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2883-2023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评估和改善成熟度模型
GB/T 42883-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2883-2023

中文名称: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评估和改善成熟度模型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Smart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s—Maturity model for 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8-06

实施日期:2023-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2355002

相关标签: 智慧 城市 基础设施 评估 改善 成熟度 模型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环境保护>>13.020.20环境经济

中标分类号:综合>>标准化管理与一般规定>>A00标准化、质量管理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8页

标准价格:4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姚翠友、杨锋、田川、邵超峰、姜栋、李达、杜战军、阎毛毛、赵广坡、王钢、褚景春、吴继峰、张新凯、郑开峰、文祝、贺宇、詹晓林、王丹蕾、向前、李纯、张学臣、柴铁锋、吕贵宾、鞠玲、董启军、杜登科、徐燕生、郑巧英、程先勇、支涛、代小强、曾莎洁、王国光、余芳强等

起草单位:中关村乐家智慧居住区产业技术联盟、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南开大学、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7)

提出单位: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7)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为评估城市基础设施的技术绩效、过程和互操作性及其对城市贡献的成熟度模型提供了基础、指南,规定了要求,并对未来改善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 a) 所有类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能源、水、交通、废弃物处置和信息通信技术(ICT); b) 单一类型的城市基础设施或多种类型的城市基础设施; c) 各类城市,不分地理位置、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阶段; d) 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的所有适用阶段(例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退役)。 注: 自然系统的利用,例如绿色基础设施,也被认为是一种基础设施。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13.020.20
CCSA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883—2023/ISO37153:2017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评估和改善成熟度模型
Smart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s-Maturity model for 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ISO37153:2017,IDT)
2023-08-06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12-01实施
GB/T42883—2023/IS037153:2017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wwW.bzxz.Net
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的基础4.1
绩效评价表
城市基础设施的评估方面
方法概述
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
绩效评价表的编制
确定评估目的
特征识别
定义成熟度级别标准的方法
评估和改善
附录A(资料性)
评估方面的概念性描述
附录B(资料性)对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定义的详细说明附录C(资料性)
附录D(资料性)
参考文献
绩效评价表(ACT)示例·
持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
GB/T42883—2023/IS037153:2017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37153:2017《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评估和改善成熟度模型》。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缩辑性改动:增加了术语3.9的注2和注3以及来源,以保证本文件与GB/Z42192—2022的协调;一删除了4.2表1中的注1,译为中文后注1的内容已直接显示在表1中。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7)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关村乐家智慧居住区产业技术联盟、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南开大学、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湖北联投城市运营有限公司、绿建智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郑中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正河山标准化咨询事务所(有限合伙)、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中原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威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鼎安华智慧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绿城未来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启瑞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金茂云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安居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奥英数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零洞科技有限公司、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智辉空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科云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翠友、杨锋、田川、邵超峰、姜栋、李达、杜战军、阎毛毛、赵广坡、王钢、褚景春、吴继峰、张新凯、郑开峰、文祝、贺宇、詹晓林、王丹蕾、向前、李纯、张学臣、柴铁锋、吕贵宾、瀚玲、董启军、杜登科、徐燕生、郑巧英、程先勇、支涛、代小强、曾莎洁、王国光、余芳强、刘福建、张国义、张富国、曹亚军、刘磊、张裕芬、李凌健、李亚巍、邱崴、周志湖、杨光、陈平、梁笑辰、张海政、刘建石、常永山、沈晓慧、温丽娟、刘松涛、周小军、周北川、程卫东、陈洋洋、文江涛、张娅、齐贺、康永君、杨敏、王新丰、梁洪、赛菌、谭小聪、张业星、黄益平、王浩铭、杨栋、白明梅。GB/T42883—2023/ISO37153:2017引言
2015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纽约通过了“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包括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旨在到2030年消除贫困,促进繁荣和提高福社,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第11个目标涉及城市问题,即“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和社区被定位为“思想、商业、文化、科学、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与此同时,世界许多城市发展迅速,在满足市民需求的同时正面临着公平以及可持续方面的挑战。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以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如能源、水、交通、废弃物处置设施和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的需求也将在未来几十年持续增长。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30年基础设施》报告,在20年的时间内(2010年一2030年),新建和改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累计投资总需求约为53万亿美元。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当发展是支持城市运营和活动的基础,不仅有助于解决城市问题,而且全部支持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帮助城市应对挑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城市基础设施还宜具有经济效益,并努力减少城市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地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各个方面的绩效,需要测量城市基础设施的现有成熟度水平(相较于未来的期望而言),成熟度模型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工具。成熟度模型描述了每一个级别所需要的实践和过程,以可靠和可持续地实现相应级别的预期绩效。例如,ISO/IEC15504系列中提出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在软件开发领域中实现了这一功能;ISO18091和ISO37101等文件也为地方政府推广了类似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框架。本文件描述了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CIMM)以及使用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进行评估和改善的标准化方法。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帮助所有利益相关者了解城市基础设施在绩效、过程和互操作性方面所处的级别以及对城市的贡献,帮助他们设定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目标,进而引导投资并认识到当前级别与目标级别的差距在概念上,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可表示为一系列级别,每个级别都构建于如图1所示级别的基础之上。详见本文件第4章和第5章。5级
改善(升级)
图1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CIMM)概念表述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总体特征图进行决策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件为评GB/T42883—2023/ISO37153:2017估方法提供了一个系统框架,即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各个特征成熟度的五个参考级别。
基于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的评估可比较不同的城市,也可通过定义评估对象和范围的方式比较单个城市中基础设施的当前和未来状态。例如,在开发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一实施一核查一行动(PDCA)”循环中,本文件在“规划”和“核查”阶段可能特别有用,帮助使用者评估当前的绩效、过程和互操作性,并检查实现预期改善的进展情况。具体来讲,本文件支持以下利益相关者。a)居民: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b)城市基础设施所有者:
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哪些绩效特征宜优先考虑;确定哪些技术表现方面宜优先加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供应者:
确定哪些城市基础设施产品将符合规定要求:确定未来城市基础设施产品以及服务的发展方向。城市基础设施运营者:
确定他们运营的城市基础设施目前绩效;确定适当的绩效改善过程。
投资者:
确定投资哪种类型的基础设施能够最好地满足预期的绩效水平。f)
城市规划师或政府决策者:
评估城市规划,确定哪些基础设施需优先考虑。g)
所有利益相关者:
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命周期成本;促进居民、城市管理者和环境需求的协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抵御灾害能力。E
1范围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GB/T42883—2023/ISO37153:2017评估和改善成熟度模型
本文件为评估城市基础设施的技术绩效、过程和互操作性及其对城市贡献的成熟度模型提供了基础、指南,规定了要求,并对未来改善的方向提出了建议。本文件适用于:
a)所有类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能源、水、交通、废弃物处置和信息通信技术(ICT);b)单一类型的城市基础设施或多种类型的城市基础设施;c)各类城市,不分地理位置、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阶段;d)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的所有适用阶段(例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退役)。注:自然系统的利用,例如绿色基础设施,也被认为是一种基础设施。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TS3715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绩效评价的原则和要求(Smartcommunityinfrastructures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 for performancemetrics)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成熟度模型
maturitymodel
从一个或多个指定评估模型派生的模型,该模型能够分阶段显示城市基础设施评估类别的发展程度或进度水平。
成熟度级别maturitylevel
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的等级尺度,它表征在所使用的成熟度模型范围内评估城市基础设施的成熟度。
影响impact
由城市基础设施引起的经济、环境和其他城市问题的变化,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3.4
绩效评价表achievementcriteriatable列出了在各个级别所对应的评价目标的表格,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的特征集及其成熟度级别。
GB/T42883—2023/ISO37153:20173.5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maturitymodel;CIMM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
用于评估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通用级别定义的模型。3.6
绩效performance
可衡量的结果。
注1:绩效可能涉及定量的或定性的结果。注2:绩效与管理活动、过程、产品(包括战略、规划、项目、计划、服务)、系统或组织相关,[来源:GB/T40759—2021,3.293.7
过程process
以已定义的方式发生的一系列行动或事件,以实现预期结果。注:本文件中的“已定义”不一定意味着已记录,定义的过程包括但不限于自适应手段。[来源:ISO/IEC15944-1:2011,3.53,有修改,增加了注]3.8
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某系统能够与其他系统相互服务,并能从交换服务中实现彼此协调有效运行的能力。注1:本文件中的“系统”是指城市基础设施。注2:本文件中的“服务”包括数据和知识等信息服务。[来源:ISO21007-1:2005,2.30,有修改,增加了注1和注2]3.9
community
由一系列责任、活动和相互关系而维系在一起的一群人所在的区域,注1:在本文件中,城市处于同一地理区域之内。注2:本文件对于community,如无特殊说明,可理解为“城市”,也可理解为市、区、县。注3:本文件中,城市一般是具有特定行政管理边界的区域。[来源:GB/Z42192—2022,3.1,有修改3.10
communityinfrastructure
城市基础设施
支持城市运行和活动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系统。注:这类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能源、水、交通、废弃物和信息通信技术(ICT)。3.11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smartcommunityinfrastructure在设计、运行和维护方面具有高技术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用以促进城市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来源:GB/Z42192一2022,3.3,有修改3.12
Esustainability
可持续性
在全球生态、社会或经济方面,达到既满足当代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利益的一种状态。注1: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依赖,通常是可持续性的三个维度。注2: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来源:ISOGuide82:2014,3.12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GB/T42883—2023/ISO37153:2017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注:来源自《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来源.ISOGuide82:2014,3.2]
生命周期lifecycle
产品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置。[来源:ISO14044:2006,3.1]3.15
计量metric
精准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范围。
[来源:ISO/IEC14598-1:1999,4.20,有修改,删除了注1和注2]3.16
特征characteristic
显著特性。
[来源:ISO17566:2011,2.2]
4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的基础4.1通则
本文件提供了有关城市基础设施的绩效、过程和互操作性评估的方法、要求和指南,并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及其五个级别,用于评估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优先领域的贡献,并确定各个级别的改善方向。
评估和改善时,应使用编制的绩效评价表。第4章提供了整个方法的概述,包括定义和需求。第5章介绍了如何编制绩效评价表。第6章描述了如何利用绩效评价表进行评估和改善。4.2绩效评价表
目标城市基础设施的绩效评价表包括:可以用来评估城市基础设施的绩效、过程以及互操作性的特征,或评估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贡献的特征;
每个特征所定义的合理目标;
特征的五个级别;
每个特征不同级别的描述或定义。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提供了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的参考级别,见4.5和5.4.3。表1概述了绩效评价表的基本结构,附录C提供了城市基础设施绩效评价表(ACT)示例。3
GB/T42883—2023/ISO37153:2017表1绩效评价表的基本结构
特征1
特征2
特征3
特征1的目标
特征2的目标
特征3的目标
注:“定义”表示在成熟度模型不同级别需要满足的标准的描述,这些定义可以通过定量、定性或描述性措施来表达。
城市基础设施的评估方面
本文件通过两方面来评估城市基础设施,具体如下:技术评估:评估城市基础设施的绩效、过程和互操作性(例如发电厂的容量);贡献评估:评估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范围内优先领域的贡献(例如受道路建设项目影响的城市失业率)。
技术评估可作为对运营者、监管机构和城市基础设施供应者的一种有用评估工具。贡献评估可作为政府决策者和开发机构的一种有用评估工具。表2概述了两个评估方面的概念关系。注1:有关城市领域与城市基础设施绩效的详细信息,参照GB/Z42192一2022中的5.3。注2:附录A更详细地描述了技术评估和贡献评估之间的区别。注3:城市领域是城市面临的挑战,显然,不同城市的领域及其优先级各不相同。表2技术评估与贡献评估之间的关系技术评估
特征(城市基础设施
的绩效、过程和
互操作性)
特征A(例如服务设施
的能力)
特征B(例如服务设施
的投资效率)
特征C(例如服务设施
的温室气体排放)
影响1(例如城市
贡献评估
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范围内优先领域的贡献影响2(例如城市失
业率)
影响3(例如城市贫
困率)
注1:“*”的数量表示行中列出的基础设施绩效与列中列出的影响之间的关联程度。注2:取自GB/Z42192—2022表2,有修改。其他影响
4.4方法概述
GB/T42883—2023/IS037153:2017本方法包括绩效评价表的编制,一个评估拟建城市基础设施的程序,以及一个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级别的程序。
图2提供了本方法的概述(详见第5章和第6章)。第6章描述了评估和改善的程序。a)目标城市基础设施
确定目的、评估方面(技术或贡献)和目标城市基础设施
b)特征
选择适合此目的的特征
e)过程
根据CIMM制定绩效评价表
绩效评价表
特征和属性
互操作性
PF1的目标
PP2的目标
PF3的目标
PR1的目
PR2的目标
PR3的目标
o1的目标
102的目标
103的目标
注:“十十十十”表示弥补当前级别与目标级别间差距的改善性措施。图2
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
方法概述
评估和改善
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提供了五个具有参考意义的成熟度级别,表3列出了五个级别的通用定义和描述。
注:每个级别都假定已满足较低级别的要求。表3
持续优化
部分实现
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的通用定义描述
持续改善以满足未来需求
部分开始面向未来需求
以明确的方式满足当前需求
需求已识别但未全部满足
未开始
GB/T42883—2023/ISO37153:20175绩效评价表的编制
5.1总则
为编制绩效评价表,编制者(例如专家、顾间/城市规划师或者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者/运营者)宜遵循以下步骤:
a)确定评估目标、评估方面和目标基础设施;b)选择符合评估目标的特征(见5.3);c)根据城市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定义五个成熟度级别的特征(见5.4);d)将特征和成熟度级别组合写入绩效评价表。绩效评价表一旦编制完成,其他人即可使用该表进行评估。在选择目标城市基础设施时,编制者可选择单个基础设施或多个基础设施。5.2确定评估目的
为了确定评估目的,编制者宜:a)确定目标区域(例如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等);b)识别目标区域的领域并按重要性进行排序(例如失业、贫困、拥挤);识别与目标区域优先领域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并分析其对优先领域的影响;d)确定目标区域基础设施评估和改善的目的。为了确定区域领域的优先级,编制者可参考目标区域的下列文件:一对于国家,可参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或国家发展规划;一对于区域,可参考国家发展规划或区域发展规划;一对于城市,可参考所在区域发展规划或城市发展规划。注:区域领域是该区域所面临的挑战。显然,不同区域的领域及其优先级各不相同。5.3特征识别
5.3.1一般要求与原则
编制者应根据评估目标和评估方面选择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技术评估,编制者应按照ISO/TS37151的要求选择技术特征。对于贡献评估,编制者应综合考虑多个基础设施的整体功能,从整体角度选择具有社会价值的城市特征(宜为可计量的指标)。
对于这些特征的选择,编制者宜参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或国家发展目标。其他特征可能来源于相关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表4给出了如何识别特征的示例。表4如何识别特征的示例
评估和改善目标城市基础设
施的成熟度(例如能源、水、
交通、废弃物、信息通信技术)6
关键利益相关方
居民(如:住户)、
所有者、赞助商、规划者、
运营者、供应者等
关键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可用性、可行性
(例如经济、社会、
环境可持续性)
特征1
特征2
特征目标
目标1
目标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