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31866-2023物联网标识体系 物品编码Ecode
GB/T 31866-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1866-2023

中文名称:物联网标识体系 物品编码Ecode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internet of things—Ecode of entity cod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5-23

实施日期:2023-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3098649

相关标签: 联网 标识 体系 物品 编码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35.040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标准>>A24分类编码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31866-2015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31.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成海、罗秋科、李素彩、孙俊林、李健华、张刚、房艳、杜景荣、张龙江、王斌、李兴军、任杰、杨绍鹏、张铎、丁炜、吴彻、李梦蝶、孟若普、张天仪、吕晓娇、秦丽娟、张福胜、顾海涛、罗翔、刘利红、张秋霞

起草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节能中心、北京网路畅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综合保障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7)

提出单位: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7)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物联网标识体系中物品编码Ecode的编码原则、编码结构、表示形式。本文件适用于物联网标识体系中物品的编码、信息采集与交换。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35.040
CCSA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866—2023
代替GB/T31866—2015
物联网标识体系
物品编码Ecode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internet of things--Ecode of entity code2023-05-23发布
提维药造院主指据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12-01实施
GB/T31866—20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编码原则
编码结构
表示形式
附录A(资料性)
附录B(规范性)
附录C(规范性)
参考文献
Ecode各版本的适用范围及编码示例Ecode已分配的V和NSI
Ecode纯文本表示形式与二进制表示形式之间的转换规则11
GB/T31866—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1866—2015《物联网标识体系物品编码Ecode》,与GB/T31866—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术语“编码体系标识”的定义(见3.3,2015年版的3.3);一删除了约定(见2015年版的第4章);一增加了Ecode的编码原则(见第4章);一更改了Ecode的编码结构说明,明确了各版本(V)编码方案标识(NSI)和主码(MD)的取值范围(见第5章,2015年版的第5章);更改了Ecode-V。的定位,Ecode-V。专用于对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系统)的兼容(见5.2.1,2015年版的6.1);
增加了Ecode的表示形式(见第6章);一更改了已分配的(V)和(NSI)(见附录B,2015年版的附录A)。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7)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节能中心、北京网路畅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综合保障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成海、罗秋科、李素彩、孙俊林、李健华、张刚、房艳、杜景荣、张龙江、王斌、李兴军、任杰、杨绍鹏、张铎、丁炜、吴彻、李梦蝶、孟若普、张天仪、吕晓娇、秦丽娟、张福胜、顾海涛、罗翔、刘利红、张秋霞。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5年首次发布为GB/T31866—2015;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范围
物联网标识体系物品编码Ecode
GB/T31866—2023
本文件规定了物联网标识体系中物品编码Ecode的编码原则、编码结构、表示形式。本文件适用于物联网标识体系中物品的编码、信息采集与交换。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905条码术语
GB/T35422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的注册与管理ISO/IEC19762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AIDC)协调词汇[Informationtechnology-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AIDC)techniques—Harmonized vocabulary]3术语和定义
GB/T12905和ISO/IEC1976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物品编码EcodeEcodeofentitycode物联网标识体系中的一种物品统一编码。注:简称Ecode。
版本version;V
Ecode编码中,用于区分不同Ecode编码结构的代码。3.3
编码方案标识
numbering scheme identifier;NSiEcode编码中,用于指示某一版本下编码方案的代码。3.4
主码masterdatacode;MD
Ecode编码中,某一行业或应用系统中表示主数据的代码。4编码原则
4.1唯一性
一个物品仅对应一个Ecode编码;一个Ecode编码仅对应一个物品。4.2兼容性
Ecode编码兼容现有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规定的各种已存在、应用的编码方案。1
GB/T31866—2023
4.3可扩展性
Ecode编码方案能够适应物联网实体不断增加对Ecode编码的需要。4.4实用性
Ecode编码版本1至3设定最大总长度,可减少信息查询穴余,降低搜索发现复杂性。5编码结构
5.1通则
5.1.1Ecode编码由V、NSI、MD三部分组成。V、NSI、MD由Ecode编码管理机构统管理及分配,具体办法应符合GB/T35422的规定。5.1.2Ecode编码中的V取0~4时(59预留)对应5个不同的版本,分别为Ecode-V。、Ecode-V、Ecode-Vz、Ecode-V3、Ecode-V,各版本的编码结构见表1。Ecode各版本的适用范围和示例见附录A。表1Ecode各版本的编码结构
不定长
≤20位
≤28位
不定长
最大总长度
不定长
不定长
注1:V和NSI定义了MD的结构和长度。注2:最大总长度为V、NSI和MD的长度之和。5.2各版本编码
5.2.1 Ecode-V.
代码字符类型
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系统)编码字符数字0~9
数字0~9
字母数字字符
Unicode字符
Ecode-V。的NSI为oooo。Ecode-V。用于兼容GS1系统,GS1系统编码与Ecode编码的转换规则见附录A。
5.2.2 Ecode-V,
Ecode-V1的NSI为数字字符,十进制取值为0000~4095。Ecode-V1有两种通用结构,分别命名为Ecode64和Ecode96。Ecode-V已分配的NSI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5.2.3 Ecode-V2
Ecode-V2的NSI为数字字符,十进制取值为0000~4095。Ecode-V有一种通用结构,命名为Ecode128。Ecode-V2已分配的NSI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2
5.2.4Ecode-V3
Ecode-Vs的NSI为数字字符,十进制取值为00000~65535。5.2.5 Ecode-V4
GB/T31866—2023
Ecode-V4的NSI为数字字符,十进制取值为00000~65535。Ecode-V用于兼容现有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规定的各种已存在、应用的编码方案。Ecode-V。已分配的NSI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5.3通用编码
Ecode通用编码结构包括Ecode64、Ecode96、Ecode128。Ecode通用编码的MD由分区码(domaincode,DC)、应用码(applicationcodeAC)、标识码(identificationcode,IC)组成。其中,DC用于指示AC的长度,例如:DC值为1,则AC为1位十进制数字。Ecode64的DC空缺。Ecode通用编码的结构见表2。表2Ecode通用编码的结构
数据结构
编码类型
Ecode64
Ecode96
Ecode128
6位十进制数字
1~9位十进制数字
1~9位十进制数字
注1:Ecode96中AC长度与IC长度之和为19位。注2:Ecode128中AC长度与IC长度之和为27位。6表示形式
6位十进制数字
18~10位十进制数字
26~18位十进制数字
总长度
17位十进制数字
25位十进制数字
33位十进制数字
针对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射频识别(RFID)标签等多种自动识别载体,Ecode具有纯文本、二进制等表示形式。在网络传输和解析中,还可以解析和全球广域网形式表达。Ecode表示形式示例见表3。其中,Ecode纯文本表示形式与二进制表示形式之间的转换规则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表3Ecode表示形式示例
表示形式bZxz.net
纯文本
全球广域网
二进制
100010123456789
1.0001.0123456789
https://example.com/E=100010123456789或https://example.com/ecode/1000101234567890001 0000 0000 0001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010101100111
10001001
供人识读,可直接存储于一维条码、二维条码信息系统中用于对Ecode编码的解析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格式,采用域名系统(DNS)解析机制,可直接存储于二维条码适用于在RFID标签中存储
GB/T31866—2023
A.1Ecode不同版本的适用范围
附录A
(资料性)
Ecode各版本的适用范围及编码示例Ecode不同版本的适用范围见表A.1。表A.1Ecode不同版本的适用范围版本
Ecode-V
Ecode-V
Ecode-V2
Ecode-V3
Ecode-V4
A.2Ecode-V。编码示例
GS1系统编码
适用范围
编码容量小于102,编码字符集为数字字符集编码容量小于1028,编码字符集为数字字符集编码字符集为字母数字型
编码字符集为Unicode字符集
Ecode-V。用于兼容GS1系统。在某些应用中,仅当需要将编码数据以Ecode编码格式在数据库中进行存储时,才将GS1系统编码转换为Ecode编码。转化通过在GS1系统编码前自动补0实现,即V为0,NSI为0000。例如,某一商品的GS1系统编码为(01)06901234567892(21)ABC123456,转化为Ecode即:00000010690123456789221ABC123456。注:GS1系统编码和应用见GSIGeneralSpecificationst12)。GS1系统编码在一维条码、二维条码中的应用见GS1GeneralSpecifications[12],在RFID标签以及信息交互中的应用见ISO/IEC19987:2017、ISO/IEC19988:2015和 EPC Tag Data Standard13] 。A.3Ecode-V,编码示例
某一物品,Ecode编码为10064000326470101,其中V为1,NSI为0064,AC为000326,IC为470101,MD为000326470101。
某一物品,Ecode编码为1009651001004968322098612,其中V为1,NSI为0096,DC为5,AC为10010,IC为04968322098612,MD为51001004968322098612。A.4Ecode-V2编码示例
某一线缆产品,Ecode编码为201289985295628198883034821060729,其中V为2,NSI为0128,DC为9,AC为985295628,IC为198883034821060729,MD为9985295628198883034821060729。A.5Ecode-V3编码示例
某一网络中的设备,Ecoce编码为3000010123456789Ax@0123456789,其中V为3,NSI为00001,MD为0123456789Ax@0123456789。4
A.6Ecode-V4编码示例
A.6.1对象标识符(objectidentifier,oD)编码转换为EcodeGB/T31866—2023
某一基于OID的地理位置标识编码为1.2.156.28896.1.01.079300000.4930000,其Ecode编码V为4,NSI为00001,MD为1.2.156.28896.1.01.079300000.4930000,即对应的Ecode为4000011.2.15628896.1.01.079300000.4930000。A.6.2Handle编码转换为Ecode
某一篇文章的Handle编码为16.1111/auguest99-overview,其Ecode编码V为4,NSI为00002,MD为16.1111/auguest99-overview,即对应的Ecode为40000216.1111/auguest99-overview。A.6.3分布式标识符(decentralizedidentifier,DID)编码转换为Ecode某一份缴税证明的DID为did:example:123456?versionId1,其Ecode编码V为4,NSI为00003,MD为did:example:123456?versionId=1,即对应的Ecode为400003did:example:123456?versionId=1。
GB/T31866—2023
(规范性)
Ecode已分配的V和NSI
Ecode已分配的V和NSI如表B.1所示。表B.1
Ecode已分配的V和NSI
Ecode64编码结构
Ecode96编码结构
Ecode128编码结构
OD编码
Handle编码
DID编码
附录C
(规范性)
Ecode纯文本表示形式与二进制表示形式之间的转换规则C.1Ecode-V,的转换规则
GB/T31866—2023
当Ecode-V,需要在RFID等载体中标识时,需要在十进制和二进制之间相互转换,转换规则如下。a)V的转换规则:1位十进制的V与4位二进制的V可以相互转换。b)NSI的转换规则:4位十进制的NSI作为一个整体与12位二进制的NSI可以相互转换;当12位二进制的NSI转换为十进制的NSI后,如果十进制的NSI不足4位,则应在NSI左端补0,补足4位。
MD的转换规则:1位十进制的MD与4位二进制的MD可以相互转换,具体见表C.1。只有c)
表C.1中出现的4位二进制的MD和1位十进制的MD之间才能相互转换。假定MD的二进制结构为bmbm-1b1,m为整数,4≤m≤80,这个MD对应的十进制结构为d,d,n为整数,1≤n≤20,则十进制的MD与二进制的MD存在如下关系:m=n×4;
bmbm-1b1从右到左每四位与dd;从右到左每一位存在如表C.1所示的相互转换关系。表C.1十进制MD与二进制MD的对应关系十进制
C.2Ecode-V2的转换规则
二进制
(0000)2
(0001)2
(0010)2
(0011)2
(0100)2
十进制
二进制
(0101)2
(0110)2
(0111)2
(1000)2
(1001)2
当Ecode-V?需要在RFID等载体中标识时,需要在十进制和二进制之间相互转换,转换规则如下。a)V的转换规则:1位十进制的V与4位二进制的V可以相互转换。b)NSI的转换规则:4位十进制的NSI作为一个整体与12位二进制的NSI可以相互转换;当12位二进制的NSI转换为十进制的NSI后,如果十进制的NSI不足4位,则应在NSI左端补0,补足4位。
c)MD的转换规则:1位十进制的MD与4位二进制的MD可以相互转换,具体见表C.1。只有表C.1中出现的4位二进制的MD和1位十进制的MD之间才能相互转换。假定MD的二进制结构为bmbm-1b1,m为整数,4≤m≤112,这个MD对应的十进制结构为dd1,n为整数,1≤n≤28,则十进制的MD与二进制的MD存在如下关系:m=nX4;
一bmbm-1b从右到左每四位与d.d1从右到左每一位存在如表C.1所示的相互转换关系。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