部耳端基本在同- -水平面。
5.2立体声试听
5.2.1立体声 基线宽度
立体声基线宽度b=3~4.5 m,见图2。
5.2.4立体声 扬声器放置
除符合5.2.1~5.23条外,扬声器系统参考轴距地面高度应不低于最后排的人耳高度,距侧墙不.小于1 m,距后墙不小于0.7 m.
6试听人员位置排列
在符合5.2.1~5.2.4条规定条件下,其位置排列依试听人员多少而定,应保持座位逐排上升12cm的高度。可参照图5.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221—1993
广播节目试听室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isteningroomsinbroadcastingprogramme1993-03-06发布
1993-11-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广播节目试听室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isteningrooms in broadcasting programme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14221—1993
本标准规定了评价广播节目用试听室的技术要求及放声系统和试听人员位置。本标准适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唱片公司等单位对录音制品的主观评价。2试听室房间参数
2.1房间比例
最佳比例为1.9:1.4:1.0(若选用其它比例,应进行室内简正振动频率的计算,要避免孤立的,成群的简正振动)。
2.2房间体积
体积V=120±30m2
2.3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t6o0.3~0.4s(100Hz~6.3kHz)室内环境条件
a.温度:20~25℃;
b.湿度:25%~75%;
c.气压:86~106Pa;
d。颜色:柔和、协调、舒适,以浅色不眩眼为宜。4噪声标准
取NR15(按无人考虑),见图1。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3-06批准1993-11-01实施
5监听系统布置
GB/T14221—1993
倍中心频率,Hz
图1倍频带噪声评价曲线NR
5.1单声道试听,扬声器系统放置试听室正前方,试听距离可取1.5~6.7m,最佳距离3土0.5m,扬声器系统放声几何中点与试听人员头部耳端基本在同一水平面。5.2立体声试听
5.2.1立体声基线宽度
立体声基线宽度=3~4.5m,见图2。图2
立体声水平张角
基线宽度b两端与试听位置连线所构成水平张角为α,最佳张角α一60°~70°,见图3。2
5.2.3立体声听音距离
GB/T14221—1993
听音距离h,即b的中点至参考听音点距离,通常h0.7b,可取1.5~6.7m,见图4。图4
5.2.4立体声扬声器放置Www.bzxZ.net
除符合5.2.1~5.2.3条外,扬声器系统参考轴距地面高度应不低于最后排的人耳高度,距侧墙不小于1m,距后墙不小于0.7m。
6试听人员位置排列
在符合5.2.1~5.2.4条规定条件下,其位置排列依试听人员多少而定,应保持座位逐排上升12cm的高度。可参照图5。
7试听区内声压级,频率传输特性GB/T14221—1993
7.1在试听人员位置范围内声压级应取86~90dB。人
7.2试听区内频率传输特性,在50Hz~16kHz范围内,连续用1/3倍频程粉红噪声作为声源,应在图6上、下两条曲线之内变化。
附加说明:
3dB/oct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提出。IdB/oct
1.5dB/oct
adB/oct
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迎年、丁伦钊、丁秋娥。8k
16k 2uk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