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2575-2023北斗双模型OEM板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GB/T 42575-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2575-2023

中文名称:北斗双模型OEM板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BDS dual model OEM board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5-23

实施日期:2023-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7201651

相关标签: 北斗 模型 性能 测试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航空器和航天器工程>>49.020航空器与航天器综合

中标分类号:航空、航天>>航空、航天综合>>V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43.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付海军、张望池、郑晓冬、王振岭、刘莹、王慧林、智奇楠、段召亮、陈锡春、赵胜、李超、杨勇、白松、高燕鹏

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北京卫星导航中心、成都国星通信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4)

提出单位: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北斗双模型OEM板(以下简称双模型OEM板)的组成、功能、性能等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同时具有北斗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两种业务能力的双模型OEM板的设计、生产、采购和检测,只具有北斗定位导航授时或短报文通信业务能力的OEM板参照使用。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49.020
CCSV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575—2023
北斗双模型OEM板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BDS dual model OEM board2023-05-23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符号和缩略语
缩略语
双模型OEM板组成
功能要求
性能要求
接口要求
测试条件
测试方式
测试项目
测试环境
测试设备
测试场地要求
测试方法
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
GB/T42575—2023
GB/T42575—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北京卫星导航中心、成都国星通信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海军、张望池、郑晓冬、王振岭、刘莹、王慧林、智奇楠、段召亮、陈锡春、赵胜、李超、杨勇、白松、高燕鹏。
1范围
北斗双模型OEM板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GB/T42575—2023
本文件规定了北斗双模型OEM板(以下简称双模型OEM板)的组成、功能、性能等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同时具有北斗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两种业务能力的双模型OEM板的设计、生产、采购和检测,只具有北斗定位导航授时或短报文通信业务能力的OEM板参照使用。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9267一2020北斗卫星导航术语3术语和定义
GB/T39267一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双模dualmodel
支持北斗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两种业务的应用模式。3.2
定位精度positioningaccuracy
观测位置值与真实位置值之差的统计值。[来源:GB/T39267—2020,2.3.23]3.3
velocityaccuracy
测速精度
观测的速度与真实速度之差的统计值。[来源:GB/T39267—2020,2.3.24]3.4
授时精度timingaccuracy
用户设备输出时间与协调世界时(UTC)之间的偏差统计值。注:有时也指与卫星导航系统时间之间的偏差统计值。3.5
失锁重捕losinglockandre-acquisition用户设备因信号遮挡等原因短时间失锁后重新捕获信号的过程。3.6
捕获灵敏度acquisitionsensitivity用户设备在冷启动条件下,捕获导航信号并正常定位所需的最低信号电平。1
CB/T42575—2023
[来源:GB/T39267—2020,5.2.73.7
trackingsensitivity
跟踪灵敏度
用户设备在正常定位后,能够继续保持对导航信号的跟踪和定位所需的最低信号电平。[来源:GB/T39267—2020.5.2.83.8
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coldstarttimetofirstfix
用户设备在星历、历书、概略时间和概略位置未知的状态下,从开机到正常定位所需的时间。3.9
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hotstarttimetofirstfix
用户设备在星历、概略时间和概略位置有效的状态下,从开机到正常定位所需的时间。4符号和缩略语
4.1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B1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心频率为1575.42MHz、带宽为32.736MHz的导航信号。B1I: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心频率为1561.098MHz、带宽为4.092MHz的导航信号。B2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心频率为1176.45MHz、带宽为20.46MHz的导航信号。B2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心频率为1207.14MHz、带宽为20.46MHz的导航信号。B3I: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心频率为1268.52MHz、带宽为20.46MHz的导航信号。Lf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心频率为1615.68MHz、带宽为8.16MHz的人站信号。Lf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心频率为1614.26MHz、带宽为8.16MHz的人站信号。Lf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心频率为1618.34MHz、带宽为8.16MHz的人站信号。Lf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心频率为1624.524MHz、带宽为3.2752MHz的人站信号。S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心频率为2491.75MHz、带宽为8.16MHz的出站信号。S2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心频率为2491.75MHz、带宽为16.32MHz出站信号。4.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SMC:全球短报文通信(GlohalShortMessageCommunication)OEM: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PDOP:位置精度因子(PositionDilutionofPrecision)PPS:秒脉冲(PulsePerSecond)
RDSS: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RadioDeterminationSatelliteService)RMS:均方根(RootMeanSquare)RNSS: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RadioNavigationSatelliteService)RSMC:区域短报文通信(RegionalShortMessageCommunication)UTC:世界协调时(UniversalTimeCoordinated)5双模型OEM板组成
双模型OEM板由若干功能单元组成,一般包括射频单元、RNSS/RDSS基带信号处理单元、数据2
处理单元、接口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GB/T42575—2023
射频单元,将外部输入的射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并进行必要的滤波和增益控制;将a)
RNSS/RDSS基带信号处理单元输出的中频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输出,并进行必要的滤波和增益控制。
RNSS/RDSS基带信号处理单元,处理中频信号,完成RNSS和RDSS出站卫星信号的捕获、b)
跟踪以及解调解析,完成RDSS入站信号的编码。c)
数据处理单元,应用解调的数据进行位置、速度和时间解算,完成短报文信息的收发和控制。接口单元,完成双模型OEM板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d)
电源管理单元,为双模型OEM板内部组成单元提供电源。e)
双模型OEM板功能单元组成如图1所示,射频信号输入
射频信号输出
6要求
6.1功能要求
6.1.1工作状态检测
射嫩羊元
电源管理单元
OEM板
数据处埋单元
图1双模型OEM板功能单元组成
接口串
具备对卫星跟踪锁定状态、工作模式或定位模式等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并输出有效状态标志的功能。
6.1.2定位
具备接收北斗卫星信号进行位置解算并输出定位结果的功能。6.1.3测速
具备接收北斗卫星信号进行速度解算并输出测速结果的功能。6.1.4授时
具备接收北斗卫星信号进行时间信息解算并输出时间信息和时标信号的功能。3
CB/T42575—2023
短报文通信
具备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区域短报文通信和(或)全球短报文通信的功能6.2
性能要求
6.2.1一般说明
对于包含数据分量和导频分量的B1C、B2a和S2C信号,本文件提到的捕获灵敏度、跟踪灵敏度和接收灵敏度为数据和导频的合路功率。本文件提到的性能指标均是在规定的动态性能要求下达到的指标。6.2.2
RNSS性能
工作信号
双模型OEM板应至少接收B1I、B3I、B1C、B2a中一种RNSS信号。各信号频率和带宽如下:a)
B1I:1561.098MHz±2.046MHz;
B3I:1268.52MHz±10.23MHz;
B1C:1575.42MHz±16.368MHz;
B2a:1176.45MHz±10.23MHz。
捕获灵敏度
捕获灵敏度应不大于一168dBW。6.2.2.3
跟踪灵敏度
跟踪灵敏度应不大于一175dBW。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应不大于60s。6.2.2.5
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应不大于5s。6.2.2.6
失锁重捕时间
失锁重捕时间应不大于2s(信号中断时间不超过30s)。6.2.2.7
定位精度
水平方向应不大于9m,高程方向应不大于10m(95%置信度,PDOP≤6)。6.2.2.8
测速精度
测速精度应不大于0.2m/s(95%置信度,PDOP≤6)。6.2.2.9
授时精度
授时精度应不大于50ns(RMS)。4
区域短报文通信性能
工作信号
GB/T42575—2023
区域短报文通信工作信号包括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其中接收信号应至少包括S1,亦可包括S2C;发射信号应至少包含LfO,亦可同时包括Lf1和Lf2。当接收信号包括S2C时,发射信号应包括Lf1和Lf2。具体要求如下。
接收信号:
Sl:2491.75MHz±4.08MHz;
S2C:2491.75MHz±8.16MHz。
发射信号:
Lf0:1615.68MHz±4.08MHz;
Lf1:1614.26MHz±4.08MHz;
Lf2:1618.34MHz±4.08MHz。
接收灵敏度
在误码率优于1×10-\的条件下,接收灵敏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工作信号
接收通道数
接收灵敏度
信息速率
kbit/s
S1接收通道数应不少于10个;S2C接收通道数应不少于14个。6.2.3.4
首次捕获时间
首次捕获时间应不大于2s。
重捕获时间
重捕获时间应不大于1s(信号中断时间不超过30s)。6.2.3.6
发射信号功率
发射信号功率可调整,宜为(一30士2)dBW。6.2.3.7
发射信号频率准确度
发射信号频率准确度应不大于5×10-7。接收灵敏度
≤-157.6
≤-160.0
≤-157.5
≤-153.8
GB/T42575—2023
全球短报文通信性能
工作信号
全球短报文通信工作信号包括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具体要求如下:接收信号
B2b:1207.14MHz±10.23MHz。
发射信号
Lf4:1624.524MHz±1.6376MHz。接收灵敏度
在误码率优于1×10-\的条件下,接收灵敏度应不大于一163dBW。6.2.4.3
发射信号功率
发射信号功率可调整,宜为(一30土2)dBW。6.2.4.4发射信号频率准确度
进行自适应多普勒补偿后,发射信号频偏应小于1000Hz。6.2.5动态性能
最大速度应不低于515m/s.最大加速度应不低于40m/s6.3
3接口要求
天线接口bZxz.net
双模型OEM板应具备至少一个天线接口,要求如下:接口类型:宜采用MCX/SMA/SMP/SSMA/MMCX;a)
阻抗:502。
信息接口
双模型OEM板应具备至少一组信息接口,要求如下:a)
接口类型:由产品规范规定;
接口电平:宜采用RS232/RS422/TTL/LVTTL;信息输人/输出格式:由产品规范规定。时标信号输出接口
双模型OEM板应具备至少一个时标信号(1PPS)输出接口,要求如下:接口类型:由产品规范规定;
接口电平:宜采用LVTTL/TTL/RS485;b)
阻抗:502;
脉冲宽度:由产品规范规定。
电源接口
双模型OEM板应具备电源输入接口,工作电压推荐为3.3V、5V或12V。6
6.4功耗
双模型OEM板的功耗由产品规范规定7
测试条件
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分两种:
方式1:基于实际卫星信号测试;a)
方式2:基于北斗卫星信号模拟器(以下简称“信号模拟器\)测试。测试项目
测试项目见表2。
RNSS性能
区域短报文性能
测试项目
工作状态检测
短报文通信
工作信号
捕获灵敏度
跟踪灵敏度
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失锁重捕时间
定位精度
测速精度
授时精度
工作信号
接收灵敏度
接收通道数
首次捕获时间
重捕获时间
发射信号功率
发射信号频率准确度
测试项目
GB/T42575—2023
测试方法
CB/T42575—2023
全球短报文通信性能
测试环境
工作信号
测试项目
接收灵敏度
发射信号功率
发射信号频率准确度
动态性能
天线接口
信息接口
时间信息输出接口
电源接口
测试项目(续)
所有测试应在下列测试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a)
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测试设备
测试方法
测试用仪器设备均应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主要测试仪器设备及要求见表3。表3
设备名称
标准时间源
示波器
计算机
时间间隔计数器
频谱仪
北斗卫星信号模拟器
测试场地要求
测试场地要求如下。
主要测试仪器设备及要求
设备要求
具有基于UTC秒脉冲和时间信息输出,时间精度应比被测双模型OEM板授时精度高一个数量级
带宽不小于500MHz,通道数不少于2个含测试用软件
可同时接不少于两路输入信号,分辨率优于1ns频率测量范围:不小于3GHz
具备B1I、B3I、B1C、B2a、B2b、S1、S2C出站信号无线和有线发射功能,具备LfO、Lf1、Lf2入站信号无线和有线接收处理功能,具备串口通信功能和输出本地1PPS功能
采用方式1测试时,测试场地应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如通信基站、雷达等。测试场地的电磁干
扰强度应不影响双模型OEM板的测试性能。采用方式2测试时,推荐在微波暗室或微波暗箱中进行。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