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4976-2023电器附件环境意识设计导则
GB/T 24976-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4976-2023

中文名称:电器附件环境意识设计导则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Guideline of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design for electrical accessorie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9-07

实施日期:2024-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5095842

相关标签: 电器附件 环境 意识 设计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29.020电气工程综合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工综合>>K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24976.1-2010;GB/T 24976.2-2010;GB/T 24976.3-2010;GB/T 24976.4-2010;GB/T 24976.5-2010;GB/T 24976.6-2010;GB/T 24976.7-2010;GB/T 24976.8-2010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43.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滕云、蔡军、许立杰、刘阳、刘功桂、周加良、赖静、祝良雄、柯寒文、阮兆忠、叶建红、张元林、王圣、刘果果、姜涛、赵俊莎、卢春阳、于玲、黄璇、宋伟宏、龚勋、陈炳楠、符迈进、胡颖、龚志雷

起草单位: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鸿世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南家电研究院、宁波恒达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德力西国际电工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电子电气产品与系统的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97)

提出单位:全国电子电气产品与系统的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97)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给出了电器附件产品环境意识设计的原则和内容,提供了将环境意识设计的要素引入设计和开发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下列类别电器附件产品的环境意识设计,其他类别的电器附件产品参照使用: ——电缆管理用电气导管和槽管系统;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缆卷盘;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耦合器; ——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器用连接器件;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9.020
CCs K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國
代替GB/T
24976.1—2010,GB/T
24976—2023
24976.2—2010等
电器附件环境意识设计导则
Guideline of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design for electrical accessories2023-09-0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04-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环境意识设计原则
环境意识设计内容
将环境意识设计的要素引入设计和开发的指导次
附录A(资料性)有理由被进一步限制或禁止使用的有害物质举例热塑性塑料的相容性参考
附录B(资料性)
参考文献
GB/T24976—2023
GB/T24976—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4976.1—2010《电器附件环境设计导则第1部分:总则》、GB/T24976.2—2010《电器附件环境设计导则第2部分: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和槽管系统》、GB/T24976.3一2010《电器附件环境设计导则第3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缆卷盘》、GB/T24976.4一2010《电器附件环境设计导则第4部分: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GB/T24976.5一2010《电器附件环境设计导则第5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GB/T24976.6一2010《电器附件环境设计导则第6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器具耦合器》,GB/T24976.7一2010《电器附件环境设计导则第7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器用连接器件》及GB/T24976.8一2010《电器附件环境设计导则第8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与GB/T24976.1—2010、GB/T24976.2—2010、GB/T24976.3—2010、GB/T24976.4—2010、GB/T24976.5-2010、GB/T24976.62010、GB/T24976.72010、GB/T24976.8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GB/T24976.1一2010的第1章);更新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GB/T24976.1一2010的第3章);删除了“将环境因素引入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总体考虑”(见GB/T24976.1一2010的第4章):一一增加了环境意识设计的原则(见第4章);一增加了环境意识设计的内容(见第5章);将“将环境因素弓入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基本原则”更改为“将环境意识设计的要素引入设计和开发的指导”(见第6章,GB/T24976.1一2010的第5章);一增加了对环境意识设计的审查和信息共享指导(见6.1和6.2);更改了对环境意识设计的指导,并将GB/T24976.2—2010、GB/T24976.32010、GB/T24976.42010、GB/T24976.5—2010、GB/T24976.6—2010、GB/T24976.7—2010、GB/T24976.8—2010规定的电器附件产品的特殊考虑汇总至本文件(见6.3,GB/T24976.1一2010、GB/T24976.2—2010、GB/T 24976.3—2010、GB/T 24976.4—2010、GB/T 24976.5—2010、GB/T24976.6-2010,GB/T24976.7—2010及GB/T24976.8—2010的第5章);增加了对环境意识设计的审查和信息共享指导(见6.4和6.5)。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电子电气产品与系统的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7)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鸿世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南家电研究院、宁波恒达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德力西国际电工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义乌宏涛模具有限公司、广东特华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跃华电讯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滕云、蔡军、许立杰、刘阳、刘功桂、周加良、赖静、祝良雄、柯寒文、阮兆忠、叶建红、Ⅲ
GB/T24976—2023
张元林、王圣、刘果果、姜涛、赵俊莎、卢春阳、于玲、黄璇、宋伟宏、龚勋、陈炳楠、符迈进、胡颖、龚志雷。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2010年首次发布为GB/T24976(所有部分)《电器附件环境设计导则》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将GB/T24976一2010(所有部分)合并为GB/T24976一2023《电器附件环境意识设计导则》
1范围
电器附件环境意识设计导则
GB/T24976—2023
本文件给出了电器附件产品环境意识设计的原则和内容,提供了将环境意识设计的要素引入设计和开发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下列类别电器附件产品的环境意识设计,其他类别的电器附件产品参照使用:电缆管理用电气导管和槽管系统:一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缆卷盘;
一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
一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一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耦合器;一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器用连接器件: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2
GB/T1003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家用和类似用途三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GB/T2099(所有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GB/T2900.70一2008电工术语电器附件GB4943.1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GB/T13140(所有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GB/T16316
GB/T16915
电气安装用导管配件的技术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所有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GB/T17193电气安装用超重荷型刚性钢导管GB/T17465
(所有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耦合器GB/T18455
包装回收标志
GB/T19001一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215(所有部分)电气安装用电缆槽管系统GB/T19637电器附件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缆卷盘GB/T20041(所有部分)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GB/T23686一2022环境意识设计原则、要求与指导24001一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
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T38280
电缆管理系统超重荷型刚性电气导管电缆装置用导管配件和附件的规范GB/T24976—2023
3术语和定义
2900.70-2008、GB/T19001—2016、GB/T23686—2022、GB/T24001—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环境environment
能够被产品的存在所影响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外部存在可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气候或其他特征来描述。[来源:GB/T23686—2022,3.4.1]3.2
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allyconsciousdesign;ECD在设计和开发中考虑环境因素的系统方法,旨在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负面环境影响。注:世界上使用的其他具有相同含义的术语包括生态设计、面向环境的设计(DFE)、绿色设计和环境可持续设计。[来源:GB/T23686—2022,3.1.1]3.3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aspect
个组织的活动、产品中与环境或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1:一项环境因素可能产生一种或多种环境影响。显著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一种或多种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注2:显著环境因素是由组织运用一个或多个准则确定的。注3:组织的活动是指与设计和开发有关的活动。[来源:GB/T24001—2016,3.2.2,有修改]3.4
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 impact全部或部分地由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不利或有益的变化。[来源:GB/T24001—2016,3.2.4,有修改]3.5
设计和开发design and development将要求转化成产品的过程。
注1:设计和开发过程通常是按照一系列步骤,例如从初始构思开始,将构思转化为正式的规范,直至创作出产品,可能的产品再设计以及对生命未期的考虑。注2:设计和开发可包括从计划到提供产品的产品构思和对产品的评审。可包括对商业战略、市场营销、研究方法和使用的设计因素的考虑。还包括对现有产品的改善或修改,[来源:GB/T23686—2022,3.1.4]3.6
生命周期lifecycle
产品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注1:商品的前后衔接阶段的示例包括价值定位的创建、设计和开发、商品的制造、商品的交付/安装、商品的使用、维护、维修、升级和再使用、再制造、生命末期处理以及最终处置。注2:服务的前后衔接阶段的示例包括价值定位的创建、设计和开发、交付服务的实现因素/能力的准备、服务的发起/交付以及服务的提供。
注3:全生命周期是指产品经历的全部生命周期阶段,例如从原材料获取或从自然资源中提取直至最终处置。[来源:GB/T23686—2022,3.2.1]2
4环境意识设计原则
4.1生命周期思想
GB/T24976—2023
生命周期思想是环境意识设计的基本原则,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从而帮助找出各种设计机会。生命周期思想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素:a)旨在降低产品的整体负面环境影响,同时也考虑安全、质量等其他因素;识别产品的显著环境因素;
c)考虑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在不同环境因素之间做出权衡;d)考虑针对一个具体的环境因素在其各个生命周期阶段之间做出权衡。为了将生命周期思想引入环境意识设计,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尽早考虑上述要素,因为此时存在最多的可能性,改善产品并减少任何后续的负面环境影响。4.2将环境意识设计作为组织的一项方针将环境意识设计引入组织的方针及其实施战略,确保管理层理解环境意识设计并对其做出承诺,所有相关的业务、职能部门尽早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目标做出贡献和承诺4.3电器附件产品环境意识设计的原则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开展环境意识设计。5环境意识设计内容
环境意识设计包括如下内容。
a)将环境意识设计引人组织的管理体系。组织通过将相应的要求整合至相关的程序和说明中,建立、实施和维护环境意识设计,将1
环境意识设计作为设计和开发的一部分。2)
将环境意识设计反映在组织的方针和战略中如果组织已有一个包括设计和开发的管理体系,则将环境意识设计作为该管理体系的一3)
部分,例如在组织既有的管理体系中增加相应的内容。示例:组织既有的管理体系包括按照GB/T19001—2016、GB/T24001—2016或等效标准要求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等
注1:IS014006提供了将环境意识设计引入管理体系的指导。b)
确定环境意识设计的范围:为一个特定的产品或产品族确定环境意识设计的范围,考虑有关的利益相关方的要求,以及与产品(或产品族,如适用)相关的环境因素和组织的环境影响领域。将环境意识设计的要素引入设计和开发,包括以下内容。c)
识别与分析有关利益相关方的要求(6.1)。1
识别与评价环境因素和相应的环境影响(6.2)。2)
将环境意识设计引入产品的设计和开发(6.3)。3)
评审和持续改进(6.4)。
5)信息交流(6.5)。
注2:上述从1)~4)各项与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循环的对应关系如下:-1)和2)对应策划;
3)对应实施;
—4)对应检查和处置。
GB/T24976—2023
d)文件化信息:将组织确定的环境意识设计范围作为文件化信息保存,并能被有关利益相关方获取。记录环境意识设计要素引入设计和开发中获得的结果,包括后续得出的结论和分配的责任。6将环境意识设计的要素引入设计和开发的指导6.11
识别与分析有关利益相关方的要求电器附件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首先考虑符合产品的质量要求,包括外观和结构、功能和性能、工艺、安全、电磁兼容性、可靠性等。在满足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将环境意识设计引入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包括对产品定型前的概念设计和结构设计。依据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开展产品的环境意识设计。利益相关方的要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a)出口目标市场法规的限制性要求和责任:b)国内外技术标准和行业自愿协议;c)市场的趋势或客户的需要和期望;d)社会和投资者的预期,例如技术进步。设计者宜定期审议上述需求,以及时理解需求的变化。6.2识别与评价环境因素和相应的环境影响识别显著环境因素和相应的环境影响是开展产品环境意识设计的前提。设计者宜按照GB/T28179进行环境因素识别,为开展环境意识设计提供依据。宜尽早识别、评价和确定显著环境因素,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引入这些因素,以提升产品的环境绩效。电器附件产品的显著环境因素识别信息见表1。表1电器附件产品的显著环境因素识别信息设计关注的
生命周期阶段
原材料获取
显著环境
有害物质
材料效率
材料选择
特定类别零
部件材料
包装材料bZxz.net
相应环境影响
人体健康影响和环
境污染
资源枯竭
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
人体健康影响和环
境污染
人体健康影响和环
境污染
资源枯竭
环境意识设计考虑
避免或限制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建立并有效运行管理程序
甄别外购零部件材料
材料减量化设计
合理设计产品寿命
提升材料的可回收利用性
比较原材料成本与生产能耗
减少不易获取或稀有材料的使用选用具有低环境足迹的材料
绝缘材料设计
触头材料设计
印制线路板设计
提升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包装材料减量化
包装材料回收利用
设计关注的
生命周期阶段
制造阶段
运输和分销
使用阶段·
生命末期阶段
显著环境
资源消耗
表1电器附件产品的显著环境因素识别信息(续)相应环境影响
资源枯竭/气候变化
污染物排放
运输效率
安全属性
电磁辐射
环境污染
材料回收
环境污染
资源枯竭/气候变化
资源枯竭/气候变化
人体健康影响和环
境污染
人体健康影响和环
境污染
资源枯竭
环境意识设计考虑”
降低制造过程的资源消耗
减少生产工艺对环境的污染
减少整体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污染GB/T24976—2023
考虑包装的外形尺寸和运输工具容积尺寸之间的协调关系降低产品使用过程能耗
降低产品使用过程的人体和环境风险电磁辐射设计
考虑回收处理方案
提供回收信息
提升回收处理工艺
见“原材料获取阶段”的“材料效率”和“包装材料”考虑环境意识设计考虑包括但不限于表中列出的信息。使用阶段包括安装和维护。
6.3将环境意识设计引入产品的设计和开发6.3.1原材料获取阶段
6.3.1.1对有害物质的考虑
6.3.1.1.1设计者宜考虑在产品中避免或限制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GB/T26572规定的限用物质,包括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V)]、多漠联苯
(PBBs)、多漠二苯醚(PBDEs)等:b)
其他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包括铍(Be)、钡(Ba)、镍(Ni)等及其化合物:其他有害卤化物,包括灭蚁灵(Mirex)、短链氯化石蜡(SCCPs.C1O-C13)、全氟辛烷磺酸
(PFOS)及其盐类、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全氟已烷磺酸(PFHxS)及其盐类等;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特别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石棉;
有机锡;
偶氮染料:
多环芳烃(PAHs);
甲醛。
注:上述所列举的有害物质并不包括已知的所有有害物质,附录A给出了可能有理由进一步被禁止或限制使用的材料信息。
不可避免地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时:a)提出下一步改进设计的计划,例如提出替代材料或改善产品结构的研究计划,使改进后的产品5
GB/T24976—2023
比原产品的用量减少;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或标准的限值要求;b)
c)在产品说明中披露相关信息,具备条件时在产品上或产品的最小包装上予以标识。6.3.1.1.2在组织中建立并有效运行有害原材料使用的管理程序。6.3.1.1.3甄别外购零部件使用的材料是否含有有害物质,避免或限制外购零部件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材料,如果外购零部件不可避免地使用了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则参照6.3.1.1.1。6.3.1.2对材料效率的考虑
6.3.1.2.1材料减量化设计
设计者宜开展材料减量化设计,减少产品的质量和体积,考虑以下内容:a)在保证产品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通过设计减小产品体积注1:减小产品的体积能显著地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减小产品及包装的体积不仅减少了包装材料的使用,还能提高产品的运输效率。b)最大限度利用结构上的设计,减少原材料的质量对产品的影响:注2:使用更多的原材料有助于增强产品的机械强度,而优化结构设计能实现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基础上使用更少的材料。
通常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会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但减少零部件可能同时造成零部件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的复杂化,从而增加零部件的制造成本,设计者在权衡上述因素时,尽量更多地倾向于减少环境影响的设计方案。
示例:用一个零部件替代多个零部件,从而避免零部件间的联接(如可能的焊接、铆接或螺钉联接)。6.3.1.2.2合理设计产品使用寿命设计者宜考虑以下内容,
针对不同应用情景的产品采取不同的使用寿命设计思路,例如:a)
1)基于以预埋方式使用的产品,对产品的寿命要求比较长;2)基于随整机使用的产品,对产品寿命的要求不低于整机的寿命;3)
基于技术变化较快,或者市场变化较快的产品,适当有限地设计产品的使用寿命,以避免超过期望使用寿命的产品设计造成的浪费,本文件提出的设计考虑更倾向于此类产品。注1:设计者可能很难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解决合理的预期寿命问题。有时为了保证在所谓的预期寿命内的安全性,不得不留有一定的安全裕度,这样就造成产品的实际使用寿命远远大于预期的寿命,而产品的使用者一般很难注意到产品达到失效的状态。这时,往往需要设计者根据经验提示产品失效状态的信息产品的易于维护设计。
产品的可升级设计,例如新的设计能够沿用原来的产品设计,只需要局部更换零部件就能够实现产品的升级(或新的组合),或者使产品的功能等得到扩充。注2:可升级设计有助于降低新产品的制造成本或能耗。示例:开展模块化设计,通过更换部件实现产品的升级d)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例如通过优化产品的结构减少产品零部件的数量。注3:零部件的数量会在产品的使用中影响产品的可靠性,适当减少零部件的数量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6.3.1.2.3提升材料的可回收利用性设计者宜考虑以下内容。
a)在设计阶段确定所使用材料的回收利用价值,在比较和选用材料时,遵循下面的使用顺序(优先级从上至下):
1)能够直接回收利用的;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