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5287-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25287-2023
中文名称: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Perimeter protection high-voltage grid devic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9-08
实施日期:2025-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4058251
相关标签:
防范
高压
电网
装置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13.310犯罪行为防范
中标分类号:综合>>社会公共安全>>A91安全防范报警系统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43.0
相关单位信息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验收、运行与维护及标志、包装、贮存、运输、操作及技术手册,描述了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的设计、生产、安装、测试及检验、验收、运行与维护等。
标准内容
ICS130310
CCS A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5287—2023
代替GB25287—2010
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
Perimeterprotectionhigh-
2023-09-08发布
voltagegriddevice
2025-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一般要求
4.2功能要求
输出特性要求
绝缘性能要求
4.5安装要求
电磁兼容性要求
保护措施要求
4.8工作环境要求
5试验方法
一般要求检查
5.2功能要求测试
输出特性测试
绝缘性能要求测试
5.5安装要求检查
电磁兼容性要求测试
保护措施要求检查
5.8环境试验
6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型式试验
出厂检验
系统检验
6.5运行检验
6.6判定规则
7验收、运行与维护
8标志、包装、贮存、运输、操作及技术手册。附录A(资料性)
参考文献
触网时间和电流造成的人体反应效果GB25287—2023
GB25287—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25287一2010《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与GB25287一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更改了范围,增加了系统检验、验收、运行与维护等(见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b)在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触网”“短网”“断网”,删除了“电击电流起始时间”“电击电流结束时间”,修改了“电击电流”“电击强度”“电击持续时间”“电击间隔时间\(见第3章,2010年版的第3章);c
在一般要求中增加了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的组成和分类(见4.1.1、4.1.2);更改了功能要求,扩展了电网触网打击、短网恢复、报警联动及联网要求见4.2,2010年版的4.2);
更改了警戒输出电压的要求(见4.3.1,2010年版的4.2.2);更改了打击电量的要求(见4.3.2,2010年版的4.3.2);更改了打击电流的要求(见4.3.3,2010年版的4.3.1);增加了打击持续时间的要求(见4.3.4);增加了打击间隔时间的要求(见4.3.5);更改了低压控制箱、高压控制箱安装要求,明确了金属线数量、带电金属线及电网接地要求,删除了线网损耗功率允许值要求(见4.5,2010年版的4.5);更改了试验方法(见第5章,2010年版的第5章);增加了系统检验和运行检验,明确了型式试验、出厂检验、系统检验和运行检验的要求及项目(见第6章,2010年版的第6章);m)增加了验收、运行与维护(见第7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并归口。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0年首次发布为GB25287—2010;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范围
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
GB25287—2023
本文件规定了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验收、运行与维护及标志、包装、贮存、运输、操作及技术手册,描述了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的设计、生产、安装、测试及检验、验收、运行与维护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343.1一2018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1部分:发射GB/T4343.2一2020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A16A)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
perimeterprotectionhigh-voltagegriddevice设置在监狱、看守所等特定高安全场所防护区域的周界,其带电网络可对触网对象以控制打击电量方式进行打击的交流装置。
touchofmetalwire
当对象触及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的金属线时,通过对象本体形成高压打击电流通路。3.3
metalwireshort-circuit
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相邻的带电金属线间或带电金属线与地线间形成电气短路。3.4
disconnection
因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故障或被破坏使得高压部分无法形成闭合电气回路。3.5
打击电流
electricshockcurent
当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发生触网事件时,通过触网对象的电流。GB25287—2023
打击持续时间
durationofelectricshock
在单次打击电流的波形中,打击电流上升至最大打击电流的5%时所对应的时刻与下降至最大打击电流的5%时所对应的时刻的时间间隔。3.7
打击电量
intensityofelectricshock
打击电流有效值与打击持续时间的乘积,用来描述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通过对触网对象在打击持续时间内放电产生打击的程度。3.8
打击间隔时间
intervalofelectricshock
当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对触网对象进行打击时,连续两次打击之间的非打击时间长度。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以下简称电网)应由控制/显示/存储单元、金属线及附属部件等组成,结构示意图见图1。电源输入
采集信息
控制/
显示/
控制指令
电源输入
采集信息
控制指令
联网接口
电源输入
采集值息
控制/
显示/
电网。
控制指令
电源输入
采集信息
控制指令
高压控制单元
高压控制单元
高压控制单元
高压控制单元
高医输出
状态监测
高压输出
状态监测
高压输出
状态监测
高压输出
状态监测
图1电网结构示意图
个或多个高压控制单元、
金属线及
附属部件
金属线及
附属部件
金属线及
附属部件
金属线及
附属御件
电网根据打击电量分为基本型与增强型,应根据行业管理要求和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类型的4.1.3电网的电源输入应为220V、50Hz正弦交流电,当输入电压有效值在180V~240V范围内波动时,电网应能正常工作。
GB252872023
4.1.4电网的高压控制单元和控制/显示/存储单元应分别安装于高压控制箱和低压控制箱中,控制箱外观应平整、光洁,标识正确、明显,面板设计应便于操作和维护。4.1.5低压控制箱箱体金属板厚度应不小于1.2mm,高压控制箱箱体金属板厚度应不小于1.5mm,箱体材料应耐腐蚀或做防腐处理。4.1.6电网的控制/显示/存储单元应能对打击电量、打击间隔时间等参数进行调节,并应能接收电网状态、电气参数等信息。
4.2功能要求
4.2.1区段管理
电网应能分区段定位管理。每区段应具有触网报警、断网报警、短网报警和通信故障报警等功能,报警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S。触发报警时,现场及监控中心应具有声光报警及联动控制功能。4.2.2触网打击
电网应具有触网打击能力。当相邻带电金属线间发生短网时,金属线与地线间在发生触网时应仍具备打击能力;一条带电金属线与地线间发生短网时,其他带电金属线与地线间在发生触网时应仍具备打击能力。
4.2.3短网恢复
电网短网15min内,短网原因消除后,电网的短网部分应能恢复正常工作。4.2.4信息显示、记录
电网应具有自检、工作状态显示、报警记录及电子地图功能,应能显示电网各区段位置、带电金属线与地线间电压和电流有效值、触网报警、断网报警、短网报警和通信故障等信息;并应具有信息存储、查询和导出等功能,信息存储时间应不少于30d,人员触网报警记录应长期保存。4.2.5联网
电网应具有与上级管理平台联网的功能。联网信息应包括警戒状态下各区段带电金属线与地线间电压和电流有效值、触网报警、断网报警、短网报警、通信故障等。4.2.6主备电源切换
电网应配置备用电源,在主电源断电情况下,应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供电,在切换过程中电网应保持正常工作,备用电源应能保证电网正常警戒状态工作时间不少于4h。4.3输出特性要求
4.3.1警戒输出电压
电网在警戒状态下应保持高压输出,带电金属线与地线间输出电压(有效值)应为40V~60V.相邻带电金属线间输出电压(有效值)应为8000V~12000V。当某区段一处或多处同时出现触网、断网、短网情况时,其他区段的警戒输出电压应符合上述规定。当相邻带电金属线间发生短网时,本区段金属线与地线间警戒输出电压应符合上述规定:当一条带电金属线与地线间发生短网时,本区段其他带电金属线与地线间警戒输出电压应符合上述规定。3
GB25287—2023
4.3.2打击电量
单个对象触网时,基本型电网带电金属线与地线间的打击电量应为30mC~60mC;增强型电网带电金属线与地线间的打击电量应为60mC~150mCo触网时间和电流造成的人体反应效果见附录Ao4.3.3打击电流
单个对象触网时,电网带电金属线与地线间的打击电流应为100mA~1500mAo4.3.4打击持续时间
触网时,电网的打击持续时间应为100ms~1500mso4.3.5打击间隔时间
触网时,电网的打击间隔时间应为300ms~1000ms,并可调节o4.4绝缘性能要求
对电网进行冲击电压和工频耐压试验过程中应不出现破坏性放电04.5
安装要求
低压控制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4.5.11
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控制室内;
外壳可靠接地;
电源线不连接非电网负载
高压控制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4.5.2
安装于室外时,靠近带电金属线井与带电金属线保持不小于0.4m的间隔,其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小于3.5m,并具备全天候工作条件;安装于室内时,设立安全防护区域,保持环境干燥、清洁;外壳可靠接地;
在箱体上有明显的警示标志,警示标志见图20高压危险
图2警示标志
4.5.3金属线及附属部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0a)
金属线及附属部件由不少于5根金属线、支架、绝缘子、警示牌、警示灯以及连接电缆等组成0金属线采用钢芯铝绞线或铜包钢线,钢芯铝绞线截面积不小于16mm2,铜包钢线截面积不小于10mm2,沿海地区采用防腐材料的金属线o相邻金属线之间距离不大于200mm,与墙体相邻的带电金属线与墙体之间距离不大于200mmo金属线与附近架空电力线之间应留有足够距离,其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0架空电力线电压等级/kV
10及以下
35~110
表1金属线与架空电力线之间的最小距离水平距离/m
GB25287—2023
垂直距离/m
支架采用内倒式安装(防护区域侧为内侧),能承受135kg~165kg的质量,并进行防腐处理,接地、导电性良好,其倾斜角度为90。~135。。相邻支架间隔距离不大于6m,支架下端与地面或平台的距离不小于4m(见图3)。135
图3支架安装示意图
绝缘子采用不低于10kV的可击穿型绝缘子,安装时与地面垂直(见图4);绝缘子的性能满足电网输出最高电压的绝缘性、防污性要求及与安装环境相适应的机械强度要求。GB25287—2023
90°~135
图4绝缘子安装示意图
每间隔5根支架,安装一警示灯和一块“高压危险”警示牌,警示灯与警示牌的位置错开警示灯为红色,警示牌上的汉字为标准宋体,每个汉字尺寸不小于200mmx200mm。控制/显示/存储单元与高压控制单元的连接电缆应采取保护措施,不同材质的金属线连接时,应采取防氧化措施。
电网的高压控制单元输出端应通过高压电缆直接连接到电网的金属线上,连接处应采取防氧化与防漏电措施。电网应采取防雷措施。电网应可靠接地,室外设备、地线、支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Q,室内4.5.4日
设备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Q。
4.6电磁兼容性要求
4.6.1电磁骚扰
电网正常工作时对供电电源网产生的传导电磁骚扰限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电网正常工作时对供电电源网产生的传导电磁骚扰限值频率/MHz
准峰值/dB从V
(随频率的对数线性减小)
注:在过渡频率(0.5MHz和5MHz)处采用较低的限值。4.6.2谐波电流
平均值/dB从V
(随频率的对数线性减小)
电网在警戒状态下,对供电电源网产生的谐波电流骚扰值应符合GB17625.1中A类设备的限值要求。
4.6.3抗扰度
GB25287—2023
电网的控制/显示/存储单元对静电放电、电快速瞬变、浪涌、电压暂降的抗扰度应符合GB/T4343.2-2020中表1、表4、表12和表13的规定。试验中应不出现误报警、器件故障和损坏。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当工作环境需要更高的抗扰度时,可采用相应措施以满足要求。4.7保护措施要求
4.7.1过电压保护
电网的控制/显示/存储单元应有过电压保护措施,应能防止瞬态冲击电压从低压输入回路和高压输出回路进入而引起的绝缘破坏和设备的损坏。
4.7.2过电流保护
电网的控制/显示/存储单元应具备有效的过电流保护和等效的过载保护措施。4.7.3外壳防护
高压控制箱的外壳防护应符合GB/T4208-8—2017中IP55的规定。
4.8工作环境要求
4.8.1工作条件
电网应工作在无易燃、易爆性气体的环境中。4.8.2温度与湿度
电网在一20C~十65C,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95%的环境中应能正常工作;当使用场所温、湿度超出以上范围时,应采取措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5试验方法
5.1一般要求检查
将电能质量分析仪安装在电源进线回路测试电压、频率参数,并使用调压设备对电网电源电压在180V~240V范围内进行调节,查验电网工作状态,判断是否符合4.1.3的规定;目测检查部件和外观,判断是否符合4.1.1和4.1.4的规定;用游标卡尺或其他厚度测量工具对低压控制箱箱体、高压控制箱箱体金属板厚度进行测量,判断是否符合4.1.5的规定;通过控制/显示/存储单元查看采集信息类型和控制指令效果,判断是否符合4.1.6的规定。5.2功能要求测试
5.2.1区段管理功能测试
检查电网区段及高、低压控制箱设置情况,在高压金属线分别触发触网报警、断网报警、短网报警,在高、低压控制箱触发通信故障报警,判断报警区段、类型、响应时间及联动控制功能是否符合4.2.1的规定。
GB25287—2023
触网打击功能测试
触网打击功能测试方法如下:
按5.3.3进行带电金属线与地线间的打击电量测试,判断是否符合4.2.2的规定;将电网的相邻带电金属线短接,按5.3.3进行带电金属线与地线间的打击电量测试,判断是否符合4.2.2的规定;
将电网的一条带电金属线与地线短接,按5.3.3进行其他带电金属线与地线间的打击电量测试,判断是否符合4.2.2的规定。5.2.3短网恢复功能测试
短网恢复功能测试方法如下:
a)将电网的相邻带电金属线短接15min,去除短接线,查验电网工作状态,判断是否符合4.2.3的规定;
将电网的一条带电金属线与地线短接15min,去除短接线,查验电网工作状态,判断是否符合4.2.3的规定。
5.2.4信息显示、记录功能测试
查验电网自检信息、电气参数、报警信息、电子地图的显示内容是否准确、完整,核查是否可实现记录查询、导出功能,调取报警记录或根据存储空间核实报警记录保存时间,判断是否符合4.2.4的规定5.2.5联网功能测试
核查电网联网接口,当已联网时通过上级管理平台查验电网传输信息的内容是否准确、完整,判断是否符合4.2.5的规定。
5.2.6主备电源切换功能测试
核查电网备用电源的配置情况。在电网警戒状态下切断主电源,查看主备电源切换及电网工作状态,根据备用电源的负载情况计算备用电源工作时间,判断是否符合4.2.6的规定。5.3输出特性测试
5.3.1标准测试负载
电网输出特性测试的标准测试负载如表3所示。表3标准测试负载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电阻符号
5.3.2警戒输出电压测试
警戒输出电压测试方法如下:
1000kQ
允许误差
A士1%
A士1%
A士1%
A士1%
100W无感电阻
500W无感电阻
500W无感电阻
500W无感电阻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