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2637-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2637-2023
中文名称:大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Specification for oceanic polymetallic sulfide resources surve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5-23
实施日期:2023-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4488485
相关标签:
金属
硫化物
资源
规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5海洋学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43.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陶春辉、刘予、宋成兵、罗祎、廖时理、周洋、刘颖、杨振、韩喜球、李传顺、李小虎、李怀明、高岩、姜静、倪建宇、武光海、周建平、邓显明、王叶剑、于淼、李兵、梁锦、顾春华
起草单位: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归口单位: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大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大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工作。
标准内容
ICS 07.060
CCS A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637—2023
大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规范Specification for oceanic polymetallic sulfide resources survey2023-05-23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9-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调查步骤及目标
调查步骤
调查目标
调查研究内容
地质构造特征
矿床地质特征
矿石质量与选冶技术性能
海洋环境特征
6调查设备及手段
地质调查
地球物理调查
地球化学调查
羽状流调查
钻探调查
海洋环境调查
7调查工作要求
一般要求
远景区调查要求
矿化区调查要求
勘查靶区调查要求
8调查工作、成果及质量控制
地质调查
地球物理调查
地球化学调查
羽状流调查
钻探调查
海洋环境调查
9样品采集、加工、处理和分析
GB/T42637—2023
GB/T42637—2023
样品的采集
样品加工处理
样品实验分析
10原始调查记录、资料整理、图件编制、报告编写及资源评价10.1
原始调查记录
资料整理要求
图件编制
报告编写
资源评价
附录A(资料性)
大洋多金属硫化物分类
参考文献
GB/T42637—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陶春辉、刘予、宋成兵、罗祎、廖时理、周洋、刘颖、杨振、韩喜球、李传顺、李小虎、李怀明、高岩、姜静、倪建宇、武光海、周建平、邓显明、王叶剑、于淼、李兵、梁锦、顾春华。GB/T42637—2023
近十多年来,国际、国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固体矿产勘查标准、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一2020)、《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一2020)、《勘查目标、矿产资源量和矿石储量公开报告国际报告模板(2013年11月版)》、《国际海底管理局矿产勘探目标评估、矿产资源和矿产储量报告标准》和《“区域”内多金属硫化物探矿和勘探规章》(以下简称《规章》)等。近40年来,我国在国际海底开展固体矿产资源勘查,除《大洋多金属结核矿产勘查规程》(GB/T17229一1998)、《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查规范》(GB/T35571-2017)、《大洋富钻结壳资源勘查规范》(GB/T35572一2017)外,尚无与大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查相关的规范。
国际海底管理局颁布实施的《规章》把国际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查活动分为探矿和勘探两个阶段,其中探矿阶段是承包者在获得勘探合同之前开展的调查活动,勘探阶段的前期也会开展部分调查工作;勘探阶段是承包者在合同区开展的旨在为矿产商业开发实施的勘探活动。同时,根据勘探程度差异将勘探阶段进一步分为一般勘探和详细勘探。作为国际海底区域多金属硫化物矿产资源承包者,所提交的相关报告应符合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有关标准。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第七章第二十七条的用语含义中,将深海资源勘探阶段前期的活动定义为“资源调查”。本文件的资源调查阶段相当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一2020)中的普查阶段,相当但不局限于《规章》中的探矿阶段。本文件将资源调查阶段划分为远景区调查、矿化区调查和勘查靶区调查三个步骤,适用于矿产勘查的前一阶段,后期实践经验成熟以后可扩展为勘查规范。IV
1范围
大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大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大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42637—2023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
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12763.3
海洋调查规范
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
GB/T12763.4
海洋调查规范
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GB/T12763.6
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海洋调查规范
GB/T12763.8
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海洋调查规范
GB/T12763.10海洋调查规范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GB/T17501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GB/T30744一2014深海微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规范DZ/T0130.3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3部分:岩石矿物样品化学成分分析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Www.bzxZ.net
大洋多金属硫化物
oceanicpolymetallicsulfide
洋底由热液作用形成的富含铜、锌、铅等元素的硫化物矿物及伴生矿物的集合体。[来源:GB/T34908—2017,3.1.3,有修改3.2
远景区
prospectarea
通过区域性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研究和资料分析研究,对有明显的异常与矿化显示的地区,结合地质、构造和地形等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后圈定的区域3.3
Kmineralization area
矿化区
通过海上调查获取到多金属硫化物实物样品或发现矿化现象,结合其他调查手段确定可能形成多金属硫化物的区域。
explorationresult
勘查靶区
经调查发现的矿石或矿化点和物化探异常,将有可能存在矿体的点和异常圈定出来,并推断矿体可1
GB/T42637—2023
能分布的范围,而形成的区域
hydrothermalfield
热液区
由一个或多个空间位置相对接近、形成环境(构造和/或围岩)基本一致的热液点组成,注:根据热液区中是否存在正在活动的热液流体,可分为活动热液区和非活动热液区两大类。4调查步骤及目标
4.1调查步骤
大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可按远景区调查、矿化区调查和勘查靶区调查三个不同步骤进行4.2调查目标
调查目标包括:
远景区调查在全区开展以物化探、羽状流等为主,地质取样为辅的面上调查工作,圈定远景区:a):
矿化区调查在远景区进一步开展以物化探、羽状流等为主的详细调查和取样工作,圈定矿b)
化区;
勘查靶区调查在矿化区开展更详细的加密物化探调查和取样工作,圈定勘查靶区。c)
5调查研究内容
5.1地质构造特征
地质构造特征调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调查研究地形地貌特征,解译地貌、构造特征及其与矿化的关系。a)
调查研究沉积物的成分、类型、地球化学特征、年代、分布和厚度等,b)
调查研究构造的基本类型和主要构造的规模、形态、产状、性质、空间分布范围、发育的先后次c
序和组合特征;探讨不同期次构造叠加关系及演化序列。研究构造对岩浆活动、矿化蚀变、成矿的控制作用及对矿体的破坏作用调查研究岩浆岩类型、空间分布及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其变化规律、相互关系及d)
对矿体的控制和影响程度。调查研究火山机构及其相关的断裂、裂隙对矿化空间分布的控制作用。
5.2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地质特征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调查研究矿床的种类、规模、展布范围、产状、形态及其空间变化,并采集化学分析样和标本;a)
b)调查研究矿化体的地质特征及其与岩浆岩、构造、沉积物等其他地质要素之间的关系;调查研究围岩蚀变的类型、矿物组成、强度、分布范围和分带特征,以及蚀变与矿化的关系;c)
分析各种反映矿化的找矿标志,包括热液喷口、硫化物角砾、多金属沉积物、岩石蚀变、水体羽d
状流、热液生物等,分析其强度、形态及分布特征,研究其与矿化的关系;e)
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包括矿物类型、含量、共生组合,分析矿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矿石矿物的嵌布特征(粒间、裂隙、晶隙、包裹等)、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等。5.3矿石质量与选冶技术性能
矿石质量与选冶技术性能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2
GB/T42637—2023
分析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包括赋存状态(独立矿物、类质同象、吸附状态、分散状态等)、分a)
布规律、配分比例等;
b)分析矿石的选冶加工性能试验,包括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在选冶过程中的分布规律、矿石的氧化程度等。
5.4海洋环境特征
海洋环境特征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调查研究区域的气象特征(气压、气温、湿度、风速等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等)、物理海洋特征(包括海水温度、盐度、海流、海浪、海水透明度等)、海水化学特征(包括pH值、酸碱度、营养盐、痕量金属和溶解气体浓度等),分析其时空分布及变化等;b)调查研究区域的生物生态特征,包括水层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海鸟、哺乳动物和其他各类生物)的种类分布、海底生物群落形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特征等,评估水层和底栖生境的食物网结构;
c)调查研究区域的地质基线特征,包括基岩和浅表层沉积物的类型、分布、厚度、沉积通量等,分析沉积物中的生物扰动和活动状况6调查设备及手段
6.1地质调查
主要开展调查区的岩石、沉积物、构造、矿化等的性质和分布特征等调查研究。调查项目主要包括近底视像与取样等。调查手段主要包括深海摄像/照相、抓斗、钻机、拖网取样器、重力柱取样器、箱式取样器和多管取样器等,以及基于各种载人潜水器(HOV)/有缆潜水器(ROV)平台的近底定点观察和取样等。
6.2地球物理调查
主要开展调查区的地球物理特征调查。调查项目主要包括地形地貌、重力、磁性、电性、洋壳声学结构、浅地层剖面等。调查手段主要包括常规的多波束、重力仪、磁力仪、电法、地震仪和浅地层部面等;调查平台有船舶、深水拖电装置、近底探测器,如HOV、自主潜水器(AUV)、ROV等。6.3地球化学调查
主要开展调查区的地球化学场调查研究,包括沉积物、基岩地球化学调查等。调查项目包括与海底热液成矿有关的Cu、Zn、Au、Fe、Mn等元素含量,以及重矿物等。调查手段主要包括电视抓斗、箱式、多管、重力柱取样等。
6.4羽状流调查
主要开展调查区的热液羽状流的特征调查研究。调查项目主要包括温度、盐度、酸碱度(pH值)、甲烷浓度、氧化还原电位(Eh)、浊度和颗粒物等特征。调查手段主要包括温盐深仪(CTD)、浊度仪、电化学传感器、甲烷探测传感器、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等。6.5钻探调查
工作内容是利用海底钻机进行取样3
GB/T42637—2023
6.6海洋环境调查
主要开展调查区的气象和物理海洋、地质、化学和生物基线的调查研究。调查项目包括气象观测、物理海洋观测、地质特性观测、海水化学分析和生物种类分布及生物多样性分析等。调查手段主要包括气象观测仪、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CTD及各种采水装置、浅地层剖面仪、电视抓斗、箱式和多管取样器、沉积物捕获器、锚系、浮游生物拖网、底栖生物拖网、生物诱捕器以及潜水器近底定点采样等。
7调查工作要求
7.1一般要求
7.1.1调查方法总体以地质调查、羽状流调查、地球物理调查、地球化学调查为主。7.1.2地球物理调查以测线为主,站位调查为辅;调查方法以海底视像、近底电法、近底磁法等为主,重力、地震、浅层剖面和侧扫声呐等调查为辅;地球物理测线宜垂直于控制矿体走向的构造线布设。7.1.3基础地质调查测站与地质采样同步。7.1.4各类调查方法的使用应视调查步骤的不同有所侧重。7.2远景区调查要求
7.2.1全面收集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多金属硫化物矿产等资料,了解区内的基岩、沉积、地形、构造的性质和分布以及岩浆活动等特征,初步了解区内多金属硫化物的分布特征与规律7.2.2开展船载多波束地形、重力、磁力探测,羽状流探测,海底视像探测测线调查,地质采样等面上调查,获取异常找矿信息。
7.2.3收集区内多金属硫化物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主要元素和有用元素等资料。7.2.4全面收集调查区内的水文气象特征并累积实测数据资料。7.2.5初步了解区内的物理海洋、海水化学、生物和地质沉积基线本底特征,逐步累积环境基线数据资料。
7.2.6对研究区多金属硫化物成矿潜力做出评价,圈定远景调查区,编制比例尺为1:1000000~1:500000的区域地质图、成矿远景图等相关图件。7.3矿化区调查要求
7.3.1在远景区内开展较详细的羽状流探测、海底视像探测、地质采样及地球物理探测等测线及站位调查,发现并积累水体、物化探、地质和生物等各类异常。7.3.2初步了解区内多金属硫化物矿石的类型、结构构造、品位、矿物成分、主要元素和有用元素含量等特征,初步研究多金属硫化物的成矿特征与分布规律。7.3.3开展区内及邻近海域的水文气象调查并逐渐累积数据资料。7.3.4大致了解区内及邻近海域的物理海洋、海水化学、生物和地质沉积基线本底特征,逐步累积环境基线数据资料,
7.3.5大致了解区内及邻近区域的底栖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特征,逐步累积数据资料。7.3.6对矿化区的多金属硫化物成矿潜力做出评价,圈定和划分矿化区,编制比例尺为1:250000~1:100000的区域地质图、矿化异常图等相关图件。7.4勘查靶区调查要求
7.4.1主要以近底/定点探测等在矿化区内开展更详细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测线调查和地质4
取样等站位调查。
GB/T42637—2023
7.4.2对发现的矿化点、热液区及各类地质、物化探异常等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区内成矿条件及成矿特征,部署少量钻探工作开展异常验证调查,圈定勘查靶区,编制比例尺为1:50000~1:10000的地质图、矿化异常图等相关图件。
7.4.3在取得相应的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估算预测的资源量,在有条件时可估算推断的资源量。7.4.4大致了解区内多金属硫化物矿石类型和产出状态,矿石的结构构造、品位、矿物成分、主要元素和有用元素含量等。
7.4.5开展矿石选冶性能可选性实验。7.4.6了解区内及邻近海域的物理海洋、海水化学、生物和地质沉积基线本底特征,累积环境基线数据资料。
7.4.7了解区内及邻近区域的底栖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特征,累积数据资料。8调查工作、成果及质量控制
8.1地质调查
8.1.1地质填图内容包括岩浆岩类型及分布,断裂性质、规模及分布,沉积物类型及分布,各类热液异常、热液喷口性质及分布,矿化点、矿化异常,地形地貌等。各类地质填图根据不同调查步骤的比例尺和目的任务要求进行。
8.1.2地质取样应具有代表性。采样网度视调查任务要求和工区条件确定。测站定位精度应符合调查相应比例尺要求,定点误差不能大于测网间距的10%。取样过程中需记录设备到(见)底、离底、取样(或观察点)时的位置与水深。8.1.3近底视像观测可采用定点观察和/或测线观察等方式,调查测线的间距视调查步骤要求和工区条件确定;需记录海底地形地貌、底质类型及海底生物等,着重观察与矿化有关的蚀变、热液沉积物等信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拍照,并存储视频和照相资料;搭载水下定位系统,获得与海底视像资料匹配的地理坐标。
8.2地球物理调查
8.2.1调查测线间距和精度应按调查步骤的要求确定:远景区调查可采用路线调查或测线间距不小于4km,矿化区调查为500m~1000m,勘查靶区调查为100m500m。8.2.2地球物理调查工作应根据大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的需要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正式测量前应开展方法试验,选定合适参数。8.2.3多波束地形测量根据调查的比例尺要求,按GB/T12763.10或GB/T17501执行。8.2.4船载重力调查根据调查的比例尺要求,按GB/T12763.8执行。8.2.5海洋地磁调查分为海面拖电磁力调查和近底磁力调查两种。近底磁力调查应兼顾精细地形调查,保持离底高度不大于100m,且应等高作业,调查测线间距不大于400m。其余按GB/T12763.8执行。
8.2.6拖电式瞬变电磁调查分为重叠回线装置和中心回线装置两种;根据工作任务和测区矿化特征及以往物化探工作程度合理确定测区范围,以能发现有意义的最小异常为原则;测量过程中要求船舶航向与航速不变,拖曳航速不大于2.5kn,设备保持离底高度不大于40m。8.2.7自然电位调查根据工作任务和测区矿化特征及以往物化探工作程度合理确定测区范围,以能发现有意义的最小异常为原则。作业中要求不极化电极对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m,设备保持离底高度不大于100m。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