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3376-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3376-2023
中文名称:航空航天 可热处理强化不锈钢零件表面清理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Aerospace—Surface treatment of hardenable stainless steel part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11-27
实施日期:2024-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2045282
相关标签:
航空航天
热处理
强化
不锈钢
零件
表面
清理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航空器和航天器工程>>49.040有关航空航天制造用涂覆与有关工艺
中标分类号:航空、航天>>航空、航天材料与工艺>>V18冷加工工艺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SO 8075:1985,MOD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31.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春凤、杨报、刘文彪、赵晶、任秀君、王树棋、蒋海滨、童红霞、任海涛、王冰、吴厚田、石伟林、尤玉良、尉卫东、杨志旭、申笑宁、王咏梅、刘姝、陈素明、孟保利、朱骏、吴炳伟、王永强、周明军
起草单位: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永泓同道(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成都润博科技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航空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35)
提出单位:全国航空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35)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可热处理强化不锈钢零件在制造过程中表面清理的技术要求和包装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马氏体、沉淀硬化和马氏体时效不锈钢零件的表面清理,奥氏体不锈钢零件的表面清理参照执行。
标准内容
ICS49.040
CCS V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376—2023
航空航天
可热处理强化不锈钢零件表面清理AerospaceSurface treatment of hardenable stainless steel parts(IS08075:1985,MOD)
2023-11-2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03-01实施
GB/T43376—20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热加工前的表面清理
最终加工后的表面清理
质量要求
质量检验
5包装要求
附录A(资料性)本文件与ISO8075:1985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附录B(资料性)
本文件与ISO8075:1985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附录C(规范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附录D(规范性)金属和无机污染物的去除附录E(规范性)表面光亮处理·…参考文献
GB/T43376—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8075:1985《航空航天可热处理强化不锈钢零件表面清理》。本文件与ISO8075:1985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两个文件之间的结构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见附录A。
本文件与ISO8075:1985相比,存在较多技术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这些技术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见附录B。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增加了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航空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5)提出和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永泓同道(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成都润博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春凤、杨报、刘文彪、赵晶、任秀君、王树棋、蒋海滨、童红霞、任海涛、王冰、吴厚田、石伟林、尤玉良、尉卫东、杨志旭、申笑宁、王咏梅、刘姝、陈素明、孟保利、朱骏、吴炳伟、王永强、周明军。
1范围
航空航天
可热处理强化不锈钢零件表面清理GB/T43376—2023
本文件规定了可热处理强化不锈钢零件在制造过程中表面清理的技术要求和包装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马氏体、沉淀硬化和马氏体时效不锈钢零件的表面清理,奥氏体不锈钢零件的表面清理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工业硝酸浓硝酸
GB/T337.1
GB/T625化学试剂硫酸
GB/T665化学试剂无水合硫酸铜(Ⅱ)(硫酸铜)GB/T6026
GB/T 7744
工业用丙酮
工业氢氟酸
GB/T12609
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相关精饰计数检验抽样程序GB21900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可热处理强化不锈钢
hardenablestainlesssteel
可以通过热处理的方式使不锈钢的组织发生转变,生成具有强化效果的相,从而获得预期强度的不锈钢。
注:不锈钢通常包括马氏体不锈钢(如2Cr13)、沉淀硬化不锈钢(如0Cr13Ni8Mo2AI)和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如00Cr10Ni10Mo2Al0.3Tio.2)。
表面清理
surfacecleaning
采用机械或化学的方法将材料、零(组)件表面的污染物(包括有机污染物、金属和无机污染物)去除的过程。
技术要求
警告:D.2.3、D.2.4和附录E规定的方法可以去除表面重要材料。应慎重使用这些去除方法,以满足最终尺寸要求。
GB/T43376—2023
4.1热加工前的表面清理
在进行热加工(如退火、焊接)之前,应按以下方法去除污染物:a)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b)金属和无机污染物的去除按附录D的规定进行。4.2
最终加工后的表面清理
4.2.1其他加工过程完成后,表面清理应按以下方法去除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a)
b)金属和无机污染物的去除按附录D的规定进行。4.2.2按照4.2.1规定的方法进行清理后,除以下情况外,应按附录E中的规定进行光亮处理:设计无要求时;
b)无法适用于大型钣金零件时;c)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Ra)≤1.6um时。4.2.3如果最终处理不是钝化或电抛光,应按D.2.2进行钝化4.2.4如果零件图样有表面防护的规定,且热加工或最终加工与表面处理工序的间隔时间能够保证零件不发生锈蚀,可不执行4.2.2和4.2.3。4.3质量要求
4.3.1通则
按本文件进行钝化和电抛光的零件,应进行耐蚀性试验。4.3.2检验要求
4.3.2.1外观
清理后的零件表面应洁净、光滑(电抛光零件)、无腐蚀。应在光照度不低于3001x的白光下进行目视检查。必要时可用3倍~5倍的放大镜检查。4.3.2.2耐蚀性
耐蚀性试验可在清理后的零件或试样上进行,选取以下任一方法进行试验。a)湿热试验,按相对湿度100%、温度38℃士2℃的湿热试验条件进行一个周期(24h)的湿热试验,不应有锈斑或其他腐蚀零件的现象。浸泡试验,将零件或试样浸人室温下的蒸馏水中,保持1h,然后取出,在室温下干燥1h,为b)
1个循环;重复进行12个循环(共24h)。不应有锈斑或其他腐蚀零件的现象硫酸铜溶液浸泡试验(仅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将零件或试样浸入符合GB/T665规定的硫c)
酸铜(分析纯)8g~8.5g、符合GB/T625规定的硫酸(分析纯)4.5g~5g、蒸馏水500mL的混合酸溶液中,室温下保持5min,取出,用清洁水冲洗干净,表面不应有接触铜,4.4质量检验
4.4.1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应每批进行,关键件和重要件应逐件检验,其他零件按GB/T12609的规定执行。2
耐蚀性检验
耐蚀性检验应在下列时机进行:某一牌号的不锈钢首次表面清理后;某一牌号的不锈钢改变了表面清理方法后;新配钝化液后;
钝化液的成分超出本文件的规定时。GB/T43376—2023
抽取3件零件或试样(与零件同种牌号、相同热处理状态、相同表面状态)进行耐蚀性检验。试样最小尺寸为100mm×50mm×(1mm~4mm)。包装要求
清理后的零件采用电容器纸或中性牛皮纸包装,分隔放置在具有减震措施零件箱中(如在与零件接触的表面铺垫具有减震作用的泡沫、海绵或瓦楞纸板等减震材料),防止零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或机械损伤
GB/T43376—2023
附录A
(资料性)
本文件与IS08075:1985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表A.1给出了本文件与ISO8075:1985结构编号对照一览表。表A.1本文件与IS08075:1985结构编号对照情况本文件结构编号
附录 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ISO8075:1985结构编号
2.1,2.1.1,2.1.1.1,2.1.1.2
2.2.1,2.2.1.1,2.2.1.2
2.3.2,2.3.2.1,2.3.2.2
附录A
附录B
附录E
参考文献
本文件与ISO8075:1985结构编号对照情况(续)表A.1
本文件结构编号
GB/T43376—2023
ISO8075:1985结构编号
B.1.1,B.1.1.1,B.1.1.2,B.1.1.3B.1.2
B.2.1,B.2.1.1,B.2.1.2,B.2.1.3B.2.2
B.3.2,B.3.2.1 ,B.3.2.2
附录C
GB/T43376—2023
附录B
(资料性)
本文件与IS08075:1985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表B.1给出了本文件与ISO8075:1985技术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表B.1本文件与IS08075:1985技术差异及其原因本文件
结构编号
技术差异
更改了本文件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清理
增加了“可热处理强化不锈钢”和“表面清理”的术语和定义www.bzxz.net
增加了可不执行4.2.2和4.2.3的情形增加了钝化和电抛光零件的耐蚀性试验要求在零件表面要求“光滑”时,增加了“电抛光零件”的限定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665和GB/T625,增加了硫酸铜溶液浸泡试验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2609,增加了外观检验和耐腐蚀检验要求
增加了超声波清洗方式和废液回收要求增加了生物活性清洗剂清洗的内容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337.1、GB/T7744和GB/T6026,增加了预处理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337.1,更改了钝化液的配方和钝化工艺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21900,增加了废水处理的要求
更改了砂粒的技术要求和消除氧化物的方式细化了电解抛光的具体要求
按照GB/1.1的规则编写,且本标准也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清理
增加易读性,便于本文件的应用增加可操作性,便于本文件的应用增加可操作性,便于本文件的应用提高标准的准确性,便于本文件的应用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便于本文件的应用
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便于本文件的应用
符合我国技术要求,便于本文件的应用增加可操作性,便于本文件的应用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便于本文件的应用
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和最新技术要求,便于本文件的应用
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和最新技术要求,便于本文件的应用
符合最新技术要求,便于本文件的应用增加可操作性,便于本文件的应用C.1通则
附录C
(规范性)
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GB/T43376—2023
此操作用于清除不锈钢零件表面的有机污染物。在热处理前和其他最终表面处理前,应按C.2规定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去除油脂、污垢、油漆、油墨等。C.2方法
C.2.1蒸汽脱脂清洗
将零件浸人汽化脱脂剂中,直到冷凝液不再滴落。必要时可用热溶剂喷涂零件。氯化脱脂剂宜含有抑制剂。
C.2.2溶剂清洗
警告:使用易燃溶剂时应注意防火,使用有毒溶剂时应注意防止其危害人体健康用刷子或布蘸上适当的溶剂擦拭零件表面。擦拭后,应及时用清洁的干燥试布擦干表面,不宜自然晾干。如擦干后目视检查表面仍有污物痕迹,可重复清洗,直到表面洁净为止。可采用超声波清洗方式。
清洗后的废液应回收,运送至具有资质能力的专业机构进行达标处理。C.2.3碱洗清洗
将零件浸泡在碱性清洗液中约10min,用清洁水冲洗彻底,直到表面的水膜连续浸润。如果后续无化学处理,则及时用清洁的压缩空气吹干或在100℃~110℃的干燥箱中干燥C.2.4乳化液清洗
将零件浸泡在乳化清洗液中约10min,用清洁水冲洗彻底,直到表面的水膜连续浸润。如果后续无化学处理,则及时用清洁的压缩空气吹干或在100℃~110℃的干燥箱中干燥C.2.5生物活性清洗剂清洗
将零件浸泡在生物活性清洗剂中约10min,用清洁水冲洗彻底,直到表面的水膜连续浸润。如果后续无化学处理,应及时用清洁的压缩空气吹干或在100℃~110℃的干燥箱中干燥。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