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1384-1989 信息处理 数据交换用200mm改进调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13262磁通翻转/弧度、道密度为1.9道/毫米的双面软磁盘 第一部分: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
GB/T 11384-198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1384-1989

中文名称:信息处理 数据交换用200mm改进调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13262磁通翻转/弧度、道密度为1.9道/毫米的双面软磁盘 第一部分: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200 mm double-sided floppy disks with a bit density of 13262 flux turns/radian and a track density of 1.9 tracks/mm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ata exchange Part 1: Dimensions,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89-05-20

实施日期:1990-01-01

作废日期:2005-10-14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07746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数据存储设备>>35.220.20磁存储设备综合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计算机>>L64数据媒体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SO 7065/1-1985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8页

标准价格:15.0 元

出版日期:1990-01-01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电子部标准化所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上软磁盘的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以保证数据处理系统之间实际的互换性。 GB/T 11384-1989 信息处理 数据交换用200mm改进调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13262磁通翻转/弧度、道密度为1.9道/毫米的双面软磁盘 第一部分: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 GB/T11384-198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信息处理
数据交换用200mm改进调
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13262磁通翻转/弧度、道密度为1.9道/毫米的双面软磁盘第一部分: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Information processing—Data interchangeon 200 mm flexible disk cartridgesusing modified frequency modulatlon recordingat 13262 ftprad,1,9 tpmm ,on both sidesPart1 : Dimensional,physical and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GB 11384—89
ISO 7065/1--1985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7065/1--1985《信息处理数据交换用200mm改进调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13262磁通翻转/弧度、道密度为1.9道/毫米的双面软磁盘第一部分: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
0 引
GB11384规定了200mm改进调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13262磁通翻转/弧度、道密度为1.9道/毫米的双面软磁盘的性能。
GB11385规定了200mm改进调频制记录的位密度为13262磁通翻转/弧度、道密度为1.9道/毫米双面软磁盘上已记录信号的质量、磁道配置和磁道格式。它在数据处理系统之间作为数据交换用。GB11384和GB11385与ISO7665规定的标号系统为数据处理系统之间的全部数据交换提供了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上述软磁盘的尺寸、物理性能和磁性能,以保证数据处理系统之间实际的互换性。2引用标准
GB1988
信息处理交换用的七位编码字符集GB2311信息处理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的扩充方法GB11383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八位代码结构和编码规则ISO7665信息处理交换用软磁盘文卷结构和标号3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述术语:
3.1磁盘:磁盘是一种在特定的单面或双面上接受并保持磁信号的构件,在信息数据处理及有关的系统中用于输入/输出和存储信息。国家技术监警局1989-05-20批准254
1990-01-01实施
GB 11384—89
3.2基准软磁盘:任意选来作为定标用的特性已知的软磁盘。3.3二级基准软磁盘:经基准软磁盘校准,作为例行校正用的特性已知的软磁盘。3.4信号幅度基准软磁盘:选作记录磁场强度和信号幅度标准的基准软磁盘。在软磁盘的0面上,半径为91.754mm的00磁道和半径为51.537mm的76磁道为基准磁道。为了给1面也提供一个标准,将封罩中的磁盘翻过来便得到相同的面,在这种情况下,00磁道的半径为89.637mm,而且不是基准磁道。然而对于本标准,它与半径为91.754mm的基准磁道具有密切的关系,半径为51.537mm的72磁道作为基准磁道,而不是76磁道。3.5典型磁场强度:以指定的磁通翻转频率记录时,加在软磁盘的指定磁道上,所产生的信号输出等于最大平均信号幅度的95%时的最小记录磁场强度。3.6基准磁场强度:信号幅度基准软磁盘的典型磁场强度。3.7测试记录电流:在0面的00磁道和76磁道,及1面的00磁道和72磁道上以250000磁通翻转/秒的频率记录时,四种大小分别相当于产生基准磁场强度电流的145%~155%的电流。对每一面,第一种电流用来记录00至43磁道,第二种电流用来记录44至76磁道。3.8标准基准幅度:从信号幅度基准软磁盘的基准磁道上得到的平均信号幅度。SRA,r为以250000磁通翻转/秒的频率在半径为91.754mm的磁道上记录时得到的平均信号幅度。SRA2s为以500000磁通翻转/秒的频率在半径为51.537mm的磁道上记录时得到的平均信号幅度。3.9平均信号幅度:整条磁道上所测得的峰-峰输出电压的算术平均值。3.10接触式记录:操作时,磁盘的磁表面与磁头处于实际的接触状态。3.11格式化:在磁盘表面上写入特有的控制信息,按控制信息确定77条实际柱面和实际记录的地址。3.12初始化:在进行一般性数据处理和使用之前,在软磁盘上写入卷标号、错误映象标号(ERMAP)和其他所需信息的操作。
3.13记录区:磁头与磁盘表面能够接触的区域。4般说明
4.1总图
典型的软磁盘如图1至图3所示:a.
图1为软磁盘的俯视图,0面朝上。图2为沿图1的A一A横截面的剖视图。b.
图3为装有软磁盘的保护外套,1面朝上。c.
4.2主要组成部分
软磁盘的主要组成部分为:
记录磁盘;
b.里衬;
c.封罩。
软磁盘被装入外套内。
素引窗口
中心盲口
GB 11384-89
图1软磁盘
图 2 A—A剖面图
记录磁盘
避头离口
4.3说明
GB11384-89
图3带软磁盘的保护外套
封罩呈正方形,其两面均有一个中心窗口,一个索引窗口和一个磁头窗口。标签区
里衬固定在封罩的内表面。它有两层,磁盘位于其间。里村与封罩具有相同的窗口。磁盘有两个记录面,但只有个中心窗口和一个索引窗口。4.4可选的外形结构
软磁盘的互换性允许它的结构有些变化。它可以带折边(如图1所示的三个折边,或不带折边),也可在基准边上带口。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禁止写入槽口。见附录D(补充件)。5一般要求
5.1环境和运输
5.1.1测试环境
为了验证软磁盘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测试和测量:a.温度:23±2℃,
相对湿度:40%~60%,
测试前的适应,最少24h。
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量应在最接近软磁盘的周围空气中进行。磁盘表面任一点的杂散磁场强度,包括来自记录磁头的综合影响,不应超过4000A/m。5.1.2使用环境
数据交换用的软磁盘应在下列条件下使用:257
温度:10~51.5℃;
相对湿度:20%~80%;
c,湿球温度:小于29℃。
GB 11384--89
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量应在最接近软磁盘的周围空气中进行。建议温度的变化率不要超过20℃/在软磁盘上或其内部不得附着水分。磁盘表面任一点的杂散磁场强度、包括来自记录磁头的综合影响,不应超过4000A/m。5.1.3存放环境
在存放期间,软磁盘应保持在下列条件下:温度:4~~51.5℃;
b、相对湿度:8%~80%。
每个软磁盘都应放入外套内,并直立放置。周围的杂散磁场强度不应超过4000A/m。注;软磁盘存效的温度和湿度超出使用环境,但在存放环境以内时,其性能可能有所降低。这种软磁盘在使用前应在使用环境中进行不少于24h的适应处理5.1.4运输
发货人要负责采取措施,保证软磁盘在运输途中不受损伤。软磁盘应放在外套内,并连同外套置于保护封装中。包装箱应无尘土杂物,内表面清洁,防尘防水。软磁盘和外层包装箱的外表面之间有足够的间隔,使各种杂散磁场对磁盘的损害小到忽略不计。建议不要超出如下的条件:
温度:—40~51.5℃,
b.最大的温度变化率:20℃/h;c。 相对湿度:8%~90%。
在软磁盘的内部或其上面不得凝结水珠。5.1.5维护
软磁盘脱离外套放置的时间尽可能短。当使用软磁盘时,操作人员不要触及磁盘的磁表面,并要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潮气里和灰尘中。5.2材料
5.2.1封罩
封罩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5.2.2里衬
里衬的材料应能阻挡灰尘,又不损伤磁盘。5.2.3磁盘
用磁性材料(如-Fe2O,)制成磁浆,涂敷在任何合适的材料(如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两面上制成。
5.2.4外套
外套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材料(如纸)制成5.3旋转方向
往封罩的○面看去,磁盘应作逆时针方向旋转。6结构尺寸
下列各条中所列举的结构尺寸如图4至图7所示。a.图4为封罩尺寸;
图5为封罩的局部剖面图;
图6为磁盘尺寸;
图7为磁盘的剖面图。
GB11384—89
所有尺寸均以封罩的基准边为基准(见图4)。图4封罩尺寸
基准边
6.1封罩
6.1.1形状
GB 11384—89
图 5 软磁盘厚度
图6磁盘尺寸
图7磁盘厚度
封覃呈正方形,四角为90°士30°边长为:li203.2±0.4mm
6.1.2厚度
6.1.2.1封罩壁和里衬
应在r和r2规定的区域内,其中,rr=60 mm
rz=85 mm
并且用直径为 15 mm 的量规对软磁盘施加 1 N 的力时,封罩壁和里衬的厚度为:er=0.45±0.15mm
6.1.2.2软磁盘
软磁盘的总厚度应为(同时参看 6.1.7):1.2mm应按照附录A(补充件)进行测量。GB11384-89
软磁盘能在落通规的狭缝中自由穿过,其狭缝宽为2.6+.05mm,深为150mm,两壁平滑而垂直。6.1.3中心窗口
中心窗口的直径为:
d,=58.40±0.15 mm
其中心位置由确定:
12=101.6±0.3mm
6.1.4索引窗口
6.1.4.1位置
索引窗口中心的位置为:
1s85.09±0.25 mm
l=135.94±0.25mm
6.1.4.2直径
索引窗口的直径为:
dz-7.7±0. 1 mm
6.1.5.磁头窗口
6.1.5.1位置
磁头窗口最低点的位置由确定:ls3.70±0.25mm
6.1.5.2尺寸
磁头窗口的宽度为:
l.= 12.7±0. 1 mm
其两端的公称半径为:
rs=6.35 mm
其长度为:
t,=52.60±0.25mm
6.1.6基准边轮廊
在1,确定的区域内,基准边轮廓应为凸圆,例如,由一个或几个最小半径为0.5mm的圆孤组成,其中:
lg25 mm
6.1.7封罩的结构
如果封罩有折边,其宽度应为:1gmx = 14 mm
软磁盘与折边的总厚度ez应满足6.1.2的条件。折边的厚度最大为0.9mm[也见附录A(补充件)。
6.1.8槽口
沿基准边上可以有两个槽口。若有槽口,它们应在下面规定的区域内:l10min =81.6 mm
l11mx=94. 6 mm
lizmin =108. 6 mm
T13mx - 121. 6 mrn
lim=2. 0 mm
6.2里衬
GB 11384—89
里衬应始终覆盖着记录区(见6.3.4)。然而,里衬向封罩各个窗口的露出量不能超过0.2rmm。6.3磁盘
6.3.1直径
磁盘的外径应为:
d:-200.2±0.2mm
磁盘的内径应为:bzxZ.net
d.=38.100±0.025mm
6.3.2厚度
磁盘的厚度应为:
es=0.080±0.010 mm
6.3.3索引窗口
6.3.3.1位置
索引窗口的位置由确定:
r,=38.1±0.1 mm
6.3.3.2直径
索引窗口的直径应为:
ds-2.54±0.10mm
6.3.4记录区
记录区由rs和r。确定,其中:
r5max =44.8 mm
rsmin =96.6 mm
为便于说明.规定两个面为0面和1面。两个面如图1至图4,以及图8所示。1面
图8压垫区域
7物理性能
7.1可燃性
GB 11384—89
制作软磁盘的材料,如果用火柴点燃,它不应在静止的二氧化碳气氛中继续燃烧。7.2磁盘的线性热膨胀系数
磁盘的热膨胀系数应为(17土8)×10-K-1。7.3磁盘的线性湿膨胀系数
磁盘的湿膨胀系数应为(0~15)×10-6/%RH。7.4 不透明性
7.4.1封罩的不透明性
当按照附录B(补充件)进行测量时,使用公称波长为940士10nm的发光二极管作为辐射光源,封罩的光透射率应小于1%。
7.4.2磁盘的不透明性
当按照附录B(补充件)进行测量时,使用公称波长为940士10nm的发光二极管作为辐射光源,磁盘的光透射率应小于1%
7.5转矩
7.5.1起动转矩
在磁头和压垫未加载到软磁盘上时,起动转矩不应超过0.042N·m。7.5.2运行转矩
当软磁盘以360士7r/min的速度旋转时,在690士10mm2的压垫表面上施加1.50士0.05N的力,压垫位置与磁头窗口平行,其位置由图8中的下列尺寸确定:l15=62.0 mm
l1s=75.0 mm
tuz- 10. 0 mm
ltB64.0mm
使磁盘旋转的转矩应在0.028N·m与0.088N·m之间。8磁性能1)
注:1)读磁头上产生的每个电压脉冲的峰值能确定每个磁通翻转的位置。如果两个相邻的磁通翻转离得较远,那么这两个电压信号(一个为正,一个为负)就不会重叠。当磁通翻转之间的距离缩小时,这两个电压信号开始互相重叠和抵消,结果使信号幅度削弱和电压信号峰蜂值的位置发生改变。这后一种现象称为“蜂值漂移”。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测量软磁盘蜂值漂移的测试方法,但在继续研究着。8.1磁道几何参数
8.1.1磁道数
在磁盘每面的记录区(见6.3.4)内应有77条分离的同心圆磁道。8.1.2磁道宽度
盘面上记录的磁道宽度应为0.300士0.025mm,磁道间的区域应予抹除。在附录C(补充件)中规定了一种测量有效磁道宽度的方法。8.1.3磁道位置
8.1.3.1公称位置
所有磁道中心线半径R(mm)的公称值应使用下式计算:Re = X + 25. 4 (76 = n)
式中n-
相应磁道序号的数值;
n=0~76;
对0面:X=51.537mm
对 1 面,X=49.421 mm。
GB 11384-89
因此,1面上的每一条磁道自0面相同磁道序号向内偏移4条磁道的位置。8.1.3.2磁道位置公差
在测试环境条件(见5.1.1)下测量时,已记录的磁道中心线相对公称位暨的公差应在士0.025mm以内。
8.1.4磁道序号
磁道序号用两位十进制数字(在每面上为00~76)表示,从最外磁道(00)开始向内顺序编号。8.1.5索引
索引是确定磁道开始和终止的点,在检出索引窗口前缘的瞬间,索引正处在读写间正下方。8.2 功能测试
为了进行下列测试,写操作和读操作都使用同一台驱动器。8.2.1表面测试
两个数据面的磁性能由下面给出的测试要求确定(0 面和 1 面)。8.2.1.1测试条件
磁盘应在360士7r/min的旋转速度下测试。采用的测试频率应为:1f=250000±250磁通翻转/秒
2f-500000±500磁通翻转/秒
每次测试都使用所规定的赖率。8.2.1.2典型磁场强度
测试时磁盘的典型磁场强度应在基准磁场强度的土20%以内波动。应在下列磁道上使用1F的频率进行测量。
a.在0面00磁道和76磁道上,
b.在1面00磁道和72磁道上。
8.2.1.3平均信号幅度
当磁盘用测试记录电流记录,然后在一个系统(被在相同的条件下记录的信号幅度基准软磁盘校正过)上读出时,被测磁盘的平均信号幅度为:用1F在0面的00磁道上记录时应小于SRA的130%;用2f在0面的76磁道上记录时应大于SRAzr的80%;用1f在1面的00磁道上记录时应小于相同半径的磁道(见3.4)上平均信号幅度的130%;用2f在1面的72磁道上记录时应大于SRA2的80%。8.2.1.4分辨率
在0面76磁道和1面72磁道上用规定的测试记录电流记录后,其比值:2f 的平均信号幅度
1f的平均信号幅度
应大于信号幅度基准软磁盘相同比值的90%。8.2.1.5重写
在00磁道上先用1f以规定的测试记录电流记录,然后用2f重写一周,其比值:2F重写后的1F残余平均信号幅度1f起始记录后的平均信号幅度
应小于信号幅度基准软磁盘相同比值的100%,应使用选频电压表测量。264
8.2.1.6调制
调制应为:
最大平均值一量小平均值,
最大平均值十最小平均值
GB11384—89
最大平均值是具有最大幅度的那一部分磁道的调幅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最小平均值是具有最小幅度的那一部分磁道的调幅输出电压的平均值。输出电压应测量峰一峰值。应在大约2000个连续磁通翻转上取平均值,
在00磁道上用1f记录和在76磁道上用2f记录,其调制应小于10%。8.2.2磁道质量测试
用测试记录电流,使用2f在每一面全部77条可用磁道的规定位置上完成的。8. 2. 2. 1漏脉冲
用规定的测试记录电流以2F写一条磁道。当测量基一蜂值时,任何输出信号小于其前面的2000个连续磁通翻转输出电压峰一峰值的算术平均值一半的40%为漏脉冲。8.2.2.2冒脉冲
用规定的测试记录电流以2f写一条磁道。用等效于测试记录电流的恒定直流电抹一周。当测量基一峰值时,任何读出信号,包括统计噪音和磁盘的残余信号超过被测磁道平均信号幅度的一半的20%为昏脉冲。
8.2.3拒收准则
8.2.3.1缺陷磁道
连续检测时,在磁道的相同位置上发现有一个或多个漏脉冲或胃脉冲,该磁道即是一条缺陷磁道。连续检测的次数应由供求双方确定。8.2.3.2对磁道的要求
从供户最初得到的软磁盘应没有缺陷磁道。8.2.3.3拒收标准
不符合8.2.3.2条要求的软磁盘应予拒收。26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