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1313.33-2001 射频连接器 第33部分:BMA系列射频连接器分规范
GB/T 11313.33-200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1313.33-2001

中文名称:射频连接器 第33部分:BMA系列射频连接器分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RF connectors Part 33: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BMA series RF connector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1-01-01

实施日期:2002-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89218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电信设备用部件和附件>>33.120.30射频连接器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电子元件>>L23连接器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IEC 61169-33:1996 QC 222800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8215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25, 字数:45千字

标准价格:15.0 元

出版日期:2004-04-09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1-11-05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子设备用高频电缆及连接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电子)

标准简介

BMA系列连接器具有50Ω特性阻抗,用于盲插合低功率微波应用中连接绝缘外径不大于3.00mm的柔软和半硬电缆。这种连接器使用频率至少到18GHz。此分规范也规定了通用连接器的插合界面尺寸、0级标准试验连接器的具体尺寸、以及从GB/T 11313中选取适用于BMA系列连接器的所有详细规范的规测内容和试验。此分规范提供了当编写一份详细规范时应考虑的推荐性能特性,它包括对于M级和H级评定水平的试验一览表和检验要求。 GB/T 11313.33-2001 射频连接器 第33部分:BMA系列射频连接器分规范 GB/T11313.33-2001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T11313.33—2001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61169-33:1996《射频连接器第33部分:BMA系列射频连接器分规范》。我国已等同EC61169-1:1992QC220000制定了GB/T11313—1996《射频连接器号第1部分:总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应与该总规范一起使用。规范
本标准的使用者应注意BMA系列射频连接器的有些界面尺寸和结构涉及到有关专利。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子设备用高频电缆及连接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正平、潘京霞。GB/T11313.33—2001
IEC 前言
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由各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范围性标准化组织。IEC的目的是促进在电工电子领域标准化问题的国际合作。为此目的,除其他活动外,IEC发布了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由技术委员会承担,对所涉及内容关切的任何EC国家委员会均可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与EC相联系的任何国际、政府和非官方组织也可以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两组织间协商确定的条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2)IEC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对所涉及的问题尽可能地代表了国际上的一致意见。3)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推荐标准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认可。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EC希望各国家委员会在本国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EC标准文本为其国家标准。EC标准与相应国家标准之间的偏离,应尽可能在国家标准中指明。5)IEC未制定使用认可标志的任何程序,当宣称某一产品符合相应的IEC标准时,IEC概不负责。6)应注意本国际标准的某部分可能是某专利权的内容。对于确认的任何或所有这些专利权,EC不承担责任。
国际标准IEC61169-33由IEC第46技术委员会(通信设备和信号用电缆、电线、波导、连接器和附件)的第46D分技术委员会(射频连接器)制定。本标准文本以下列文件为依据
46D(CO)180
表决报告
46D(CO)198
46D(CO)206
表决批准本标准的详细资料可在上表列出的表决报告中查阅。表决报告
46D(CO)210
本标准要与IEC61169-1:1992《射频连接器第1部分:总规范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一起使用。
本标准封面上的QC号是EC电子元件质量认证体系(IECQ)的规范编号。GB/T11313.33—2001
IEC引言
IEC61169的本部分规定的连接器界面包含了美国专利,它为制造厂所有。IEC提请注意:BMA连接器的某些界面尺寸和结构是美国现行专利号4426127的内容,为M/A-ComOmniSpectra公司所有。对于专利的有效性,IEC不承担任何责任。M/A-ComOmniSpectra公司已向EC保证,他们愿意在合理和非歧视条款与条件下授予任何希望获得此准许证的申请者的准许。M/A-ComOmniSpectra公司在此方面的承诺(特许政策信、特许提供和特许形式)已在IEC存档,并可提供给IEC中央办公室的所有有关的团体检查。特许细节可以从M/A-ComOmniSpectra公司法定部门获得,地址:2l continental Boul evardMerrimackNH030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射频连接器
第33部分:BMA系列射频连接器分规范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
Part 33: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series BMA r.f. connectors范围
GB/T11313.33—2001
idtIEC61169-33:1996
BMA系列连接器具有50Q特性阻抗,用于盲插合低功率微波应用中连接绝缘外径不大于3.00mm的柔软和半硬电缆。这种连接器使用频率至少到18GHz。此分规范提供了制定BMA系列射频连接器的详细规范内容和规则,以及空白详细规范的格式。此分规范也规定了通用连接器的插合界面尺寸、0级标准试验连接器的具体尺寸、以及从GB/T11313中选取适用于BMA系列连接器的所有详细规范的规测内容和试验。此分规范提供了当编写一份详细规范时应考虑的推荐性能特性,它包括对于M级和H级评定水平的试验一览表和检验要求。
2插合界面和标准规
2.1尺寸
高性能连接器
原始尺寸为英寸,所有未注尺寸的图形结构仅供参考。1和序3
注1和注3
图1BMA系列连接器的界面(尺寸见表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11-05批准2002-05-01实施
4.090(标称值)
4.880(标称值)
GB/T11313.33—2001
7.620(标称值)
机械和电气基准面。
0.160(标称值)
0.192(标称值)
0.300(标称值)
注4,注6
注2,直径
注4,直径
当插孔与直径为0.9017/0.9398mm(0.0355/0.0370in)的插针插合时,孔径应满足电气和机械性能要求。到弹簧圈底部。
满足电气和机械性能要求。
密封件的设计和定位任意,但当界面间隙不大于0.38mm(0.015in)时,应保证满足环境性能要求。电气和机械接触点到基准面的距离。标准规
原始尺寸为英寸,所有未注尺寸图形仅供参考。2.2.1插孔中心接触件标准规
GB/T11313.33—2001
插孔中心接触件的插针标准规(尺寸见表2)图2
标准规A+
材料:钢材,抛光。
稳定尺寸用
表面粗糙度:R.=0.4μm(16μin)max。试验程序:
标准规B-
一测量标准规保持力用
标准规质量:28g,min
标准规A应只插入插孔中心接触件一次,此称为稳定尺寸操作。max
此后,将标准规B插入插孔中心接触件。接触件垂直朝下应能保持标准规的重量。注:标准规A的最小直径与插针接触件的最大直径一致。2.2.2插孔外接触件的标准规
3插座连接器外接触件用标准规(尺寸见表3)表3
标准规C——稳定尺寸用
11°±30
材料:抛光的钢材。
表面粗糙度:R=0.4μm(16μin)max。in
标准规D-
一测量标准规保持力用
标准规质量:56gmin
9°±30
试验程序:
GB/T11313.33—2001
将标准规C插入外接触件一次,此称为稳定尺寸操作。将标准规D插入外接触件,标准规保持力最小为0.56N。2.3尺寸——标准试验连接器——0级原始尺寸为英寸。
2.3.1插座(插孔接触件)
老案面
插孔中心接触件(尺寸见表4)
1.778(标称值)
1.270(标称值)
表中未给出的尺寸见2.1。
1机械和电气基准面。
0.070(标称值)
0.070(标称值)
注3,注4
按能获得要求的性能50士0.5Q选取。表中给出的标称直径是假设空气介质的介电常数为1.00时的值。2
3开槽并收口前的直径。
4在最大实体状态,直径e于、9和的中心应在或能在同一轴线上。5到弹簧圈底部。
四槽。
插头(插针接触件)
GB/T11313.33—2001
注1、2、
60°±
图5插针中心接触件
表5标准试验连接器,插头(0级)mm
7.62(标称值)bzxZ.net
4.877(标称值)
1.778(标称值)
0.2540(标称值)
此表未包括的尺寸见2.1。
1机械和电气基准面。
2表面粗糙度:0.8μm(32μin)min。min
0.300(标称值)
0.192(标称值)
0.0703(标称值)
0.0100(标称值)
注3、注4
3按要求的性能50Q士0.5Q进行选择。表中所给出的标称直径是假定空气介质的介电常数为1.00时的值。4在最大实体状态,直径于、h、j和应在或能在同一轴线上。采用说明:
1IEC61169—33中为0.102
2IEC61169—33中为0.700。
GB/T11313.33—2001
2.4连接器安装在模块上或面板上的总要求2.4.1允许连接器径向不对准或轴向不对准的极限值当设计BMA系列连接器的安装排列时,将单对连接器的排列及其啮合控制在下列总极限条件范围内是必须的。
2.4.1.1径向不对准
插合连接器对之间的径向不对准是指两连接器在开始插合和在插合过程中插头的直径G与插座的直径T之间的同心偏差(见2.1插头和插座的尺寸G和T)。在开始插合和插合过程中,固定安装的插头和插座的径向不对准应在?①0.190mm(0.0075in)范围内。在开始插合时,固定安装的插头和浮动安装插座的径向不对准应在?①1.016mm(0.040in)范围内。在插合过程中,浮动安装连接器应能在@100.190mm(0.0075n)范围内自动对准固定安装连接器。
2.4.1.2轴向不对准(轴向间隙)a)固定安装插头和插座
为保证电气和环境性能,插合的两连接器基准面间隙应不大于0.38mm(0.015in)。插合的两连接器基准面间隙达0.76mm(0.030in)时,将降低电气性能,并使环境性能失效。b)固定安装插头和浮动安装插座浮动安装允件1.52mm(0.060in)的轴向总位移。而安装配置应保证最少0.26mm(0.010in)[0.76mm(0.030in)更好的轴向位移,以保证啮合总长度维持在工作状态。2.4.2特定连接器安装细则
除面板开孔和面板最大厚度的细节外,详细规范还应规定两相邻的连接器对之间的最小中心线距离,包括×轴和Y轴方向(如果不同时)。3质量评定程序
3.1概述
下列条款规定了当编写一个详细规范时所应考虑的推荐额定值、性能和测试条件。也规定了用最低的一致性检验抽样水平适用的试验一览表,以及空白详细规范的格式和制定详细规范的指南。3.2额定值和特性(见GB/T11313—1996的第6章)下列规定值推荐用于BMA系列连接器,并供详细规范的制定者参考。这些值适用于当连接器完全插合时的情况。
所列的某些试验没有给出任何推荐值,这些试验通常不作要求。当需要这些试验时,按规范制定者判断在详细规范中填入适用的值。标称阻抗
频率范围
1级连接器
额定值和特性
电气性能
接柔软电缆,直式
一接半硬电缆,直式
一直角弯式
反射系数1
1级连接器
接柔软电缆,直式
一接柔软电缆,直角弯式
——接半硬电缆,直式
—接半硬电缆,直角弯式
—元件安装形式
—焊接槽和印制板安装式
中心接触件电阻2
一初始值
一环境试验后
外导体连续性2
初始值
—环境试验后
绝缘电阻2)
一初始值
环境试验后
海平面耐电压$4
—接96EC50-2-1,IEC50-2-2电缆接96EC50-3-1IEC50-3-7电缆
一接2.16mm(0.085in)半硬电缆——接3.58mm(0.141in)半硬电缆在4.4kPa时的耐电压$4)
—接96EC50-2-1,EC50-2-2电缆
接96IEC50-3-1,EC50-3-7电缆
一接2.16mm(0.085in)半硬电缆接3.58mm(0.141in)半硬电缆
*频率,GHz。
采用说明:
1JIEC61169-33中为3.85。
GB/T11313.33-2001
额定值和特性
试验方法
GB/T11313—1996
章条号
至18GHz
至18GHz
至18GHz
《0.070+0.007
0.070+0.007*
《0.035+0.003*
≤0.058+0.004f*
见详细规范
≤6mg
≤2mg
≥200MO
备注,与标准试验
方法的偏离
或电缆上限频率
4.4kPa相当于
20km的高空
额定值和特性
电气性能
海平面环境试验电压\0
接96EC50-2-1,EC50-2-2电缆
接96EC50-3-1,IEC50-3-7电缆
—接2.16mm(0.085in)半硬电缆一接3.58mm(0.141in)半硬电缆在4.4kPa时的环境试验电压30
一接96IEC50-2-1,IEC50-2-2电缆接96EC50-3-1EC50-3-7电缆
—接2.16mm(0.085in)半硬电缆一接$3.58mm(0.141in)半硬电缆屏蔽效率了
(仅对直式接电缆连接器)
放电试验(电晕试验
——接96EC50-2-1,EC50-2-2电缆接96EC50-3-1,EC50-3-7电缆
机械性能
中心接触件固定性
一轴向力
啮合力和分离力
—啮合力
一分离力
标准规保持力(弹性接触件)
一中心接触件
一外接触件
电缆固紧装置的机械试验
一电缆旋转(电缆端的挠动)
一电缆拉伸
一电缆弯曲
一电缆扭转
连接机构强度
弯曲力矩
GB/T11313.33—2001
表6(续)
试验方法
GB/T11313—1996
章条号
≥85dB,1GHz
见详细规范
100m/s2
10Hz~2000Hz
500m/s2
半波形,11ms
备注,与标准试验
方法的偏离
4.4kPa相当于
20km的高空
4.4kPa时灭晕电
在各方向的最大位
移为0.25mm
10g加速度
50g加速度
气候类别
非气密封
气密封
机械耐久性
高温耐久性5)
额定值和特性
环境性能
耐久性
GB/T11313.33—2001
表6(完)
试验方法
GB/T11313—1996
章条号
55/155/21
1 cm\/h,max
100kPa~110kPa压差
5Pacm*/s
100kPa~110kPa压差
喷雾48h
1000次插拨
1000h,125℃
备注,与标准试验
方法的偏离
1)这些值适用于普通连接器,实际上,这些值会受到所用电缆的影响,通常应参考详细规范中给出的实际值。2)一对连接器的值。
3)除非另有规定,电压值都是40Hz~65Hz交流有效值。4)有些使用这些连接器的电缆的额定值低于本规范给出的值。5)对于某些连接器,上限温度受到电缆特性的限制。应参照相应的电缆规范。当使用半硬电缆时,上限温度最大为115℃。
6)na=不适用。
7)当界面完全插合时。
试验一览表和检验要求
一交收试验
交收试验
试验方法
GB/T11313—1996
章条号
外观检查
外形尺寸
机械互换性
啮合力和分离力
标准规保持力
(弹性接触件)
密封性
非气密封
气密封
耐电压
可焊性——零件(d)
绝缘电阻
9.3.2.1.1
备注、缩写和程序见表8末尾。
评定水平M(较高)
试验要求
评定水平H(较低)
试验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