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2548-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2548-2023
中文名称:海洋调查船舶舷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安全管理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Outboard survey equipment deployment and recovery 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on oceanographic research vessel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5-23
实施日期:2023-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4441581
相关标签:
海洋
船舶
设备
回收
安全
管理
规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5海洋学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31.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任峰、王瀚宇、张丽婷、汤海荣、孙元宏、徐昕、许莉莉、马治忠、孟涛、马龙、孙嘉蔚、曾现敏、张莹、崔运璐、周寅、宋帅、谷贝
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标准计量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海洋调查船舶舷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的人员、作业条件、操作、应急等安全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我国海洋调查船舶舷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安全管理工作。
标准内容
ICS 07.060
CCSA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548—2023
海洋调查船舶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安全管理规范
Outboard survey equipment deployment and recovery safety managementspecifications on oceanographicresearchvessels2023-05-23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9-01实施
GB/T42548—20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资格与能力
作业条件
支撑设备
海况与地形
船舶姿态
有缆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
作业前准备
定点式
无缆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
作业前准备
9应急要求
附录A(资料性)
附录B(资料性)
参考文献
登记表格式
海况等级表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GB/T42548—2023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标准计量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峰、王瀚宇、张丽婷、汤海荣、孙元宏、徐昕、许莉莉、马治忠、孟涛、马龙、孙嘉蔚曾现敏、张莹、崔运璐、周寅、宋帅、谷贝。1
1范围
海洋调查船舶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安全管理规范
GB/T42548—2023
本文件规定了海洋调查船舶眩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的人员、作业条件、操作、应急等安全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我国海洋调查船舶炫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安全管理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099—2005
5航海常用术语及其代(符)号
术语和定义
GB/T4099200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outhoard survey equipment
眩外调查设备
从海洋调查船舶上布放至船眩外进行作业的调查设备。3.2
cabledsurveyequipment
有缆调查设备
通过海洋调查船舶上的缆绳连接的调查设备。注:有缆调查设备按作业方式分为定点式调查设备和拖式调查设备。3.3
各fixed-pointsurveyequipment定点式调查设备
要求船舶处于地理位置相对固定的状态使用的有缆调查设备。3.4
拖电式调查设备
1owedsurveyequipment
在船舶保持一定航向、速度行驶的情况下,采用拖航方式作业的有缆调查设备。3.5
无缆调查设备
cable-free survey equipment
不通过缆绳与船舶连接进行作业的外调查设备。3.6
止荡stopswinging
布放、回收和转运设备时.作业人员使用绳索控制、减小被吊起设备摆动幅度的操作。1
GB/T42548—2023
takeroot
将绳结的一端固定在船舶的某一固定区域.使其无法移动或解脱的操作。3.8
动力定位dynamicpositioning
借助动力来自动保持海上浮体预定位置的定位系统。它是由位置检测系统测得浮体受外力(风、浪、流等)干扰而发生方位偏移的信息,经控制系统信息处理后发出操纵指令·由推力系统产生相应于消除方位偏移的推力,使浮体复回原位的自动控制方法。[来源:GB/T7391—2002.2.2.5]3.9
leewayand drift angle
风流压差
真航向与真航迹之差。其值为风压差与流压差的代数和。[来源:GB18093—2000.3.3
4总体要求
开展航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如下:眩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安全管理工作应符合船舶安全管理要求;a)
应建立甲板与船舶驾驶台的作业联络配合机制:应建立眩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安全检查制度,在设备每次布放前与回收后,由设备负责人、c)
航外调查设备收放现场指挥员和绞车操作人员协同完成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检查,并进行记录与总结,填写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检查情况登记表(格式见附录A中图A.1),若发现安企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并消除:作业前,应结合船舶情况、设备特性、海况、作业内容等因索进行安全评估.制定风险预防措d)
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外调查设备收放现场指挥员应合理分配各项工作,指挥协调各岗位协作联动,首要保证作业e
安全·兼顾作业效率;
作业人员应全面服从外调查设备收放现场指挥员的指挥调度;应制定作业应急预案,在发生突发情况时快速反应处理:g)
作业期间,甲板作业人员应安全着装,佩戴个人防护用品。5人员
5.1岗位
开展外调查设备布放和回收工作的岗位设置基本要求如下:应设炫外调查设备收放现场指挥员(以下简称\现场指挥员”)1人·负责指挥外调查设备布a)
放和回收总体部署与现场作业指挥调度工作:应设设备止荡人员数名.负责设备收放的甲板止荡利辅助牵引工作,其中一般设备宜设止荡b)
人员2名~4名,大型设备宜设止荡人员4名~8名,作业海况不准时宜视情增加止荡人员:c)
应设安全员1名,负责作业安全监督及保障工作,可由现场指挥员兼任;d)
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绞车等支撑设备专业操作人员;e)
宜根据外调查设备资产归属确定设备负责人所有作业人员应具备其岗位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宜经过岗位培训;GB/T42548—2023
g)宜根据在船调查人员的专业和技术水平确定岗位,划分作业小组,合理分T,明确职责。5.2
2资格与能力
作业人员的资格与能力要求如下:a)
作业人员应经过海上安全技能培训,了解船舶救生、消防、急救及艇筱操纵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作业人员应学习并遵守船舶基于《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所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作业人员应在启航前参加设备布放与回收基本操作培训,学习甲板调查作业相关知识.树立安全作业意识,熟悉所负责工作的基本要求。5.3组织
作业人员组织要求如下:
作业前,应向所有参与作业人员宣贯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其内容包括且不限于:介绍作业任a)
务、明确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明确指挥语言和手势、确认驾驶台及各岗位的通讯情况,确认安全措施、进行作业风险评估等:b)
各岗位作业人员应全面服从现场指挥员的指挥命令,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现场指挥员及安全员:作业人员应在作业前熟悉作业现场布局,熟悉安全设施的使用方法。c)
6作业条件
6.1支撑设备
开展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工作前,应确保相关支撑设备(包括折臂吊、直臂吊、绞车、托车、叉车、“A”型吊架、“I”型吊架、滑轮、止荡系统、对讲机等)准备就绪且功能正常。回收设备前、如有超短基线等辅助设备布放,应首先完成其回收。6.2海况与地形
开展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作业前,应根据外调查设备布放适用海况等级表(见附录13中表B3.1)确认海况是否符合设备布放与回收条件,并检查作业区障碍物(如礁石、渔网、海冰、其他船舶等)的情况,在满足作业要求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对进行触底取样、现场原位调查或贴近海底作业的调查设备·应在作业前完成对日标区域的地形探测,在确定作业区的海底地形和底质特征达到作业要求后,再进行设备布放操作。6.3船舶姿态
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作业船舶姿态要求如下。a)
布放作业前,应结合风流压差判断风和水流动力对船助定位、航速、航向和缆绳偏角的影响程度。
应根据风流压差利布放作业时长·选择设备合适的人水点,确保设备到达预定深度时处于设计站位:开启动力定位的船舶,应确保动力定位系统工作正常。应根据布放作业的位置和风流压差情况,确定船舶姿态,避免缆绳偏向船底、偏角过大或过度c)
向两侧偏离,避免跳缆、磨缆以及缆绳触碰螺旋桨、减摇鳍等情况发生。应密切观察风流压差及螺旋桨对设备的影响,及时调整船舶姿态。进行有缆调查设备作业d)
时,应密切观察缆绳相对滑轮的偏角,如果影响作业安全,暂停收放缆作业,由现场指挥员查看3
GB/T42548—2023
具体情况后通知驾驶台进行船舶姿态调整。7有缆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
作业前准备
开展有缆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作业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a)
对照外调查设备布放适用海况等级表(见表B.1)检查海况;设备负责人检查设备情况,中板作业人员及绞车操作人员检查支撑设备情况,进行记录.填写b)
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检查情况登记表(格式见图A.1):c)
现场指挥员检查并保持与驾驶台、实验室通讯畅通;d)
甲板作业人员准备布放与回收辅助设备(如止荡绳、止荡杆、工具包、挂钩、防碰杆、手动捞绳器、气动捞绳器等)并检查其功能、数量和摆放情况;e)
安全员检查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情况;)
开启升沉补偿装置。
7.2定点式Www.bzxZ.net
7.2.1布放
定点式调查设备布放作业的一般步骤和基本要求如下。a)
船舶航行至设备预定入水点附近,宜位于下风向附近得命。b)
现场指挥员通知驾驶台向布放点航行。船舶应保持适当的实际速度顶流航行,待船舶接近布放点时,通知作业组开始作业
甲板作业人员为布放设备缠绕止荡绳并生根.撤离到止荡操作位置。现场指挥员确认船舶、实c)
验室及甲板各作业岗位的准备情况,检查布放设备情况。一切准备就绪后下达布放指令。解除船炫安全栏杆/绳索或打开船作业门。解除绳索或拉紧带等设备固定设施·止荡人员拉紧止荡绳,绞车操作人员收缆提起设备并记录设备离开中板时的缆长示数。此过程可根据调查设备的特性进行操作调整。
外摆A型吊架/I型吊架(以下简称吊架)将设备摆至外,操作绞车同步配合收放缆。此过程中应保持设备安全高度。设备起吊过程中,若需要调整止荡绳位置,应在调整期间用其余止荡绳保持设备稳定.并同步调整作业人员站位,保证人员安全,当设备到达眩外指定位置·止荡人员收回止荡绳。绞车操作人员根据现场指挥员的指令放缆至设备人水.并报告入水缆长。实验室人员记录设备入水时间、缆长和人水坐标。回装船安全栏杆/绳索或关闭船作业门。g)
若需在缆绳上加挂附属及辅助设备,应先放缆至指定长度,然后回摆吊架至缆绳贴近船炫,并为缆绳止荡.再加装设备,记录缆长示数。加装设备后,外摆吊架并同步放缆.继续下放设备。其中,金属设备及部件不应直接挂缆,应在使用非金属附件对缆绳做保护后加挂。7.2.2作业
眩外调查设备自布放完成后至开始回收前的作业期间要求如下。有缆调查设备作业期间.现场指挥员应安排人员在甲板巡视,密切观察缆绳有无破损.并按照a)
6.3的要求观察缆绳和滑轮偏角。b)
设备负费人应监控设备的1作状态。实验室值班人员应按时进行作业班报记录。c)
d)绞车运行期间,绞车操作人员应定时对绞车系统进行巡视检查。7.2.3回收
定点式调查设备回收作业的一般步骤和基本要求如下。GB/T42548—2023
现场指挥员汇总船舶、实验室及印板作业各闵位的准备情况,一切准备就绪后下达回收指令。a)
若已在缆绳上加挂附属和辅助设备,现场指挥员应根据加挂设备时的缆长示数预留安全距b)
离.在收缆至安全距离前通知绞车操作人员减速收缆.至加挂设备出水后停止收缆·然后回摆吊架至缆绳贴近船,并通过收放缆同步调整加挂设备到合适高度,为缆绳止荡并拆卸加挂设备。拆卸加挂设备后,外摆吊架继续回收。此过程中应注意缆绳未端主设备的安全。现场指挥员根据设备入水时的缆长示数预留安全距离,在收缆至安全距离前通知绞车操作人c)
员减速收缆,直至设备出水。设备出水前,解除船航安全栏杆/绳索或打开船作业门;设备出水后,现场指挥员通知实验室记录时间及坐标。设备出水后.回摆吊架,绞车配合收缆,将设备回收至接近申板·止荡人员为设备加挂止荡绳并d)
绳根拉紧,然后外摆吊架,使设备离开船。若海况不佳或设备山水后摇光幅度偏大,现场指挥员应命令绞车操作人员停止收缆,指挥甲板作业人员控制并等待设备稳定:或放缆使设备重新入水.将设备合适的一面贴近船.待设备稳定后再次收缆出水e)
现场指挥员指挥绞车和吊架操作人员将设备回收至中板或设备底座上,并通知实验室和驾驶台设备山水。此过程中.现场指挥员和绞车操作人员应避免设备接触中板或碰撞滑轮等结构。f)
为设备加装固定绳索或拉紧带.回装船眩安全栏杆/绳索或关闭船眩作业门。若设备及作业任务有特殊操作需要,可在不影响上述基本布放环节的情况下.添加或调整操作g)
内容。
收缆时,应保持缆绳清洁。若预期在完成回收任务后.间隔较长时间不使用缆绳,宜在收缆过h)
程中用淡水洗缆。
7.3拖电式
7.3.1布放
若布放的拖史式设备对船舶航速有要求,船舶应在布放全程按要求航速行驶.其他要求按照7.2.1执行。
7.3.2作业
拖史式调查设备作业时.为保持设备作业安全,应按不同设备的作业要求.使船舶以一定的航速沿测线航行。拖更式设备接近海底作业时.应密切观察缆长示数、缆张力示数、设备离底高度和前方地形变化,通过绞车收放缆等操作提前避开障碍物。其他要求按照7.2.2执行。7.3.3回收
进行拖电式调查设备回收作业,至水下设备回收至接近水面,或水面拖电设备回收至接近船体时,若船舶仍保持一定航速行驶.现场指挥员应通知驾驶台减至最低安全可控航速。其他要求按照7.2.3执行。系统长度较长的调查设备宜使用吊车配合回收。8无缆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
8.1作业前准备
除7.1要求外.开展无缆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作业前还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5
GB/T42548—2023
设备负责人根据无缆调查设备特性合理选择舰部或侧眩收放;a)
b)设备负责人检查船舶的噪音十扰程度是否满足部分设备的正常通讯要求。8.2布放
除7.2.1要求外,无缆调查设备布放还应符合以下要求。a)需要绞车、吊车等支撑设备辅助布放人水的无缆调查设备.应在布放到外后,将止荡绳收回,再将进行脱钩、布放杆释放、释放器释放等操作,使设备入水。此过程应快速抽回止荡绳,防止其与设备缠绕;应避免设备在水面滞留过久·防止设备因涌浪等原因与船体相碰撞.同时宜利用防碰杆等对设备进行控制保护。b)不使用绞车、吊车等支撑设备辅助布放人水的无缆调查设备若质量、体积较大宜在布放前加挂与甲板固定位置连接的安全绳,在其整体人水后解除安全绳。c)
若有通讯机等附属设备,应依次序与无缆调查设备本体分并布放。8.3回收
无缆调查设备回收的一般步骤和基本要求如下。a)搜寻设备。船舶行驶至设备计划上浮点附近.根据现场流速和海况。与设备保持安全距离。待设备上浮至水而后,设备负责人和甲板作业人员通过瞭望或附属通讯设备找寻获得设备位置,通知现场指挥员和驾驶台。b)
回收附属设备。完成对通讯机等附属通讯设备的回收。c)控制设备。此步骤有以下三种方法,现场指挥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备控制方法。1)自主航行。操控船舶接近设备,调整并保持崩向为顶流状态·然后控制设备接近船舶,利用挂钩等为设备挂止荡绳和回收绳。此方法适用于设备有海面遥控或自主航行功能,且海况较好的情况。
抛绳。操控船舶至设备附近.利用手动或气动抛绳器等为设备挂牵引,拉至船舰或船2)
侧.止荡人员利用挂钩等为设备挂止荡绳和回收绳。此方法适用于设备无法遥控或自主航行,或海况不佳的情况
3)工作艇挂绳。搜寻到设备后,作业人员驾驶工作艇靠近设备,用拖电绳完成工作艇与设备的连接挂钩,然后驾驶工作艇拖更设备靠近甲板.将挂钩后的拖更绳交给中板作业人员。申板作业人员收紧拖电绳索,使设备靠近船舶:止荡人员利用挂钩等为设备挂止荡绳和回收绳。此方法适用于设备无法遥控或自主航行.失去动力,抛绳器发生故障或已经抛出的缆绳断裂时。
d)回收设备至甲板。为设备挂止荡绳和回收绳后,船舶调整航向,顶流航行。然后将设备吊离水而·同时拉紧止荡绳止荡.将设备吊至申板。此过程应控制设备在空中的晃动幅度,避免设备与支撑设备碰撞,避免止荡绳、回收绳与设备缠绕,设备下落过程应控制速度,控制落点准确。记录。设备山水及回收至甲板时,现场指挥员通知实验室记录设备回收时间和坐标。e
因海况恶劣,导致船舶和设备之间相互靠近困难时,应暂停回收,并控制船舶在设备附近监)
控,视情况回收设备
9应急要求
开展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工作的应急要求如下:a)执行航次任务期间.应成立安全工作组,制定作业应急预案,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b)外调查设备或绞车等支撑设备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严重故障且无法调试正常时.现场指挥员6
GB/T42548—2023
应立即通知船长和首席科学家.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现场情况,作出紧急回收或抛弃设备等决定,并同步通知驾驶台、支撑设备操作人员及甲板作业人员;设备布放与回收过程中,若发生设备固定失效、难控、失控或支撑设备物理破坏等威胁作业人c)
员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现场指挥员应指挥相关位置人员躲避,并视情况调整甲板作业人员站位;
作业过程中,若通过望、观察视频、观察缆绳张力示数等方式发现设备刮碰障碍物,现场指挥员应立即指挥进行减速停船、放缆等应急操作,同时记录刮碰坐标;若设备被障碍物限制运动,现场指挥员宜指挥采取调整船舶姿态、航向、航速以及放缆、收缆等操作,设法使设备脱离障碍物。
GB/T42548—2023
附录A
(资料性)
登记表格式
图A.1给出了眩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检查情况登记表的格式。站位号:
设备布放
设备回收
受检调查设备:
设备人水时间:
设备出水时间:
设备机械功能与状态
设备通讯状态
设备电路状态
设备形态与连接状
设备防水密封情况
设备软件状态
设备与缆绳连接状
设备甲板调试状态
缆绳整体状态
绞车整体机械状态
设备负责人签字\:
现场指挥员签字°:
现场海况:
现场海况:
设备布放前检查情况
动力定位状态:
动力定位状态:
设备回收后检查情况
绞车操作人员签字:
航次负贡人签字:
受检调查设备、项目1至项目8内容由设备负责人填写“项日9、项日10内容由绞车操作人员填写。站位号、设备布放和设备回收内容由现场指挥员填写。图A.1
外调查设备布放与回收检查情况登记表格式备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