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3390-2023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 移动调查指南
GB/T 43390-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3390-2023

中文名称: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 移动调查指南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Market,opinion and social research—Guidelines for mobile research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11-27

实施日期:2023-11-27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3446687

相关标签: 市场 社会 移动 指南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社会学、 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公司(企业)的组织与管理>>03.100.20贸易、商业活动、市场营销

中标分类号:综合>>经济、文化>>A10商业、贸易、合同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31.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许应成、李亚、马振、华春翔、孔利华、童辉、张欣亮、朱盛艳、殷惠军、周祥山、吴倩、冯卫、宁秀丽、陆小伟、王培进、周云、姜瑞雪、王媛、李莹、王双、徐国平、高天容、何永利、王鹏、张冰、赵小龙、林金桃

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安徽中科观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长三角标准技术研究院、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深圳爱司科技有限公司、绍兴麦雅针纺有限公司、华润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和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宜宾学院、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20)

提出单位:全国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20)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给出了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中移动调查的实施步骤及受访者、客户、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和责任。 本文件适用于开展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中移动调查相关活动。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03.100.20
CCS A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390—2023
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
移动调查指南
Market,opinion and social researchGuidelines for mobile research2023-11-2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11-27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移动调查相关方
移动调查实施步骤
确定调查目标
设计调查问卷
选择调查平台或工具
发布调查问卷
推广和宣传
数据收集和分析
生成调查结果报告
移动调查相关方的关系和责任
受访者的关系和责任
客户的关系和责任
公众的关系和责任
参考文献
GB/T43390—2023
GB/T43390—2023
本文件按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0)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安徽中科观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长三角标准技术研究院、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深圳爱司科技有限公司、绍兴麦雅针纺有限公司、华润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和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宜宾学院、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航嵩装饰装修材料有限公司、北方工业大学、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应成、李亚、马振、华春翔、孔利华、童辉、张欣亮、朱盛艳、殷惠军、周祥山、吴倩、冯卫、宁秀丽、陆小伟、王培进、周云、姜瑞雪、王媛、李莹、王双、徐国平、高天容、何永利、王鹏、张冰、赵小龙、林金桃。
1范围
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
移动调香指南
GB/T43390—2023
本文件给出了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中移动调查的实施步骤及受访者、客户、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和责任。
本文件适用于开展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中移动调查相关活动。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移动调查
mobileresearch
利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进行实时的数据收集和调查研究的活动。3.2
客户client
要求调查服务提供者提供调查服务的委托人。注:包括公司、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来源:GB/T26315—2010,3.7]3.3
受访者
respondent
接受访问的人。
[来源:GB/T26315—2010,3.163.4
数字指纹digitalfingerprint
对数字内容进行唯一标识和识别的一种技术手段。注:主要用于身份验证和安全验证。3.5
地理定位
geographiclocation
设备(如计算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通过定位技术获取的地理坐标。3.6
神秘顾客调查
mysteryshopping
观察员扮成顾客,记录有关服务过程细节的情况,作为服务评价依据的参与性人员观察法。1
GB/T43390—2023
[来源:GB/T26315—2010,5.1.21]3.7
behaviordata
行为数据
记录和分析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和活动的结果,3.8
passivedatacollection
被动数据收集
在用户无感知或无明确意愿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收集用户的数据的过程。3.9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
注1: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通信通讯联系方式、通信记录和内容、账号密码、财产信息、征信信息、行踪轨迹、住宿信息、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注2:关于个人信息的范围和类型见GB/T35273一2020附录B。L来源:GB/T35273一2020,3.1,有修改3.10
个人敏感信息bzxZ.net
personalsensitiveinformation-旦泄露、非法提供或滥用可能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极易导致个人名誉、身心健康受到损害或歧视性待遇等的个人信息。
注1:个人敏感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银行账号、通信记录和内容、财产信息、征信信息、行踪轨迹、住宿信息、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14岁以下(含)儿童的个人信息等。注2:关于个人敏感信息的范围和类型见GB/T35273—2020附录B。[来源:GB/T35273一2020,3.2,有修改]3.11
privacystatement
隐私声明
组织和个人在收集、使用和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时所公开的声明。注:通常包括其收集、使用、保护和处理个人信息的规定和承诺。3.12
+secondarydata
二手资料
以前收集好的而且通常已经使用过的信息资料。[来源:GB/T26315—2010,5.1.10]]3.13
社交媒体数据
socialmediadata
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时自创或分享的信息。示例:评论或照片。
穿戴式设备
可穿戴设备
wearable devices;WD
能够穿戴并实现预期功能的装置,注:常见的穿戴式设备如头盔、手环、手表等。[来源:GB/T40683—2021,3.1.1]3.15
researchserviceprovider
调查服务提供者
按照客户要求,实施移动调查项目或担当调查顾问的机构或个人。2
移动调查相关方
移动调查相关方包括受访者、客户和公众,以及调查服务提供者。5移动调查实施步骤
5.1概述
GB/T43390—2023
移动调查实施步骤主要包括确定调查目标、设计调查问卷、选择调查平台或工具、发布调查问卷、推广和宣传、数据收集和分析、生成调查结果报告等内容。5.2确定调查目标
明确调查的目的和目标,确定需要收集的信息和数据。5.3设计调查问卷
根据调查目的和目标,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宜包含清晰的问题,以便能够准确收集所需的信息。5.4选择调查平台或工具
选择适合的调查工具和平台,如在线调查平台、移动应用程序等,确保调查工具和平台能够满足调查需求,并提供方便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功能。5发布调查问卷
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发布给调查对象,可通过在线调查平台、移动应用程序、移动电话等进行调查。5.6推广和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和推广调查问卷,如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网站、短信、电话等,确保调查问卷能够被目标受众广泛知晓和访问。
数据收集和分析
收集调查数据,并进行分析。可以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展示调查结果。
8生成调查结果报告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生成调查结果报告。根据调查结果,可以进行改进、决策或制定相应的策略移动调查相关方的关系和责任
受访者的关系和责任
6.1.1确保无伤害
在移动调查过程中,调查服务提供者宜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以确保受访者不会受到伤害。3
GB/T43390—2023
调查服务提供者宜只向受访者询问可被接受的、安全的和合理的信息。调查服务提供者宜确保向受访者提供的任何软件都经过严格测试,符合现有的隐私保护规定,不干扰或损坏移动设备。6.1.1.2安全
当拨打移动电话时,调查服务提供者宜确认被访者接听电话时的情况是否合法、安全和方便当移动调查要求受访者作为数据收集者去特定的地点执行任务时,调查服务提供者宜提醒受访者不要做任何可能使他们处于危险、触犯法律或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6.1.1.3保密性与敏感性数据
调查服务提供者在开展移动调查时,宜考虑受访者可能被偷听、个人信息或行为不经意被披露或由于环境变化影响被访者反应等情况,确保电话访问的保密性。当向受访者询问敏感话题,尤其是会引起伤害的话题时,调查服务提供者宜小心处理。6.1.1.4成本
调查服务提供者设计调查方案时宜避免受访者在参与移动调查时可能会产生成本(包括数据下载、接入网络、发送短信、数据流量超支、漫游费和标准电话费用等)。无法避免时,调查服务提供者宜通过现金、移动支付或其他形式进行补偿。6.1.1.5区分研究活动与非研究活动为研究目的而收集的任何个人资料,未经受访者授权不可用于任何其他目的。非研究活动收集个人信息时,调查服务提供者宜将其与研究活动合理区分开,并且在数据收集之前获得受访者的同意6.1.2儿童和其他弱势人群
在调查儿童或其他弱势人群时,宜征得其监护人的明示同意。6.1.3调查的通知、诚信、同意和自愿性6.1.3.1一般要求
在收集任何形式的个人信息之前,调查服务提供者宜获得受访者对以下内容的同意:受访者的身份;
计划收集的信息;
收集数据的目的;
数据收集方法;
受访者的参与时长;
如何保护数据;
g)与谁共享数据并以何种形式共享。这些信息宜清楚、简明和突出。此外,如果上述任何一项信息发生变化,都需要受访者的进一步同意。不宜欺诈、诱骗、强迫受访者。受访者自愿参与调查,并且宜被允许随时撤回并删除其个人信息。6.1.3.2数据最小化与合理负担
调查服务提供者在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时,宜限制在与调查相关的项目上。调查服务提供者还宜确保调查工作简洁、清晰、易操作。6.1.3.3接触潜在受访者
GB/T43390—2023
调查服务提供者不能使用任何非法手段获取潜在受访者的电子邮件或手机号码。6.1.3.4报酬
为了鼓励参与移动调查,调查服务提供者可提供报酬,并确保受访者清楚了解以下内容:报酬是什么;
谁来管理报酬;
受访者何时收到报酬;
是否有附加条件(例如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获得被动研究数据、通过质量控制检查、社区活跃成员所需的最少时间等)。
6.1.4被动数据收集
6.1.4.1概述
移动应用程序能够在不直接与受访者交互的情况下收集大量的个人信息。例如通过上网和浏览历史记录、应用程序使用统计、积分卡数据、地理位置、社交媒体数据、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等所产生的数据或从移动设备上获得的数据。此外,在调查中可采用在线跟踪等技术合法合规地开展被动数据收集工作。这些技术可实现:提高在线样本的完整性;
预防作弊;
调查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在线受众测量、内容测试和广告评估c
生物特征数据
在移动调查过程中,通过面部识别技术、眼动仪、虚拟现实(VR)眼镜和其他可穿戴设备进行生物特征数据收集时,数据的收集、处理等过程宜符合GB/T35273一2020相关要求6.1.4.3
照片和录音
在收集、处理和储存照片、录像和录音等个人信息时,宜事先告知受访者其特定用途,确保得到受访者授权后才可以与客户共享。
6.1.4.4商店内跟踪
商店内跟踪是一种被动的数据收集方式,当受访者购物时记录其在商店里的活动轨迹。具体应用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受访者被要求携带一个设备或下载一个应用程序,这个设备或应用程序可以同步硬件(如信号浮标)跟踪并存储记录活动信息。在利用这种方法时,要遵循通知和统一的相关要求。第二类,受访者可能没有被明确告知他们正在被观察,而行为数据是当他们在商店时收集的。在这种情况下,调查服务提供者宜确保:a)
法律允许监测和收集数据;
有明确的标志表明行为正在被记录;任何识别特性在操作上尽可能被删除或模糊化c)
6.1.5神秘顾客调查
神秘顾客调查中的受访者(多指雇员)通常不知道他们正在被观察。调查服务提供者宜尽可能确保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