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7232-2023金属热处理 术语
GB/T 7232-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7232-2023

中文名称:金属热处理 术语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Metal heat treatment—Terminolog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8-06

实施日期:2024-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2253858

相关标签: 金属 热处理 术语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制造>>25.200热处理

中标分类号:机械>>加工工艺>>J36热处理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7232-2012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72页【胶订-大印张】

标准价格:90.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徐跃明、李俏、罗新民、向建华、宋宝敬、顾剑锋、程晓农、张青春、李航、史有森、李枝梅、韩永珍、陈懿、陈乃录、董小虹、殷和平、杨祯、吴玉程、任瑞铭、高新宇

起草单位: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丰东热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热处理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国检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常州新区河海热处理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世创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福莱特热处理有限公等

归口单位: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5)

提出单位: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5)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界定了金属热处理基础、热处理工艺、组织与性能和热处理装备的主要术语及其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热处理相关技术标准及技术文件。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5.200
CCSJ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232—2023
代替GB/T7232—2012
金属热处理
Metal heat treatment—Terminology2023-08-06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03-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基础术语
热处理工艺
组织与性能·
热处理装备
附录A(资料性)
参考文献
增加和删除的术语
GB/T7232—2023
GB/T7232—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7232—2012《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与GB/T7232—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范围”的适用界限(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将“总类”更改为“基础术语”(见第3章,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感应热处理”“多场热处b)
理”和“温度均匀性测量”等34条术语(见3.1~3.3、附录A),删除了“光亮热处理”“清洁热处理”和“晶界工程”等12条术语(见附录A,2012年版的第2章);c)增加了“回复”“软化退火”和“淬火温度”等45条术语(见第4章、附录A),删除了“脱氢处理”“连续退火”和“装箱退火”等29条术语(见附录A,2012年版的第3章~第12章);d)增加了“铁素体”“共析铁素体”和“先共析铁素体”等60条术语(见第5章、附录A),删除了“晶粒号”树枝晶组织”和“纳米晶”等19条术语(见附录A,2012年版的第13章、第14章);e)增加了“热处理装备”术语(见第6章、附录A)。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5)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丰东热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热处理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国检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常州新区河海热处理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世创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福莱特热处理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跃明、李俏、罗新民、向建华、宋宝敬、顾剑锋、程晓农、张青春、李航、史有森、李枝梅、韩永珍、陈懿、陈乃录、董小虹、殷和平、杨祯、吴玉程、任瑞铭、高新宇。本文件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9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Ⅲ
1范围
金属热处理
里术语
GB/T7232—2023
本文件界定了金属热处理基础、热处理工艺、组织与性能和热处理装备的主要术语及其定义本文件适用于金属热处理相关技术标准及技术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基础术语
3.1总称
热处理heattreatment
采用适当的方式对金属材料或工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3.1.2
整体热处理
bulkheattreatment
对工件整体进行穿透加热的热处理。3.1.3
局部热处理
localheattreatment
仅对工件的某一部位或几个部位进行的热处理3.1.4
表面热处理
surfaceheattreatment
仅对工件表层进行的热处理。www.bzxz.net
化学热处理
thermo-chemical treatment
将工件置于适当的活性介质中加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人工件的表层,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的热处理。
预备热处理pre-heattreatment;conditioningtreatment为调整原始组织,保证工件最终热处理或(和)切削加工性能,预先进行的热处理。3.1.7
真空热处理
vacuum heat treatment
将工件放置在压力低于1×105Pa(通常是1×10-1Pa~1×10-3Pa)的环境中进行的热处理。3.1.8
induction heating treatment
感应热处理
利用电磁感应在工件内产生涡流而将工件加热后进行的热处理,1
GB/T 7232—2023
可控气氛热处理controlled atmosphereheattreatment为达到无氧化、无脱碳或按要求渗碳(氮),在成分可控的炉气中进行的热处理。3.1.10
保护气氛热处理
protectiveatmosphereheattreatment在工件表面不被氧化的气氛或惰性气体中进行的热处理。3.1.11
等离子热处理plasmaheattreatment离子轰击热处理ionbombardmentheattreatment辉光放电热处理glowdischargeheattreatment在压力低于1×105Pa(通常是1×10-1Pa~1×10-3Pa)的特定气氛中利用工件(阴极)和阳极之间产生的辉光放电进行的热处理。3.1.12
高能束热处理highenergybeamheattreatment利用激光、电子束或等离子体等高功率密度能源加热工件的热处理。3.1.13
形变热处理thermo-mechanical treatment将塑性变形和热处理结合,以提高工件力学性能的复合工艺3.1.14
complex heat treatment; multiplex heat treatment复合热处理
将两种或多种热处理工艺组合,以便更有效地改善工件使用性能的复合工艺。3.1.15
修复热处理
restorationheattreatment
对长期运行后的工件在尚未发生不可恢复的损伤之前,采用适当的工艺使其组织结构得以改善、使用性能或几何尺寸得以恢复、服役寿命得以延长的热处理。3.1.16
流态床热处理
fluidized bed heat treatment工件在由气流和悬浮其中的固体粉粒构成的流态层中进行的热处理。3.1.17
多场热处理
multi-field heat treatment
利用磁场、超声、电场或振动等外场作用改变工件组织结构与性能的热处理。3.1.18
稳定化处理
stabilizing
为使材料或工件在长期服役的条件下,形状、尺寸、组织与性能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热处理。3.1.19
月heattreatment cycle
热处理工艺周期
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完成一种热处理工艺的过程。3.1.20
温度均匀性测量
temperature uniformity survey在热处理炉热稳定前后,用已校准的现场测试仪和温度传感器对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的温度偏差进行的一系列检测。
thermo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控轧控冷
GB/T 7232—2023
在一定温度范围对钢材进行控制轧制并控制其冷却的过程,以获得细小晶粒和良好的组织,使钢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3.2加热类
加热制度heating schedule
加热规范
热处理过程中对加热阶段规定的时间和温度参数。3.2.2
加热速度heatingrate
在设定温度区间,单位时间内工件或介质温度的平均增值。3.2.3
加热曲线
我heatingcurve
热处理过程中加热阶段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3.2.4
升温时间heating up time
加热阶段工件表面达到工艺规定温度的时间。3.2.5
均温equalization
加热阶段工件表面达到工艺规定温度后保持,直到工件整体达到该温度的过程。3.2.6
保温holding;soaking
工件或加热介质在工艺规定温度下恒温保持的过程。注:恒温保持的时间和温度分别称保温时间和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包括了均温和均温后恒温保持的时间。3.2.7
加热时间heatingtime
升温时间和保温时间的总称。
预热preheating
为减少畸变,避免开裂,在工件加热至最终温度前进行的一次或数次阶段性保温的过程。3.2.9
穿透加热throughheating
工件整体达到均匀温度的加热方法。3.2.10
差温加热differentialheating
有目的地在工件中产生温度梯度的加热3.2.11
热传导heatconduction
热处理工件存在温度差时,热量由高温向低温传递的现象3
GB/T7232—2023
热对流heatconvection
热处理炉内,加热源通过炉内介质的流动向工件传递热量的现象。3.2.13
热辐射heatradiation
热处理炉内,加热源通过辐射电磁波向工件传递热量的现象。3.2.14
奥氏体化austenitizing
将钢铁材料加热至A。或A。以上温度,以获得完全或部分奥氏体组织的过程。注:如无特殊说明,则指获得完全奥氏体组织。3.2.15
奥氏体化温度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工件在进行奥氏体化时的保温温度。3.2.16
奥氏体化时间
austenitizing time
工件在奥氏体化温度保持的时间。3.2.17
temperatureuniformity
温度均匀性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内温度的均匀程度以及有效加热区内各测试点温度相对于设定温度的最大偏差。
有效加热区
effectiveheatingzone
在加热炉中,经温度检测而确定的满足热处理工艺规定温度和温度均匀性的工作空间。3.2.19
系统准确度
systemaccuracy
热处理设备的工艺仪表系统经合理补偿的温度与经过校验和偏差修正的测量仪表系统的温度偏差。
有效厚度effectivethickness
工件各部位壁厚不同时,按可以保证工件热处理质量制定加热时间处的壁厚。3.2.21
炉内气氛furnaceatmosphere
充人热处理炉内的惰性或还原性的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注:用于防止氧化、脱碳或还原性保护的加热气体,或用于化学热处理的载气或渗碳气体。3.2.22
瓦controlledatmosphere
可控气氛
成分可按氧化或还原、增碳或脱碳效果控制炉中的气体混合物注: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进行渗碳、碳氮共渗等化学热处理以及防止钢件加热时的氧化或脱碳。3.2.23
保护气氛
protectiveatmosphere
在给定温度下能保护被加热金属材料或工件不发生氧化或脱碳的气氛,4
吸热式气氛endothermic atmosphereGB/T 7232—2023
将燃料气和空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的温度和催化作用下通过吸热反应裂解生成的气氛。注:一般用作工件的无脱碳加热介质或渗碳时的载气。3.2.25
放热式气氛exothermicatmosphere将燃料气和空气以接近完全燃烧的比例混合,通过燃烧、冷却和除水等过程而制备的气氛。注:根据氢气、一氧化碳的含量可分为浓型和淡型两种。3.2.26
氮基气氛nitrogen-base atmosphere氮气和甲醇或其他碳氢介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裂解生成的气氛。注:可用作无氧化加热保护气氛,也可用作渗碳时的载气。3.2.27
氧化皮
在无保护加热时工件表面形成的氧化物层。3.3冷却类
冷却制度
coolingschedule
对工件热处理冷却介质或冷却速度等所做的规定。3.3.2
冷却速度
cooling rate
工件热处理冷却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3.3.3
冷却时间
coolingtime
工件在指定温度区间内冷却所需要的时间。3.3.4
冷却曲线
coolingcurve
工件热处理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3.3.5
controlled cooling
控制冷却
工件热处理时按照预定的冷却制度进行的冷却。3.3.6
戋time temperature transformation curve; TTT curve等温转变曲线
图time temperature transformation diagram;TTT diagram等温转变图
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等温保持时,温度、时间与转变产物所占百分数(转变开始及转变终止)的关系曲线图。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continuous coolingtransformation curve;CCT curve日continuous cooling transformation diagram;CCT diagram连续冷却转变图
工件奥氏体化后连续冷却时,过冷奥氏体开始转变及转变终止的时间、温度及转变产物与冷却速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GB/T 7232—2023
共析转变eutectoidtransformation在恒定温度下奥氏体转变成珠光体的可逆转变。3.3.9
critical cooling course
临界冷却过程
冷却时为避免出现非预期组织的过程。3.3.10
临界冷却速度
critical cooling rate
临界冷却过程对应的最小冷却速度。3.3.11
瞬时冷却速度
instantaneous cooling rate
冷却至某一温度时的冷却速度。3.3.12
临界直径
criticaldiameter
圆柱钢棒试样(长度≥3倍直径)在某种介质中淬火时,中心位置获得50%马氏体的最大直径。注:用dc表示。
理想临界直径
idealcriticaldiameter
在萍火冷却烈度为无限大的介质中进行冷却时,圆柱钢棒中心位置获得50%马氏体的最大直径。注:用dic表示。
equivalentdiameterof cooling rate;equivalentdiameter等效冷却直径
在温度和搅动条件相同的淬火介质中,某一指定温度范围内,以外形不规则淬火件冷速最慢的部位与圆柱试样(无限长)心部冷速相同的原则换算出的圆柱试样直径。3.3.15
U形曲线U-curve
用圆柱试样测定钢的萍透性时,淬火后横截面上沿直径方向呈U形的硬度分布曲线3.3.16
有效淬火冷却区effectiveworkingzoneofquenchingtank火槽内能满足介质的流速、紊流程度或温度变化范围等相应淬火冷却工艺要求的空间。3.3.17
奥氏体的热稳定化
stabilization of austenite
过冷奥氏体在马氏体点以上或以下的温度等温停留,导致再向低温冷却的过程中马氏体开始转变的温度降低并且形成的马氏体比未经等温停留时减少的现象。3.3.18
mechanical stabilization of austenite奥氏体的机械稳定化
过冷奥氏体在率火过程中受到较天塑性变形或受到压应力而造成的稳定化现象。3.3.19
残留奥氏体的稳定化
stabilization of retained austenite萍火后在室温停留或在低温回火,使残留奥氏体在低于室温时转变为马氏体的能力减弱的现象。6
4热处理工艺
4.1退火类
退火annealing
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4.1.2
完全退火full annealing
将工件完全奥氏体化后缓慢冷却,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退火。4.1.3
不完全退火partial annealing;incomplete annealing相变区退火
亚温退火
临界区退火
将工件部分奥氏体化后进行的退火4.1.4
再结晶退火recrystallizationannealingGB/T7232—2023
将经冷塑性变形的工件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持适当时间,使冷变形过程中产生的晶体学缺陷基本消失,形成均匀的新的晶粒,以消除形变强化效应和残余应力的退火。4.1.5
回复recovery
将经冷塑性变形的工件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下,以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退火。4.1.6
等温退火isothermalannealing
工件加热到高于A。或A,的温度保持适当时间后,较快冷却到珠光体转变温度区间的适当温度并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类组织后再在空气中冷却的退火。4.1.7
球化退火spheroidizingannealing;spheroidizing为使工件中的碳化物球状化而进行的退火。4.1.8
去氢退火hydrogen relief annealing;hydrogen removal annealing预防白点退火
在工件组织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通过低温加热和保温,使工件内的氢向外扩散进入大气中的退火;或在形变加工结束后直接进行的退火,以防止冷却过程中因氢呈气态析出而形成发裂(白点)。4.1.9
光亮退火bright annealing
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基本不被氧化,表面保持光亮的退火。4.1.10
中间退火process annealing;intermediate annealing;interstage annealing为消除工件形变强化效应,便于实施后续工序而进行的工序间退火。7
GB/T 7232—2023
扩散退火diffusion annealing
均匀化退火homogenizing annealing;homogenizing以减少工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程度为主要目的,将其加热到高温并长时间保温,然后缓慢冷却的退火。
stabilizingannealing
稳定化退火
为使工件中细微的显微组成物沉淀析出或球化的退火。示例:某些奥氏体不锈钢在850℃附近进行稳定化退火,沉淀析出TiC、NbC、TaC,防止耐晶间腐蚀性能降低4.1.13
去应力退火
stressrelieving;stressreliefannealing为去除工件塑性变形加工、切削加工或焊接造成的应力及铸件内存在的残余应力而进行的退火。4.1.14
cyclic annealing
循环退火
将工件加热到稍高于A。和稍低于A,温度区间,循环加热和冷却的退火。4.1.15
软化退火softening;soft annealing以降低硬度为目的的退火。
高温退火hightemperatureannealing晶粒粗化退火coarse-grainedannealing将工件加热至比正常退火较高的温度,保持较长时间,使晶粒粗化以改善工件的切削加工性能的退火。
亚相变点退火
sub-critical annealing
亚临界点退火
使工件在低于A。温度进行退火工艺的总称。注:包括亚相变点球化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等。4.1.18
石墨化退火graphitizing
为使铸铁内莱氏体中的渗碳体和(或)游离渗碳体分解而进行的退火。4.1.19
malleablizing;malleablizing annealing可锻化退火
使成分适宜的白口铸铁中的碳化物分解并形成团絮状石墨的退火。4.1.20
等温形变珠光体化处理isoforming工件加热奥氏体化后,过冷到珠光体转变区的中段,在珠光体形成过程中塑性加工成形的复合工艺。
protectiveatmosphereannealing保护气氛退火
在能使工件表面层化学成分保持不变的气氛中进行的退火。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