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1299.2-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 第一部分: 分系统和分系统组合通用的测量 第二节:射频范围内的测量
GB/T 11299.2-198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1299.2-1989

中文名称: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 第一部分: 分系统和分系统组合通用的测量 第二节:射频范围内的测量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earth station radio equipment measurement methods Part 1: Measurements common to subsystems and subsystem combinations Section 2: Measurements in the radio frequency rang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89-03-01

实施日期:1990-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33026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无线通信>>33.060.30无线中继和固定卫星通信系统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35卫星通信设备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EC 510-1-2-8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5页

标准价格:16.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9-03-31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第五十四研究所

归口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电子)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卫星通信地球站中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的射频范围内的测量方法。本标准既适用于分系统又适用于分系统组合的测量. GB/T 11299.2-1989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 第一部分: 分系统和分系统组合通用的测量 第二节:射频范围内的测量 GB/T11299.2-198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分系统组合通用的测量第二节射频范围内的测量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radio equipmentused in satellite earth stationsPart 1: Measurements common to sub-systemsand combinations of sub-systemsSection Two-Measurements in the r. f, range本标准为《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方法》系列标准之一GB11299.289
IEC 510-1-2(1984)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510-1-2(1984)《卫星通信地球站无线电设备测量片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分系统组合通用的测量第二节射频范围内的测量》。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卫星通信地球站中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的射频范围内的测量方法。本标准溉适用于分系统又适用于分系统组合的测量。2概述
在下述各种类型的测量中,不可能全面地叙述为都能获得所要求的精度所必需的那些预防措施,们是应当注意到如下些普遍关注的情况。不应忽视在测试信号输入端可能存在杂散信号(包括谐波),这些杂散信号可能会干抚测设备的工作,也可能会干扰被测系统或分系统的工作。虽然这些杂散信号的幅度不足以影响测试设备,但仍然应当考虑去除测试端的这些无用信号,因为它们的存在可能改变被测的射频特性,例如发热的影响不应变动部件(包括铁氧体隔离器和环行器)的机械安装和射频屏蔽的位置,除非能确信变动后的全部性能足以代表被测系统或分系统的性能。在下述测量方法中,没有提及使测量设备免受可能的射频干扰的各种要求。采用扫频法测量时,根据扫描倍号的波形,测试接收机(选频放大器,幅度检波器和示波器)的通带应为扫描频率的50到100倍。测试人员应根据需要来安排测量设备,使测量误差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表述测量结果时,应给出实际使用的测量设备配置图,标出图中负载、隔离器、低通滤波器和其他器件,此外,还应列出所用的各种测量仪器的型号和衰减器的额定功率。在给出测量结果时,应说明测量精度和误差来源,并作其他必需的说明以免对结果的解释含糊不清。3载波频率
3.1定义和般考虑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被测设备的输出通常有一个以上的载波频率。载波频率是射频信号频谱被假息信号所调制的频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89-03-01批准8
1990-01-01实施
GB11299.2—89
在没有基带测试信号的情况下,例如,当载波频率被商调制指数的扩散倍号调制时,在濒谱分析仪上可能不容易分辨出与载波频率相对应的谱线。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平均间隔足够长,例如,最低调制赖率所对应周期的100倍,那么载波频率可以定义为每秒钟正或负过零的平均次数。本标准推荐两种测量射频载波频率的方法。第一种方法适用于未调制的射频载波;第“种方法适用正弦基带测试信导调制的载波,有工作基带信导(如频分复用电话或电视)调制的射颜载波频率的测最·米考虑。
载波频率可在无线电发射机的射频输出端测量也可经过些分系统传输后进行测量,这时山于本机振荡器频率的误差,将会得到不同的测量值。本机振荡器的频率也可用所述方法测量。3.2测量方法
3.2.1未调制的射频载波
测量未调制射频载波频率的通用设备配置如图1所示。仪在有杂散信号时才要求有滤波器.只有当频率计不能覆盖规定的电半范围和/或频率范围时,才需要放人器和/或衰减器及变频器!在进行任何测量之前,应使被测设备和测量设备都达到热稳定,如果有能量扩散装置,应使其停上工作。
然后,每间隔段时问,例如秒钟,读取一次数字频率计的读数,间隔时间将由所用仪器的闸门时间选择来。
此外,图1所示的记录仪可用来记录数字频率计的数值。如有100次计数就是够了,但是,通常在低何个给绽的情况下,记数次数取决丁噪声是否存在和噪声足否调制信号或叠加在信号上。通常,对儿个测量间隔上取平均值的统计数列的分析将提供可重复的结果。注:()当射频载波为一基带信号所调制时,假定数字式频率计不造成误差,也可采用上述方法,这些误差取决于调制信号频率和频率偏移。数字式频率计的平均间隔应超过调制频率所对应固期的100借,(2)在多载波系统中,每一载波都应该单独进行测量,其他载波或者关掉或者用适当的滤波器滤除。3.2.2已调制射频载波
已调制射频载波的测量设备配置如图2所示。这种测量方法可用来确定载波频率在调制后是否有明显变化。为了使载波频率对应的谱线按要求的精度识别出来,应适当选择本测量所用的调制信号。被测信号(无论是已调的还是未调的)显示在有一定分辨率的频谱分析仪上,只需显示频谱的中心部分。然后调整基准振荡器的频率,直到屏幕上出现该频率的信号并与被测信号的载波频率重合一致。这样,基准振荡器的频率就是被测载波的频率,并可在数字频率计上读出,注:如果方使,也可在中频上进行测量。3.2.3结果表示法
采用直接测量法(3.2.1条)时,数字频率计的读数可以人工地或自动地记录为时用的函数。应当给出所选用的数字频率计的闸门时间。间接测量法(3.2.2条)不适合自动记录读数,但可用人工记录,将射频频率表示成时间、调制电平、调制频率或任何其他相应变量的函数。3.2.4要规定的细节
当要求进行本项测量时,设备技术条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单个或多个载波频率;
b.容差;
测试用的调制信号。
4阻抗(或导纳)
4.1定义和一般考虑
卫早通信系统中所用设备的输入和输出阻抗(导纳)通常可用相对于被测设备的标称阻抗的问波损GB11299.2—89
耗来表示,或用电压驻波比(VSWR)来表示。阻抗(Z)相对于其标称慎(2.)的回波损耗(L)由下式给出:[Z+Z(dB)
L= 20 log10|2=z
或由下式给出:
L=20logno
式中:0为阻抗(Z)相对丁标称值(Z。)的电压反射系数,即:z-2e
p=z+z。
回波损耗(L)与电压驻波比(VSWR)的关系如下:I. 20 log1oVswR=
VSWR + 11
4.2测量方法
下列测量方法适用于测量线性装置的回波损耗。非线性装暨的测量或有外加信号存在时的测量,要求采用专门方法,这里不做规定。可采用扫频法或逐点测量法进行测量。t
(3)
逐点测量法需要进行大量的单个测量,耗时长。两种测量方法都可采用测量线技术或反射计技术采用最佳的测量设备时,电压驻波比的测量精度约在0.01以内。4.2.1测量线逐点测量法
典型的测量线法的测量设备配如图3所示。被测设备在电压驻波比指示器要求的信号电平应具有线性特性。
信号发生器通常是调幅的,而移动探针包括个可调的或宽带的二极管检波器。电压驻波比指示器通常是一个选频电压表,该电压表调谐在调制频率上,例如1~200kHz,而测量应在有关的整个射频频段上进行。
4.2.2测量线扫频测量法
典型的测量线扫频测量法的测量设备配置如图4所示。扫频发生器通常是调幅的,而移动探针包拓一宽带二极管检波器。音频放大器的输出端有检波器,该放大器调谐在调制频率上。电压驻波比指示器可以是一个示波器,最好是存储型示波器,也可以是X-Y记录仪。测量设备是用失配值为已知的失配负载来校准的。示波器的水平扫描对应于发生器的频率扫描,而测量是这样进行的:检波器在最低射频频率上至少移动半波长,频率扫描应当覆盖有关的整个射频频段。在任意给定的射频频率(对应于横坐标上给定点)上,由定标线给出的显示包络的最大和最小幅值之比,就是该频率上的电压驻波比。4.2.3扫频反射计法
典型的扫频反射计法的测量设备配置如图5所示。用四端口定向网络获得入射功率和反射功率的取样,测出每个频率反射系数的幅值。为了校准测量设备,用短路器来替代被测设备,调整衰减器使其模拟已知的回波损耗,例如126dB3衰减对应于26dB回波损耗。这种校准方法比那种必须知道检波律的方法更可取,如果在被测频段内入射波的电平非恒定,校准时应调整在有关状态下记录校准线注:(1)定向网络的方向性超过被测回波损耗的程度决定了可达到的精度,例如40dB方向性能使被测的26c1310
GB11299.2-89
波损耗的测量精度达到1.6~+1.9dB。能同时测量幅度和相位的反射计可用来显示阻抗圆图。4.3结果表示法
测量结果应以曲线或带标度的示波器显示的图形照片或X-Y记录仪绘制的由线图表示当结果不用图形表示时,应按下例表示:*在6.1~-6.2GHz频率范围内回波损耗大于26dB”应给出各种情况下测试结果的最大误差。4.4要规定的细节
当要求进行本项测量时,设备技术条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a.
标称阻抗:
允许的最小回波损耗;
频率范围。
5电平和增益
5.1定义 
本标准使用的电平、功率增益、插入增益(或损耗)和隔离度的定义如下:5.1.1电平
在卫星通信地球站中,对射频而言,电平通常指的是功率。输入电平定义为:信号发生器传送到被测设备输入端的功率,该发生器的输出阻抗与被测设备端口的标称阻抗(Z。)相匹配。注:如果被测设备与发生器阻抗不匹配,测传输至被测设备的功率就不是最大值。输出电平定义为:被测设备输出到负载的功率,该负载与被测设备输出端口的标称阻抗相匹配。5.1.2功率增益
设备或分系统的功率增益的定义为:输出电平与输入电平之比。如果被测设备是非线性的,应指出功率增益的条件,例如,是饱和功率增益或是小信号功率增益。如果以分贝表示的功率增益为一负数,通常应改变符号,并称之为损耗。注:天线功率增益的定义参见本系列标准第二部分第二节“天线(包括馈源网络)”。5.1.3插入增益
设备或分系统的插入增益定义为:当负载直接接到实际信号源上所吸收的功率(P,)和当同一负载通过被测设备接到同一信号源上所吸收的功率(P,)二者之比。以分贝表示的插入增益为:
10 log1oP
如果用分贝表示的插入增益为一负数,通常改变其符号,并称之为“插入损耗”。5.1.4隔离度(器件的两端口之间)4)
器件两端【|之间的隔离度定义为:所有端门都接标称阻抗时,一端口入射波的电平与该入射波泄漏在另-端口的电平之比(用分贝表示)。5.2测量方法
功率电平用功率计测量,有时用具有标称阻抗的已校准.级管检波器测量。二极管通常装在支架中,该支架用以实现匹配,并在宽的射频带宽上获得均匀频率响应。但检波器的灵敏度不高,并且要求没有任何明显的扰信号,以获得最高精度。采用说明:
1原文误为101og元
GB11299.289
射频功率计测量头的实际阳抗接近其标称阻抗,这些测量头非常适会于测量被测端!的资用功率功率计可用十测量从不到微瓦到数瓦的功率。如遇到较大功率时,可用相应额定功率的精密良减器和/或已校准的定向耦含器来扩大晨程。当要求较高灵敏度,或者测量端口有杂散信号存在时,可采用如选频电平表或经过适当校准的频谱分析仪等其他方法。
注:当被测信号通过一波导时,可能会发生波模转换,即部分功率转换为主模以外的其他模,存这种情况下.就燃惠用波模转换器来保证测量的是射频信号的总功率。但是,通常接收到的主模功率是起够的(见5.3条)5.2.1输入电
输入测试信号的电平应在具有标称阳抗(7.)的负载上获得,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直接接到被测没备的输入端无需再调整电平,该负载相对于标称阻抗(Z.)的回波损耗应优于30lB,注:采用先进仪器时,可能无需上述步骤,这些仪器通常以匹配负载两端的电动势或电位差米校准。5.2.2输出电平
5.2.2.1低电平测量
将带有载波电平表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接收机通过一匹配的可变衰减器接到被测端!。为了确保接收机处下不饱和状态,当减小衰减器的衰减量时,电平表读数应随着输入信号电平的变化我性地增大。
然后,调整衰减器,使电平表得到适当的读数,并记录该数值。用输出功率已知的信号发生器替代被测设备,并把发生器调在与接收机相同的频率上,调整精密可变衰减器(可以是发生器内部的或为外部的),使电平表读数与上述记录的读数相同。这时,信号发生器的功率输出减去衰减器的衰减值就等于被测端口的功率输出。5.2.2.2高电平测量
在被测端口和负载之间,接入校准好的定向耦合器。如果需要,可在功率计前面的定间耦合器测量臂上,接入校准好的衰减器和合适的滤波器(以消除杂散信号、谐波或其他无用载波)。应考虑到所用的定向耦合器和任何衰减器的总插入损耗,对得出的读数予以修正。5.2.3增益、衰减和隔离度的测量增益、衰减和隔离度都可用合适的电平表采用直接校准法或用5.2.4和15.2.5条所述的替代法进行测基。
测量隔离度的方法是在一有关端口加上信号,然后测量第二个端口出其引起的偿号电平。测试应“在所有其他端口都端接其标称阻抗的情况下进行。任何无用信导的电平应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5.2.4用射频替代法测量
典型测量设备配置如图6所示。该图指的是一种特殊情况,采用调幅的扫频信号发生器和负载(随抗均与传输线的标称阻抗相匹配)来测量作为频率函数的损耗。显示装置既可以是X-Y记录仪,也可以是如图中虚线所示的双线示波器。将扫描电压加到显示装置的×放大器上,采用X-Y记录仪时,扫描速率应与记录仪的移动速率:致。信号发生器输出端口的射频信号出-音频信号(例如1kHz)进行调幅,并且,在规定的频率范图内间时进行扫描。
射频检波器的输出为原来的低频信号。该信号由一一低频放大器一检波器分离、放人和检波(不用村数放大器能方便地显示人的插入损耗变化)。低频信号的幅度与射频检波器输入端口的射频信号大小有关,也与插入损耗有关,这个低懒借导肌到记录仪的Y放大器端,或者加到示波器的一个Y输人端。个附加检波器用来监视加到被测设备的射懒输入电平的任何变化。此外,该检波器可用来自动控制射颗信发生器的输出电平。并用示波器的第个Y输入端检验加到被测设备的信号是否保持恒定注:X-Y记录仪也可用来检验被测设备的输入电平是否保持恒定,其方法是将放大器检波器的输入激控划12
检波器的输出端,
CB11299.2---89
准进行任何测量之前,测量设备都应当进行校准。方法是将输出耦合器直接接到输入辑金器上,如图6所示的A点和B点,精密可变衰减器根据进行电平校准的要求调至各种不同的值,例如:0.1、0. 2 dB.0. 3 dB、1. 0 dB、2. 0 dB 等打频信号发生器调至各固定频率点上,调整精密可变衰减器以建立这些频率点上的电校准将被测设备接在图6所示的测基设备配置图中的A点和B点之间,并将衰减器置于校准过程打的最小值径翼
然后,绘制出被测设备的插入损耗对频率的变化曲线。假定用隔离器替代输出耦合器,并保证金部输出功率通过可变精密衰减器和检波器.则这种方法间用来测量高达10dB的损耗值。5.2.5用中频替代法测量
采用基于扫频技术的商品化测量设备测量增益、插入损耗或回波损耗(模数和角)。这种测量设备利用在宽动态范围(例如70B)内为线性的混频器,将两种信号(供测插入损耗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以及供测问波损耗的入射信号和反射信号)都变成中频信号(例如20MHz)并在中频上用替代法进行测量.上述这些混频器在10MHz~12GHz频率范围内具有均匀响应。采用这种测量设备能在宽范围内确定绝对损耗,其精度为0.1dB/10dB,并能测量3dB范翻内的宽带频率响应.精度为0.2dB。采用这种类型设备时,应严格遵循制造厂家的说明书,以获得最高精度其结果可用表头、X-Y记录仪或示波器显示的增益(损耗)与频率的关系山线来装示。5.3结果衰示法
规定频率上的增益、损耗或电平应根据需要用分贝数或相对于给定功率的分贝数来表示。如果测址中所用的射频传输线能传输多种模式时,则应当指山结果所适用的特定的单一模式或多种模式。
5.4要规定的细节
当要求进行本项测量时,设备技术条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a,电;
h.增益和损耗;
c.频率范围;
d.使用的测量方法(5.2.4条和5.2.5条)。6振幅/频率特性
6.1定义和般考虑
振幅/频率特性是当输入信号电平保持恒定时,输出电平对基准电之比(用分贝表示)与频率的关系曲线。基准电平为基准频率(通常定为频带中心频率)上的输出电平。输入信号的频率与输出信号的频率以相差固定值,
该定义只适用于线性或近似线性的网络,非线性网络不包括在内。6.2测量方法
优先采用扫频法进行测量。也可采用逐点测量法,但比较费时,并且被测量在选定的频率点之间可能会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未被检测出来。这两种方法都可采用上述射频或中频替代技术。测求中,可采用变频器,条件为它们的固有误差是可容诈的。保打措施与7.2.1条类似。6.3结果表示法
采用扫频法进行测量时,测量结果应用显示图形的照片或X-Y记录仪绘制的出线表示,当结果不用图形表示时,应按下例表示:\振幅/频率特性在6.0~6.1GHz范围内,相对于6.2GHz的振幅,在十0.2~-0.1dB之内”13
GB 11299.2-89
采用逐点测基法时,测量结果可以列表或接上述方法表示。当测出的特性存在明显的波动时,应指出它们的幅度峰-峰值(分贝)及其对应的频带、6.4要规定的细节
当要求进行本项测量时,设备技术条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允许的幅度变化;
b.频率范围;
c.基准频率。
7群时延/频率特性
7.1定义和-般考虑
对于线性网络,传递函数可写成:H(jw)= A(w)eBta
式中:A(α)---一线性网络的振幅/频率特性;B()一线性网络的相位/频率特性(如输出信号滞后于输入信号,则认为是正值)。网络的群时延()定义为;B(a)对的一阶导数,即:(α) = dB()
单位为秒。
对于中频和射频其定义相同。
通常,需要测量的是群时延变化。此群时延变化是上述群时延和基准频率群时延之差7.2测量方法
(6)
有两种测量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采用一个在规定频率范围内扫频的调频射频信号。第一种方法是采用…扫频的调幅射频信号,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高度非线性网络。7.2.1调频法
调频法通常采用一个在规定频率范围内扫频的调频射频信号,该信号通常由一类似的中频信号通过变频得到。实际是在中频上进行测量。如本系列标准第一部分第三节“中频范围内的测量”小第8条所述。但需要采用宽带线性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以使被测射频设备与中频信号发生器和接收机的频率范阖相适应.
这需要进行两次测量,-一次是测量设备自环连接,确定其残余群时延,另一次是插入被测设备·测定其总的群时延。然后,从总群时延中减去残余群时延,则得出被测设备的群时延。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的射频端口的阻抗应当非常接近它们的标称值,以使变频器用长传输线百连时群时延波动最小。不注意这…-点,就可能出现误差,因为在最初的校准中,没有计入被测设备的等效传输线长度的影响。
这些变频器在其中频和射频端口之间应以线性方式工作,此外,上变频器输出射频端口应接入·射频带通滤波器,以保证只有上边带或下边带加到被测设备上。如果被测设备本身就是射频带通滤波器,则该滤波器可省略不用。
7.2.2调幅法
如图7所示,调幅法是用幅度调制器(例如PIN二极管),以100kHz~2MHz之间的频率对射频扫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进行正弦调制,在此之前,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应保持恒定,该信号出接在被测设备输出端!的宽带检波器解调,然后加到鉴相器中,使其相位与原始调制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宽带检波器输出端的调制信号相位应与宽带检波器的射频输入电平无关。鉴相器的输山则与样叫11
延变化成比例。
7.3结果表示法
GB11299.2-89
群时延/频率特性应优先以频率为横坐标的示波器显示曲线图米表示。其表示法应与本系列标准第部分第三节“中频范围内的测量”中图9的表示方法相类似。当结果不用图形表示时,应按下例表示:“在6.135~6.155GHz的频率范围内,总群时延变化为1.5ns”。当测得的特性山线存在明显的波动时,应指出它们的幅度峰-峰值(毫微秒)及其对应的频带。如果载波频率两侧的群时延/频率特性能用有限级数项足够精确地表示出来,就可用幕级数顶的展开式来表示,而无须显示出特性曲线。这些项的系数可由测得的响应特性算出,并根据情况用ns/MHz、ns/(MHz)、ns/(MHz)表示。7.4要规定的细节
当要求进行本项测量时,设备技术条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要求的射频带宽;
调制(测量)频率;
要求的射频带宽内允许的群时延变化;c.
d.使用的测量方法(7.2.1或7.2.2条)。8多载波互调比
8.1定义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规定频率的信号通过非线性网络,在输出端产生一规定的相同的电平时,每…·互调产物的多载波互调比就是该产物的电平与上述规定的相同输出电平之比,通常简称为互调比。8.2测量方法
所用的测量设备配置如图8所示。由校准的信号发生器(1)和(2)输出的射频信号通过四端口接头H,相加,含成信号加到被测设备的输入端。耦合度为已知的定向耦合器(1)与功率计起可用以检查该信号的电平。
发生器(1)和(2)的内部衰减器不能提供足够去耦,为了避免两个信号发生器通过接头互相影响,因此.发生器(1)和(2)的输出端和接头H,的输人端之间必须插人衰减器或隔离器。被测设备通过-匹配阻抗加载,定向耦合器(2)对输出端信号的部分取样,并加到接头H,的·个端E
频谱分析仪通过接头H,同耦合器(2)的输出端和基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有时·需婴在频谱分析仪的输入端插入·个隔离器或衰减器。为了避免测量误差,频谱分析仪应有适当的动态范围和互调比。在有关的整个频段的不同频率上进行测量,调整加到被测设备的每个信号的电平,使之得到规定的输出电平,在明显增益压缩时除外见注②)。基准信号发生器用来确定由频谱分析仪显示的互调产物的频率。如果需要,也可用来测量这些互调产物的电平。
注:()如果被测设备的增益在规定的频段内不是均匀的,那么上述测程序就要求不同的输入信号电平。如果所加信号各频率的输出电平是不相等的,就取最小电平为基准电平。(2)如果被测设备呈现明显的增益压缩,则可将每个互调产物的电平与由规定的相同输人心平得到的输:电平相比较。
8.3结果表示法
测量结果应当表示为:每个互调产物的电平与被测设备输出端任测试信号电平之比值(以分贝表示),
GB11299.2-89
这些结果应用频谱分析仪显示每个测试信导电平时的照片来表示利/或用每个单独的调产物的正调比(分贝)与测试信号输出电平的关系曲线图表示,8.4要规定的细节
当要求进行本项测量时,设备技术条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同时输入的测试信号的频率:
这些测试信号的输出电平或电平范围;h.
要测基的互调产物;
允许的互调比的最大值。
9调幅/调相转换系数
9.1定义
调幅/调相转换系数的定义为:当输入频率给定时,输出信号的相移对输入信号电的阶导数.以度/分贝表示。
9.2测量方法
调幅/调相转换可用静态法测量,也可用动态法测量。9.2.1静态法
测量设备配罩如图9所示,其中采用一合适的相位计,例如网络分析仪或失量电压表,用来检测被测设备山规定的输入信号电平变化(例如1.0dB)引起的输出信号的相位变化。进行测量之前,应当确定测量设备本身(特别是测试衰减器和相位计)出于电平变化引起的相移误差。为使测量设备造成的相移最小,应采用合适的衰减器,例如旋转式精密衰减器,9.2.2动态法
典型测量设备配置如图10所示,它基本上是用于测量基带内微分增益失真的装置。为了能在射频频段进行测墅,就需要频率调制器和解调器与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合用。这些设备的残余调幅/调转换值与被测值相比较应该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将-群时延/频率特性为准确已知的测试网络从被测设备输入端交替地插入和移去,记下解调测试信号幅度的相对变化△,然后就可由下列方程求出调幅/调相转换系数(K))24()
Kp = (a)(2元f)2
式中:基带测试频率;
t…—-测试网络的群时延/频率特性的--阶导数,其中,角频率以rad/s表示;c-—所加射频信号的角频率。
该测试网络通常具有一抛物线群时延/频率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和△两者都与相对心频率的频率差成比例,则方程(7)可以简化成:4
式中:A△随频率变化的曲线斜率,%MHz;T2-抛物线群时延系数,ns/(MHz)\;——测试频率,MHz1
K.调幅/调相转换系数,)/dB
应当注意,方程(8)只有当(K)值为常数情况下适用。正的调幅/调相转换系数(K,)机应1由的采月说明:
1IEC标准中采用符号K,本标准中采用K,表示调幅/调相转换系数,后者在国内外比较通理16
幅度调制引起滞后的相位调制。GB11299.2--89
综上所述,调幅/调相转换系数(K)的误差用和的精度决定,因而,这些量的确定,应他其误差可以忽略。如果测试频率下太低,则测基设备的灵敏度就不够;反之,如果频率太高.将造成大的误差,最伟测试频率取决于被测设备的带宽,通常f.的取值在2.0~3.0MHz之间比较含适。9.3结果表示法
测量结果以度/分贝表示,最好用每··给定频率【的调幅/调相转换系数对输人信导电平的关系出线[图来表示。
9.4要规定的细节
当要求送行本项测基时,设备技术条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使川的测址方法(见9.2.1条或9.2.2条):a.
b.输入射频信号的电平和频率;允许的调幅/调相转换系数的最大值。c.
10杂散信号(包括谐波)
10.1定义
10.1.1杂散信号
杂散借号为除互调产物以外的无用信号。10.1.2谐波
频率为有用信号频率n倍的信号称为谐波,其中n为整数。10.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取决于杂散信号是带内的还是带外的。10.2.1带内杂散信号
种适用的测量设备配置如图11所示,其中可用选频电平表来替代频谱分析仪。如果被测设备的输出电平较低.例如低于0dBm,可用合适的低噪声放大器将输出放人到对频谱分析仪合适的电平,但要注意,此输入信号电平不应大到使频谱分析仪内产生明显的互调产物。频谱分析仪的动态范围不应小于70dB,并且应当考虑到测量设备振幅/频率特性的征何不均匀性的影响、
在射频载波有可能导致频谱分析仪过载的情况下,应采用图12所示的测量设备配置:10.2.2带外杂散信号
图11所示的测量设备配置也可用来测量带外杂散信号。如果频谱分析仪出现过载,就应采用图12所示的设备配置方法替代。带通滤波器的带宽应小广被测设备的额定带宽。
带通滤波器调谐在规定的输出频率上,并以小到可以忽略的损耗将被测信号皮射到频谱分析仪,其精度受到环行器特性和滤波器反射特性的限制。当带外信号频率很高,以致射频馈线中有多种传播模式存在时,应采用10.2.3条测量谐波的方法.除用短路器连接环行器A端口的办法进行频谱分析仪校准外,10.2.1条完全适用,应注意,将节道滤波器和标准终端负载接到环行器A端山后,频谱分析仪所显示的载波电平应大大减小例划减小303.
10.2.3谐波
测量谐波时,可采用图11所示的测量设备配置和10.2.1条的规定。另外,在谐波频率上,频谱分析仪或选频电平表的输入阻抗应与被测设备的阻抗相同。若被测设备的输出电路足波导、那么就要求有·个或儿个合适的波模转换器。
10.3结果表示法
GB 11299.2--89
测量结果最好用有垂直和水平校准刻度的频谱分析仪的显示图形的照片表示,或用X-记录仪的记录图表示。
如果采用选频电平表.应指出其带宽.并指出杂散信号的频率和电平。10.4要规定的细节
当要求进行本项测量时,设备技术条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a.
末调载波的电平和频率;
被测杂散信号的频率范用;
允许的最大杂散信号电平;
需要进行谐波测量的点。
频率测量端门
带通滤波器
,(按需设置)
基带信号
发生器
基推射频
振荡器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衰减器或
放大器
变频器
(按落设置)
颖率计
测量未调制射频载波频率的设备配置被测设备
(见注)
定向耦
滤波器和
妻减器
隔离器
耦合器
图2测量已调制射频载波频率的设备配置记录仪
(按篇设军)
分析仪
注:被测设备可以是一个中频调制器/上变频器,也可以是一个直接调制的射频发射机电驶波
比指示器
射频信号发
生器(调制)
低通滤
衰誠器
带移动探针和检
波器的测量线
用测量线逐点测量电压驻波比的典型设备配置图3
持措信厂
扫频信导发
生器(调制)
自动电子
GB11299.289
带刻度的存
贮示波器
低通滤波器利
定尚合器
自动电必控
制检波器
衰减器
箐频放大器
和检波器
带移动探针和检
波器的测情线
用测量线扫频测量电压驻波比的典型设备配罩图4
小波器
扫频信号
扫频射频射
发生器
隔离器
自动电平控制
(按幂设置)
自动电平控制
(按篇设貿)
扫撤信计发
性器(谢幅)
打懒信号
检波器
滤波器
入射功率
输入监控
(按梧设置)
可变射颊
衰减器
反射功率
四端口定倚耦
合器(反射计)
校雅时用短路器
检波器和
滤波器
替代被测设备
图5用反射计测量回波损耗的典型设备配置直流或检波后的调幅信号
检波器
输入定向
耦合器
低通滤
输出定向
耦合器
射懒可变精
密衰减器
检波器
测量射频增益或损耗的典型设备配置Y
东波器
(按带设翼)
记录仪
低频对数放大
器和检波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