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70.14-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5170.14-2023
中文名称: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第14部分: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式振动系统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Inspection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testing equipments—Part 14:Electrodynamic vibrating type system for vibration(sinusoidal) test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9-07
实施日期:2024-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5697273
相关标签:
环境
试验设备
检验
方法
振动
正弦
试验
系统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试验>>19.040环境试验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标准>>A21环境条件与通用试验方法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38.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杨霖、郑术力、陈东、丁翔、刘展、沈晓媛、郑文炜、汪卫华、李盛峰、刘放飞、陈勃琛、张越、黄晓光
起草单位:广州赛宝计量检测中心服务有限公司、厦门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中创智腾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西安从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瑞蓝自动化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莱伯通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北京中元环试机电设备技术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
提出单位: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式振动系统的特性要求、测量仪器、测量不确定度、检验负载、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周期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GB/T 2423.10振动试验用振动系统的检验,类似试验设备的检验参考本文件。
标准内容
ICS19.040
CCSA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170.14—2023
代替GB/T5170.14—2009
第14部分:振动
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正弦)试验用电动式振动系统Inspection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testing equipmentsPart 14:Electrodynamicvibratingtypesystemforvibration(sinusoidal)test2023-09-0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04-01实施
GB/T5170.14—20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检验项目
测量仪器
振动幅值测量仪器
频率测量仪器
失真度测量仪器
检验条件
环境条件
外观和安全条件
加速度计的安装规定
检验方法
外观和工作环境条件的检查
安装传感器
横向振动比
加速度波形失真度
台面加速度幅值均匀度
振动幅值示值误差
扫频速率误差和扫频幅度偏差
频率示值误差
频率稳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
检验报告
检验周期
附录A(资料性)
附录B(资料性)
参考文献
基本参数允许误差
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的描述
GB/T5170.14-—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5170的第14部分。GB/T517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GB/T5170.1—2016
GB/T5170.2—2017
GB/T5170.52016
GB/T5170.82017
—GB/T5170.9—2017
GB/T5170.10—2017
GB/T5170.11—2017
—GB/T5170.13—2018
系统:
GB/T5170.14—2023
系统;
GB/T5170.152018
系统:
GB/T5170.16—2018
GB/T5170.17—2005
热综合顺序试验设备;
GB/T5170.182022
GB/T5170.19—2018
设备:
GB/T5170.20-—2022
—GB/T5170.21—2023
系统。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第2部分:温度试验设备: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第5部分:湿热试验设备;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第8部分:盐雾试验设备;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第9部分:太阳辐射试验设备;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第10部分: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第11部分:腐蚀气体试验设备:第13部分:振动(正弦)试验用机械式振动第14部分: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式振动第15部分:振动(正弦)试验用液压式振动第16部分:稳态加速度试验用离心机;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
基本参数检定方法低温/低气压/湿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第18部分: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设备;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第19部分:温度、振动(正弦)综合试验第20部分:水试验设备;
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第21部分:振动(随机)试验用液压式振动本文件代替GB/T5170.14-2009《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验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振动台》。与GB/T5170.14一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为了便于使用,重复列出了GB/T5170.1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见3.3、3.5);一更改了检验项目,将“额定参数”“加速度幅值稳定度”“试验系统加速度信噪比”“台面漏磁”“辐射噪声最大声压级”“连续工作时间”“台面温度”检验项目删除;将“台面横向振动比”修改为“横向振动比”,将“频率指示误差”改为“频率示值误差”,将“扫频定振精度”改为”扫频幅度偏差”(见第4章,2009年版的第4章);增加了测量仪器系统扩展不确定度的要求:根据GB/T2423.10,“试验设备未规定相关要求的检验项目从文件中删除,并相应地删除相关测量仪器的要求(见第5章);为了便于使用,列出了具体检验时的环境条件(见6.1);一删除了“一般规定”中“检验用负载”“加速度计”的相关规定(见2009年版的7.1、7.2);变更了“横向振动比”的计算公式(见7.3,2009年版的8.5);增加了“测量不确定度”一章(见第8章);I
GB/T5170.14—2023
根据GB/T5170.1的要求,列出了检验报告的内容(见第9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赛宝计量检测中心服务有限公司、厦门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中创智腾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西安从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瑞蓝自动化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莱伯通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北京中元环试机电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霖、郑术力、陈东、丁翔、刘展、沈晓媛、郑文炜、汪卫华、李盛峰、刘放飞、陈勃琛、张越、黄晓光。
本文件于1985年首次发布,2009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引言
GB/T5170.14—2023
GB/T5170《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主要适用于GB/T242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部分标准所用试验设备和类似试验方法标准所用试验设备的检验,目的是确认试验设备是否符合试验方法的要求。GB/T5170拟由以下部分组成,第1部分:总则。目的在于规定环境试验设备检验的通用术语、检验条件、检验周期等通用要求。
第2部分:温度试验设备。目的在于规定温度(含低温、高温和温度变化)试验设备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
第5部分:湿热试验设备。自的在于规定湿热试验设备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一第8部分:盐雾试验设备。目的在于规定盐雾试验设备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第9部分:太阳辐射试验设备。目的在于规定太阳辐射试验设备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第10部分: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自的在于规定高低温低气压(含低气压、低温低气压和高温低气压)试验设备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第11部分:腐蚀气体试验设备。目的在于规定腐蚀气体试验设备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第13部分:振动(正弦)试验用机械式振动系统。目的在于规定振动(正弦)试验用机械式振动系统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
第14部分: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式振动系统。目的在于规定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振动台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
第15部分:振动(正弦)试验用液压式振动系统。自的在于规定振动(正弦)试验用液压式振动系统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
第16部分:稳态加速度试验用离心机。目的在于规定稳态加速度试验用离心机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
第17部分:低温/低气压/湿热综合顺序试验设备。目的在于规定低温/低气压/湿热综合顺序试验设备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一第18部分: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设备。目的在于规定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设备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
一第19部分:温度、振动(正弦)综合试验设备。目的在于规定温度、振动(正弦)综合试验设备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
第20部分:水试验设备。目的在于规定水试验设备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第21部分:振动(随机)试验用液压式振动系统。目的在于规定振动(随机)试验用液压振动台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
一一第22部分:声振试验用混响场试验设备。目的在于规定声振试验用混响场试验设备检验的项目、条件、矩阵、方法、结果的处理和时间间隔本文件给出的检验方法主要用于GB/T2423.10所用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式振动系统的检验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式振动系统是用来产生振动(正弦)激励的环境试验设备,用于对试件进行预先规定条件的振动(正弦试验,其检验方法是质量表征的基本手段,可靠一致的检验方法是检验数据可比性的保证。根据GB/T2423.10试验要求,文件对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式振动系统的检验方法做了规定。
1范围
GB/T5170.14—2023
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第14部分: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式振动系统本文件规定了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式振动系统(以下简称振动系统)的特性要求、测量仪器、测量不确定度、检验负载、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周期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GB/T2423.10振动试验用振动系统的检验,类似试验设备的检验参考本文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17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1059.1
术语和定义
GB/T517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频率示值误差
frequency indication error
振动发生器系统的频率指示值与真值之差3.2
扫频sweep
[振动发生器系统某一自变量(通常为频率)连续地通过某一区间的过程。3.3
扫频速率
sweep rate
自变量(通常为频率)的变化率。[来源:GB/T5170.1—2016.3.3.7]3.4
sweeprateerror
扫频速率误差
扫频速率的标称值与真值之差,一般采用相对误差的形式表示,注:对数扫频时,扫频速率误差按公式(5)计算。[来源:GB/T5170.1—2016,3.3.15,有修改]3.5
振幅amplitude
正弦振动的最大值。
[来源:GB/T5170.1—2016,3.3.10]1
GB/T5170.14—2023
扫频幅度偏差
sweep amplitude deviation
振动发生系统扫频时,扫频幅值的波动度量,又称扫频定振偏差。注:对数扫频时.扫频幅度偏差按公式(6)和公式(7)计算。[来源:GB/T5170.1—2016.3.3.15,有修改]3.7
失真度
distortion
波形中不希望存在(或发生)的变化注:失真度一般用谐波失真度来定量表示,见公式(2)【来源:GB/T5170.1—2016,3.3.19,有修改]3.8
横向振动比
transverse vibration ratio
振动台或冲击台沿垂直于工作轴方向运动的加速度(速度、位移)与工作轴方向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最大比值。
【来源:GB/T5170.1-2016.3.3.21.有修改]4
检验项目
振动系统的检验项目见表1。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横向振动比
加速度波形失真度
幅值(加速度、位移)示值误差扫频幅度偏差
台面加速度幅值均匀度
频率示值误差
额率稳定度
扫频速率误差
注:检验项目根据GB/T2423.10或有关标准、合同、用户的具体要求选择,检验项目的允许误差参考附录A测量仪器
振动幅值测量仪器
采用由加速度计(包括三向加速度计)或位移计,带积分和滤波网络的放大器,显示器或动态信号分析仪组成的振动幅值测量系统,振动幅值测量系统的扩展不确定度(包含因子k一2):加速度优于3%:位移优于5%。
频率测量仪器
采用由加速度计(包括三向加速度计),带积分和滤波网络的放大器,频率计或动态信号分析仪组成的振动频率测量系统,频率测量系统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0.1%(k=2)。5.3失真度测量仪器
GB/T5170.14—2023
采用由加速度计,带积分和滤波网络的放大器,失真度仪或动态信号分析仪组成的失真度测量系统,失真度测量系统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10%(k=2)。6
检验条件
6.1环境条件
检验时的环境条件为:
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a)
电源电压的变化应在额定电压的士10%范围内:振动系统应保持清洁,周围无腐蚀性气体、液体;c)
振动系统在检验时的其他条件应符合GB/T5170.1的规定。6.2
外观和安全条件
振动系统的外观和安全条件应符合GB/T5170.1的规定加速度计的安装规定
加速度计应牢固地固定在台面中心及离台面中心最远的4个安装点上。7检验方法
外观和工作环境条件的检查
对振动系统的工作环境条件和外观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第6章的各项规定,7.2安装传感器
振动系统按规定准备完毕,按第6章的要求,在振动系统台面上安装加速度计,并连接好测量系统7.3横向振动比
振动系统空载,将三轴向加速度计牢固地连接在振动系统台面中心,加速度计(含适调放大器)连接多通道动态信号分析仪。在振动系统规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内,按倍频程选取6个频率值(包括上限、下限频率值),在所选频率下以振动系统主振方向所允许最大振动幅值的50%进行振动,从动态信号分析仪上同时测量三个方向的加速度时域信号,按公式(1)计算出横向振动比T。ar(t)
T=max,
式中:
×100%=max,
Va,(t)+a,(t)
一振动系统台面加速度横向振动比;X100%
.+.(1)
—一!时刻垂直于主振方向平面内的横向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a,(t)、a,(t)一t时刻垂直于主振方向平面内两个正交的横向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a.
主振方向的加速度幅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3
GB/T5170.14—2023
加速度波形失真度
振动系统空载,在振动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内,均匀选取不少于6个频率值(包括上限、下限频率值),在所选频率下最大振动幅值50%的大小振动。动态信号分析仪采用平顶窗函数,测量其基波和至少5次谐波。按公式(2)计算谐波失真度。d-Vai+ai+ai+ai+..
式中:
谐波失真度;
给定正弦振动信号基波幅值:
为基波的二次谐波幅值;
为基波的三次谐波幅值;
为基波的四次谐波幅值;
为基波的五次谐波幅值。
7.5台面加速度幅值均匀度
振动系统空载,在振动系统工作频率范围内,按倍频程选取不少于10个频率值(包括上限、下限频率值)及相应频率下最大振动幅值的50%进行测量,在同次测量中,采用动态信号分析仪测得各个位置的加速度幅值,并按公式(3)计算出台面的加速度幅值均匀度N。N
式中:
振动系统台面加速度幅值均匀度:同次测量中,中心点的加速度幅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3)
同次测量中,各点与中心点加速度幅值的最大偏差,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7.6振动幅值示值误差
在规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内,选取高、中、低三个频率值,分别对应加速度(或速度、位移)控制段,在所选频率值下取大、中、小3个加速度(或速度、位移)幅值进行测量,示值误差按公式(4)计算。ad=a.×100%
式中:
振动系统的振动幅值示值误差:(4)
振动系统的振动幅值示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或米每秒(m/s)或毫米(mm);aa
a。—动态信号分析仪测量的振动幅值。7.7扫频速率误差和扫频幅度偏差振动系统空载,在频率上限、下限范围内,按额定工作特性曲线的50%幅值设置扫频曲线,以1oct/min的速率作扫频振动。用动态信号分析仪记录其扫频曲线,幅值为对数坐标dB。按公式(5)计算扫频速率误差。按公式(6)、公式(7)计算扫频幅度偏差。OsR
R.-lg(fμ/ft)/lg2/t
··(5)
式中:
Os-扫频速率误差;
R。—规定的扫频速率,单位为倍频程每分(oct/min);——实测扫频时间,单位为分(min);振动系统工作频率下限值,单位为赫兹(Hz);ft
振动系统工作频率上限值,单位为赫慈(Hz)。m=201gm
8mim=20lg
式中:
GB/T5170.14-—2023
(6)
·(7)
扫频过程中加速度(或位移)幅值的最大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或毫米(mm):扫频过程中加速度(或位移)幅值的最小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或毫米(mm):加速度(或位移)幅值的设定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或毫米(mm);扫频幅度偏差的正波动值,单位为分贝(dB);扫频幅度偏差的负波动值,单位为分贝(dB)。7.8频率示值误差
在振动系统频率上限、下限范围内,按倍频程选取9个以上频率点进行测量,记录振动系统频率示值和动态信号分析仪频率示值并计算其误差。7.9
频率稳定度
振动系统空载,在振动系统最大位移幅值与最大加速度幅值的交越频率或振动系统上限频率以最大加速度幅值对应的位移幅值作连续定频振动,每隔10min记录一次分析仪的频率示值,试验时间1h,频率稳定度F。按公式(8)计算。F。=个/×100%或/△m
式中:
频率稳定度,%或赫兹(Hz):
给定的试验频率示值,单位为赫兹(Hz);.....(8)
[△于x|——各次测量中,分析仪频率示值相对于给定频率值的最大偏差,单位为赫兹(Hz)。8
测量不确定度
应按照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测量不确定度应使用扩展不确定度U来表达。本文件的使用者参考附录B,评定测量系统的扩展不确定度,满足第5章的要求9
检验报告
检验结果应在检验报告中反映,检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标题“检验报告”,
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进行检验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5bzxZ.net
GB/T5170.14—2023
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被检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进行检验的日期,如果与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检对象的接收日期;检验所依据的标准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本次检验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检验环境的描述;
对标准偏离的说明;
检验不确定度说明;
检验人员、核验人员的签名签发人员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明确的结论;
检验单位公章;
检验结果仅对被检对象有效的声明: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应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检验周期
正常使用的设备,每一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对设备的重要部位(指对试验条件的变化有直接影响的部位)维修或更换后,应立即进行检验。设备在安装调试之后或启封重新使用之前均应进行检验附录A
(资料性)
基本参数允许误差
GB/T5170.14—2023
除非有关规范另有规定.振动系统检验时,基本参数的允许误差可参照表A.1。表A.1
基本参数误差
检验项目
横向振动比
加速度波形失真度
畅值(加速度、位移)示值误差扫额幅度偏差
台面加速度幅值均匀度
频率示值误差
频率稳定度
扫频速率误差
允许误差
频率<20Hz,≤±25%:
20Hz频率<500Hz,≤±15%:
500Hz频率,≤±50%
频率<20Hz,≤士25%;
20Hz频率,≤±10%
额率<100Hz,≤±0.5Hz:
100Hz≤题率,≤±0.5%
频率<100Hz,≤±0.5Hz
100Hz≤频率,≤±0.5%
在额定的频率范围内,允许有1个2个均匀度较大的频带,在该频带内最大加速度幅值均匀度不大于50%,频带宽度不超过最大均匀度对应频率的±10%
报动系统在规定的题率范围内作扫频振动,扫频方式为对数形式,扫频速率为1oct/min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