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1313-1996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子学>>电子电信设备用机电零部件>>31.220.10插头和插座装置、连接器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电子元件>>L23连接器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4015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59, 字数:116
标准价格:23.0 元
出版日期:2004-04-09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9-03-31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电子部853厂
归口单位:全国电子设备用高频电缆及连接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电子)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电子设备及类似设备中射频传输线用的连接器。 GB/T 11313-1996 射频连接器 第1部分:总规范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1313-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GB/T 11313-1996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1169-1:1992《射频连接器—第1部分:总规范本标准对IEC1169-1:1992的内容作了如下修正和补充:1)删除了IEC169-1与IEC1169-1相应条款的对照表。一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2)“3引用标准”中补充了原遗漏的IEC68-2-18.IEC68-2-52和IEC803三项标准。3)“9.1概述”第4段中,将\分组试验表如附录A所示。”改为”分组试验表见10.3.2.3”。4)“9.1.2外观检查”中,将“标志应符合11.2的规定。”改为“标志应符合11.1的规定”。5)将“9.2.1.7.2符合9.2.1.1规定的无误差识别的方法”改为9.2.1.7、2符合9.2.1.4和9.2.1.5规定的无误差识别的方法”。6)将\9.2.1.7.3符合9.2.1.4规定的有误差识别的方法”改为*9.2.1.7.3符合9.2.1.6规定的有误差识别的方法”。
上述修正和补充,不影响本标准与IEC1169-1的等同性。按本标准的规定生产的产品可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可与国际同类产品通用、互换。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子设备用高频电缆及射频连接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推化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正平、徐俐弟、陈天化。253
GB/T11313-1996
IEC 前言
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对所涉及的问题尽可能地代表了国际上的一致意见。2)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推荐标准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认可。3)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IEC希望各国家委员会在本国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IEC标准的文本作为其国家标准。IEC标准与相应国家标准之间的差异,应尽可能在国家标准中指明。4)IEC未制定使用认可标志的任何程序,而当宣称某一产品符合相应的IEC标准时,IEC概不负责。
本标准由IEC第46技术委员会(通信设备和信号用电缆、电线、波导、连接器和附件)的第46D分技术委员会(射频电缴用连接器)制定。本标准文本以下列文件为依据
IEC169-1,IEC169-1-1,IEC169-1-3,及下列文件:六个月法
46D(CO)107
46D(CO)122
46D(CO)135
46D(CO)136
46D(CO)145
46D(CO)147
46D(CO)158
表决报告
46D(CO)129
46D(CO)132
46D(CO)151A
46D(CO)155
46D(CO)169
46D(CO)170
46D(CO)187
二个月法
46D(CO)140
46D(CO)183
表决批准本标准的详细资料可在上表列出的表决报告中查阅。本标准封面上的QC号是IEC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IECQ)的规范编号。254
表决报告
46D(CO)152
46D(CO)202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射频连接器
第1部分:总规范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Redio-frequency connectors-
Part 1: Generic specification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ing methods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电子设备及类似设备中射频传输线用的连接器。2目的
GB/T 11313
idt IEC 1169-1:1992
QC220000
代替GB11313—89
本标准作为总规范是制定各连接器分规范的依据。其目的是对下列内容规定统-一的概念和程序。术语;
标准额定值和特性;
有关电气和机械性能的试验与测量程序;按温度,湿度和振动的环境试验程序划分的连接器类别。本标准中的试验方法和程序适用于类型批准试验及其认可。在制造厂和用户协商一致时,本标准也可作为验收试验的基础。
3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定,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EC27电工技术用字母符号
IEC50国际电工词汇(IEV)
IEC50(151):1978电磁器件
IEC68-1:1988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和导则IEC68-2-1:1990环境试验——第2部分:各种试验检—一试验A:寒冷(低温)
IEC 68-2-2:1974
IEC 68-2-3:1969
环境试验一—试验B:干热(高温)环境试验—一试验Ca:稳态湿热IEC 68-2-6:1982E
环境试验—试验Fc和导则:正弦振动IEC 68-2-11:1981
环境试验——试验Ka:盐雾
IEC68-2-13:1983环境试验-——试验M:低气压IEC68-2-14:1984环境试验—试验N:温度变化IEC 68-2-17:1978
环境试验
IEC 68-2-18:1989
环境试验
试验Q:密封
一试验R和导则:水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1-12批准1997-10-01实施
IEC 68-2-20:1979
IEC 68-2-27:1987
IEC 68-2-29:1987
IEC 68-2-30:1980
环境试验
GB/T 11313-—1996
试验T:锡焊
环境试验-试验Ea和导则冲击
环境试验
环境试验
试验Eb和导则:碰撞
试验Db和导则:交变湿热((12+12)h周期)IEC 68-2-42:1980
试验Kc:接触件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环境试验——
IEC68-2-47:1982环境试验-
一动态试验的元件、设备和其他产品的安装IEC68-2-52环境试验—试验Kb:交变盐雾IEC68-2-54:1985环境试验-—试验Ta:润湿称量法可焊性试验IEC457-1:1974硬精密同轴线及其有关精密连接器-—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测试方法IEC617绘图用图形符号
IEC803射频电缆和连接器用六角和正方形压膜腔体、压头、标准规、外导体压接套和中心接触件压接导线尺寸
ISO370:1975公差尺寸:英寸一毫米的相互换算ISO1000:1981国际单位制(SI)及其倍数单位和某些其他单位的使用建议4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连接器零件通用词汇
4.1.1(电)接触(electrical)contact各个导电件处于紧密地机械接触状态,对两个方向的电流能提供低电阻通路。4.1.2接触件contact
元件内的导电件,它与对应的导电件相插合提供电通路(提供电接触)。4.1.3阳接触件male contact
插针接触件pin contact
能插入阴(插孔)接触件,在其外表面形成电接触的接触件。4.1.4阴接触件female contact
插孔接触件socket contact
能接受阳(插针)接触件的插入,在其内表面形成电接触的接触件。4.1.5无极性接触件hermaphroditiccontact能与本身等同的接触件相插合的接触件4.1.6弹性接触件resilient contact能对插合的零件产生压力具有弹性的接触件。4.2连接器基本词汇
4.2.1连接器cannector
通常装接在电缆或设备上,供传输线系统电连接的可分离元件(转接器除外)。4.2.2连接器对connectorpair
具有互补插合面和锁紧机构,可以插合和互锁的两个连接器。4.2.3类型type
系列 series
表征连接器对的与结构和尺寸有关的具体插合面和锁紧机构的术语。注:术语“系列”有时用来表示具有相同的插合面和锁紧机构的全部连接器品种的统称,是与“类型”接近的同义词。4.2.4品种style
表示同一类型连接器的具体形式、形状及组合。例如,自由端连接器和固定连接器,直式连接器和256
角连接器,同类型内直式和直角转接器。GB/T 11313—1996
注:*转接器”术语见4.5.1至4.5.5.同类型内转接器也可视为给定类型的一个具体品种4.2.5规格variant
表示品种在特定细节方面的变化,如电缆入口处尺寸的变化。4.2.6等级grade
连接器在机械和电气精密度方面特别是在规定的反射系数方面的水平。4.2.7通用连接器(2级)generalpurposeconnector:Grade2采用最宽的容许尺寸偏差(公差)制造,但仍能保证最低限度的规定性能和互配性的一种连接器。注:反射系数的要求可规定,也可以不规定。4.2.8高性能连接器(1级)high performance connector:Grade 1按频率变化来规定反射系数极限值的一种连接器,通常所规定的尺寸公差不比相应的2级连接器严格,但是需要保证连接器满足反射系数的要求时,制造厂有责任选择较严的公差。4.2.9标准试验连接器(0级)standardtestconnector:Grade0用来对1级和2级连接器进行反射系数测量的一种精密制造的具体类型连接器,对测量结果引起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注:标准试验连接器通常是不同类型间转接器的一部分,而转接器与精密连接器连接构成测试设备的一部分。4.2.10精密连接器precision connector精密连接器具有机械和电气重合的基准面、空气介质,并能形成高度重现性的连接特性而不会产生明显的反射、损耗或泄漏。精密连接器预定安装在空气传输线和仪器上。按IEC457-1的规定,精密连接器可以是无极性型、法兰型或插针和插孔型。4.2.11实验室精密连接器(LPC)laboratoryprecision connector(LPC)中心导体无介质支撑的精密连接器。4.2.12通用精密连接器(GPC)general precision connector(GPC)中心导体有介质支撑的精密连接器,能支撑无介质支撑的实验室精密连接器的中心导体并与标准空气传输线配接插合。
4.3结构词汇
4.3.1阳连接器male connector
插针连接器pin connector
具有阳(插针)中心接触件的连接器。4.3.2阴连接器femaleconnector插孔连接器socket connector
具有阴(插孔)中心接触件的连接器。4.3.3插头连接器plugconnector具有连接机构主动件(连接螺母或卡口环)的连接器,通常为自由端连接器。注:根据具体的类型,插头可以是阳连接器或阴连接器。4.3.4插座socket
同插头相插合的一种连接器。
4.3.5无极性连接器hermaphroditicconnector能与本身等同的连接器插合的连接器。注:连接(锁紧)机构未必是无极性的。4.3.6自由端连接器freeconnector装接到电缆自由端的连接器,通常为插头。注:若未规定为固定的,则连接器是自由端连接器。257
4.3.7固定连接器fixed connectorGB/T 11313--1996
具有固定到安装表面上的安装机构的连接器,通常是插座。4.3.8三同轴triaxial
由具有公共轴线并且相互绝缘的三层问心导体组成的传输线。4.4密封
4.4.1密封连接器sealed connector具有能满足规定的气体、潮气或液体密封性要求的连接器。4.4.2隔障密封barrierseal
防止气体,潮气或液体沿轴向进入连接器壳体内部的密封,4.4.3面板密封panel seal
防止气体、潮气或液体通过安装孔进人固定连接器或转接器壳体与面板之间的密封。注:密封件通常作为独立产品提供。4.4.4插合面密封matingfaceseal防止气体,潮气或液体进入一对插合连接器界面处的密封。4.4.5气密封hermetic seal
满足IEC68-2-17中试验Qk规定要求的密封。4.5其他词汇和有关测量设备词汇4.5.1转接器adapton
连接两根带有不能直接插合连接器的传输线的两端口装置。4.5.2固定转接器fixed adaptor具有固定到安装表面上的安装件的转接器。注:若未规定为固定的,则转接器是自由端转接器。4.5.3同类型内转接器·within-typeadaptor用于同一类型连接器中的两个或多个连接器之间的转接器。4.5.4不同类型间转接器inter-typeadaptor用于不同类型的两个或多个连接器之间转接的转接器。4.5.5标准试验转接器standard testadaptor试验用的不同类型间转接器,它的一端是一个标准试验连接器,而另一端是一个精密连接器。4.5.6标推空气传输线standard air line-种均匀的空气介质传输线,导体的直径和直线度误差尽可能最小,内导体无介质支撑,且采用具有良好电导率的非磁性材料。
4.5.7基准传输线reference line一种类似标准空气传输线的空气传输线,但内导体有介质支撑,而设计上能在测量使用的频率范围内保持最小的内反射系数。
4.5.8电缆模拟器cablesimulator具有准确特性阻抗的一段精密传输线,一般是一根精密电缆。受试连接器应如此地装接,使得从同轴线至连接器的过渡尽可能精确地模拟装接在适用电缆上的连接器的正常状态(特别是反射系数和电抗干扰方面)。
4.5.9连接耐力矩
proof coupling torque
为试验连接机构的机械强度而施加到某具体连接器系列的螺纹连接机构的最大力矩。4.5.10正常连接力矩normal coupling torque用正常方法连接螺纹连接器需施加的最大和最小力矩值4.5.11啮合力矩和分离力矩engagement and separation torque258
GB/T 11313--1996
具有旋转式连接机构的连接器在完全啮合之前或之后的啮合和分离过程中为克服摩擦、弹簧压力等所需的力矩。它用于检查螺纹的过紧、卡口机构的毛刺、连接环的旋转自由程度等。4.6通用电工词汇
注:下列词汇和定义引自IEC50(151)(1978)国际电工词汇第151章《电磁器件》的151-04-01、151-04-02和151-0403。在4.6.1“标称值”中增加注释是供本规范用。4.6.1标称值nominal value
标志或识别一个元件、器件或设备用的一·个合适的近似量值。注:根据定义,标称值无公差。4.6.2极限值timiting value
规范中容许的最大或最小量值。4.6.3额定值rated value
通常由制造厂给出的一个元件、器件或设备在规定工作条件下的量值。5单位、符号和尺寸
5.1单位和符号
单位、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术语应尽可能从下列标准中选取:IEC27电工技术用字母符号
IEC50国际电工词汇(IEV)
IEC617绘图用图形符号
ISO1000(1981)国际单位制(SI)及其倍数单位和某些其他单位的使用建议。5.2尺寸
5.2.1有关规范中应规定的细则
每个有关规范应规定:
i)保证互配性和满足性能要求的通用连接器和标准试验连接器插合面的足够尺寸数据;当使用压接模时,其尺寸应按IEC803的规定;i)用户能够把连接器装进设备中的连接器最大外形尺寸。图样的主要用途是保证机械互换性和足够的电气性能,因而,对那些不影响互换性和性能要求的结构细节不作限制,也不要作为制造图样用。注:设备设计者应对外形图中标注的极限值进行研究,而不要对单个样品的尺寸进行研究。5.2.2规范中使用的尺寸单位
尺寸和公差应以毫米(mm)和英寸(in)两种单位给出,并应说明原始单位制。与单位制无关的各种尺寸所要求的最高准确度应是这样的值,其第1位数字为1或2时应不超过五位数,第1位数字为3到9时其有效数应不超过四位。任何情况下,精度应限制到1μm或0.00005in。
5.2.3英寸一毫米尺寸的相互换算在尺寸换算过程中,原则上应四舍五入圆整到约接近0.001mm或0.00005in。然而,在机械和电气考虑允许时通常应圆整到约接近0.01mm或0.0005in。上述要求在按IS0标准370《公差尺寸英寸一毫米换算》的规定进行精确计算之后,也适用于各单位制之间的换算。应对每个规范读数增加下述注解:“按照ISO370《公差尺寸英寸一毫米相互换算》,从*·”中那些尺寸换算成*.*中的尺寸值未必是精确的。然而,这些尺寸对所考虑的谁确度来说,可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圆整值。注:更多的细节见IEC1169-1的9.1.3。*适用时,填入毫米或英寸。
6标准额定值和特性
GB/T 11313-1996
适用于每种连接器类型和品种的额定值和特性应在有关规范中规定。它们通常应包括下列内容:连接器结构简述,特别是外导体内径,如果适用,连接器优先使用的电缆型号;一不同等级连接器以频率为函数的反射系数(如适用),同时也应给出其有效的条件;一不同海拔高度(气压)下的工作电压;一气候类别;
——一其他适用的额定值或特性。7氙候类别分类
连接器气候条件是按IEC68-1的规定分类的,并由用斜线分开的三组数字系列分别表示相应低温试验(未标出负号)、高温试验的温度和稳态湿热暴露的天数。有关规范要规定的气候严酷度,应优先(但未必)从如下优选值中选取:低温:40℃,—55℃
高温:85℃(类别085),125℃和155℃稳态湿热暴露天数:4d(类别04)21d,56d推荐以下两组为射频连接器的优先气候类别:40/085/21
55/155/21
8型号命名
型号命名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在射频连接标准范围内具体的连接器,它不适用于本标准以外的资料。实际上,这对识别制造厂的产品通常是必要的,因为,有些产品虽然采用本标准,但可能不是本标准所包括的结构。
采用相应规范的连接器应采用下列标志和顺序进行命名。a)规范的编号;
b)字母\GB/T\;
c)在相应规范中表示的附加识别标志。注:当产品标志或产品说明书上采用此型号命名时,保证产品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是制造厂的责任。其他团体,对此不承担责任。
9试验方法
9.1概述
本章包括了类型批准试验及其认可所采用的电气和机械测试方法,环境条件和试验程序,但其内容也适用于其他试验。通常不直接规定要求。但在适用时,给出了一个或几个优先的严酷度。相应规范中应规定具体产品需要的、从本章包括的试验中选取的那些试验、测量方法和程序,以及规定合适的严酷度和要求。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有些试验要在同一样品上按规定的顺序进行。对于不同的顺序可以要求单独的样品。因为,对于一些试验,经受过这些试验的样品不能供货,因此把一些试验组成合适的试验组是经济的。
考虑了上述因素的试验分组一览表见10.3.2.3。预期此试验-一览表对所有类型的连接器原则上是适用的,对于具体的类型和品种可以删去那些不需要的试验或顺序。按照试验一览表,一个试验样本中的全部样品应经受第1组试验。然后,将此样本按所需的数量等260
GB/T11313—1996
分成若下个子样本,除非另有规定,子样本不得少于4对连接器。9.1.1试验的标准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应采用下列条件:一试验应在IEC68-1中规定的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一在进行测量之前,应将连接器处于试验标推大气条件下进行预处理,时间应足以使整个连接器达到热稳定。
一条件试验后与下一次测量或试验之间的间隔期内的恢复条件应符合IEC68-1的规定。试验一览表见10.3,条件试验的细则见9.4。当对于施加的应力和/或作用的持续时间只给出标称值时,这个规定值应认为是指所施加的最小试验严酷度。
试验应在从供货方接收的连接器上进行。除非在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在试验之前,绝不允许对接触件进行清洗或其他处理。
如果需要把一段电缆装接到连接器上,则应按连接器制造厂的说明书(通常随同连接器一起提供)进行装接。
插合成套的连接器应完全啮合,螺纹连接的连接器应拧紧并达到相应规范规定的标称连接力矩。当试验需要安装时,对于自由端连接器应使用一个夹子,对于固定连接器应使用正常安装方法把连接器牢固地安装在一块由合适材料制成的刚性板上。安装板的尺寸应大于样品的外形尺寸。对于动态试验,例如,碰撞、振动和冲击,电缆或电线的安装和配置应按IEC68-2-47的规定。除非在相应规范中另有规定,电缆(或电线)应与连接器同一轴线地夹持在试验台上,夹持位置离每根电缆出口处90mm士10mm。电缆自由端应夹持在刚性支架上以阻止其转动。除非相应规范中另有规定,当进行动态试验时,重心引力、普通(地)磁场的方向和能级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在安装连接器进行环境条件试验时,应注意保证安装板的表面处理和连接器壳体是相容金属以免由于不相容金属的接触而引起电解腐蚀。对于密封连接器应采用适合的试验夹具,使其不影响面板密封件,漏率可在环境条件试验的恢复期结束后测量。适用时,对上述固定连接器的面板背面部分应进行保护。应保护电缆自由端以防止潮气侵入。对于涉及高温(通常是气候顺序中的上限类别温度)暴露的试验,例如,温度的快速变化和高温耐久性,应使用适合的耐高温电缆,但规定的电缆上限温度极限值可以低于连接器的上限温度极限值。9.1.2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应包括:
a)标志
标志应符合11.1的规定,并且在经受过任何规定的试验后仍是清晰的。b)制造
应采用精细的方式进行制造。
c)电气、机械和气候试验后的损伤除非另有规定,应无影响性能的可见损伤。d)包装标志
标志应符合11.2的规定。
9.7.3尺寸
对尺寸进行检查,应符合相应(或有关)规范的规定。除相应规范规定应使用标准规以外,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9.1.3.1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应符合相应规范的规定。当规定作为逐批检验项目时,可以在最后组装之前检查。261
9.1.3.2零件及材料
GB/T 11313-1996
按相应规范的要求提供的-套零件应按在鉴定批准申请或认证中采用的图样来检查并符合其规定。
9.1.3.3机械互换性
插合面的尺寸应符合相应规范规定的插合面图样的规定。可使用互换性标准规。当使用时,样品应能与标准规插合。9.2电气试验和测量程序
9.2.1反射系数
9.2.1.1概述
射频连接器的反射系数应在插合上标准试验连接器的试验样品上进行测量。转接器两端应插合上标准试验连接器。
具体连接器的相应规范还应规定相应的标准试验连接器(0级连接器)。包括精密传输线或电缆在内的整个插合成对的标准试验连接器对都应呈现出最均勾一致的特性阻抗。电缆连接器应按连接器制造厂提供的说明书的规定装接合适的电缆。所使用的电缆应是优选严格精密公差类型的。充许使用电缆模拟器来代替电缆。应采用时域反射仪(TDR)来检查测量系统的一致性,测定不完善性和检测所使用同轴传输线段特性阻抗的准确度。
反射系数应表示为频率的函数。通常应采用频域法进行测量,最好用扫频信号发生器。当频率低于1GHz左右时,先用时域法测量后再转换成频域特性是合适的,它具有把被测连接器所引起的反射与系统中的其他反射分开的特殊优点。而用频域法测量特别是在低频下测量时,实现这一点是较困难的。如果采用不同于扫频法的点频法,应采用适当小的频率增量。除非信号发生器(通常是自动控制的)允许有很小的频率增量,点频法不适合作为误差分辨的方法。测量以频率为函数的反射系数的常用设备有:射频电桥、定向耦合器和开槽测量线。在没有采取特殊措施分辨不同缺陷产生的误差时,采用这种设备的测量系统一一般只适合测量大于0.05的反射系数(考虑到测量不准确度应不大于被测量值的10%)。对规定反射系数极限值低于0.05的连接器进行测试时,通常必须采用能分辨误差成分,因而能计算出有关反射系数的测试系统。有些计算机控制的自动测量系统带误差校正模式的附加程序,无需其他分辨方法就可降低反射系数测量的不准确度。
9.2.1.2相应规范中要规定的内容:a)以频率为函数的反射系数合适等级的极限值;b)测量准确度;
c)标准试验连接器的细则;
d)适用电缆的必要特性;
e)与标准试验方法的任何不同之处。9.2.1.3正常测量方法
9.2.1.4常用测量系统
图1表示采用电桥或定向耦合器或开槽测量线的简单测量系统,该系统通常不能识别由不同误差源产生的误差。在图1中,可能产生反射的主要位置标记为B.C和D,相应的反射系数标记为rh,r.和rd。由被测连接器产生的反射系数标记为rx。测试端口误差不仅表示B点的反射,而且也包括电桥或定向耦合器或开槽测量线的剩余误差。由于各反射波的相位取决于反射点之间的电长度,因而,也取决于频率,它们对视在总反射系数的影响也是随机的。所以,得到的均方根值为:262
GB/T 11313-1996
Vr + (r?+r?+r)
例如:典型值可能是:r=0.018,r.=ra=0.01,假设rx=0.05时,则re = 1.1
这就表示不准确度为10%。当然,各个频率点的值还可能会受到或大或小的误差影响。虽然图1指明用扫频信号发生器,但考虑到9.2.1.1所述的预言这并不排除点频法的使用。扫频信号源
电桥或定向耦合器或开植测量线校准的可变衰减器 G
检波器
对数放大器或网络分析仪
示波器或X-Y记录仪
①电桥测试端口连接器
②标准试验转接器
③标准试验连接器
④被测连接器
③电缆或电缆模拟装置
图1无误差识别的电桥、耦合器或开槽测量线法9.2.1.5双连接器法
双连接器法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方法,它使用一段预先选择的特性阻抗准确并均匀的电缆把两个尽可能相同的试验样品(被测连接器)连起来作为试验装置。这个方法尽管不能识别误差,却能以高的概率鉴别出连接器是否存在着明显的反射。这个方法如图2所示。其原理是:对于两个相同的试验样品,其以频率为函数的反射系数也是相等的。在互连段中,每当两个连接器间的距离力等于1/4波长的奇数倍时,来自两个连接器的反射相互抵消,而当力等于1/4波长的偶数倍时,反射相互叠加,其值为单个反射值的两倍。完全抵消是两个连接器的反射精确相等和系统中无寄生反射的一个相当可靠的判据。在实际测量中,在电缆段力中的损耗妨碍了由两个相等反射系数的连接器所产生的回波在波节处完全抵消。当连接器组件倒换方向时,不相等的反射显示其不相等的最小值。通常,当最小值不随连接器组件的换向而变化时,低的最大值(低反射系数)是可接受的。然而,当连接器组件换向时相应的反射系数的最大值超过规定值,或最小值有明显的变化,则在重新进行试验之前,应检查连接器和电缆。连接器的互连电缆应是验证过性能的规定电缆或适用的电缆模拟器。电缆长度应不人于被测反射系数的最低频率所需的长度。对于宽频率范围以及在由一系列波腹未包络的频率上需要结果时.则有可能要若干个长度力才适当。
为检查系统准确度,推荐采用在标准试验连接器之间调换连接器组件进行重复测量。双连接器法可与电桥、定向耦合器或开槽测量线法联合使用,在下文中,对后-种方法作一些详细263
的叙述。
GB/T 11313—1996
标准试验转接器,,被测连接器见注
标准试验转接器
精密终端负载
注:标准试验连接器可代替标准试验转接器直接用在信号发生器端口与精密终端之间。图2双连接器程序的测量装置
图3示出了以探针位置(每次扫频之后,简单地移动探针通过合适的距离)为参数,开槽测量线上电压作为频率函数的X-Y曲线图,电压优先采用以分贝(dB)为分度的对数刻度。显示的曲线可绘制成包络线。因此,就可以判断显示曲线的最小宽度。根据包络线的最大宽度对应的电压驻波比(VSWR)就可以推导出在具体频率下的反射系数。对应于最大宽度的单个连接器的反射系数的数值由下式算出:1 VSWR 1
2VSWR+1
最大宽度=-VSWR(dB)m
与的计算有关
的最小值
c=在电缆段p中的波速bzxZ.net
线性颗率刻度
图3在开槽测量线上以探针位置为参数,作为频率函数的电压值9.2.1.6有误差识别的测量方法
9.2.1.6.1使用电桥
为了能够识别误差,对图1所示的常用测量系统作了两处更改。这两处更改包括在电桥测试端1B至试验组装件C之间以及试验组装件C至匹配负载D之间装上足够长度的传输线。而且,在电桥的基26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