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1601-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1601-2023
中文名称:集装箱进出港站检查交接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The requirement for inspection and exchange of container of port and station for in or out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3-17
实施日期:2023-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3202801
相关标签:
集装箱
检查
交接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货物的包装和调运>>货运调运>>55.180.10通用集装箱
中标分类号:综合>>标志、包装、运输、贮存>>A85集装箱、托盘、货架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31.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李继春、张好智、张蕾、刘建平、韩青原、陈晓旭、季斌、邹鹰、高隽、陈智勇、潘瑶、赵洁婷、王婧
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上海中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有限公司、福建金航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6)
提出单位: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6)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集装箱进出港站的箱体检查项目、箱体检查技术要求、集装箱交接技术要求以及信息化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集装箱进出港站时的检查与交接工作。
标准内容
ICS55.180.10
CCSA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601—2023
代替GB/T11601—2000
集装箱进出港站检查交接要求
The requirement for inspection and exchange of container ofport and station for in or out2023-03-1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7-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箱体检查项目要求
箱体检查技术要求
集装箱交接技术要求
信息化管理要求
GB/T11601—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GB/T11601—2023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代替GB/T11601一2000《集装箱进出港站检查交接要求》,与GB/T11601一200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将术语“检查”更改为“箱体检查”,“交接”更改为“集装箱交接”(见3.2、3.3,2000年版的3.2、3.3);
更改了对箱体表面、箱封、清洁状况等外部检查项目的规定(见4.22000年版的4.1);删除了封闭式通风集装箱、保温集装箱的检查项目要求(见2000年版的4.3);d)
增加了冷藏集装箱检查项目(见4.4);e
将“毛重”更改为\总重”(见6.1.22000年版的6.1.2);更改了集装箱进出港站检查交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要求(见第7章,2000年版的第7章)。f)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上海中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有限公司、福建金航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继春、张好智、张蕾、刘建平、韩青原、陈晓旭、季斌、邹鹰、高隽、陈智勇、潘瑶、赵洁婷、王婧、
本文件于1989年首次发布,2000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1范围
集装箱进出港站检查交接要求
GB/T11601—2023
本文件规定了集装箱进出港站的箱体检查项目、箱体检查技术要求、集装箱交接技术要求以及信息化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集装箱进出港站时的检查与交接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561
GB/T17271
GB/T17273
术语和定义
集装箱设备交接单
集装箱运输术语
集装箱设备数据交换(CEDEX)一般通信代码GB/T172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portandstation
集装箱码头、堆场及货运站等的统称。3.2
箱体检查
container inspection
对集装箱内外部状况的检查。
[来源:GB/T17271—2023,5.12]3.3
集装箱交接
container exchange
集装箱在各种状态下由一方交至另一方。[来源:GB/T17271—2023,4.2.11]]3.4
destuffing;unloading
从集装箱内取出货物的作业
[来源:GB/T17271—2023,5.2]3.5
stuffing;loading
把货物装进集装箱的作业。
[来源:GB/T17271—2023,5.1]1
GB/T11601—2023
百receiving
港站收存集装箱的过程。
百containerpickup
提箱人凭放箱单到港口、场站提取集装箱的过程。[来源:GB/T17271—2023,5.11]3.8
集装箱残损报告表
report of container damage
由港站发出的,用于标明集装箱在港站内产生新残损的记录文件。3.9
正常使用
normaluse
以允许的作业方法,在搬运、堆存、船舶积载和车船运输(包括在甲板下的栓固和紧固)、装卸等项作业中正确处理和使用集装箱。
5unallowabledamage
非容许损伤
影响集装箱结构完整性、箱内外几何尺寸、密封性和检验要求或可能危及人身、货物、装卸运输设备和装置安全的损伤。
与原设计的形状相比,结构件沿直线方向出现曲线变形。3.12
构件上沿整个长度方向上,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渐进性变形。3.13
壁板或构件上因受压力、冲撞或敲击而形成的,使构件的形状产生急剧变形的局部凹陷。3.14
cracked
材料上的渗透至其全部壁厚,已使构件产生轻微开裂的破损。注:焊缝上有破损状况存在,即使破损并没有贯穿到焊接材料的全部厚度,也认为该焊缝是有裂缝的。4箱体检查项目要求
一般要求
港站方人员应对人港站的集装箱各部位及其附属件进行检查,前端侧方平视箱体示意见图1,门端侧方仰视箱体示意见图2.箱门局部示意见图3。2
标引序号说明:
顶梁;
上端梁;
前端;
端壁;
下端梁;
角件;
底板;
标引序号说明:
端门;
侧门;
前端;
底梁;
门槛:
后端;
门帽。
叉槽;
下侧梁;
侧壁;
角柱;
上侧梁;
顶板;
后端。
前端侧方平视箱体示意
门端侧方仰视箱体示意
GB/T11601—2023
GB/T11601—2023
标引序号说明:
锁杆凸轮座;
锁杆凸轮;
锁杆托架;
门铰链;
锁杆;
箱门密封垫;
把手;
把手锁件;
箱门搭扣件。
箱体外部检查
集装箱外部检查应包含:
角柱有无弯曲、裂缝和变形;
图3箱门局部示意
上下端梁及上下侧梁有无弯曲、折断和锈蚀:侧壁、端壁及箱顶有无凹坑、漏洞、锈蚀;4.3
角件有无裂缝、磨损和锈蚀:
GB/T11601—2023
箱底结构:底梁及附件有无弯曲、变形或折断,与下侧梁或底板有无隔离;叉槽有无变形、凹坑或锈蚀;
标志脱落或模糊不清而失效(特别是危险品标志);箱门门板是否有裂缝、孔洞;箱门各附件是否齐全,有无折断、扭曲和变形;箱门密封件是否g
完好;
箱封有无损坏;
有无渗漏和溢出痕迹及影响集装箱清洁的情况箱体内部检查
集装箱在港站内需拆箱或装箱时,在拆箱后及装箱前应对箱体内部进行检查。集装箱内部检查应包含:
侧板、前端板有无弓形;
内壁衬板有无孔洞、断裂、撕裂、裂纹、破损;箱角护板、帽部延伸板有无弯曲、弓形、凹坑;地板有无孔洞、缝隙透光、曲翘、脏污、凿痕;d)
地板缝隙是否存有发出持久不散异味的有机残留物;侧板波纹内是否有霉菌类污垢,菌虫类污染;漆表面是否有漆膜受损使金属外露;箱体密封性检查,关严箱门在箱内目测是否有漏光。4.4其他检查项目
其他形式的集装箱还应根据其特有的结构、用途、使用方式进行相应检查,检查应包括:冷藏集装箱附属设备是否完好,带机组的冷藏集装箱进人堆场接通电源后机组运行是否正常;a)
罐式集装箱装卸货装置是否完好;b)
台架式集装箱结构是否完好,台架有无弯曲、变形或裂缝;散顶集装箱顶梁有无变形、损坏,附件是否齐全,有无篷布覆盖,封锁是否完好。5箱体检查技术要求
箱体外部检查
正常磨损
正常磨损应包括:
金属构件非因接触外部物质而产生的锈蚀,在擦伤或凹陷部分未涂漆;a
集装箱表面油漆非因污染而致破坏或褪色;b)
不影响结构完整性的角件的磨损、表面锈蚀;c)
未造成零件、紧固件松动、透光、漏水现象发生的门封条及附件老化、锈蚀:e)
标志褪色,但不影响标志内容完整清晰。5.1.2非容许损伤
箱体外部非容许损伤的限度应按表1的规定判定。5
GB/T11601—2023
侧板、端板、顶板、门板
上侧梁、下侧梁
下侧梁、前槛、箱顶、拱
梁、门槛、腹板
扁钢上侧桑前帽
方管上侧梁
前方角柱
雨水槽、门帽、后角柱、门
槛、箱门组件
框架、侧梁、端板、顶板
箱底结构
集装箱各部位
箱门附件门锁装置
焊接的附件焊缝
零件、紧固件
标志牌
箱体内部检查
缺陷状况
个别凹坑、弯曲弓形
箱体外部非容许损伤
非容许损伤
变形深度大于35mm
距离角件250mm范围内弯曲、
弯曲、弓形、凹坑
弯曲、弓形、凹坑
弯曲、弓形、凹坑
弯曲、弓形、凹坑等单个变形
单个角柱上有两个或更多凹坑
弯曲、弓形、凹坑
折断、撕裂、裂纹、孔洞、磨损、弯曲、凹坑、弓形、锈蚀
油漆面受侵蚀造成表面缺陷
断裂或者严重变形
松动、破损、丢失
松动、破损、丢失、数据模糊
箱体内部非容许损伤的限度应按表2的规定判定。表2
侧板、前端板
内壁衬板
箱角护板、帽部延伸板
严重损伤
变形深度大于50mm
变形深度大于25mm
变形深度大于30mm
变形深度大于25mm
变形深度大于15mm
变形深度大于35mm
妨碍箱门关闭活动、栓
固、密封
影响集装箱结构完整性
或水密性
受水灾或腐蚀性的货物、
溢出物影响
无法锁门
目测有可见裂缝
严重损伤
严重损伤
箱体内部非容许损伤
缺陷状况
沿箱板方向产生弓形变形
孔洞、断裂、撕裂、裂纹、破损弯曲、弓形、凹坑
孔洞、缝隙透光、曲翘、过分脏污凿痕
除帽部延伸板、箱角护板
除帽部延伸板、箱角护板
非容许损伤
箱内尺寸减少量大于50mm
严重损伤
箱内尺寸减少量大于50mm
严重损伤
深度大于15mm或凿痕宽度大
于150mm,深度大于5mm
地板缝隙
侧板波纹内
漆表面
箱体内
表2箱体内部非容许损伤(续)
缺陷状况
存有有机残留物
霉菌类污垢、菌虫类污染
油漆遭受腐蚀性货物或溢出物侵蚀,因散装货物的摩擦使漆膜受损而致金属外露,并影响到箱内整块表面脱落
关严箱门在箱内目测有漏光
集装箱交接技术要求
收箱交接
收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每收一箱,按第4章、第5章的规定检查集装箱;检查进港待装船集装箱称重证明:非容许损伤
持久不散的异味
严重损伤
严重损伤
检查危险货物集装箱是否有正确的危险品标志,有无渗漏液体、气体现象;GB/T11601—2023
检查自身无加热或制冷设备的保温集装箱(包括绝热集装箱和消耗式冷剂冷藏集装箱)箱体的密闭性;
检查自身有加热或制冷设备的保温集装箱(包括机械式冷藏集装箱、加热集装箱及冷藏和加热e)
集装箱)在接通电源后,制冷系统和电器控制系统运转是否正常、箱内温度与设定温度是否相符。
6.1.2记录
收箱信息和相关记录应符合下列要求:a)
收箱信息由集装箱港站生产管理系统自动生成;收箱信息包括有关船名、航次、箱号、重箱总重及箱损情况;b)
冷藏集装箱记录进入存放场地的时间、即时温度等技术数据,以及箱体接通电源后的工作情况。
6.1.3交接
收箱交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信息录人后,将集装箱送至港站事先安排好的场地卸箱堆存,并由港站方签收;发现残损集装箱时,在“集装箱设备交接单”上填写清楚,并由交箱方签字;b)
拒收无危险品标志或标志与交接文件不符的危险货物集装箱;拒收有渗漏的集装箱。
GB/T11601—2023bzxZ.net
提箱交接
6.2.1检查
提箱时如发现残损或异常现象,应按“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的记录核查。6.2.2记录
提箱记录应符合下列要求:
a)按“提箱单”对照箱号做注销箱号记录;b)对在港站产生的集装箱新残损,应在“集装箱残损报告表”上记录,注:集装箱残损报告表指由港站发出的,用于标明集装箱在港站内产生新残损的记录文件。6.2.3交接
提箱交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信息录入后,发“出门证”放行或由系统发出指令放行;a)
注:出门证指提箱时,由港站发出的记有箱号、船名、箱重、场上位置等内容的出门交接凭证,b)对在港站产生的集装箱新残损,由交箱方在有关文件上签字。6.3
集装箱设备交接单
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的格式和填写应符合GB/T16561的规定。信息化管理要求
集装箱进出港站检查交接全过程应采用信息化管理,其数据格式应符合GB/T16561的规定,损坏代码使用应符合GB/T17273的规定。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