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2349-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2349-2023
中文名称:光催化材料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Q-β噬菌体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Determination of antiviral activity of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Test method using bacteriophage Q-beta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3-17
实施日期:2023-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3860504
相关标签:
光催化
材料
活性
测定
噬菌体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玻璃和陶瓷工业>>陶瓷>>81.060.30高级陶瓷
中标分类号:建材>>陶瓷、玻璃>>Q32特种陶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38.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谢小保、关红艳、郑苏江、单兴刚、沈海红、王继梅、朴玲钰、曹文斌、安太成、张俊英、张吉祥、刘文秀、孙廷丽、文霞、陈广川、陈常祝、刘辉、李丽、王莹、邱洪、王刚强、崔志华、潘国平、孙芃、高月红
起草单位: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州市奥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为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星(广州)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同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康洁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4)
提出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描述了含有光催化剂或表面有光催化剂或光催化材料涂膜表面的抗病毒活性的测试方法,本方法通过计数经紫外光照之后的Q-β噬菌体的减少来确定其抗病毒活性。
注:本试验方法以Q-β噬菌体作为流感病毒的替代病毒使用。
本文件适用于建材中使用的不同种类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其基本形制包括片状、块状或平板状等,但不包括粉末、颗粒或多孔光催化材料。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抗病毒性能的光催化材料的检测,不适用于抗细菌、抗真菌、水中污染物降解、自清洁、防雾和空气净化性能的检测。
本文件中的量值表达采用国际单位制(SI)单位。
标准内容
ICS81.060.30
Cs Q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23492023/ISO 18061:2014光催化材料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Q-β噬菌体试验方法
Determination of antiviral activity of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Test method using bacteriophage Q-beta[IS0 18061:2014,Fine ceramics(advanced ceramics,advancedtechnical ceramics)-Determination of antiviral activity of semiconductingphotocatalytic materials-Test method using bacteriophage Q-beta,IDTI2023-03-1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10-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
5原理
6材料
试验微生物和试验准备
培养基
7仪器设备
7.1试验装置
覆盖膜
7.3保湿玻璃板
7.4玻璃管或玻璃棒
荧光紫外灯
紫外照度计
7.8打孔金属板
离心机
8试样
无菌过滤器
9测试程序
菌悬液的制备程序
测试用噬菌体悬液的制备
光催化抗病毒活性测试流程
紫外照射条件
噬菌体滴度的测试
10结果计算
噬菌体滴度的计算
测试有效性的要求
光催化抗病毒活性值计算
非光催化抗病毒活性值计算
GB/T 42349—2023/ISO18061:2014III
GB/T42349—2023/IS018061:2014测试报告
..........
附录A(资料性)流感病毒和(
Q-βB噬菌体的比较数据
附录B(资料性)使用噬菌体ATCC23631-B1和NBRC20012测定的的光催化活性比较. . . ... .. 13
GB/T423492023/ISO18061:2014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等同采用IS018061:2014《精细陶瓷(高级陶瓷、高级工业陶瓷)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抗病毒活性的测定Q-β噬菌体试验方法》。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一为与现有标准体系协调,将标准名称改为《光催化材料抗病毒活性的测定Q-β噬菌体试验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州市奥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为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星(广州)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同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康洁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绿森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实力应用技术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赛瑞途科技有限公司、绍兴蓝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纳来科学中心、中国感光学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小保、关红艳、郑苏江、单兴刚、沈海红、工继梅、朴玲钰、曹文斌、安太成、张俊英、张吉祥、刘文秀、孙廷丽、文霞、陈广川、陈常祝、刘辉、李丽、王莹、邱洪、王刚强、崔志华、潘国平、孙芃、高月红。
GB/T42349—2023/ISO18061:2014光催化材料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Q-β噬菌体试验方法
警告:经过微生物技能培训的人员,方可进行本方法的测试。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含有光催化剂或表面有光催化剂或光催化材料涂膜表面的抗病毒活性的测试方法,本方法通过计数经紫外光照之后的Q-β噬菌体的减少来确定其抗病毒活性。注:木试验方法以Q-β噬菌体作为流感病毒的替代病毒使用。本文件适用于建材中使用的不同种类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其基本形制包括片状、块状或平板状等,但不包括粉末、颗粒或多孔光催化材料。本文件适用于具有抗病毒性能的光催化材料的检测,不适用于抗细菌、抗真菌、水中污染物降解、自清洁、防雾和空气净化性能的检测。本文件中的量值表达采用国际单位制(SI)单位。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10677精细陶瓷(先进陶瓷、先进技术陶瓷)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检测用紫外灯光源[Fineceramics(advanced ceramics,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Ultraviolet light source for testing semi-conducting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ISO27447:2009精细陶瓷(先进陶瓷、先进技术陶瓷)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抗菌活性的试验方法[Fine ceramics(advanced ceramics,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Test method fo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emiconducting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ISO80000-1量和单位第1部分:总则(Quantitiesandunits—Part1:General)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光催化剂photocatalyst
在一定光源激发下,能产生催化作用的物质,包括分解和去除空气与水中的污染物、除臭、抗菌、自清洁以及防雾等。
光催化材料photocatalyticmaterials包含或使用了光催化剂并具有光催化性能的材料。GB/T423492023/ISO18061:2014
注:此类光催化材料用于建筑和道路施工时具备3.1所述功能3.3
抗病毒antiviral
降低病毒侵染活性的能力。
噬菌体bacteriophage
可以感染细菌的一类病毒,
注1:本方法中使用的Q-β噬菌体是一种F-RNA噬菌体。Q-β噬菌体对人或动物不致病,但是其性状与人的致病性流感病毒相似。
注2:流感病毒与Q-β噬菌体的测试结果见附录A。3.5
噬菌斑plaque
由单个噬菌体侵染并裂解宿主细胞形成的清晰可见的区域。3.6
光催化抗病毒活性值photocatalystantiviralactivityvalue光催化材料和未经光催化剂处理的对照材料在紫外光照后得到的噬菌斑数量的对数值的差值。注:该值包含了未经紫外光照条件下噬菌斑数量的减少。3.7
紫外光照条件下的光催化抗病毒活性值photocatalystantiviralactivityvalueforUVirradiation光催化材料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和暗条件下噬菌斑数量的对数值的差值。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立即接种后未处理试样的噬菌体的平均滴度;Bp:暗条件放置后,未经处理试样的噬菌体的平均滴度:BZ:经紫外光照强度L照射后未经处理试样的噬菌体的平均滴度:Cp:暗条件放置后,光催化试样的噬菌体的平均滴度;C:经紫外光照强度L照射后光催化试样的噬菌体的平均滴度;Dp:稀释倍数;
L:紫外光照强度;
1ogmax:噬菌体滴度对数最大值;logmeam:3片未经处理试样上噬菌休滴度的对数平均值;logmm:噬菌体滴度对数最小值;N:噬菌体滴度,单位为噬菌斑形成单位数:Vp:测试样品在暗条件下放置后,非光催化性的抗病毒活性值:V:经过光照强度L照射后的光催化抗病毒活性值;△V:紫外光照贡献的光催化抗病毒活性值;Z:两个平行平血上噬菌体的平均数,5原理
该方法通过将片状、块状或平板状材料类的试样与噬菌体接触并置于紫外光下照射,从而获得光催2
GB/T42349—2023/ISO18061:2014化材料的抗病毒活性值。在光催化处理的样品上接种噬菌体悬液,然后暴露于已知强度的紫外光下,持续照射一定时间。光照结束后,取出样品并用Q-β噬菌体的敏感宿主大肠杆菌测定洗脱液的噬菌斑形成单位。通过比较未经光催化剂处理的材料和光催化材料在经过特定强度照射后的噬菌体数,及未经光催化处理的材料和光催化材料在暗条件下相同时间的噬菌体数进行计算而得到测试结果。6材料
6.1试验微生物和试验准备
6.1.1试验微生物
试验所使用的菌株应与表1中的相同或等效,宜从世界菌种保藏联合会(WFCC)成员机构获得。微生物的无菌操作应在合适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表1试验用的噬菌体和宿主菌
微生物名称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Q-β噬菌体
大肠杆菌
菌株编号
ATCC23631-B1
DSM13768
NBRC 20012
ATCC23631
DSM5210
NBRC106373
注:ATCC23631-B1与NBRC20012并不严格一致,但是它们来源相同且光催化性能相当(见附录B)6.1.2细菌准备
细菌的准备步骤如下:
a)将大肠杆菌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6~10)mLLB琼脂(见6.2.6)],在(37土1)℃条件下培养(16~24)h,存放于在(5~10)℃冰箱内;b)1个月内可以按照上述步骤制备继代菌株;超过1个月的斜面培养物不应使用;c)
从原代菌株开始菌种的传代次数不超过10次。注:如果细菌在超低温冰箱保存,从原代菌株开始菌种的传代次数为10次。6.1.3噬菌体的准备
噬菌体的准备步骤如下:
a)在300mL,锥形瓶中分装25mL含钙LB溶液(见6.2.4),接种大肠杆菌使用(110土10)r/min的振荡摇床,在(37土1)℃条件下振荡培养(18土2)h;b)
在300mL锥形瓶中加入25mLLB培养基,预热至(35~37)℃,接种0.025mL在b)中制备好的培养物;
按上述条件培养,直至菌浓达(2.0土1.0)×10°cfu/mL,可多次重复此步骤,以评估浊度和菌浓d)
之间的关系,如果数据充分,此后的测试可凭浊度判断菌浓;在细菌培养物上接种Q-β噬菌体,使噬菌体的终浓度约为2×107pfu/mL[感染倍数(m.0.i.)e)
约为0.1];
GB/T42349—2023/ISO18061:2014f)按 b)的条件培养细菌4 h;
将培养物在(4士2)℃环境中过夜放置;g)
h)转移培养物至离心管中,并于(4土2)℃,10000g条件下离心20min;i)取上清液,放入灭菌的试管中;j)将含有噬菌体的上清液过滤以纯化噬菌体溶液;k)测试噬菌体储备液的滴度,并在(4土2)℃条件下保存;检测是否有细菌污染,取1mL噬菌体储备液混入LB琼脂(见6.2.6)培养基上,并在(37土1
1)℃条件下培养24h,如果有菌落生长则弃掉噬菌体储备液;m)噬菌体储备液的滴度应大于1.0×10'0pfu/mL,且保持不被污染。注1:噬菌体储备液的滴度宜大于1.0×101lpfumL,甚至达到1.0×1013pfu/mL。注2:随着时间延长噬菌体储备液的滴度会缓慢降低,6.2培养基
6.2.1通则
可使用下文所述的培养基。
制备的培养基的体积可根据所测试样品的数量做相应的调整。6.2.21/500营养肉汤(1/500NB
将1000mL纯水、3.0g肉汁提取物、10.0g蛋白陈、5.0g氯化钠加入到锥形瓶中,充分溶解。溶解后,取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调节pH至7.1土0.1(25℃时)。使用纯水将上述溶液稀释500倍。使用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调节pH至7.0土0.2(25℃时),在(121土2)℃条件下灭菌至少15min。如不立即使用,则存储于(5~10)℃,其有效期为7d。6.2.3钙溶液
取100mL纯水、3.0g二水氯化钙放入锥形瓶中,充分溶解。加棉塞并灭菌(见6.2.2)。制备好后,如不立即使用,则存储于(5~10)℃,其有效期为6个月。6.2.4含钙LB溶液
取1000mL纯水、10.0g蛋白陈、5.0g酵母提取物和10.0g氯化钠,放入锥形瓶中,充分溶解。当各组分充分溶解后,使用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调节pH至7.0土0.2(25℃时)。加棉塞并灭菌(见6.2.2)。灭菌后,加入10mL钙溶液并混匀。制备好后,如不立即使用,则存储于(5~10)℃,其有效期为1个月。6.2.5琼脂粉
浓度为1.5%时胶强度在(400~600)g/cm2的琼脂粉。6.2.6LB琼脂
取1000mL纯水、10.0g蛋白陈、5.0g酵母提取物、10.0g氯化钠及10.0g琼脂粉(见6.2.5),放入锥形瓶中,充分混匀。加热,使水能充分溶解各组分。使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0土0.2(25℃时)。加棉塞并灭菌(见6.2.2)。制备好后,如不立即使用,则存储于(5~10)℃,其有效期为1个月。
6.2.7底层琼脂平板(含钙LB琼脂)取1000mL纯水、10.0g蛋白陈、5.0g酵母提取物、10.0g氯化钠及10.0g琼脂粉(见6.2.5),放入4
GB/T42349—2023/ISO18061:2014锥形瓶中,充分混匀。加热,使水能充分溶解各组分。使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0土0.2(25℃时)。加棉塞并灭菌(见6.2.2)。灭菌完毕,加入10mL钙溶液并充分混匀。制备好后,在90mm直径的培养皿中注入(15~20)mL的培养基,存储于(5~10)℃备用,其有效期为14d。6.2.8上层琼脂
取1000mL纯水、15.0g蛋白陈、7.5g酵母提取物、15.0g氯化钠及10.0g琼脂粉(见6.2.5),放入锥形瓶中,充分混匀。加热,使水能充分溶解各组分。使用0.1mo1/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0土0.2(25℃时)。加棉塞并灭菌(见6.2.2)。灭菌完毕,加入15mL钙溶液并充分混匀。制备好后,如不立即使用,则存储于(5~10)℃,其有效期为1个月。注:当需要重新融化上层琼脂时,则加热锥形瓶,不需要灭菌。6.2.9卵磷脂吐温80大豆酪蛋白营养液(SCDLP)取1000mL纯水、17.0g酪蛋白陈、3.0g大豆蛋白、5.0g氯化钠、2.5g磷酸氢二钾、2.5g葡萄糖、1.0g卵磷脂,放入锥形瓶中并充分溶解。加入7.0g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并充分溶解。使用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调节pH至7.0土0.2(25℃时)。如果需要,分装于试管中,加棉塞并灭菌(见6.2.2)。制备好后,如不立即使用,则存储于(5~10)℃,其有效期为1个月。6.2.10蛋白陈生理盐水溶液
取1000mL纯水、10.0g蛋白陈、8.5g氯化钠,加入到锥形瓶中,并充分溶解。当各组分充分溶解后,使用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调节pH至7.0土0.1(25℃时)。如果需要,分装于试管中,加棉塞并灭菌(见6.2.2)。制备好后,如不立即使川,则存储于(5~10)℃,其有效期为1个月。7仪器设备
7.1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可以提供紫外照射来激活光催化剂以测定光催化材料的抗病毒活性值。它包含了光源和装有试样的试验舱。试验装置的原理图见图1。标引序号说明:
1—光源;
2—打孔金属板;
3—覆盖膜
4—保湿玻璃板;
5——培养皿;
6玻璃管或玻璃棒:
7——滤纸;
8—试样。
图1试验装置原理图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