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7382-2023系列1集装箱 装卸和栓固
GB/T 17382-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7382-2023

中文名称:系列1集装箱 装卸和栓固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s—Handling and securing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11-27

实施日期:2024-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集装箱 装卸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货物的包装和调运>>货运调运>>55.180.10通用集装箱

中标分类号:综合>>标志、包装、运输、贮存>>A85集装箱、托盘、货架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17382-2008

采标情况:ISO 3874:2017,IDT

出版信息

出版社:系列1集装箱 装卸和栓固

页数:84页【胶订-大印张】

标准价格:104.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俊杰、刘园、李继春、王黎明、赵宁、王秋晨、吴春、孔令顺

起草单位: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6)

提出单位: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6)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系列1集装箱的装卸和栓固的基本要求、装卸、规定的吊(举)方式、着地和支承、场地堆码和运输中的栓固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按照ISO 1496(所有部分)生产和检验的系列1集装箱重箱和空箱。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55.180.10
CCSA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382—2023/ISO3874:2017代替GB/T17382—2008
系列1集装箱
装卸和栓固
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s-Handling and securing(ISO3874:2017,IDT)
2023-11-2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03-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规定的吊(举)方式
着地和支承
场地堆码·
运输中的栓固·
附录A(规范性)
附录B(规范性)
附录C(规范性)
附录D(资料性)
附录E(规范性)
附录F(资料性)
参考文献
集装箱栓固转锁的功能、尺寸、强度要求和试验GB/T17382—2023/ISO3874:201725
集装箱栓固堆码连接件的功能、尺寸、强度要求和试验集装箱栓固拉杆系统(含系紧装置)功能、尺寸、强度要求和试验集装箱栓固装置:
集装箱栓固装置强度要求
栓固系列1集装箱对运输车辆尺寸、定位、栓固装置的选择指南48
GB/T17382—2023/ISO3874:2017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7382一2008《系列1集装箱装卸和栓固》,与GB/T17382一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a)
将术语“重心的偏心”更改为“重心的偏移”“移动的重心”更改为“动态重心”(见3.1.3、3.1.4,b)
2008年版的3.3、3.4),更改了术语栓固装置”的定义(见3.1.5,2008年版的3.5),并增加了转锁、堆码连接件、拉杆的相关术语及定义(见3.2~3.4);c
更改了货物堆码和栓固的操作指南(见4.3,2008年版的4.3);删除了箱内货物载荷分布示意图(见2008年版的图1);增加了EEE和EE两种箱型的吊具顶吊作业、吊索顶吊作业、底吊吊索作业、侧举作业、端举作业和叉举作业的适用范围(见表3~表5、表7~表12);更改了甲板格栅导柱、集装箱运输船舶、各类型栓固、捆绑和装卸装置以及栓固和捆绑的示意f)
图(见图18~图21.2008年版的图19~图22):g)
增加了全自动转锁、自动集装箱锁和中间锁等栓固装置功能、尺寸、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见A.2.3~A.2.5、A.3.4、A.5、A.6、A.9、A.10.4、A.10.5);删除了“双头转锁”栓固钩”的术语和定义(见2008年版的A.2.8、D.2.3);h)
删除了锁的功能、尺寸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见2008年版的附录B);更改了集装箱栓固堆码装置的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见B.5、B.6.2008年版的C.6、C.7);更改了集装箱栓固拉杆系统的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见C.4~C.6,2008年版的D.5~D.7);增加了集装箱栓固装置(见附录D);m)
增加了集装箱栓固装置强度要求(见附录E)。本文件等同采用ISO3874:2017系列1集装箱装卸和栓固》。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删除了部分术语中的注;
增加了单位换算的脚注;
一增加了对ISO668版本情况说明的脚注;更改了表F.5中1CC/1C/1CX类型集装箱尺寸的勘误,由“9058”更改为\6058”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俊杰、刘园、李继春、王黎明、赵宁、王秋晨、吴春、孔令顺。本文件于1997年首次发布,2007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m
1范围
系列1集装箱
GB/T17382—2023/ISO3874:2017装卸和栓固
本文件规定了系列1集装箱的装卸和栓固的基本要求、装卸、规定的吊(举)方式、着地和支承、场地堆码和运输中的栓固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按照ISO1496(所有部分)生产和检验的系列1集装箱重箱和空箱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甘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668
百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Series1freightcontainersClassification,di系列1集装箱
mensions and ratings)
注:GB/T14132023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ISO668:2020,IDT)集装箱术语(Freightcontainervocabulary)ISO830
注:GB/T1992—2023集装箱术语(ISO830:1999MOD)ISO1161系列1集装箱角件和中间角件技术规范(Series1freightcontainersCornerandSpecifications)
intermediate fittings
注:GB/T1835—2023
系列1集装箱
ISO1496(所有部分)
cation and testing)
注:GB/T5338.1—2023
GB/T5338.22023
GB/T5338.4—2023
GB/T5338.52023
2018.IDT):
GB/T16563—2017
角件技术要求(ISO1161:2016.MOD)系列1集装箱
系列1集装箱
系列1集装箱
系列1集装箱
系列1集装箱
系列1集装箱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Series1freightcontainers—Specifi-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Www.bzxZ.net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集装箱(ISO1496-1:2013.IDT);第2部分:保温集装箱(ISO1496-2:2018.IDT);第4部分:无压干散货集装箱(ISO1496-4:1991,第5部分:平台和台架式集装箱(ISO1496-5:第3部分:罐式集装箱(ISO1496-3:1995.IDT)。国际海事组织/劳工组织/欧洲经委会《货物运输单元装载规程》(IMO/ILO/UNECECodeofPrac-ticeforPacking of CargoTransportUnits)3
术语和定义
ISO83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通用
emptycontainer
只含自身状态的集装箱。
GB/T17382—2023/ISO3874:20173.1.2
百packedcontainer
箱内装人货物的集装箱。
重心的偏移
asymmetry of the centre of gravity不论是空箱和重箱,以及是否带有附件,其实际重心与四个底角件中心对角线的交叉点形成的儿何中心在水平面上纵向和横向的偏离3.1.4
动态重心
mobilecentreof gravity
装运液态和流动性物料以及悬挂货物的集装箱的重心在动态条件下可能出现移动倾向。3.1.5
栓固装置
securing device
用于栓固集装箱的装置。
注:栓固装置可分为三种形式:栓固连接件、系紧连接件和支撑壁柱,每种形式分为固定连接件和可拆卸连接件其定义如下。
栓固连接件:在集装箱间或集装箱与甲板、舱盖及舱底使用,可避免在运输过程中集装箱相对船体出现纵向、横向和竖向移动的栓固装置系紧连接件:用于捆绑舱盖、甲板或系紧桥上的集装箱的栓固装置。支撑壁柱:用于消除集装箱与纵向舱壁的间隙,并以此转移横向力至织向舱壁的栓固装置。固定连接件:焊接于船体的栓固装置可拆卸连接件:不焊接于船体的栓固装置。3.2转锁
collar
转锁插入集装箱的顶角件或底角件孔,用于限制集装箱水平移动的部件。3.2.2
转锁插入集装箱角件顶孔或底孔或栓固插座,用于限制集装箱垂直移动的部分。3.2.3
eyehole
设在转锁锥体上用于指示方向的孔。注:有些制造商使用的“减重孔\并非是锁眼。3.2.4
handletail
用于指示箱垛内转锁方向的柄的上翘部分3.2.5
固定底部
3fixedbase
用于转锁底部人工预锁轴环的刚性部分。3.2.6
triggering device
扳动装置
手动启动转锁的装置。
中间板intermediateplate
转锁承受上下集装箱间压力的部件。3.2.8
单锥转锁singletwistlock
置有顶锥或底锥,其功能由单锥转动实现的转锁。3.2.9
双锥转锁doubletwistlock
置有顶锥和底锥,其功能由双锥转动实现的转锁。3.2.10
单锁singlelock
GB/T17382—2023/ISO3874:2017由顶锥或底锥单独作用实现锁紧,其锥体(3.2.2)不转动的转锁。3.2.11
双锁doublelock
由顶锥和底锥共同作用实现锁紧,其锥体(3.2.2)均不转动的转锁。3.2.12
单功能转锁
贞single-functiontwistlock
按标准方位设计的不对称转锁。注:其仅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之一:转锁置于一集装箱的顶角件内,另一集装箱堆码在该箱的上面;一转锁置于一集装箱底角件内,随该箱堆码在另一集装箱的顶部。3.2.13
双功能转锁dual-functiontwistlock具有双向定位,能预锁在顶角件内,也能预锁在底角件内的转锁。3.2.14
单用途转锁
singlepurposetwistlock
仅用于锁定的转锁。
多用途转锁
multi-purposetwistlock
除具有锁定的功能外,还具有能用于起吊等多种用途的转锁3.2.16
多用途自动转锁multi-purposeautomatictwistlockMAT除具有全自动转锁(3.2.20)的功能外,还具有能用于起吊等多种用途的转锁。3.2.17
中间锁midlock
在集装箱装卸时无需进行闭锁或解锁操作的锁定装置注1:只要所使用的中间锁与半自动转锁(3.2.19)相互兼容,两者即可配合使用;在集装箱一端安装中间锁,在另一端安装半自动转锁。
注2:只有当集装箱被起吊且另一端的半自动转锁可自由打开时,中间锁打开。注3:中间锁专用于在40ft箱位内载两个20ft集装箱其中间位置。11ft=30.48mm
GB/T17382—2023/ISO3874:20173.2.18
manualtwistlock
手动转锁
需要人工进行闭锁和解锁操作的转锁3.2.19
半自动转锁
semi-automatietwistlock;SAT
自动闭锁和需要人工解锁操作的转锁。3.2.20
全自动转锁
fullyautomatictwistlock;FAT
自动闭锁和自动解锁的转锁。
自动集装箱锁
automatic container lock
没有旋转部件的自动转锁。
堆码连接件
堆码连接件插人集装箱角件的顶孔、底孔或栓固底座的部分,用于限制集装箱水平移动。3.3.2
中间板
intermediateplate
用于承受堆码集装箱间压力并保持锥体不动的部件。3.3.3
single stacking cone
单联璀码锥
装有一个顶锥和一个底锥的堆码连接件。3.3.4
双联堆码锥
doublestackingcones
装有两个顶锥和两个底锥的堆码连接件。注:仅适应舱内使用。
无凸缘挂式堆码连接件
flangelesshangingstackers
用于舱格栅内对混合堆码的20ft集装箱箱间连接的堆码连接件。注:连接件可放在20ft集装箱之间,以及上为40ft集装箱下为20ft集装箱的箱间,每一集装箱的端部放一个连接件。
凸缘挂式堆码连接件
flanged hanging stackers
有凸缘的挂式堆码连接件。
3.4拉杆
lashingrod
顶部或其连接部件(钩)可装人集装箱角件,底部可与系紧装置连接的杆体。注1:系紧装置,其典型见松紧螺旋扣。注2:拉杆可被用于内部或外部系紧系统,在系统间不能互换(见附录C中图C.1)。3.4.2
插入钩plughook
拉杆插人集装箱角件内的固接部件。3.4.3
铰接钩hingehook
拉杆插入角件的铰接部件。
置tensioningdevice
系紧装置
GB/T17382—2023/ISO3874:2017其一端与拉杆底部连接,另一端与运输工具连接(如甲板连接环等)的一种装置。4基本要求
4.1通则
4.1.1本文件的使用者宜注意作用于集装箱上或装卸设备上或栓固设备上的状况,包括集装箱或栓固装置的坏损,栓固装置的松弛或过紧,集装箱箱内货物的松动,偏心载荷和强风、冰、浪等造成的恶劣环境状况。
注:松动包括箱货的移动,散货的流动或沉积,液体自由液面的变化等。4.1.2集装箱和作业机具均应经过维护4.1.3箱门、罩布、封锁件、可活动或可折叠的部件和任何可拆卸的装置均应经过固定。4.1.4所有从事装卸和栓固的人员均应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应明确区分集装箱重箱和空箱的状态,无法查明时应按重箱处理。4.1.5
4.1.6在强风和其他外界因素影响到集装箱装卸机械作业时,应谨慎作业。4.2
货物装箱和拆箱
4.2.1对货物进行必要的装箱和拆箱时,应按适当及推荐的方式进行作业,使货物作用在集装箱上的力不超过设计上限,并符合4.2.2~4.2.4的规定4.2.2集装箱拆装箱的设备作用于箱体的力应不超过箱体设计承受力的上限4.2.3装人箱内的货物和用于包装的所有物件(包括箱内的充塞物料、衬垫、系固材料等)的总质量应不超过箱体允许的最大货载(即最大允许总质量减去空箱质量)。4.2.4箱内的货物应均勾分布,重心尽可能低且靠近箱中心位置,以避免:集装箱吊运时的过分倾斜;
一集装箱或装卸机具超载;
一车辆的轴载超限;
一车辆的稳定性不足;
出现集装箱箱底无法承受的载荷集中。集装箱和装卸设备的设计者宜考虑随箱内载荷分布的变化,重箱重心会出现不对称情况(见4.3)。4.3货物堆码和栓固
应按《货物运输单元装载规程》给出的操作指南进行货物装箱和栓固。集装箱栓固应符合附录A~附录C的要求,集装箱栓固装置见附录D。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