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1950-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1950-2023
中文名称: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Integr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enterprise—Requirement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3-17
实施日期:2023-03-17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5108217
相关标签:
企业
诚信
管理体系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01.040.03;03.100.01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标准>>A20综合技术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36页
标准价格:5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江洲、李华、周莉、刘栋栋、曹建国、王黎红、梁金辉、李韪、高景远、樊宇、姜曦、李永生、陈慧、黄清、于世涛、唐壮、张德芹、汪地强、方正基、杨波、郝建军、袁庆祝、张铀、黄旭江、王广珍、陈林、王春利、黄进明、顾军、于贞超、刘权、李鹏亮、韩绍阳、郭吉标、卜晓华等
起草单位: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海亮集团有限公司、厦门申悦关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江西奈尔斯西蒙斯赫根赛特中机有限公司、国信联合(北京)认证中心、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70)
提出单位: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70)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提供了企业实施诚信管理体系的原则和方法,规定了企业环境、领导作用、策划、支持、管理实现、检查与分析和持续改进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企业内部建立和实施诚信管理体系,也可用于指导行业组织和第三方机构对诚信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标准内容
ICS01.040.0303.100.01
CCSA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950—2023
代替GB/T31950—2015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Integr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enterprise-Requirements2023-03-1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3-17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原则和方法
诚信管理原则
体系运行方法
5企业环境
企业诚信环境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
愿景和目标
诚信管理体系范围
诚信管理体系所需过程
领导作用
确认诚信方针
确认诚信目标及相关制度
确认诚信管理部门/岗位职责和权限策划
确立诚信目标及相关制度要求
企业承诺及其要求
应对风险和机遇要求
应对变更要求
信息交流与控制,
成文信息
管理实现·
总体要求
信用调查
信用档案管理
授信管理
GB/T31950—2023
GB/T31950—2023
合同管理
商账管理
社会责任履行
诚信风险管理
应急准备和响应
诚信教育培训
检查与分析
人员评价
内外部影响因素检查与分析
承诺兑现检查与分析
诚信目标实现核查和分析
失信评估和处置
信用修复
守信激励确认和实施
11持续改进
总体要求
改进机制
附录A(资料性)
参考文献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审核
GB/T31950—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1950一2015《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与GB/T31950一2015相比,除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引言”(见引言,2015年版的引言),将“诚信管理原则”(见2015年版引言0.2诚信管理原则)和实施运行模式”(见2015年版引言0.3实施运行模式)的有关内容更改后纳入第4章(见4.1和4.2),且将“实施运行模式”更改为“体系运行方法”(见4.2),删除了“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兼容性”(见2015年版引言0.4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兼容性);一更改了“诚信管理体系”的术语及定义(见第3章,2015年版的第3章),删除了“诚信要素”“诚信文化”和“利益相关方”的术语及定义(见2015年版的第3章),增加了“诚信管理”和“相关方”的术语及定义(见第3章);删除了“要求和承诺”一章(见2015年版的第4章);增加了“企业环境”一章(见第5章);一增加了“领导作用”一章(见第6章);一更改了“确立诚信方针”(见6.2,2015年版的5.1);一将“确立诚信目标”更改为“确立诚信目标及相关制度”,并更改了相关内容(见6.3,2015年版的5.2);
删除了“识别诚信要素”的有关内容(见2015年版的5.3);将“支持过程”更改为“支持”,并更改了相关内容(见第8章,2015年版的第6章),包括删除了“诚信意识培养”(见2015年版的6.2);将“诚信信息交流”更改为“信息交流与控制”,并更改了相关内容(见8.2,2015年版的6.3);将“文件”更改为“成文信息”,并更改了相关内容(见8.3,2015年版的6.4);
一增加了“确立诚信目标及其相关制度要求”(见7.1)、“企业承诺及其要求”(见7.2)和“应对风险和机遇要求”(见7.3):将“应对变化”更改为“应对变更要求”,并更改了有关内容(见7.4,2015年版的5.4);
将总则”更改为“总体要求”,并更改了有关内容(见9.1,2015年版的7.1);删除了“诚信要素管理实现”(见2015年版的7.2);增加了“信用调查”(见9.2)、“信用档案管理”(见9.3)、“授信管理”(见9.4)、“合同管理”(见9.5)、“商账管理”(见9.6)、“社会责任履行”(见9.7)、“诚信风险管理”(见9.8)、“应急准备和响应”(见9.9)和诚信教育培训”(见9.10);删除了“监视和检查”(见2015年版的8.2)和“审核与评价”(见2015年版的8.3);增加了“人员评价”(见10.1)、“承诺兑现检查与分析”(见10.3)和\诚信目标实现核查和分析”(见10.4);更改了“失信评估和处置”的有关内容(见10.5,2015年版的8.4);增加了“信用修复”(见10.6)和“守信激励确认和实施”(见10.7);更改了“持续改进”的有关内容(见第11章,2015年版的第9章),增加了“总体要求”(见11.1)和\改进机制”(见11.2);
更改了附录A,且更改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A,2015年版的附录A)。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0)提出并归口。m
GB/T31950—2023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海亮集团有限公司、厦门申悦关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江西奈尔斯西蒙斯赫根赛特中机有限公司、国信联合(北京)认证中心、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否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倍通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国营川西机器广、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淮北矿业集团大榭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国芯晶源电子有限公司、唐山万士和电子有限公司、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片仔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国富通企业征信有限公司、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郸丛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关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中关鹏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联翔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江洲、李华、周莉、刘栋栋、曹建国、王黎红、梁金辉、李、高景远、樊宇、姜曦、李永生、陈慧、黄清、于世涛、唐壮、张德芹、汪地强、方正基、杨波、郝建军、袁庆祝、张铀、黄旭江、王广珍、陈林、王春利、黄进明、顾军、于贞超、刘权、李鹏亮、韩绍阳、郭吉标、下晓华、李剪刚、刘伟丽、刘凡华、刘锐、杨阳、李在卿、李磊、何、孔德泰、薛晓宁、杨军山、董睿、蒋龙、王慧、吴春华、乔慧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5年首次发布为GB/T31950—2015: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31950—2023
建立和实施诚信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促进其诚信制度和诚信文化建设,树立诚实守信的生产经营观念、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帮助其树立良好形象,为提高整体绩效、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诚信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在诚信管理方面做好与相关方的协调配合,包括:收集并与相关方共享与诚信管理相关的信息、专业知识和资源;一分析相关方的要求以及企业自身满足要求的能力,并作出必要的承诺,共同开展诚信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改进活动
注:相关方指可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自认为受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比如顾客、所有者、员工、供方、信用监管机构或部门、行业组织、竞争对手等。诚信管理体系鼓励企业识别、预警、防范、控制与处置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的失信风险、诚信危机和失信行为,规定相关的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实现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和对相关方的承诺,帮助企业持续提升诚信水平。
诚信管理体系的实施,能够帮助企业稳定提供契合自身发展愿景和目标、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促成增强相关方满意的机会,并把握机遇,应对与企业环境和诚信目标相关的失信风险。
1范围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要求
GB/T31950—2023
本文件提供了企业实施诚信管理体系的原则和方法,规定了企业环境、领导作用、策划、支持、管理实现、检查与分析和持续改进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企业内部建立和实施诚信管理体系,也可用于指导行业组织和第三方机构对诚信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0
GB/T19001
GB/T19011
GB/T22116
GB/T22117
GB/T23793
GB/T23794
GB/T33718
术语和定义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企业信用等级表示方法
信用基本术语
合格供应商信用评价规范
企业信用评价指标
企业合同信用指标指南
GB/T19000、GB/T19001、GB/T19011、GB/T221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诚信方针integritypolicy
由企业最高管理者就企业的诚信价值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注1:诚信是自觉和自律,是由道德规范上升形成的重要原则。企业诚信是企业信守相关承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是企业将诚实守信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意愿、能力和实践的持续改善的过程。注2:诚信方针为采取措施、建立诚信目标提供框架。3.2
诚信目标integrityobjective
企业依据诚信方针规定的所要实现的诚信目的。注1:诚信目标通常是可以量化的。注2:通常对企业的相关职能、层次和过程分别规定诚信目标。3.3
诚信管理
integritymanagement
依据诚信方针和诚信目标确立相应的承诺,跟踪承诺兑现的过程,开展对承诺兑现情况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改进措施等一系列相互关联活动的集合。1
GB/T31950—2023
来源:GB/T38253一2019,3.2有修改3.4
诚信管理体系integritymanagementsystem;IMs企业确定其诚信方针和诚信目标以及为获得期望的结果确定其过程和所需资源的活动。[来源:GB/T38253—20193.3,有修改]3.5
相关方relatedparty
若其需求和期望未能满足,将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产生重大风险的个人或团体。注:企业的成功,有赖于吸引、赢得和保持有关相关方的支持4原则和方法
4.1诚信管理原则
诚信管理以提升企业诚信管理能力、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以下八项原则:
a)以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契合自身的发展愿景和目标为关注焦点通过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将诚实守信的理念纳入企业核心价值观,加强诚信管理和信用风险防范,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等各环节中强化诚信自律,为相关方提供值得信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契合自身的发展愿景和目标,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社会美誉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b)领导作用
企业的各级领导引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确保企业的诚信目标与社会及行业要求、企业经营方向的一致性,并创造全员参与实现诚信目标的条件。c)职能部门推动
由企业内的某一部门专门负责诚信管理体系的实施,或者将诚信管理的职能赋予其他管理部门。大型企业或集团公司为此可单独设立专业部门。d)全员参与
尊重各级人员并鼓励和促使全员参与实现企业诚信目标的全过程,以有效和高效地实施诚信管理,将诚信理念融人生产经营各环节。e)过程方法
诚信管理体系是将与诚信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从诚信风险预警、防范、控制与处置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基于过程的承诺识别和确认、诚信数据采集、承诺履行和跟踪、承诺兑现评价以及承诺改进等机制,可更加有效和高效地得到一致的、可预知的结果。f)持续改进
企业在其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下,基于当前诚信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其能力。g)循证决策
对事实、证据和数据的分析可使决策更加客观、可信。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之上的决策,能够克服或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h)关系管理
企业与相关方相互依存,以诚信为基础的互利共赢关系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实现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企业通过管理与相关方的关系,能够确保诚信目标的持续达成。
4.2体系运行方法
4.2.1总则
GB/T31950—2023
本文件将企业内外部环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愿景和目标作为企业策划其诚信方针和诚信目标及其配套制度的依据,并采用过程方法,按照“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置”(PDCA)循环模式对与企业诚信管理相关的过程实施控制。本文件制定的管理体系标准框架,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协调一致,不要求改变现行的管理体系,但可能会为了实施符合本文件要求的诚信管理体系而对现行的管理体系进行调整或补充。4.2.2PDCA循环
PDCA循环能够应用于所有与诚信管理相关的过程以及整个诚信管理体系。图1表明了第5章~第11章是如何构成PDCA循环的。PDCA循环简要描述如下:
策划(Plan):根据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愿景和目a
标,确立企业诚信目标及其配套制度的要求,明确企业承诺及承诺履行和跟踪的要求,以及应对风险和机遇以及变更的要求;实施(Do):执行所制定的策划;b)
检查(Check):根据诚信方针、诚信目标以及所策划的活动:对诚信管理实现情况进行核查和分析,并报告结果;
处置(Act):必要时,采取措施改进诚信管理体系,以提高绩效。d)
诚信管理体系
企业诚信环境
支持(8)
管理实现
相关方需求
和期望
愿景和目标
策划(7)
注: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本文件的相应章条号领导作用
持续改进
检查与分析
图1本文件的结构在PDCA循环中的展示产品和服务满足
社会需要,兑现
对相关方的承诺
诚信管理
体系的结果
树立良好品牌
形象,提升社
会美誉度
GB/T31950—2023
4.2.3基于风险的思维
为了满足本文件的要求,企业需策划和实施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并可将风险管理过程形成文件,作为确定风险的证据。
企业可自行决定是否采用超出本文件要求的更多风险管理方法,如通过应用其他指南或标准。5企业环境
企业诚信环境
内部环境
为了理解内部环境,企业应评估:a
企业信用认知情况,包括愿景、价值观和目标以及建立企业独有的诚信知识体系等;b)
内部信用管理现状,包括诚信教育培训、员工诚信行为和诚信考核评价、投资人及管理团队的诚信管理行为等;
企业运营现状,包括治理结构、财务状况和履约能力等:d)
相关方基础与交易信用管理现状外部环境
为了理解外部环境,企业应评估:a)
国际、国内与企业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适用性;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外部供方的需求和期望;
国家主管部门信用监管措施的适用性:社会信用体系推进对企业的影响;行业约束;
同行业竞争;
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5.2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
5.2.1基本要求
企业应稳定提供满足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并符合相关标准或规范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识别和分析这些相关方的信息及其相关要求。5.2.2所有者
所有者的需求和期望,包括但不限于:符合预期的投资效益;
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c)
5.2.3员工
员工的需求和期望,包括但不限于:薪资和福利稳定;
公正和信息透明的管理制度;
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提供培训,创造个人能力提升机会。5.2.4顾客
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质量符合要求;a)
及时交货;
价格合理;
GB/T31950—2023
服务良好,包括建立必要的渠道使顾客能够全面掌握和了解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建立监督和信息反馈机制;运营状况良好,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且有良好的口碑;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建立诚信管理机制,对入驻平台的经营者实施监督。5.2.5供方
供方的需求和期望,包括但不限于:a)
稳定和持续的合作/互利双赢;
公开透明的采购机制;
按合同要求付款。
5.2.6信用监管机构或部门
信用监管机构或部门的需求和期望,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
环保生产;
就业最大化;
合法经营,且良好的经营效益;必要的信息公开;
积极主动配合市场监管、税务、劳动和社会保障、安监、消防、环保等方面的审核和检查:互联网平台企业应签署依法合规经营承诺,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应对数字经济时代新型商业模式下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出现的新间题,注:必要的信息公开指企业主动或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社会团体将承诺信息、评价信息等各类企业信用信息在报纸、杂志、网站、电视以及新媒体的渠道公示。5.2.7行业组织
行业组织的需求和期望,包括但不限于:遵守行业管理条例和规章;
提供必要的信息。
5.2.8竞争对手www.bzxz.net
竞争对手的需求和期望是进行正当竞争。5.3愿景和目标
企业应制定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提出发展蓝图及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的长期目标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