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2774-2023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指南
GB/T 42774-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2774-2023

中文名称: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指南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Guidelines for quality security management for supply chain in cross-border E-commerc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5-23

实施日期:2023-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751444

相关标签: 跨境 电子商务 供应链 质量 安全 管理 指南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信息技术应用>>35.240.60信息技术在运输和贸易中的

中标分类号:综合>>经济、文化>>A10商业、贸易、合同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2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刘钢、刘鑫、王培勋、吴杨、吕鉴权、刘武、赵杰臣、施进、郑军、丁炜、张翼、国莅丽、汪莉、冯娜、张向平、屈琦、李然、张洋、钱鑫、程进、周平、赵素华

起草单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格物致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美达贝壳(江苏)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3)

提出单位: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3)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确立了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总则,提供了对上游供应方、跨境物流服务方、关务服务方、仓储服务方、卖家、电子商务平台、终端配送方的相关指导。本文件适用于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各方的质量安全管理活动。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35.240.60
CCSA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774—2023
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指南Guidelinesforqualitysecuritymanagementforsupplychainincross-borderE-commerce
2023-05-23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12-01实施
GB/T42774—2023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上游供应方
6跨境物流服务方
7关务服务方
8仓储服务方
9卖家
电子商务平台
11终端配送方
附录A(资料性)
参考文献
有关质量风险分类和层级结构的部分示例4
GB/T42774—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3)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格物致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美达贝壳(江苏)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美达供应链数字技术(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汉森(北京)贸易有限公司、湖南惠旅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徐州金鹰国际实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钢、刘鑫、王培勋、吴杨、吕鉴权、刘武、赵杰臣、施进、郑军、丁炜、张翼、国莅丽、汪莉、冯娜、张向平、屈琦、李然、张洋、钱鑫、程进、周平、赵素华。1范围
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指南GB/T42774—2023
本文件确立了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总则,提供了对上游供应方、跨境物流服务方、关务服务方、仓储服务方、卖家、电子商务平台、终端配送方的相关指导。本文件适用于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各方的质量安全管理活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694风险管理术语
GB/T24420—2009供应链风险管理指南GB/T35408一2017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术语GB/T36061电子商务交易产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GB/T40843
跨境电子商务
产品追溯信息共享指南
GB/T41127
3术语和定义
在线争议解决单证规范
跨境电子商务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GB/T23694、GB/T24420一2009和GB/T35408一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电子商务平台E-commerceplatform在电子商务中为交易双方或者多方提供网页空间、虚拟经营场所、交易及交易撮合、信息发布、资金支付等部分或全部服务的信息网络系统。[来源:GB/T35408—2017,2.1.2]3.2
跨境电子商务
cross-borderE-commerce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3.1)进行产品进出口的电子商务。[来源:GB/T35408—2017,2.1.3]3.3
卖家seller
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发布产品和服务销售信息的组织或个人。[来源:GB/T35408—2017,2.1.8]3.4
风险risk
不确定性对目标实现的影响。
GB/T42774—2023
注1:影响是对预期的偏离,包括积极的和(或)负面的。注2:目标是不同的方面,例如财务、健康和安全及环境目标,可应用于不同层次,例如战略、组织、项目、产品和过程。
注3:GB/T23694中将风险定义为: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的组合。[来源:GB/T24420—2009,3.3]
4总则
4.1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一般为完成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系列活动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其关联的角色包含上游供应方、跨境物流服务方、关务服务方、仓储服务方、卖家、电子商务平台、跨境采购方、终端配送方。
4.2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各方宜根据在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中所处的角色,对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进行总体策划,如识别管理过程和风险、制定可行的措施方法等。其中,对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是重要因素,有关质量安全风险分类和层级结构的部分示例,见附录A。4.3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各方宜建立相互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以确保供应链全流程关键数据信息的连续性。适宜时,在供应链各方之间可共享必要信息,如涉及产品追溯信息的,宜按GB/T40843提供的指导信息实施。
4.4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各方宜根据其所处的角色,对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成效适时开展评价和改进,以持续满足各自顾客的要求。5上游供应方
5.1上游供应方一般为向卖家供货的一方,可以是直接的生产或服务提供方,也可以是生产或服务提供方与卖家之间的中间商。
5.2上游供应方宜建立相应的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例如,中间商宜建立供应方的选择评价准则并进行定期评价,对供应方提供的产品质量符合度。产品的知识产权、授权许可、产品认证等信息进行真实性核实,对产品供应方的资质进行核实,必要时,采取适宜的方式保留相应的评价信息。5.3上游供应方可采取生产管控、资料审核、现场核验、第二方审核或第三方审核等方式,确保所提供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涉及委托的,上游供应方可根据采购合同约定的验收项目、标准及抽检比例对产品进行验收。
5.4上游供应方在确保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宜提供绿色低碳、生物多样性友好的产品。5.5上游供应方宜定期开展针对所提供产品的质量风险评估,按照预防为主和风险管理的原则,定期收集卖家问题建议,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改进。6跨境物流服务方
6.1跨境物流服务方宜建立相应的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例如,识别产品物流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并采取措施确保物流服务质量,包括但不限于立足产品流通管理的要求,提升流通管理的数字化水平,通过物流订单、物流轨迹实时跟踪等方法确保产品流通交付顺利完成,并保留相应的过程信息。
6.2跨境物流服务方对跨境交易产品的质量进行验收时,采取的相关措施宜包含下列内容:a)开展跨境物流活动前,调查目的地的知识产权法律、政策及其执行情况,了解行业相关诉讼,分析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风险;适时在目的地进行知识产权申请、注册和登记;2
GB/T42774—2023
b)识别产品仓储、物流(含境内和跨境物流)、交付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采取措施确保产品质量;
建立产品验收制度并保留符合验收准则的凭证。6.3当选择通关服务供应商实施6.1、6.2所述过程时,跨境物流服务方宜对通关服务供应商进行选择和评估,在满足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基础上,确保物流的高效与通畅。6.4跨境物流服务方宜建立运输保障服务评价制度,定期通过外部和内部对运输安全(如丢包率、货损率等)、及时率及数字化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改进。7关务服务方
7.1关务服务方的工作一般包括建立相关渠道了解进出口国有关跨境产品的通关、清关要求,并按要求完成产品准入审核、关务备案。7.2关务服务方宜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通关清关过程的供应链质量安全进行整体策划。7.3关务服务方开展跨境出口和进口业务时,宜考虑的内容包括企业海关备案、平台备案、原产地证明、知识产权保护、产品国际认证等,并按照规定向海关传输交易、仓储和物流等数据,配合相关方完成跨境进出口相关的查验、审核工作,在确保通关时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提高通关清关效率。7.4关务服务方宜建立关务服务评价制度,定期通过外部和内部对通关清关效率、合规性风险控制等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改进。8仓储服务方
8.1仓储服务方宜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仓储服务过程的供应链质量安全进行整体策划。8.2仓储服务方宜熟悉和理解境内线上合规要求以及目的国的跨境合规要求,并建立相应机制,采取措施以降低合规风险,如:
一在开展跨境进出口业务时,宜把合规前置,对入库产品提供查验、仓储、分、重新包装服务,避免产品被退回;
一在入驻保税仓前,宜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向监管单位进行企业备案、产品备案、店铺备案和跨境数据等相关信息的申报;一宜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价境内线上合规要求以及目的国的跨境合规要求,保留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一宜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保险机构对在库产品进行投保,以抵抗商品灭失风险。8.3仓储服务方宜识别出产品在仓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产品贮存阶段的质量,如建立相关机制,以确保满足出入境检验检疫要求。8.4对仓配一体的仓储服务方,可同时参照第10章给出的信息。8.5仓储服务方宜建立仓储服务评价制度,定期通过外部和内部对仓储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改进。
9卖家
9.1卖家宜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考虑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流程及其他相关方的工作内容,对跨境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质量安全进行整体策划。9.2卖家宜采取相关措施满足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需求,如: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的广告宣传准确得体,对产品的价格、保修期限、退换货、使用安全等信息予以明示,确保产品信息真实全面并及时更新;一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跨境交易、支付方面的提示信息;3
GB/T 42774—2023
一向消费者提供便利、真实的辅助服务,如咨询、协助、评价信息公开等;自行核验或委托第三方确认产品已完税,一采取合适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使用所必需的指导信息,解答并解决消费者的疑问。9.3销售产品涉及安装过程时,卖家宜选择有保障的服务商,确保及时、必要的安装和调试服务9.4卖家宜建立文件化的供应链质量安全争议解决制度。制度内容通常包括争议的协商解决、外部组织介入解决等。遇到消费者投诉,通常可考虑的措施如:一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
一涉及跨境电子商务活动其他方的,由卖家介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消费者;一对在线争议解决中涉及的单证问题,宜按照GB/T41127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一保留争议解决过程和结果的相关信息;一需要电子商务平台介入的,按照10.2提供的指导信息。9.5卖家宜建立消费者回访机制,定期收集消费者针对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反馈问题及建议,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改进。
电子商务平台
10.1电子商务平台宜建立相应的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按照GB/T36061的要求,确保所销售产品在追溯期内的可追溯性,并建立必要的产品溯源机制和可行的控制措施,通常可考虑的措施如:一根据电子商务平台在线交易流程要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如订单生成、修改、提交、确认、取消等,以确保交易顺利完成,并保留相应的交易信息;一确保支付服务安全、便利完成,并能提供有关支付方面的凭证一向消费者提供便利、真实的辅助服务,如咨询、协助、评价信息公开等;一配合监管部门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经济运行监测工作。10.2电子商务平台宜建立文件化的供应链质量安全争议解决制度。如9.4中需要电子商务平台介入时,电子商务平台宜协助消费者解决问题。10.3电子商务平台宜建立消费者回访和卖家监督管理机制,定期收集消费者和卖家针对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反馈问题及建议,也可通过整体数据监控、舆情监督等方式主动发现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改进。
11终端配送方
11.1终端配送方宜建立相应的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例如识别出产品配送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产品终端配送阶段的质量安全。通常可考虑的措施如:一建立覆盖配送全流程的相关制度,提高产品配送的及时性和完好率;一采取适宜的方式对产品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宜在产品交付消费者之前完成。对于验收中不能满足要求的产品宜及时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处理,避免交付消费者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一按照相关方的要求及时、完好配送产品,确保配送服务顺利完成。产品交付消费者时存在破损、灭失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满足消费者要求;11.2建有海外仓的终端配送方宜建立符合跨境服务的落地配送体系,确保具备和卖家或电子商务平台物流订单的对接能力和配送结果的回传能力。11.3终端配送方宜建立消费者回访机制和卖家沟通机制,定期收集消费者和卖家针对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反馈问题及建议,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改进。4
附录A
(资料性)
有关质量风险分类和层级结构的部分示例有关质量风险分类和层级结构的部分示例见表A.1。表A.1有关质量风险分类和层级结构的部分示例一级
交易风险
物流风险
沟通风险
网络营销风险
法律法规风险
政治风险
跨境物流风险
境内物流风险
配送风险
物品风险
信息源
信息安全
网络信息
广告宣传
品牌授权
促销行为
隐私风险
知识产权
退货争议
贸易壁垒
不可测政治事件
跨境运输
不合格
假冒伪劣
信息失真
信息不对称
信息泄露
GB/T42774—2023
GB/T42774—2023
支付风险
有关质量风险分类和层级结构的部分示例(续)二级
流动性
可靠性
参考文献
GB/T33992一2017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信息规范GB/T42774—2023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2]
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商财发【2018】486号)o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