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5193.20-2003 TK基因突变试验
GB 15193.20-200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5193.20-2003

中文名称:TK基因突变试验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TK基因突变试验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3-09-24

实施日期:2004-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23638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100微生物学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卫生>>C53食品卫生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FDA-2000(参照采用)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5页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2004-05-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3-09-24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张立实、张建清、帅培强、王怡净

起草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卫生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体外哺乳类细胞TK位点基因突变试验的基本技术要求与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评价食生产、加工、保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的遗传毒性,检验对象包括食品添加剂(含营养强化剂)、食品新资源及其成分、新资源食品、辐照食品、食品容品与包装材料、食品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工业用微生物等。 GB 15193.20-2003 TK基因突变试验 GB15193.20-200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07.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193.20—-2003
TK基因突变试验
TK gene mutation test
2003-09-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4-05-01实施免费标准bzxz.net
GB15193.20-2003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参考美国FDA营养素补充剂与食品安全中心食品添加剂安全办公室发布的“食品成分安全评价毒理学原则2000年版红皮书(2001年9月发布):IV.C.1.c.小鼠淋巴瘤胸腺嘧啶激酶基因突变试验(IV.C. l. c. Mouse Lymphoma Thymidine Kinase Gene Mutation Assay)”。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立实、张建清、帅培强、王怡净。本标准首次发布。
1范围
TK基因突变试验
本标准规定了体外哺乳类细胞TK位点基因突变试验的基本技术要求与方法。GB15193.20-2003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食品生产、加工、保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的遗传毒性,检验对象包括食品添加剂(含营养强化剂)、食品新资源及其成分、新资源食品、辐照食品、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食品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工业用微生物等。
2原理
TK 基因突变试验的检测终点是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的突变。在人类,TK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远端;在小鼠厕定位于11号染色体。故TK基因的突变于常染色体基因突变。
TK基因的产物胸苷激酶在体内催化从脱氧胸苷(TdR)生成胸苷酸(TMP)的反应。在正常情况下,此反应并非生命所必需,原因是体内的TMP主要来自于脱氧尿嘧啶核苷酸(dUMP),即由胸苷酸合成酶催化的dUMP甲基化反应生成TMP。但如在细胞培养物中加人胸苷类似物(如三氟胸苷,即TFT一-trifluorothymidine),则TFT在胸苷激酶的催化下可生成三氟胸苷酸,进而掺人DNA,造成致死性突变,故细胞不能存活。若TK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胸苷激酶缺陷,则TFT不能磷酸化,亦不能掺人DNA,故细胞在含有TFT的培养基中能够生长,即表现出对TFT的抗性。根据突变集落形成数,计算突变频率,以判定受试物的致突变性。3试剂与材料
3.1细胞:L5178Ytk/-3.7.2C小鼠淋巴瘤细胞。为清除自发突变的tk-7基因型细胞,在正式实验前,应使用含3μg/ml.胸苷,5μg/mL次黄嘌呤,0.1ug/mL氨甲碟呤和7.5μg/mL甘氨酸的THMG培养基中处理24 h,离心、洗涤后在不含氨甲碟呤的THMG培养基中培养3天。3.2试剂:PBS磷酸盐缓冲液,三氟胸苷(trifluorothymidine),次黄嘌呤(hypoxanthine),甘氨酸(gly)cine),氨甲碟呤(methotrexate),胸腺嘧啶核苷(thymidine),阳性对照物(MMS,MMC,环磷酰胺等)。4试验设计
一般应进行细胞毒性预试验,根据预试验结果,在相对存活率(relative survival,RS)为阴性对照组的20%~80%范围内设3个~4个剂量(浓度)水平。每次试验均需设阴性(双蒸水)对照,通常亦需设阳性对照。阳性对照通常使用MMS、EMS、MMC、CP(环磷酰胺)等。如使用非水溶剂,则亦需设溶剂对照。
5操作步骤
5.1培养液和培养条件:含10%马血清和适量抗菌素的RPMI1640培养液(96孔板培养时使用含20%马斑清的RPMI1640培养液),5%二氧化碳、37℃、饱和湿度条件下作常规悬浮培养。5.2处理:取生长良好的细胞,调整密度为5×10/mL,按1%体积加人受试物,37℃震摇处理3h。离心,弃上清液,用PBS或不含血清的培养基洗涤细胞2遍,重新悬浮细胞于含10%马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并调整细胞密度为2×10°/mL。12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