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5196-2003 人造奶油卫生标准
GB 15196-200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5196-2003

中文名称:人造奶油卫生标准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Hygienic standard for margarin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3-09-24

实施日期:2004-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25028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奶和奶制品>>67.100.20奶油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卫生>>C53食品卫生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 15196-1994

采标情况:Codex Stan 32-1981,NEQ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20352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7, 字数:10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2004-05-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4-08-10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王旭太、崔春明、陈葆春、沈文、房毅、周爱珍、吕燕柏

起草单位:辽宁省卫生监督所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卫生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人造奶油(人造黄油)的指标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包装、标识、贮存及运输要求和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氢化后的精炼食用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添加水和其他辅料,经乳化、急冷而制成的具有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制品,可供直接食用或加工食品。 GB 15196-2003 人造奶油卫生标准 GB15196-200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本标准全文强制。
GB 15196—2003
本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CodexStan32:1981《人造奶油标准》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15196—1994《人造奶油卫生标准》。本标准与GB15196一1994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按照GB/T1.1一2000对标准文本格式进行了修改;对原标准结构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包装、标识、贮存及运输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15196—1994同时废止。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卫生监督所、天津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广西自治区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旭太、崔春明、陈葆春、沈文、房毅、周爱珍、吕燕柏。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本标准于1994年首次发布。
1范围
人造奶油卫生标准
GB 15196--2003
本标推规定了人造奶油(人造黄油)的指标要求、食品漆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包装、标识、贮存及运输要求和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氢化后的精炼食用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添加水和其他辅料,经乳化,急冷面制成的赛有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制品,可供直接食用或加工食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插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推,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4789.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的测定
GB/T4789.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的測定GB/T 4789.4
GB/T 4789. 5
GB/T 4789. 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葡球菌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GB/T 4789. 15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5009. 11
GB/T 5009. 12
GB/T 5009. 13
GB/T 5009. 37
GB/T 5009.77
食品中总碑及无机的定
食品中铅的测定
食品中铜的测定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食用氢化油,人造奶卫生标推的分新方法GB/T 5009. 138
食品中镍的测定
GB8955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
3指标要求
3.1原料要求
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3.2感官要求
外观呈乳白色或淡黄色半固体状,质地均勾细腻,具有天然奶油特有的风味,无霉变、无异味、无异娱和无杂质。
3.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理化指标
水分/(g/100 g)
脂肪/(g/100g)
GB 15196-2003
酸价(KOH)/(mg/g)
过氧化值/(g/100%)
铜(Cu)/(mg/kg)
镍(Ni)/(mg/kg)
总砷(以 As 计)/(mg/kg)
铝(Pb)/(m&/kg)
3.4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细菌总数/(cfu/g)
大肠菌群/(MPN/100g)
霉蘭(cfu/g)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添加剂
表1(续)
表2微生物指标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2760的规定。4.2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8955的规定。
6包装
包装容器和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7标识
定型包装的标识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8贮存及运输
不得检出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得与有鑫、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
8.2运输
运输产品时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灌装运输。9检验方法
9.1感官指标
按本标准附录A操作。
理化指标
9.2.1水分、脂肪
按GB/T5009.77规定的方法测定。9.2.2酸价、过氧化值
按 GB/T 5009.37—
-2003中4.1和4.2规定的方法测定9.2.3
按GB/T5009.13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9.2.4镍
按GB/T5009.138规定的方法测定9.2.5铅
按GB/T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9.2.6总砷
按GB/T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9.3
微生物指标
GB 15196—2003bZxz.net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检验、致病菌按GB/T4789.2、GB/T4789.3、GB/T4789.15、GB/T4789.4、GB/T4789.5、GB/T4789.10规定的方法检验。GB 15196--2003
A.1色泽
A.1.1 仪器
培养m:直径50mm
A1.2操作方法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懿官检查
用洁净玻璃棒挑取样品一小块(约1cm)置于培养1中央,在自然光下仔细观察或置于白色背景前借其反射光线观察,并按下列词句记述:白色、灰白色、乳白色、柠檬色、淡黄色、黄色,橙色等。A.2外形
A.2.1操作方法
用洁净玻璃棒轻轻拨动上述培养Ⅲ中的样品,判断其软硬程度,并按下列调句记录:硬固体、固体,半固体、稠胶体、半流体等。
用洁净玻璃棒挑起样品一小块,置于洗净的食指上,用拇指与食指搓操,细心体会手指的感觉,然后按粗糙、有小颗粒、细腻等词饲记述A.3气味及滋味
A.3.1仪器
a)烧杯50mL;
b)水浴。
A.3.2操作方法
用洁净玻璃棒挑起样品小块置于50rmL烧杯中。于水浴上加热至50℃,用玻璃棒迅速搅拌,闻其气味,并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样品置舌尖鉴别其滋味和气味。气味按焦糊味、酸败味、奥味,握味、味。牛奶味、奶油香味等词句记述。滋味则以甜、酸、苦、辣、威、平淡,可口等词句记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