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2188.4-2023控制中心的人类工效学设计 第4部分:工作站的布局和尺寸
GB/T 22188.4-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188.4-2023

中文名称:控制中心的人类工效学设计 第4部分:工作站的布局和尺寸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Ergonomic design of control centres—Part 4:Layout and dimensions of workstation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8-06

实施日期:2024-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7257745

相关标签: 控制中心 人类 设计 工作站 布局 尺寸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13.180人类工效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标准>>A25人类工效学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SO 11064-4:2013,MOD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36页

标准价格:5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冉令华、董大勇、黄冠、李颖、邓华、张欣、丁霖、呼慧敏、金晓萍、苗冲冲、田晖、赵起超、赵朝义、贾万琛、吴旭、杨苒、王中婷、张帆、孙国强、秦华、安凯、贺悦、罗玲、陈剑、初军鹏、田浩

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检验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标能效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

提出单位: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给出了控制中心工作站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建议和要求。本文件的重点是控制工作站的布局和尺寸。 本文件主要适用于坐式视觉显示器工作站,也适用于站立式控制中心工作站。这些不同类型的控制工作站常见于诸如运输控制中心、加工控制中心以及安保设施系统等应用中。现在大多数此类工作站都集成了平板显示器用于信息呈现。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13.180
CCS A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188.4—2023
控制中心的人类工效学设计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第4部分:工作站的布局和尺寸
Ergonomic design of control centresPart 4 :Layout anddimensions of workstations
(IS011064-4:2013,M0D)
2023-08-06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03-01实施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控制工作站布局初步设计的注意事项控制工作站设计的决定因素
控制工作站类型
般用户注意事项
视觉任务因素
听觉任务因素
工作姿势因素
控制工作站的布局
基本布局因素
布局要求因素
7控制工作站的尺寸
尺寸设计考虑的因素
坐姿控制工作站
7.3立姿控制工作站
附录A(资料性)
附录B(资料性)
参考文献
工作站显示器和控制器的布局
一致性矩阵
GB/T22188.4—2023
GB/T22188.4—2023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本文件是GB/T22188《控制中心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的第4部分。GB/T22188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控制中心的设计原则:一第2部分:控制配套室的排列原则:第3部分:控制室布局;
第4部分:工作站的布局和尺寸。本文件修改采用ISO11064-4:2013《控制中心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第4部分:工作站的布局和尺寸》。
本文件与ISO11064-4:2013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第5章第1段增加编号5.1,后续每条编号顺延;第5.3第1段加上编号5.3.1,后续每条编号顺延;一第6章第1段加上编号6.1,后续每条编号顺延;一第6章6.1的第2段对应ISO11064-4:2013中6.1.1的第1段;一第6章6.3的第1段加上编号6.3.1,后续每条编号顺延;第6章6.2.4对应ISO11064-4:2013的6.2.3;第6章6.2.5对应ISO11064-4:2013的6.2.4;一增加了第8章。
本文件与ISO11064-4:2013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增加了适用对象的范围(见第1章、5.1和5.3.2),将常规监控设备作为本文件的适用对象;用规范性引用的GB/T5703一2023替换了ISO7250-1:2008,两个文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修改,以适应我国的国情(见第2章);增加了可达包络面应采用的用户群体数据和控制工作站高度设计要求(见5.2.2);一增加了保持站立工作姿势的要求,立姿是工作站的操作姿势之一(见5.5.2);一增加了常规监控设备布局原则(见6.3.5),常规监控设备是工作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了布局其他要求和注意事项中的条款(见6.3.5)。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增加了“参考文献”中的文件。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检验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标能效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冉令华、董大勇、黄冠、李颖、邓华、张欣、丁霖、呼慧敏、金晓萍、苗冲冲、田晖、赵起超、赵朝义、贾琛、吴旭、杨再、王中婷、张帆、孙国强、秦华、安凯、贺悦、罗玲、陈剑、初军鹏、田浩。Ⅲ
GB/T22188.4—2023
GB/T22188《控制中心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系列国家标准与ISO11064系列国际标准相对应,拟由以下标准组成
一第1部分:控制中心的设计原则。目的在于给出处理控制中心用户需求的总体策略一第2部分:控制配套室的排列原则。目的在于给出控制室及其配套区域的人类工效学设计和规划指南。
—一第3部分:控制室布局。目的在于给出控制室布局的人类工效学要求。一第4部分:工作站的布局和尺寸。目的在于给出控制室工作台的布局和尺寸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建议和要求。
第5部分:显示器和控制器。目的在于给出控制中心显示器、控制器及其交互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一第6部分:控制室的环境要求。目的在于给出控制室物理工作环境设计、升级或改造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一第7部分:控制中心的评估原则。目的在于给出控制中心评估的框架以及可用于合规性评估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第10部分:控制室设计系列标准介绍。目的在于介绍系列标准中各部分的内容以及在控制室设计过程中不同阶段各部分间的相关性。本文件给出了控制中心工作站设计的人类工效学要求、建议和指南。本文件提到的控制中心涵盖加工业、运输和调度系统以及应急服务等各类控制中心。本文件主要适用于非移动式控制中心,但其中很多原则也适用于船舶、机车和飞机上的移动式控制中心本文件的核心主题是用户需求,本文件所阐述的设计流程已将各设计阶段的用户需求考虑在内。本文件的使用者需对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的应用和限制及其在控制室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使用者对以上知识的理解存在不确定之处,宜咨询相关专家的意见。本文件最终旨在为控制室内的操作人员以及其他此类用户提供便利。正是考虑到这些用户的需求,本文件对人类工效学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说明。虽然控制中心的最终用户不太可能会阅读本文件,甚至可能不知道有本文件的存在,但可根据此文件能为用户提供更易于使用的界面和更符合操作需求的工作环境,从而生成一个能够提高系统性能、降低错误率和提高生产率的解决方案。IV
1范围
控制中心的人类工效学设计
第4部分:工作站的布局和尺寸
GB/T22188.4—2023
本文件给出了控制中心工作站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建议和要求。本文件的重点是控制工作站的布局和尺寸。
本文件主要适用于坐式视觉显示器工作站,也适用于站立式控制中心工作站。这些不同类型的控制工作站常见于诸如运输控制中心、加工控制中心以及安保设施系统等应用中。现在大多数此类工作站都集成了平板显示器用于信息呈现。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51.2一2006人类工效学险情视觉信号一般要求、设计和检验(ISO11428:1996,IDT)
GB/T5703一2023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ISO7250-1:2017,MOD)GB/T22188.3—2010控制中心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第3部分:控制室的布局(ISO11064-31999,MOD
ISO9241-5:1998使用视觉显示终端(VDTs)办公的人类工效学要求第5部分:工作台布局和姿势要求(Ergonomic requirementsfor office workwithvisual displayterminals(VDTs)—Part 5:Workstation layout and postural requirements)ISO9241-410:2008人-系统交互工效学第410部分:物理输人设备的设计准则(Ergonomicsofhuman-system interaction—Part 4lo: Design criteria for physical input devices)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控制工作站controlworkstation实施控制和监控功能的单个或多个工作位置,包括所有设备(例如,计算机和通信终端)和家具在内。
[来源:GB/T22188.3—2010,3.7,有修改3.2
眼动视野
fconeoffixation
头部固定不动,转动眼球,视线所能覆盖的角度范围。3.3
易读性legibility
能够让用户无歧义识别出无语境格式中呈现的单个字符或符号。[来源:ISO9241-302:2008,3.3.35]GB/T22188.4—2023
line-of-sight
注视点与瞳孔中心的连线
注:双眼视线是指注视点与双眼瞳孔连线中心点之间的连线[来源:ISO9241-302:2008,3.3.36]3.5
nearpoint
眼晴充分调节后能看清的最近点。3.6
正常视线
normal line-of-sight
眼部肌肉放松时,视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3.7
百分位数
percentile
特定百分比例观测值的一个变量值,低于该值观测值下降,高于该值则观测值上升。3.8
可达包络面
reachenvelope
种三维空间,在该空间中操作人员可采用预期的常用工作姿势,舒适地用任意一只手触及和操纵控制装置。
任务区域
taskzone
由执行特定任务所需的设备和活动所确定的空间。3.10
visualangle
被观察对象(例如,字符或符号)相对于人眼的角度。3.11
视野/视场范围
固visual field,fieldofvision眼睛处于指定位置时的可见物理空间。注1:本文件中的视野范围是基于双眼可用视野。注2:视野的位置取决于视线的方向注3:即使在视野中独立和不同的刺激同时出现,也会被检测到,注4:虽然视野范围约在视线周围土35°,但可获得清晰图像的视野范围仅在1°~2°之间。3.12
workenvironment
工作环境
作业者周围的物理、化学、生物、组织、社会和文化因素。[来源:GB/T16251—2023,3.8,有修改]3.13
workspace
工作空间
在工作系统中分配给一人或多人来完成工作任务的空间范围。厂来源:GB/T16251一2023,3.9,有修改3.14
工作站
workstation
在工作空间内,为某一特定人员配备的工作设备的组合。注:存在多人共用某一特定的工作站,或多人在任意时间段(以小时、天或周作为计数基础)内在几个工作站之间轮换的可能性。
[来源:GB/T22188.2—2010,3.5,有修改2
工作任务
worktask
作业者为了达成某个预期结果需要实施的单项或多项活动。[来源:GB/T16251—2023,3.17,有修改4控制工作站布局初步设计的注意事项GB/T22188.4—2023
设计控制工作站(外形和尺寸)时,需先列出工作任务以及相关的工作特征。可能需要为操作人员配备显示器、输入设备以及通信设备等特定设备;执行与控制室相关的特殊任务时,例如文档处理,可能也需要相应的工作空间。因此,需针对每项任务,列出相关的设备需求。根据作业设计,将相关任务区域加以组合即可完成控制工作站的布局安排。GB/T22188.2—2010与GB/T22188.3—2010中阐述了将控制工作站分组以进行控制室的布局。将每个任务区域相应任务的需求作为控制工作站详细工程设计的输入。控制工作站的系统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按照下述方法设计工作站时,需注意设计选代可能会改变相应设计阶段的顺序,进而影响每个阶段需要执行的相应任务。条件
系统目标
环境分析
任务分析
在可能的操作模式下需要完成的任务;操作人员的职责范围
用于显示和控制的适宜产品
用户群体;
任务持续时间
设备尺寸
设计规范
可维护性(例如:线路连接、
拆卸部件所需空间)
记录确定的折中方案
设计步骤
设计起始(见第4章)
列出所有应在控制工作站完成的任务。列出所有可能影响设计的物理约束,例如,房间形状、房屋支柱、通道等
确定控制工作站所需的信息和控制功能确定并指定每个控制工作站需要的监控设备以及其他材料(显示器、控制器、通信设备、文件等)确定预期的工作姿势(坐姿或立姿)和预期用户群体[种族、男性和(或)女性、残疾人]的人体测量数据设计工作站的平面图和立体图。首先进行基于查看目的的设计,然后检查设计是否满足相应控制活动需求,最后检查是否可实现无遮挡地查看全部信息源(显示器、人员、窗口等)。同时需要考虑文件及通信设备所需的空间
验证和确认工作站布局及其尺寸的有效性。让用户通过实体模型体验等方式参与到检查设计的过程中,然后选择用户的首选方案。
检查可维护性,例如是否可从前方或后方进行部件更换等
将设计方案、约束限制、替换方案与建议进行存档,以供未来项目参考
注:该过程中的每个设计阶段均有可能与先前步骤迭代循环。图1控制工作站的设计步骤一流程图样式3
GB/T22188.4—2023
5控制工作站设计的决定因素
5.1控制工作站类型
本章主要适用于以下类型控制工作站的设计:带有一个或多个视觉显示器、监控设备、通信工具,以及执行管理功能和文档任务的空间。5.2一般用户注意事项
5.2.1一般需求
工作站的设计应能容纳人体尺寸介于第5百分位数与第95百分位数之间的预期用户群体。在考虑用户群体时,应将预期用户的人口学特征纳人考虑,包括性别、年龄、种族背景以及是否存在身体残障等。
工作站应根据人体的能力、限制与需求进行设计。因此,设计工作站时应将用户群体的身体特征纳人考虑,包括工作姿势、视觉需求与听觉需求、可达包络面,以及上述因素对控制工作站布局和尺寸带来的综合影响。
5.2.2用户需求
控制工作站的布局和尺寸取决于用户的人体测量尺寸,以及用户完成其工作任务所需的任何移动需求。人体测量数据通常以百分位数表示。一般的人体测量学要求如下:
a)本文件涉及的人体百分位数,应根据预期用户群体的人体测量数据进行计算;b)控制工作站的尺寸应至少能容纳人体尺寸在第5百分位数至第95百分位数区间内的用户群体;
c)应采用以下人体测量数据来确定控制工作站的尺寸:一可达包络面:采用第5百分位数的用户群体数据,例如,该群体是否能触达关键设备;采用第95百分位数的用户群体,例如,该群体无需弯腰或弯曲。工作活动间隙:采用第95百分位数的用户群体数据。例如,该群体工作台面下方的容膝空间是否足够。
图2、图3和图4分别是采用坐姿的操作人员(立面图)、采用立姿的操作人员(立面图)以及采用坐姿和立姿的操作人员所需考虑的关键人体测量尺寸的图示。无论采用哪种设计方案,均不应对具有极端人体测量尺寸的用户群体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应根据用户群体的相关特征对所建议的设计参数进行核查。
人体测量项目
坐姿眼高
坐姿肘高
坐姿肩高
坐姿胭高
坐姿大腿厚
坐姿膝高
坐姿臀-腹厚
臀-膝距
臀-胭距
上肢执握前伸长
肩-肘距
GB/T5703
眼高、坐姿、任务需求与设备共同作用。b范围——从第5百分位数到第95百分位数。用h的最大值减去g的最小值
d固定的工作台面高度
视距a
控制工作站尺寸
座面高度范围
工作台面下方膝高位置
的水平净空空间
工作台面高度中
工作台面下方的垂直净
空空间[10]
扶手高度(从座面算起)
足部水平方向的净空间
可用的工作台面深度!
座面深度
GB/T22188.4—2023
计算公式
C=d十(鞋跟高一舒适
度影响因素)
F=d十e十鞋跟高十坐
垫厚度十工作台面厚度
G=d十e十鞋跟高十坐
垫厚度
J=b十坐垫厚度
K=j-gk
用d的最大值减去e的最大值。可调节的工作台面高度一-F的范围用
(d和e的最小值)与d和e的最大值)计算得出固定的工作台面高度
用d的最大值加上e的最大值。可调节的工作台面高度(d和e的最小值)与(d和e的最大值)计算得出,范围——使用第5百分位数的6值到第95百分位数的6值。用的最大值减去g的最小值,再加上的最大值。hV取决于工作任务和控制设备的要求。采用的最小值。
i工作台面的最大厚度宜为40mm。k通过上述计算可得出最大值一一见5.4.2关于腿部和足部净空空间的建议。G的范围用
图2坐姿控制工作站相关的关键人体测量项目立面图与控制工作站尺寸图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