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679.2-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4679.2-2020
中文名称:植物保护机械 背负式喷雾器 第2部分:安全和环境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Equipment for crop protection—Knapsack sprayers—Part 2: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0-04-28
实施日期:2020-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3616029
相关标签:
植物保护
机械
背负式
喷雾器
安全
环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农业>>农业机械、工具和设备>>65.060.40植保设备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农、林机械与设备>>B91农机具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38.0
出版日期:2020-04-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杨学军、陈健、潘增富、刘仙德、周海燕、严荷荣、陈俊宝、靳晨
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台州信溢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台州市丰田喷洗机有限公司、浙江欧森机械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1)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 24679的本部分规定了操作者背负于背部或肩部的背负式喷雾器(机)设计和制造的安全和环境要求及其验证方法。本部分还规定了制造商提供的关于安全操作(包括剩余风险)的信息类型。本部分适用于农业和园艺用途、药液箱额定容量大于3 L,摇杆操作的背负式喷雾器、背负式压缩喷雾器和使用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的液力雾化背负式喷雾器(机)。本部分不适用于ISO 28139规定的背负式喷雾喷粉机。本部分涉及了正常使用或制造商合理预见的误用背负式喷雾器(机)有关的重大危险、危险状态和危险事件(参见附录A),但不包括以下原因造成的危险:静电、喷药用的化学药剂引起的爆炸或火灾、结构完整性不足。本部分不适用于发布前制造的背负式喷雾器(机)。
标准内容
ICS 65.06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679.2—2020
代替GB/T24679.2—2009
植物保护机械
背负式喷雾器
第2部分:安全和环境要求
Equipment for crop protection-Knapsack sprayers-Part 2: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ISO 19932-1:2013 Equipment for crop protection—Knapsack sprayers-Part 1: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MOD)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4679《植物保护机械背负式喷雾器》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1部分:试验方法;
第2部分:安全和环境要求。
本部分为GB/T24679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24679.2—2020
本部分代替GB/T24679.2一2009《植物保护机械背负式喷雾器第2部分:技术要求》。与GB/T
24679.2-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3个定义(见3.1、3.2、3.3)增加了对喷雾器操作的防护要求(见4.1.1)。一增加了与喷雾液体接触的部件耐腐蚀性要求(见4.1.5)。-增加了残留液体量要求(见4.1.9)。修改了背带的要求(见4.2.3,2009年版的4.2.2)。一增加了药液箱的材料抗紫外线要求(见4.4.3)。一增加了对摇杆操作的背负式喷雾器的附加要求(见第5章)。一增加了对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的背负式喷雾器(机)的附加要求(见第6章)。一增加了对压缩喷雾器的附加要求(见第7章)。一增加了使用信息要求(见第8章)。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019932-1:2013《植物保护机械背负式喷雾器第1部分:安全和环境要求》。本部分与ISO19932-1:201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3864-1:2011;
2893.1-2013代替了IS0
10396—2006代替了IS0
18520—2001代替了IS0
11684:1995;
8169:1984;
20085—2006代替了IS0
5681:1992。
增加了背负式喷雾器(机)总质量不适用的机型(见4.1.2)。更改了4.3.5注释的内容(见4.3.5)。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台州信溢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台州市丰田喷洗机有限公司、浙江欧森机械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学军、陈健、潘增富、刘仙德、周海燕、严荷荣、陈俊宝、靳晨。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4679.2—2009。
1范围
植物保护机械背负式喷雾器
第2部分:安全和环境要求
GB/T24679.2—2020
GB/T24679的本部分规定了操作者背负于背部或肩部的背负式喷雾器(机)设计和制造的安全和环境要求及其验证方法。本部分还规定了制造商提供的关于安全操作(包括剩余风险)的信息类型本部分适用于农业和园艺用途、药液箱额定容量大于3L,摇杆操作的背负式喷雾器、背负式压缩喷雾器和使用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的液力雾化背负式喷雾器(机)。本部分不适用于ISO28139规定的背负式喷雾喷粉机。
本部分涉及了正常使用或制造商合理预见的误用背负式喷雾器(机)有关的重大危险、危险状态和危险事件(参见附录A),但不包括以下原因造成的危险:静电、喷药用的化学药剂引起的爆炸或火灾、结构完整性不足。本部分不适用于发布前制造的背负式喷雾器(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93.1-2013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ISO3864-1:2011,MOD)
GB/T4269.5—2003便携式林业机械操作者控制符号和其他标记(ISO3767-5:1992,IDT)GB/T5390-2013林业及园林机械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便携式手持操作机械噪声测定规范工程法(2级精度)(ISO22868:2011,IDT)GB10396一200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ISO11684:1995,MOD)
GB/T15706—2012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ISO12100:2010,IDT)GB/T16251-2008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ISO6385:2004,IDT)GB/T18519-2001植物保护机械喷雾机卡口式固定的喷头连接尺寸(idtISO10626:1991)GB/T18520-2001植物保护机械喷雾机喷头和压力表的连接尺寸(eqVISO8169:1984)GB/T20085—2006植物保护机械词汇(ISO5681:1992,MOD)GB/T20183.1-2006植物保护机械喷雾设备第1部分:喷雾机喷头试验方法(ISO5682-1:1996,IDT
GB/T21398—2008农林机械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ISO14982:1998,IDT)GB/T23821-2009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ISO13857:2008IDT)GB/T24679.1一2017植物保护机械背负式喷雾器第1部分:试验方法(ISO19932-2:2013IDT)
GB/T32243一2015植物保护机械喷雾机(器)过滤器标识用颜色编码(ISO19732:2007,IDT
HG/T3043—2009农业喷雾用橡胶软管(ISO1401:1999,IDT)GB/T24679.2—2020
LY/T3165-2019林业机械便携式割灌机和割草机发动机性能和燃油消耗(ISO8893:1997,IDT)
IS013732-1:2006热环境的人类工效学人对表面接触的反应的评定方法第1部分:热表面(Ergonomics of the thermal environmentMethods for the assessment of human responses to contactwith surfaces-Part 1:Hot surfaces)ISO29664:2010塑料含酸性沉积物的人工风化(Plastics-Artificialweatheringincludingacidic deposition)
3术语和定义
GB/T20085—2006和GB/T157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背负式喷雾器(机)knapsacksprayer由操作者通过一个或多个背带背负于背部或肩部自行携带的喷雾器(机)。3.2
额定容量nominalvolume
喷雾器(机)药液箱上最大装液位置标志所指示的容积。注:最大装液位置可以用水位线的位置上限表示,也可以用专用标记的位置下限来标示。3.3
最大工作压力maximum working pressure喷雾器(机)任何部件允许的最大压力。4通用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喷雾器(机)应符合本条款规定的安全和环境要求和/或保护措施,以及第5章第7章规定的特定类型背负式喷雾器(机)的附加要求。此外,喷雾器(机)的设计应符合GB/T15706-2012和GB/T16251-2008中规定的原则。本部分没有涉及相关非重大危险。
喷雾器(机)的喷雾、加液、排空和清洗(包括清洗喷头和过滤器)等全部操作,应能由一名操作者戴防护手套进行。
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来进行验证。4.1.2药液箱和燃油箱中装有额定容量的药液和燃油的喷雾器(机)总质量应不超过25kg【使用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的背负式喷雾器(机)除外」。处于待用状态装有额定容量的药液和燃油的喷雾器(机)在垂直位置时,其重心与穿过背带固定点的垂直面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150mm。通过测量来进行验证。
4.1.3喷雾器(机)的喷雾量应可调节,其偏差应不超过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各设定值的土15%。按照GB/T24679.1-2017中5.3.2进行试验验证。4.1.4应能不使用专用工具或使用随机提供的工具方便地更换说明书中规定的易损件(如喷头、过滤器、防滴阀、阀门、隔膜);更换操作时操作者应戴防护手套,不污染人员和环境。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来进行验证。4.1.5作业过程中所有与喷雾液体接触的部件应耐腐蚀。按规定在测试液体中浸泡后,小部件或大部件材料样品的质量变化应不超过浸泡前质量的10%。部件应不变形,当重新组装到喷雾器(机)上时,2
喷雾器(机)应无渗漏,且能正常工作。24679.1-2017中5.3.9进行试验验证。按照GB/T
GB/T24679.2—2020
4.1.6喷雾器(机)应设有把手类的装置,以便于在其加药液后处于直立状态时可以提起和移动。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进行验证。4.1.7在加液过程中,不论药液箱中的液体量有多少,喷雾器(机)应能在朝任意方向倾斜8.5°土0.2°时保持稳定。
按照GB/T
24679.1-2017中5.3.4进行试验验证,4.1.8喷雾器(机)的设计应保证在停止喷雾时液体损失降到最低。喷雾关闭后5s内,从喷头排出的液体量应不超过5mL。
通过测量来进行验证。
4.1.9额定容量不大于17L的喷雾器(机),残留液体量应不超过250mL。额定容量大于17L的喷雾器(机),残留液体量应不超过药液箱额定容量的1.5%。摇杆操作的喷雾器按照GB/T
24679.1-2017中6.1.3进行试验验证,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的喷雾器(机)按照GB/T2
24679.1-2017中8.1.2
24679.1-2017中7.2进行试验验证,压缩喷雾器按照GB/T进行试验验证。
4.1.10喷雾器(机)的设计应能避免在意外过量加液溢出时产生液体滞留,其外表面附着的药液量应不超过70mL。
摇杆操作的喷雾器按照GB/T
24679.1-2017中6.1.2进行试验验证,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的喷雾器(机)按照GB/T
T24679.1-2017中7.2进行试验验证,压缩喷雾器按照GB/T24679.1-2017中8.1.1进行试验验证。
4.1.11在进行GB/T
24679.1-2017中规定的坠落试验后,喷雾器(机)的承压部件应能承受两倍于制造商规定的最大工作压力。
24679.1-2017中5.4进行试验验证。按照GB/T
4.1.12软管连接应防止损坏,以防泄漏。通过检查进行验证。
4.2背带
4.2.1喷雾器(机)应配备背带。背带应可依据操作者的身材进行调节,以便于一个人能够拿起、携带和放下喷雾器(机)。
应设计双肩式背带,以使压力均匀分配到操作者的两个肩膀上,且应防止向任何方向的滑动。双肩式背带应装有快速脱开机构,其位置在喷雾器(机)与背带之间的连接处或背带与操作者之间的连接处。无论是通过背带的设计,还是使用快速脱开机构,都应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喷雾器(机)可以快速从操作者身上脱开。
如果装有快速脱开机构,应可以在喷雾器(机)装满液体的情况下用单手操作打开。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进行验证。4.2.2背带应使用非吸水性材料制成。在按规定浸水后,背带质量的增加应不超过其干质量的30%。按照GB/T
24679.1-2017中5.3.8进行试验验证。4.2.3每条背带承载部分的长度至少为100mm10mm,且其最小舒适宽度:
a)对于装液后质量不大于10kg的喷雾器(机),为25mm;b)对于装液后质量大于10kg的喷雾器(机),为50mm。载荷应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宽度上。通过测量进行验证。
4.2.4承载区域有衬垫的,衬垫应不无故滑动偏离其位置。3
GB/T24679.2——2020
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进行验证。4.2.5在规定的背带坠落试验后,承载带及其固定点处应没有损坏,不会降低其使用功能按照GB/T
24679.1-2017中5.3.3进行试验验证。4.3药液箱
额定容量应以整数的升(L)表示,应以最小分辨率1L来确定药液箱的加液位置4.3.1
通过观察进行验证。
4.3.2容量刻度水位线的误差应不超过读数值的±10%。24679.1-2017中5.3.5进行试验验证。按照GB/T
4.3.3药液箱的材料应能抗紫外线。按照ISO29664:2010中方法B进行试验,经过6周照射后,药液箱的材料应不出现裂纹,其抗拉强度的变化应不大于初始强度的20%。由药液箱材料的制造商提供符合要求的证明。4.3.4往药液箱中加液至额定容量的时间应不超过60s,所有液体溢出总量应不超过5mL。24679.1-2017中5.3.6进行试验验证。按照GB/T
4.3.5药液箱中的液体应能被完全排空,残留液量应不超过50mL。按照GB/T24679.1-2017中5.3.7进行试验验证。注:不适用于装有隔膜泵的喷雾器(机)。4.3.6应避免操作者在排空药液箱时接触农药。操作者应佩戴保护手套不借助工具打开排出口。药液应朝远离操作者的方向排出,并收集到适当的容器中。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进行验证。4.4控制装置
4.4.1操作者应能戴上适当的防护手套操作所有的控制装置。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进行验证。4.4.2压力管路中应配置快速截流装置,其位置应在操作者正常作业位置容易触及的范围内。应通过弹簧或锁定装置等施加强制力,以防止截流装置意外打开。如果截流装置开启状态是可以锁定的,则应通过两个独立的、不同的动作锁定,并可以用一个动作进行解锁。解锁后该装置应自动关闭。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进行验证。4.4.3机械截流装置的设计应保证工作可靠、开关动作准确,在25000次工作循环后应不泄漏。按照GB/T24679.1-2017中5.3.1进行试验验证。4.4.4喷雾器(机)应装有预设压力值的压力控制装置(调压器):此压力控制装置应是可调的,且压力调整过程中不污染操作者和环境。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进行验证。4.5软管
药液箱的软管接头到手持喷杆柄处的接头之间的软管长度应不小于1200mm,保证能够不受4.5.1
约束地操作喷杆。
通过测量进行验证。
4.5.2应配置柔性软管,以便在所有正常工作位置上不会出现死弯。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进行验证。4.5.3喷雾器(机)所配软管(包括随机备用软管)应符合HG/T由软管制造商提供符合要求的证明。4
3043—2009的规定。
4.6过滤器
GB/T24679.2—2020
4.6.1输往喷头的液体应至少经过一级过滤,过滤器网孔尺寸应和制造商推荐使用的喷头大小相适应。过滤器应以能够识别的方式进行标记,可以依据过滤器上标注的网孔尺寸或按GB/T2015规定的标记颜色编码直接识别,也可以通过说明书中给出的信息进行识别。通过观察进行验证。
32243-
4.6.2过滤器应安装在可以自由触及的位置。操作者应能戴适当的防护手套拆卸和清洗过滤器,且不会污染操作者或污染环境。
通过观察进行验证。
4.7喷杆和喷头
4.7.1应可以通过安装符合GB/T
、18520-2001规定的不同尺寸的喷头来调整喷雾性能适应不同的使用条件,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或对环境的影响。水平喷杆上安装扇形雾喷头的固定装置应符合GB/T18519-2001的规定。
通过观察进行验证。
4.7.2喷杆应使操作者与雾流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从把手前端到喷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0mm。通过测量进行验证。
4.7.3喷雾器(机)应具有喷杆固定夹等装置,以防止在存放和加液时发生喷头外部堵塞。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进行验证。4.7.4喷雾器(机)所配喷头(包括随机备用的喷头)的喷雾量误差应不超过喷头制造商给出的额定喷量的士10%。
按照GB/T
20183.1-2006进行试验验证,
4.7.5手持喷杆前端配备了安装扇形雾喷头的水平喷杆时,水平喷杆上喷头之间的喷雾量误差应不超过10%。
按照GB/T
20183.1-2006进行试验验证
4.7.6喷头上应有可以直接识别、或由说明书给出信息进行识别的标志;在喷头的适当位置至少应标注喷头的类型和编码。
通过观察进行验证。
摇杆操作的背负式喷雾器的附加要求5
5.1一般要求
5.1.1按照GB/T24679.1-2017中6.2规定进行坠落试验后,喷雾器的功能应保持正常。5.1.2按照GB/T24679.1-2017进行压力试验和坠落试验后,总泄漏量应不超过:a)0mL,
在直立位置时;
mL,在45°倾斜位置时;
c)5mL,
按照GB/T
5.2药液箱
在水平位置时。
24679.1-2017中5.5进行试验验证。5.2.1药液箱应具有压力补偿装置。通过观察进行验证。
5.2.2药液箱总容量应至少超过额定容量的5%。GB/T24679.2—2020
按照GB/T
24679.1-2017中5.3.5进行试验验证。5.2.3药液箱加液口的直径应不小于100mm,以避免加液时溢漏。加液口应有过滤器,其网孔尺寸为0.5 mm~2.0 mm。
通过测量进行验证。
5.2.4药液箱加液口应设有不使用工具就能打开和关闭的药箱盖。药箱盖应有固定装置,通过拧紧螺纹固定或其他方法确保其始终处于关闭位置,以避免意外松动。药箱盖应有连接装置连接在喷雾器上。通过观察进行验证。
5.2.5药液箱加液口内径和加液过滤器外径之差不应超过2mm,过滤器网孔尺寸应不超过2mm。通过测量进行验证。
6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的背负式喷雾器(机)的附加要求6.1一般要求
按照GB/T
a)0mL,
c)5mL,
6.2药液箱
24679.1-2017的规定进行压力试验后,总泄漏量应不超过:在直立位置时:
在45°倾斜位置时:
在水平位置时。
6.2.1药液箱应具有压力补偿装置。通过观察进行验证。
6.2.2药液箱总容量应至少超过额定容量的5%,24679.1-2017中5.3.5进行试验验证。按照GB/T
6.2.3加液口的直径应不小于100mm,以避免加液时溢漏。加液口应有过滤器,其网孔尺寸为0.5 mm~2.0 mm。
通过测量进行验证。
6.2.4药液箱加液口应设有不使用工具就能打开和关闭的药箱盖。药箱盖应有固定装置,采用拧紧螺纹固定或其他方法确保其始终处于关闭位置通过观察进行验证。
6.2.5药液箱内液体应可以在不翻转机身的情况下完全排空。药液箱中残留液体量应不超过50mL。24679.1-2017中5.3.7进行试验验证。按照GB/T
6.2.6药液箱加液口内径和加液过滤器外径之差应不超过2mm,过滤器网孔尺寸应不超过2mm。通过测量进行验证。
6.3控制装置
6.3.1发动机驱动的喷雾器(机),应装有发动机启动装置,在发动机启动时不需要单独的辅助工具(如皮带或拉绳等)。发动机装有电启动装置时,电启动装置应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且不同的动作操作。喷雾器(机)应装有停机装置,不需持续的手动操作即可使发动机完全停止。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进行验证。6.3.2喷雾器(机)应配置卸压装置,防止喷雾器(机)的压力超过制造商指定最大工作压力的120%。卸压装置卸压后,应能回到密封状态,使喷雾器(机)正常工作,没有泄漏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进行验证。6
6.4动力驱动组件
GB/T24679.2—2020
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的喷雾器(机)的设计应确保动力驱动的部件,如皮带轮、轴、齿轮和飞轮,以及传动皮带和链条不被接触。防止接触危险部件的护罩或防护装置的开口尺寸和安全距离应符合GB/T23821-2009中表4的规定。通过观察和测量进行验证。
6.5燃油箱
6.5.1燃油箱盖应有锁紧装置,并应有单向通气系统。通过观察进行验证。
6.5.2燃油箱开口直径应不小于20mm,润滑油箱(如果有)开口直径应不小于15mm。通过测量进行验证。
6.5.3燃油箱总成的设计应保证在正常工作温度时,任何操作和运输位置都不会发生泄漏。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进行验证。6.6高温零件
发动机和消声器或与它们直接接触的零件应有防护装置,以避免在喷雾器(机)正常工作时被无意触摸到。对于可接触到的高温零件,可接触区域的面积应不大于10cm2。图1中探测锥能达到的位置被视为可接触区域。
注1:EN14930中规定了确定机器热表面无意可接触性的要求。可接触零件的温度应不对操作者造成危害。温度高于ISO13732-1中规定的0.5s接触时间对应的临界温度的热表面应不大于10cm2。注2:关于烧伤防护的示例,见ISO13732-1:2006中附录E通过测量进行验证。
单位为毫米
图1探测锥
6.7排气系统
排气出口的位置应使气体排向远离操作者正常操作位置的方向。通过观察验证。
6.8高电压零件
发动机或电动机在高电压下的所有零部件都应绝缘,使得在高电压下的材料不能被接触到。通过观察验证。
GB/T24679.2—2020
6.9抗电磁干扰
用于机器控制系统的所有电子元件应符合GB/T21398一2008中6.3和6.6机器抗电磁干扰的验收标准。
按照GB/T21398-2008进行试验验证。6.10噪声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降噪应是设计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要专门考虑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根据实际的噪声排放数值,评估所采取降噪措施的成效。引起和影响噪声的主要因素一般是发动机冷却系统、排气系统、泵和振动面。
操作者位置的A计权声压级和A计权声功率级应按照GB/T5390一2013中附录E在满载速度运行时测量并计算。
6.11振动
减振应是设计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要特别考虑从源头上采取措施。采用的减振措施成功与否是根据每个把手的实际总振动值来评估的。引起和影响振动的主要来源一般是发动机的动力、非平衡活动部件、离合器、轴承、泵和其他机构,以及操作者和喷雾器(机)之间的相互作用。
除了从根源上采取措施减少振动外,还应使用其他适用的技术措施,如隔振器和谐振体,将振动源和把手隔离。
7压缩喷雾器的附加要求
7.1一般要求
7.1.1按照GB/T
24679.1-2017中8.2规定进行坠落试验后,喷雾器的功能应保持正常。7.1.2喷雾器在任何位置都应不泄漏按照GB/T24679.1-2017中5.5进行试验验证。7.2背带
质量超过15kg的所有喷雾器应配置双肩背带质量为15kg或以下的喷雾器应至少配置单肩背带。通过观察进行验证。
7.3药液箱
7.3.1喷雾器应配有与其一体的加液漏斗,其上部直径应不小于100mm,或者漏斗是可以固定到药液箱。喷雾器未配置这样的加液漏斗时,喷雾器制造商应提供单独的漏斗,且应在说明书中说明。加液过滤器,可以和漏斗是一体的或单独提供,其网孔尺寸应为0.5mm~2.0mm。通过测量进行验证。
7.3.2药液箱总容量应比药液箱额定容量至少大25%。按照GB/T24679.1-2017中5.3.5进行试验验证。7.3.3喷雾器应设有卸压装置,防止喷雾器加压超过制造商规定最大工作压力的120%。卸压装置应可回到密封位置,使喷雾器正常工作,没有泄漏。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进行验证
8使用信息
8.1说明书
8.1.1一般要求
GB/T24679.2—2020
喷雾器(机)应提供关于其设计用途或已测试用途的信息,以及确保其在加液、调整、使用、清洗或维护过程中对操作者和环境造成的任何危险减至最低所需要的条件。关于需要提供给使用者的信息,本条款和GB/T15706-2012中6.4同时适用。
应当声明喷雾器(机)只能使用国家农药管理部门批准可用于背负式喷雾器(机)的农药。使用说明书中应提供关于操作人员/用户维修和喷雾器(机)的安全使用的全面指导信息,包括安全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PPE)的要求及所有操作培训的需要。特别应包括以下信息:a)制造商及其授权代理商(如果有)的名称和地址。b)运输、装卸和存放喷雾器(机)的要求,如在运输过程中固定喷雾器(机)以防止燃油损失或损害。
喷雾器(机)的调试:
1)组装说明,初始调试和检查;2)不当维护、使用不合格的部件及拆除安全装置可能导致的后果;3)对符号和安全标志的解释说明:4)燃油和机油(如有)的添加方式,特别是添加时的防火措施:5)电池充电说明(如有)。
d)喷雾器(机)的使用:
1)喷雾器(机)的用途,正确的使用方式及禁止的使用方式:2)主要零部件说明,标识和命名,包括安全装置、环境控制装置和背带及其功能介绍:3)操作指导,包括应与喷雾器(机)配套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PPE)类型及其使用方式:4)安全使用所需要的充分培训;5)关于操作者不得在疲劳、生病、醉酒或受其他药物影响的情况下使用喷雾器(机)的警告;6)在典型使用条件下可能遇到的危险,以及如何避免这些危险,包括顺风进行喷雾操作的建议;
7)启动和停机,应特别注意安全和环境控制;8)关于发动机废气排放的警告,以及在一个密闭房间内启动和运转发动机的危险警告;9)符号和安全标志说明;
10)在可能发生事故或堵塞时,应遵循的操作方法,以使设备能够安全恢复正常作业11)依据经验应不使用喷雾器(机)的方式。过冬后如何重新启动喷雾器(机)e)
调节压力的方法,包括使用各种喷头或调压阀时对喷雾器(机)所做调整的细节。g)
现场处理喷头堵塞或其他故障应遵循的程序。有关避免接触或吸入危险化学品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的建议,例如在下列各使用阶段穿戴个人h)
防护装备、调整喷杆:
1)向药液箱加注农药;
2)喷雾;
3)调整,包括避免污染环境、操作者或旁观人员的预防措施,例如缩短伸缩式喷杆;药液箱的排空与清洗;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