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7408.1-2023日期和时间 信息交换表示法 第1部分:基本原则
GB/T 7408.1-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7408.1-2023

中文名称:日期和时间 信息交换表示法 第1部分:基本原则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Date and time—Representations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Part 1:Basic rule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12-28

实施日期:2024-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7321561

相关标签: 日期 时间 信息 交换 原则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35.020信息技术(IT)综合

中标分类号:综合>>经济、文化>>A13文件格式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7408-2005

采标情况:ISO 8601-1:2019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44页

标准价格:70.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李南阳 陆萱期 李东洋 马龙博 邱倩 栾俊达 冯欣 杨余久 方世世 张金杨 章建方 张全友 张珺 杨硕 周昌 黄增阳

起草单位:杭州先维科技有限公司、之江实验室、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浙江省智能技术标准创新促进会、中科标准(宁德)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麦芒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重庆大学等

归口单位: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3)

提出单位: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3)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以24小时制为基础的公历日期和时间以及它们的组合表示法。本文件适用于在信息交换中所涉及的日期和时间表示,还适用于基于协调世界时(UTC)的时间和时移的表示法。本文件不适用于非公历的日期表示法或非24小时制的时间表示法。本文件也不给出日期和时间表示法的字符编码。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35.020
CCS A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國
GB/T7408.1—2023/IS08601-1:2019代替GB/T7408—2005
日期和时间
信息交换表示法
第 1部分:基本原则 
Date and time-Representations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Part 1:Basic rules
2023-12-28 发布
8601-1:2019, IDT)
2024-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引信,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符号
术语和定义
4基本原则
基本规则.
时标构件和单位
扩展表示法
前置零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日的时间
日期和该日的时间
时间间隔
循环时间间隔
(资料性)日期和时间表达及表示法的示例附录A
参考文献
GB/T7408.1—2023/ISO8601-1:2019...10
GB/T7408.1—2023/IS08601-1:2019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7408《日期和时间信息交换表示法》的第1部分。GB/T7408部分:
第1部分:基本原则。
已经发布了以下
本文件代替GB/T7408一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英日期和时间表示法》,与
GB/T7408一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更改了文件的范围(见第1章,2005年版第1章);一增加了“时间”“时间轴”“时标”“时标单位”“时钟计时制”\24小时制”\日的协调世界时”\标准时间”“当地时标”“日的时间”“日历”“世纪年”\星期日历”\时移”\时钟秒”\时钟分”\时钟小时”“星期中的日历日”“月中的日历日”“年中的日历日”“年中的日历星期””年代”\日期和时间表达”“日期和时间表示法”“时标构件”“小数符号”术语和定义(见3.1);更改了“日期”“时刻”“时间间隔”“时间长度(时长)”“循环时间间隔”“协调世界时”“日的当地时间”“公历”“平年””闰年”\闰秒”“秒”\分”\小时”\日历日期”\顺序日期”\星期日期””日(天)”\日历日””星期”\日历星期””月”\日历月”\年””日历年”\世纪””基本格式”\扩展格式”“完全表示法”“降低精度表示法”“小数表示法”“扩展表示法”术语和定义(见3.1,2005年版第3章);
一一删除了“截短表示法”术语和定义(见2005年版3.22);增加了“3.2符号”,以及“概述”“时标构件符号”“复合构件符号”(见3.2.1、3.2.2、3.2.3);更改了“代替数字或标志的符号”“标志符”“分隔符”(见3.2.4、3.2.5、3.2.6,2005年版5.1.1、5.1.2、4.5);
更改了“基本规则”“公历”“星期日历”“扩展表示法”\前置零”(见4.1、4.2.1、4.2.2、4.4、4.5,2005年版4.1、4.3.2.1、4.3.2.2、4.7、4.8);增加了“24小时制”“时标构件和单位”(见4.2.3、4.3);删除了“单项表示法和组合表示法共有的特征”“时间单位”“日期”“表示法中采用的字符”“截短表示法”“双方约定”(见2005年版4.2、4.3.1、4.3.2.3、4.4、4.6、4.9);更改了“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见第5章,2005年版第5章),删除了所有表示法中的“截短表示法”(见2005年版5.2.1.3、5.2.2.2、5.2.3.3、5.3.1.4、5.4.2、5.6.4)。本文件等同采用IS08601-1:2019《日期和时间信息交换表示法第1部分:基本原则》。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一纳入了IS08601-12019/AMd1:2022的修正内容,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双线(II)进行了标示;
增加了示例(见3.1.2.2、3.1.2.4、3.1.2.6、3.1.2.11、3.1.2.16、3.1.2.19、3.1.2.21)。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3)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先维科技有限公司、之江实验室、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浙江省智能技术标准创新促进会、中科标准(宁德)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麦芒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重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Ⅲ
GB/T7408.1—2023/IS08601-1:2019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南阳、陆萱期、李东洋、马龙博、邱倩、栾俊达、冯欣、杨余久、方世世、张金杨章建方、张全友、张理、杨硕、周昌、黄增阳。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94年首次发布为GB/T7408一1994;—一2005年第一次修订;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T7408.1—2023/IS08601-1:2019GB/T7408旨在为信息交换提供标准的日期和时间格式表示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解、混淆的风险。GB/T7408
拟由2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基本原则。目的在于规定以24小时制为基础的公历日期和时间以及它们的组合表示法。
第2部分:扩展。目的在于规定日期和时间表示法的扩展内容,确保信息交换时的日期和时间表示的准确性。
3(所有部分)均为一一对应采用IS08601(所有部分),以保证日期和时间格式表示法与GB/T7408
国际接轨。通过制定该系列标准,完善相关标准体系。V
1范围
GB/T7408.1—2023/IS08601-1:2019日期和时间信息交换表示法
第1部分:基本原则
本文件规定了以24小时制为基础的公历日期和时间以及它们的组合表示法。本文件适用于在信息交换中所涉及的日期和时间表示,还适用于基于协调世界时(UTC)的时间和时移的表示法。
本文件不适用于非公历的日期表示法或非24小时制的时间表示法。本文件也不给出日期和时间表示法的字符编码。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基本概念
日历时标上的时间。
注:常用的日期格式包括日历日期、顺序日期或星期日期。3.1.1.2
时间time
在特定的时标上,时刻或时间间隔的标记,注1:术语“时间”常用于日常语言,只有当其含义在语境中没有歧义时才能使用注2:在由连续的时间间隔组成的时标上,如时钟计时制或日历,不同的时刻可由同一时间表示。注3:该定义与IEC60050-113:2011中113-01-12的术语“日期”的定义接近。3.1.1.3
时刻 instant
时间轴上的点。
注:瞬时的事件在特定的时刻发生。[来源:IEC
60050-113:2011,113-01-08
time axis
时间轴
瞬时事件依据时空时间,排列在其上作数学表示的唯一轴。GB/T7408.1—2023/IS08601-1:2019注1:按狭义相对论,时间轴依赖于空间参照系的选择。注2:时空时间不同于本文件中的术语“时间”,根据GB/T2900.93—2015中113-01-03,其定义为:时间-空间的维子空间,局域中与空间正交。[来源:IEC
60050-113:2011,113-01-07,有修改时标time scale
选定一个时刻作为原点,赋予时间轴上各时刻的有序标记系统。注:时标可分为:
连续的,例如国际原子时(TAI)(参见GB/T2900.54—2002,713-05-18);连续的但有不连续点,例如有闰秒的协调世界时、有夏令时和冬令时的标准时间:依序成段的,例如通常的日历,其时间轴分成顺序排着的时间间隔序列,每一时间间隔内的全部时刻有同一标记;
一离散的,例如数字技术中的时标。[来源:IEC
时间间隔
60050-113:2011,113-01-11,有修改time interval
在时间轴上,由两个时刻之间所约束的部分,除非另有说明,这两个时刻也包含在时间间隔内。[来源:IEC
60050-113:2011,113-01-10,有修改timescaleunit
时标单位
时长的计量单位
示例1:日历年、日历月和日历日是公历的时标单位。示例2:时钟小时、时钟分和时钟秒是24小时制的时标单位。3.1.1.8
时间长度(时长)duration
时间间隔的最终和初始时刻之间相差的非负时间数量。注1:时长是国际单位制(SI)所依据的国际量制(ISQ)中的基本单位之一。术语“时间”经常替代“时长”使用,也用于无穷小的时长。
注2:对于“时长”,常用“时间”或“时间间隔”等进行表达,但为避免混淆,不推荐使用“时间”和“时间间隔”注3:时标单位的确切时长取决于所用的时标。例如,一年、一个月、一个星期、一天、一小时或一分的时长取决于它们发生的时间(在公历中,一个日历月的时长可以是28、29、30或31天;在24小时制中,一分的时长可以是59、60或61秒等)。因此,只有确定每个确切时长,才能计算出整体的时长。注4:该定义与IEC60050-113:2011,113-01-13中术语“持续时间”的注1密切相关。3.1.1.9
时钟计时制clock
同一日中计量时间的一种时标。示例1:24小时制是一种时钟计时制。示例2:时钟秒、时钟分和时钟小时是包含在时钟计时制中的时标单位。3.1.1.10
24小时制24-hourclock
将日历日分割为24小时的时钟计时制注:24小时制是基于协调世界时的一种时钟计时制,见4.2.3。3.1.1.11
循环时间间隔
recurring time interval
一系列连续的相同时长的时间间隔2
GB/T7408.1—2023/IS08601-1:2019注:如果时间间隔的时长是在日历中度量的,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长取决于其开始和结束的日历日期。3.1.1.12
CoordinatedUniversalTime
协调世界时
与国际原子时(TAI)的速率相同,但与国际原子时仅差一个整数秒的时标注1:协调世界时是世界各地普遍使用的时间标准,当地时间是从协调世界时中派生的。注2:协调世界时由国际计量局(BIPM)制定。注3:TAI是国际计量局基于SI秒最佳应用得出的连续时标,是根据国际天文联盟第B1.9(2000)号决议所定义的,地球时(TT)的一种应用,其速率与地球时相同。[来源:时间和频率咨询委员会的第21次国际计量局会议报告决议3(2017),有修改]。3.1.1.13
日的协调世界时
fUTCofday
协调世界时中日的时间。
标准时间standard time
在给定地区由主管机关制定的在协调世界时上作一定时移而导出的时标。示例1:有的标准时间在一年内是不变的,如美国东部标准时间(EST)、美国东部夏令时间(EDT)、澳大利亚西部标准时间(AWST)、中国标准时间(CST)、香港标准时间(HKT)、韩国标准时间(KST)和日本标准时间(JST)。示例2:有的标准时间在一年内是变化的,例如美国东部时间(ET)和澳大利亚中部标准时间(ACST)。注:标准时间的时移可能在一年中有所不同(例如由于夏令时的存在)。[来源:IEC
60050-113:2011,113-01-17,有修改当地时标local time scale
适用于当地的时标,例如标准时间或基于非协调世界时的时标。3.1.1.16
日的时间time of day
日历日中的时间。
注1:日的时间与一日开始后的时长相关。但当适用于日的时间的时标发生变化时,如时移、闰秒,日的时间就不再与一日开始后的时长相关。
注2:该定义与IEC60050-113:2011,113-01-18中术语“时钟时间”的定义接近,但在IEC标准中未使用时长和时标的概念。
localtimeofday
日的当地时间
当地时标中日的时间。
calendar
以日历日的时标单位为基本单位的时标。示例:公历是一种日历。
注:日历月和日历年也是日历中常用的时标单位。3.1.1.19
Gregorian calendar
现在普遍采用的日历,定义了接近回归年的日历年。注:“公历”指4.21中所述的时标。3
GB/T7408.1—2023/IS08601-1:20193.1.1.20
commonyear
公历中含有365个日历日的日历年。3.1.1.21
闽年 leap year
公历中含有366个日历日的日历年。注:闰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但世纪年只有被400整除才是闰年。3.1.1.22
世纪年centennialyear
公历中年数可被100整除的日历年。3.1.1.23
星期日历weekcalendar
基于一系列无限连续的日历星期的日历系统,使用日历星期作为基本时标单位来表示日历年。依据规则,日历年中的第一个日历星期应包含该年的第一个星期四,最后一个日历星期是下一个日历年的第一个日历星期之前的星期。
注1:本规则基于一个星期属于其大部分日历日所属的日历年的原则。注2:在星期日历中,日历年的第一个日历星期和最后一个日历星期的日历日可以分别属于公历中的上一个日历年和下一个日历年。
闽秒leapsecond
为了保持与UT1(基于地球自转的时标)接近一致,而有意对UTC进行一秒的调整。注1:见ITU-R TF.460-6
注2:插入的一秒称为正闰秒,而省略的一秒称为负闰秒。正闰秒是在[23:59:59z]之后插入,表示为[23:5960Z]。负闰秒是通过省略[23:59:59z]实现的,该分的最后一秒表示为[23:59:58Z]。插入或省略是由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统服务局(IERS)决定,通常是在6月30日或者12月31日,但是如果必要也可以在3月31日或9月30日。
注3:根据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决议4,决定在2035年前将(UT1-UTC)的最大可接受值扩大,从而使UTC成为一个连续的国际时标
时移time shift
两个时标之间的恒定时长差。
日期和时间单位
秒second
国际单位制(SI)中一个基本时长的计量单位。注1:秒是根据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的建议,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定义的。注2:见IS080000-3。
时钟秒clock second
时长为一秒的时标单位。
注:时钟秒通常被称为秒,但在本文件中,时钟秒和秒有不同的定义。示例:一个时钟秒是时标的单位,一秒是以时钟秒为单位的时标上的一段时间间隔。4
minute
时长为60秒的计量单位。
注:见IS080000-3。
时钟分clockminute
时长为一分的时标单位。
注1:时钟分通常被称为分,但在本文件中,时钟分和分有不同的定义。注2:当插入或删除闰秒时,
,一时钟分的时长可能为61秒或59秒。GB/T7408.1—2023/IS08601-1:2019示例:一个时钟分是时标的单位,一分是以时钟分为单位的时标上的一段时间间隔。3.1.2.5
时长为60分的计量单位。
注:见ISO80000-3。
时钟小时clock hour
时长为一小时的时标单位。
注:时钟小时通常被称为小时,但在本文件中,时钟小时和小时有不同的定义。:一个时钟小时是时标的单位,示例:
日历日期calendardate
一小时是以时钟小时为单位的时标上的一段时间间隔。由日历年、日历月和月中的日历日表示的特定日历日。3.1.2.8
月ordinal date
顺序日期
由日历年和年中的日历日表示的特定日历日。3.1.2.9
星期日期
weekdate
由其日历星期所属的日历年、年中的日历星期、星期中的日历日表示的特定日历日。3.1.2.10
日(天)day
时长为一个日历日的计量单位。注1:该术语也适用于定义从某一日历日的某个时间开始,到下一个日历日的同一时间结束的时间间隔的时长。注2:见ISO80000-3。
日calendarday
日历日
开始于某日的起始并结束于次日起始的时标单位,次日的起始是第二个日历日的开始时刻。注1:日历日通常被称为日,但在本文件中,日历日和日有不同的含义。注2:基于24小时制的日历日时长为24小时,但是以下情况除外:一根据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插入或删除闰秒;当地主管机关改变当地时间的时标而增加或删除时间间隔。示例:一个日历日是时标单位,一日是以日历日为单位的时标上的一段时间间隔3.1.2.12
星期中的日历日
calendarday of weekbzxz.net
星期日历中的某一日,即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或星期日。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