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888.1-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888.1-2020
中文名称:林业机械 杆式动力修枝锯安全要求和试验 第1部分:侧挂式动力修枝锯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Machinery for forestry—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for pole-mounted powered pruners—Part 1:Machines fitted with an integral combustion engin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0-04-28
实施日期:2020-04-28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林业机械
杆式
动力
安全
试验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农业>>农业机械、工具和设备>>65.060.80林业设备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农、林机械与设备>>B95营林机械与机具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38.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杨锋、唐恩常、吕江丰、胡安国、朱道庆、裴勇、赖佑政、王振东、高杨
起草单位: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森百联工具有限公司、浙江萨帕斯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永康威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派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浙江中马园林机器有限公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林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61)
提出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 20888的本部分规定了以内燃机为动力源经传动轴传递动力至切割附件的杆式侧挂式动力修枝锯(以下简称侧挂式修枝锯)的设计、结构和使用方面的安全要求及其试验方法。本部分中切割附件是指锯链及做往复运动或旋转运动的外径不大于205 mm的锯片。本部分提出了消除或减少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侧挂式修枝锯所产生的各种危害的方法,规定了由生产厂家提供的有关安全操作方面的资料要求。
本部分涉及了与侧挂式修枝锯相关的,正常使用时以及合理的、可预见误用时的所有的重要危害,但没有涉及在操作手册中已经提出警告的架空电缆引起的电击危害。
注:严重危害一览表参见附录A。
本部分适用于在其实施后生产的侧挂式修枝锯。
标准内容
ICS65.06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888.1—2020/IS011680-1:2011代替GB20888.1-2013
林业机械
杆式动力修枝锯安全要求和试验第1部分:侧挂式动力修枝锯
Machineryforforestry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forpole-mountedpowered pruners-Part 1: Machines fitted with an integral combustion engine(ISO11680-1:2011,IDT)
2020-04-28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赏会
2020-04-28实施
GB/T 20888.1—2020/ISO11680-1:2011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安全要求和/或防护措施
切割附件
切割附件运输护罩
安全距离
发动机起动装置
发动机停机装置
油门控制
离合器
高压带电部件的防护
高温部件的防护
废气排放
振动,
电磁兼容
使用信息
使用说明书
警告:
标签试验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严重危害一览表
GB/T20888.1—2020/ISO11680-1:2011GB/T20888《林业机械杆式动力修枝锯安全要求和试验》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侧挂式动力修枝锯;
第2部分:背负式动力修枝锯。
本部分为GB/T20888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B20888.1一2013林业机械杆式动力修枝锯安全要求和试验动力修枝锯》,与GB20888.1—2013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无变化。第1部分:侧挂式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1680-1:2011《林业机械杆式动力修枝锯安全要求和试验第1
部分:侧挂式动力修枝锯》。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GB/T5390—2013
林业及园林机械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便携式手持操作机械噪声测定规范工程法(2级精度)(ISO22868:2011,IDT)GB/T5395—2014
林业及园林机械
范手把振动(ISO22867:2011,IDT)GB/T15706—2012
GB/T18960—2012
GB/T18961—2012
GB/T21398—2008
LY/T1035—2001
机械安全
林业机械
林业机械
农林机械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便携式手持操作机振动测定规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ISO12100:2010,IDT)便携式油锯词汇(ISO6531:2008,IDT)便携式割灌机和割草机词汇(ISO7112:2008.IDT)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ISO14982:1998.IDT)便携式割灌机切割附件单片金属刀片(idtISO7113:1999)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林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1)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森百联工具有限公司、浙江萨帕斯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永康威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派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浙江中马园林机器有限公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锋、唐恩常、吕江丰、胡安国、朱道庆、裴勇、赖佑政、王振东、高杨。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20888.12006、GB20888.1—2013。1
1范围
GB/T20888.1—2020/ISO11680-1:2011林业机械杆式动力修枝锯安全要求和试验第1部分:侧挂式动力修枝锯
GB/T20888的本部分规定了以内燃机为动力源经传动轴传递动力至切割附件的杆式侧挂式动力修枝锯(以下简称侧挂式修枝锯)的设计、结构和使用方面的安全要求及其试验方法。本部分中切割附件是指锯链及做往复运动或旋转运动的外径不天于205mm的锯片。本部分提出了消除或减少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侧挂式修枝锯所产生的各种危害的方法,规定了由生产厂家提供的有关安全操作方面的资料要求。
本部分涉及了与侧挂式修枝锯相关的,正常使用时以及合理的、可预见误用时的所有的重要危害,但没有涉及在操作手册中已经提出警告的架空电缆引起的电击危害。注:严重危害一览表参见附录A。本部分适用于在其实施后生产的侧挂式修枝锯。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3821—2009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ISO13857:2008,IDT)ISO6531林业机械便携式油锯词汇(Machineryforforestry—Portablechainsaws—Vocabulary)
ISO7112:2008林业机械便携式割灌机和割草机词汇(MachineryforforestryPortablebrush-cutters and grass-trimmers-Vocabulary)便携式割灌机切割附件单片金属刀片(Portablehand-heldforestryma-ISO7113:1999
chines-Cutting attachmentsforbrush cutters-Single-piecemetal blades)ISO8893林业机械便携式割灌机和割草机发动机性能和燃油消耗(ForestrymachineryPortablebrush cutters and grass-trimmers-Engine performance and fuel consumption)ISO12100:2010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Safetyofmachinery—Generalprinciples for design-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reduction)ISO14982:1998农林机械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Agriculturalandforestryma-chinery-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Test methods and acceptance criteria)ISO22867林业及园林机械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便携式手持操作机械振动测定规范手把振动(Forestry and gardening machineryVibration test code for portable hand-held machines with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Vibrationatthehandles)ISO22868林业及园林机械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便携式手持操作机械噪声测定规范工程法(2级精度)[ForestryandgardeningmachineryNoisetestcodeforportablehand-heldmachineswith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Engineeringmethod(Grade2 accuracy))IEC60745-1:2006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Hand-heldmotor-operatedelectric toolsSafetyPart l:General requirements)1
GB/T20888.1-2020/IS011680-1:20113
术语和定义
ISO7112、ISO6531和ISO121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杆式动力修枝锯
pole-mountedpowered pruner
安装有动力源并经长传动轴套管(杆)传递动力至切割附件,用于切割一段距离外枝極的机器。注:图1给出了本部分规定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带有锯链式切割附件的侧挂式动力修枝锯示例。6
说明:
动力装置:
2—后手把:
3——背带;
4—前手把:
5—轴套管;
6——切制附件。
带有锯链式切割部件的侧挂式修枝锯示例图1
安全要求和/或防护措施
侧挂式修枝锯应遵守本章中的安全要求和/或防护措施。另外,侧挂式修枝锯的设计应满足ISO12100中给出的本部分未涉及的相关但非严重危害的准则。2
GB/T20888.1—2020/ISO11680-1:2011安全使用侧挂式修枝锯取决于安全的工作条件,包括使用手套、工作靴及眼部、耳部、头部的个人防护设备以及安全工作程序(见5.1)。除非本部分另行规定,否则安全距离应满足GB/T23821一2009中4.2.4.1与4.2.4.3的要求4.2手把
4.2.1要求
侧挂式修枝锯应具有供双手分别握持的两个手把,其结构设计上应确保不管操作者是否戴防护手套都能完全握住手把,并且手把的形状和表面能确保握持的可靠性。如果靠近切割附件的手把是轴套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直径应介于20mm和50mm之间,手把长度应不小于100mm。弧形或环形手把握持区域长度可由直线或曲率半径大于100mm的多段曲线段组成,在握持区域表面的一端或两端的曲率半径应不大于10mm4.2.2检验
通过观察和测量检验手把的设计和尺寸。4.3背带
4.3.1要求
侧挂式修枝锯应配备可调节的背带。背带的主要功用是在非切割状态移动工位时吊挂机器和减少与切割附件意外接触的危险。
背带应配置快速释放机构或采用类似设计,以保证在发生紧急事故时能迅速使人与机器分离。无论以何种方式应对紧急事故的快速释放机构都应确保侧挂式修枝锯能快速从背带上脱开或背带从操作者身上迅速解开。
若安装有快速释放机构,则应保证即使在负载状态下,也能用一只手将其打开并且释放机器4.3.2检验
通过观察来检验背带及其调整机构的功能。通过在操作者穿着背带时并在吊挂点垂直施加3倍于机器净重量的力的方法,来对快速释放机构进行功能测试。4.4切割附件
4.4.1锯链式切割附件
4.4.1.1要求
锯链式切割附件应有调节锯链张紧程度的装置,其张紧度可调至使用说明书所述的张紧状态,在使用说明书中应描述确保锯链张紧度的方法链轮应有自动或手动润滑装置。如果装有手动润滑装置,应保证在双手握持机器时能够操纵该装置。
4.4.1.2检验
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来检验锯链的润滑和调整方式。3
GB/T20888.1—2020/ISO11680-1:20114.4.2
圆锯片式切割附件
4.4.2.1要求
圆锯片应为单片式锯片且其表面质量和材质应符合ISO7113的规定。圆锯片应加以紧固,以阻止其与固定座或驱动轴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紧固圆锯片的方法也应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松动。
本要求适用于使用说明书中推荐的所有圆锯片。4.4.2.2检验
通过观察和如下试验来检验切割附件的安装: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安装切割附件。a)
锁定传动轴。
给切割附件施加一扭矩M,其数值按式(1)计算:M=0.4×VXk
式中:
M—扭矩,单位为牛米(N·m);V——发动机排量,单位为立方厘米(cm);k传动比,发动机与切割附件的转数比。d)接正常转动方向进行五次试验,然后接相反方向再进行5次试验。圆锯片表面质量及其材料按ISO7113的规定进行检验。4.4.3切割附件强度
4.4.3.1要求
...(1)
所有推荐的切割附件,其安装系统以及防护装置,在经4.4.3.2所述的硬质表面冲击后不应断开或出现裂纹。
4.4.3.2检验
将侧挂式修枝锯自由悬挂,悬挂点距后手把中心150mm土2mm,且距试验表面垂直距离为775mm±2mm
允许侧挂式修枝锯从起始位置即角度为45°士2°的位置向水平方向绕悬挂点自由摇摆一次。供侧挂式修枝锯冲击的试验表面应为平整的混凝土或类似的结构。若冲击后,用肉眼观察切割附件,未发现任何裂纹,则将切割附件安装在机器上并加以防护,发动机以最大功率点转速的133%或最大转速(两者取较小者)运行60s士2s。发动机的转速通过油门扳机来控制。若圆锯片或导板弯曲不能使用,在超速运行试验前应进行更换若冲击试验后,肉眼观察切割附件,没有任何零部件射出,也没有任何的裂纹,则认为试件满足冲击强度试验要求。传动装置的失效不认为是试验的失效单片金属刀片也应按ISO7113:1999中第5章的规定进行检验。4.5
切割附件运输护罩
4.5.1要求wwW.bzxz.Net
机器应有运输护罩,其设计应保证在机器运输和贮存期间护罩罩在切割附件上不脱落,4
4.5.2检验
握持侧挂式修枝锯于任意方向,观察护罩是否脱落4.6安全距离
4.6.1要求
GB/T20888.1—2020/ISO11680-1:2011在切割附件调节到距操作者最近位置时,自油门扳机后部到切割附件未被罩住部分最近一点的距离应不小于1250mm。
若油门扳机可调,则在任何可调位置均应满足上述1250mm的规定。自油门扳机后部到切割附件未被罩住部分最近一点的最小距离应适用于所有生产厂家推荐的切割附件。
在靠近切割附件的轴管一端应固定一凸起物如环、箍等,用以警告操作者其手已经靠近切割附件。按测量锯链长度的方法测量自固定凸起物后部到切割附件未被罩住部分最近一点的距离,应不小于120mm。
4.6.2检验
通过测量和观察来检验是否有固定凸起物、油门扳机调整方法以及油门扳机后部到切割附件未被罩住部分最近一点的距离。
发动机起动装置
4.7.1要求
起动装置可以是自带电池的电启动器,或者永久固结在机器上的手拉绳起动器。安装手拉绳起动器的侧挂式修锯应有自回绳装置对电启动器,应需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不同的操作步骤方能使其动作,以防误操作4.7.2检验
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来检验发动机起动装置。4.8发动机停机装置
4.8.1要求
侧挂式修枝锯应有发动机停机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不依靠持续的人力操作使发动机停止工作。停机装置的控制机构的位置应能保证操作者戴手套时也能双手操作。控制机构的颜色与背景应对比鲜明。
4.8.2检验
操作侧挂式修枝锯,观察发动机停机装置的功能。通过观察来检验控制机构的位置4.9油门控制
4.9.1位置
4.9.1.1要求
油门扳机的位置应确保戴防护手套握持机器手把时能勾动和松开扳机。5
GB/T20888.1—2020/ISO11680-1:20114.9.1.2检验
通过观察和功能试验来检验油门机的位置4.9.2操作
4.9.2.1要求
除非油门锁处于锁定状态(见4.9.3),否则侧挂式修枝锯的油门扳机应能自动复位到急速状态。通过油门扳机锁定装置的自动锁定,油门扳机应能保持在怠速状态。发动机起动以后,只有在油门扳机锁定装置解除锁定状态后,勾动油门机才能使发动机转速升高到切割附件开始运动的状态。
当油门锁解除后、发动机已处于急速状态,发动机起动完成为了减少切割附件的意外运动,油门控制结构的设计应保证油门扳机锁定装置接合时,对油门控制手把施加力,发动机的转速不会升高到离合器接合、切割附件开始运动的状态4.9.2.2检验
操作侧挂式修枝锯,观察检验油门扳机的功能。以最不利的方向向油门控制手把施加3倍于整机净重量(无切割附件,油箱为空)的力来检验油门控制结构的设计。4.9.3油门锁
4.9.3.1要求
如果有用于辅助起动的油门锁且其啮合会导致起动过程中切割附件的运动,那么油门锁的锁定功能应靠手动设定,当勾动油门扳机时应能自动解除锁定状态。油门锁的起动装置应该安装在手把握持部位以外,且至少需要两个单独的动作才能起动油门锁。手把握持区定义为距油门扳机后部前25mm至距油门扳机后部后75mm的范围施加在油门扳机上用于释放油门锁的释放力的大小不应超过25N。4.9.3.2检验
操作侧挂式修枝锯,通过观察和测量来检验油门锁的功能。测量在油门扳机后部前5mm士1mm处向扳机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扳机旋转半径)在1s内释放油门锁的力。离合器
4.10.1要求
离合器的设计应保证当发动机在任何低于1.25倍怠速转速运转时,切割附件不运动。4.10.2检验
将发动机的转速从怠速升至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最大急速转速的1.25倍,观察检验离合器是否满足要求。
4.11油箱
4.11.1要求
燃油箱盖应有连接链。
GB/T20888.1—2020/ISO11680-1:2011燃油箱注油口直径应大于20mm,机油箱(如果有)注油口直径应大于15mm。油箱口或盖均应有清晰的标志,以标示其功能。若仅对油箱盖做了标志,则油箱盖应不能互换燃油箱盖的结构设计应确保侧挂式修枝锯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各工位及搬运时,没有漏油现象。油箱注油口周围不应有妨碍加油的其他部件。应能使用漏斗加油。4.11.2检验
通过观察和测量来检验燃油箱盖连接链、开口尺寸和开口位置。任意方向旋转侧挂式修枝锯,检查燃油箱盖的密封性。油箱换气孔的渗油不属于漏油。4.12高压带电部件的防护
4.12.1要求
所有高压电器元件,包括火花塞帽都应合理布置、绝缘良好或进行防护,保证操作者与其接触时不致触电
停机开关应安装在低电压回路中4.12.2检验
高压带电部件的布置及绝缘应通过观察和使用IEC60745-1:2006中图1所示的标准指形规进行检验。停机开关通过观察来检验。高温部件的防护
4.13.1要求
汽缸及与汽缸直接接触的部件或消声器均应加以防护,以确保正常操作侧挂式修枝锯时不致意外接触上述部件。
用试验锥(见图2)检查操作者可能接触的高温部件表面积应不大于10cm2。这些可接触部位以及防止与高温表面接触的防护罩或防护板,若为金属表面,则其温度不应超过80℃,若是塑料表面,其温度不应超过94℃。注:更多信息,详见ISO13732-1:2006附录E单位为毫米
<90±1
2试验锥
4.13.2检验
通过图2所示的试验锥测量高温表面可接触面积来检验高温部件的防护。温度测量应在不受日光辐射且风速不大于3m/s的环境下进行。发动机以5s急速、5s高速空转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