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2427.7-2023淀粉黏度测定
GB/T 22427.7-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427.7-2023

中文名称:淀粉黏度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Determination of starch viscosit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8-06

实施日期:2024-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4809774

相关标签: 淀粉 黏度 测定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糖、糖制品、淀粉>>67.180.20淀粉及衍生制品

中标分类号:食品>>食品加工与制品>>X11粮食加工与制品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22427.7-2008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31.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顾正彪、洪雁、郑丽萍、文兴、王子龙、董得平、程力、班宵逢、孙圣麟、李兆丰、李才明、鲁振

起草单位:江南大学、杭州纸友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普罗星淀粉有限公司、罗盖特(中国)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河南飞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商业联合会

归口单位:全国食用淀粉及淀粉衍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52)

提出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食用淀粉及淀粉衍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52)

标准简介

本文件描述了淀粉黏度的旋转黏度计、布拉本德黏度仪和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原淀粉和变性淀粉。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67.180.20
CCS X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427.7—2023
代替GB/T22427.7—2008
淀粉黏度测定
Determination of starch viscosity2023-08-06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03-01实施
GB/T22427.7—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规定了食品质量相关技术要求,食品安全相关要求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食品安全标准等文件。
本文件代替GB/T22427.7—2008《淀粉粘度测定》,与GB/T22427.7—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a)
b)增加了“成糊温度”“布拉本德峰值黏度”“布拉本德升温终点黏度”“布拉本德降温起点黏度”“布拉本德降温终点黏度”“布拉本德黏度降落值”“布拉本德黏度回生值”“RVA峰值黏度”“RVA谷值黏度”\RVA终值黏度”\RVA黏度降落值”\RVA黏度回生值”12个术语(见3.1~3.12):删除了淀粉黏度”术语(见2008年版的2.1);c)
更改了旋转黏度计方法中样品的测试方法(见5.4.1,2008年版的3.3.1.3.3.2)删除了旋转黏度计方法中的“作图”(见2008年版的3.3.4);更改了旋转黏度计方法中的旋转黏度计测试温度(见5.4.1.1、5.4.3.1,2008年版的3.3.3);f
增加了旋转黏度计方法中的“冷水完全溶胀成糊的变性淀粉”样品调浆和“冷水溶胀成糊的变性淀粉”的测定方法(见5.4.1.2、5.4.3.2);g)增加了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法(见第6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食用淀粉及淀粉衍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南大学、杭州纸友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普罗星淀粉有限公司、罗盖特(中国)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河南飞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商业联合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顾正彪、洪雁、郑丽萍、文兴、王子龙、董得平、程力、班宵逢、孙圣麟、李兆丰、李才明、鲁振。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89年首次发布为GB/T12098—1989,2008年第一次修订;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1范围
淀粉黏度测定
GB/T22427.7-—2023
本文件描述了淀粉黏度的旋转黏度计、布拉本德黏度仪和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原淀粉和变性淀粉。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12104淀粉及其衍生物术语
术语和定义
GB/T1210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成糊温度
pastingtemperature
运用布拉本德黏度仪和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定淀粉乳在糊化过程中黏度开始增加时对应的温度。
布拉本德峰值黏度Brabenderpeakviscosity运用布拉本德黏度仪所测得淀粉乳在糊化过程中达到的最高黏度值。3.3
布拉本德升温终点黏度Brabenderviscosityattheendofheatphase运用布拉本德黏度仪测定淀粉乳在糊化过程中升温至设定最高温度时的黏度值。3.4
布拉本德降温起点黏度Brabenderviscosityatthebeginningofcoolingphase运用布拉本德黏度仪测定淀粉乳在糊化过程中升温至设定最高温度保温结束时的黏度值。3.5
布拉本德降温终点黏度Brabenderviscosityattheendofcoolingphase运用布拉本德黏度仪测定淀粉乳在糊化结束后降温至设定最低温度时的黏度值。3.6
布拉本德黏度降落值
breakdownvalueusingBrabenderviscometer布拉本德峰值黏度与布拉本德降温起点黏度的差值。3.7
setbackvalue using Brabender viscometer布拉本德黏度回生值
布拉本德降温终点黏度与布拉本德降温起点黏度的差值。1
GB/T22427.7—2023
RVA峰值黏度RVApeakviscosity
运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定淀粉乳糊化过程中达到的最高黏度值。3.9
RVA谷值黏度
RVAholdingstrength
运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定淀粉乳糊化过程中达到的最低黏度值。3.10
RVA终值黏度
RVA final viscosity
运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定淀粉乳糊化结束后降温过程至设定最低温度保温结束时的黏度值。
RVA黏度降落值
breakdownvalueusingRVA
RVA峰值黏度与RVA谷值黏度的差值。3.12
RVA黏度回生值
setback value using RVA
RVA终值黏度与RVA谷值黏度的差值。4样品
样品应充分混匀,保存在干燥、密闭环境中。5
旋转黏度计法(方法一)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样品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糊化,通过旋转黏度计可测定黏度值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精确至0.1g。
旋转黏度计:具有测定筒和转子,可配备保温装置搅拌器:搅拌速度范围可调。
磁力搅拌器:搅拌速度可调,带搅拌子。恒温水浴:温度可调节范围在室温至100℃。四口烧瓶:500mL,1000mL
高型烧杯:250mL
量筒:250ml,500ml,l000ml.
蛇形冷凝管或球形冷凝管。
水银温度计:0℃~100℃%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要求。无水乙醇:分析纯。
5.4试验步骤
5.4.1样品调浆
5.4.1.1冷水不成糊的原淀粉和变性淀粉GB/T22427.7-—2023
称取适量混合均匀的样品,精确至0.1g,置于四口烧瓶(5.2.6)中,用量筒(5.2.8)加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使样品的千基固形物质量浓度送到设定浓度,总体积为烧瓶体积的2/3左右。将四口烧瓶放人已升温至55℃的恒温水浴(5.2.5)中,在烧瓶上装上搅拌器(5.2.3)、冷凝管(5.2.9)和温度计(5.2.10),盖上取样口,打开冷凝水和搅拌器.搅拌均匀,加热恒温水浴使四口烧瓶中的淀粉乳温度升至92℃~95℃。淀粉乳温度从55℃升至92℃~95℃的时间应控制在25min之内,并在92℃~95℃下保温搅拌一定时间后取样,进行黏度测定。5.4.1.2冷水完全溶胀成糊的变性淀粉称取适量混合均匀的样品,置于高型烧杯(5.2.7)中,需要时,可用小于或等于淀粉质量的无水乙醇进行润湿分散,在磁力搅拌器(5.2.4)上边搅拌边缓慢加人扣除分散用无水乙醇后所需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5.3),总体积为烧杯体积的2/3左右,使样品的干基固形物浓度达到设定浓度,在10min之内搅拌均匀成糊,无结团现象后取样,进行黏度测定。或者先量取或称取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置人烧杯,总体积为烧杯体积的2/3左右·烧杯放入磁子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开动搅拌器,使水形成均漩涡。称取适量淀粉样品,使样品的干基固形物浓度达到设定浓度,将淀粉缓慢加入烧杯中,使淀粉均匀分散至水中,在10min之内搅拌均匀成糊,无结团现象后取样进行黏度测定5.4.2仪器准备
将旋转黏度计(5.2.2)调水平后,按照仪器说明书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校正调零,并将仪器测定筒的保温装置与恒温水浴(5.2.5)循环装置相连,打开水浴装置,使测定筒与恒温水浴温度保持一致,恒温水浴温度根据测定需要设定。
5.4.3测定
5.4.3.1冷水溶胀不成糊的原淀粉和变性淀粉将测定筒温度通过恒温装置保持一定温度,从四口烧瓶中吸取淀粉糊(5.4.1.1),加人旋转黏度计的测量筒内,选择所用的转子,设置转速,进行黏度测定5.4.3.2冷水溶胀成糊的变性淀粉将烧杯中的淀粉糊(5.4.1.2)加人到旋转黏度计的测量筒内,选择所用的转子,设置转速,进行黏度测定。
注1:旋转黏度计会显示每次样品测定的扭矩,根据旋转黏度计的扭矩正常工作范围,当扭矩超过或者小于该范围时需要更换转速和转子
注2:也可根据要求,测定样品在保温不同时间后的黏度5.5试验数据处理
在一定转速和温度下,淀粉糊搅拌一定时间后,直接读取该温度时的黏度值GB/T22427.7—2023
6布拉本德黏度仪法(方法二)
6.1原理
淀粉乳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黏度变化.通过布拉本德黏度仪测定的黏度曲线得到布拉本德峰值黏度,同时还可得到成糊温度、布拉本德升温终点黏度、布拉本德降温起点黏度、布拉本德降温终点黏度、布拉本德黏度降落值、布拉本德黏度回生值等6.2
仪器设备
6.2.1布拉本德黏度仪:配备测量筒和转子,配有控制软件的计算机。6.2.2低温循环水浴或带制冷功能的循环水浴:温度可调节范围为10℃~30℃。6.2.3电子天平:精准至0.1g或0.01g。烧杯或者锥形瓶:500mL,250mL。6.2.4
6.2.5量筒:500mL.100mL。
3试剂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要求。6.4试验步骤
6.4.1样品调浆
称取适量混合均匀的样品:置于烧杯或者锥形瓶(6.2.4)中.用量简(6.2.5)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6.3),使淀粉样品的干基固形物浓度达到设定浓度,搅拌均匀。试样总量和体积根据仪器要求设定。
6.4.2仪器准备
启动布拉本德黏度仪(6.2.1),根据仪器型号打开与黏度仪相连的低温循环水浴或带制冷功能的循环水浴(6.2.2),预热10min。根据仪器型号开启联用的计算机电源,运行控制软件,设定黏度仪的测量范围以及黏度单位BU或mPa·s。计算机控制软件或者仪器内置电脑根据要求设定升温温度、升温速度、保温时间、降温速度等测定程序。
6.4.3装样
充分搅拌烧杯或锥形瓶中的淀粉乳,将混合均匀的淀粉乳全部转移至布拉本德黏度的测量筒,再将测量筒转移至布拉本德黏度仪中。6.4.4测定
按照布拉本德黏度仪操作规程启动试验,测定样品的黏度。5试验数据处理
测定结束后,仪器会自动绘出图谱(见附录A),并可从图谱得到相关特征值:布拉本德峰值黏度以及成糊温度、布拉本德升温终点黏度、布拉本德降温起点黏度、布拉本德降温终点黏度、布拉本德降落值、布拉本德回生值等。
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法(方法三)7.1原理
GB/T22427.7-2023
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淀粉悬浮液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黏度的变化,通过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定的黏度曲线得到RVA峰值黏度,同时还可得到成糊温度、RVA谷值黏度、RVA终值黏度、RVA黏度降落值、RVA黏度回生值等。7.2
仪器设备
7.2.1快速黏度分析仪(RVA):配备专用样品筒和搅拌器,并配备有控制软件的计算机。7.2.2电子天平:精确至0.001g。7.2.3低温循环水浴(或带制冷功能的循环水浴):温度可调节范围为10℃~30℃。7.2.4量简:25mL。
7.3试剂
蒸馏水或者去离子水:应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要求7.4试验步骤
7.4.1样品调浆
准确称量(25.0士0.1)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6.3),转移至干燥洁净的RVA样品筒中。准确称取适量混合均匀的淀粉样品(确至0.001g),使样品的干基固形物浓度达到设定浓度7.4.2仪器准备
启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电源,打开与快速黏度分析仪相连接的低温循环水浴,预热30min;开启联用的计算机电源,运行控制软件设置测试程序或根据仪器提示载入设定的测试程序7.4.3装样
将样品转移到装有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样品筒中。将搅拌桨置于样品筒中并上下剧烈搅动数次,使试样充分分散。若仍有样品团块留存在水面上或黏附在搅拌桨上,可重复此步骤直至试样完全分散。
7.4.4测定
将搅拌桨置于样品筒中,并插接至仪器搅拌浆的连接器上。当仪器提示允许测试时,压下仪器的搅拌器电动机塔帽,按照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的操作规程启动试验。在开始测试前.已悬浮试样的放置时间不应超过1min。
7.5试验数据处理
测定结束后,仪器会自动绘出图谱(见附录B),并可从图谱得到相关特征值:RVA峰值黏度,以及成糊温度、RVA谷值黏度、RVA终值黏度、RVA黏度降落值、RVA黏度回生值等特征值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列出如下内容:
GB/T22427.7—2023
样品名称及固形物含量:
测定方法及仪器型号;
一测定过程设定参数;
试验中涉及的其他条件:
试验得到的结果;
进行重复性试验而得到的两种实验结果试验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测试条件的所有信息6
附录A
(资料性)
利用布拉本德黏度仪法测定的玉米淀粉黏度曲线利用Viscograph-E型布拉本德黏度仪法测定玉米淀粉黏度曲线A.1.1
样品为玉米淀粉,固形物含量为8g/100g。设定的测定参数:转速75r/min,测量范围700cmg,黏度单位BU。GB/T22427.7—2023
黏度测定程序:以1.5℃/min的速率从35℃升至95℃在95℃保温30min,再以1.5℃/min的速率降温至50℃,在50℃保温30min测得的玉米淀粉黏度曲线见图A.1.评价值见表A.11.000
图中特征值
测试范围:700cmg
时间/min
玉米淀粉的黏度曲线
温度曲线
玉米淀粉黏度曲线的评价表
评价指标
成糊温度
布拉本德峰值黏度
布拉本德升温终点黏度
布拉本德降温起点黏度
布拉本德降温终点黏度
布拉本德低温保温结束黏度
布拉本德黏度降落值
布拉本德黏度回生值
HH: MM: SS
0033:38
00:39:18
00:40:00
1:10:00
1140100
210:00
黏度曲线
GB/T22427.7-2023
利用MicroVisco-Amylo-Graph布拉本德黏度仪法测定玉米淀粉黏度曲线A.2
样品为玉米淀粉.固形物含量为6g/100.g.仪器设定的测定参数:转速250r/min,测量范围700cmg,黏度单位BU。黏度测定程序:以6℃/min的速率从50℃升至95℃,在95℃保温5min,再以6℃/min的速率降温至50℃,在50℃保温3min。测得的玉米淀粉黏度曲线见图A.2,评价值见表A.2。1000
图中特征值bzxz.net
测试范用:700.cmg
评价指标
成糊温度
时间/min
温度曲线
黏度曲线
玉米淀粉黏度曲线
玉米淀粉黏度曲线的评价表
HH:MM:SS
00:0515
布拉本德峰值黏度
布拉本德升温终点黏度
布拉本德降温起点黏度
布拉本德降温终点黏度
布拉本德低温保温结束黏度
布拉本德黏度降落值
布拉本德黏度回生值
00:06:40
0007:30
00:12:30
00:20:00
00:22:00
利用ViscoQuick布拉本德黏度仪测定玉米淀粉黏度曲线A.3.1
样品为玉米淀粉,固形物含量为6g/100g。E
仪器设定的测定参数:转速250r/min,测量范围700cmg,黏度单位BU。22.5
GB/T22427.7—2023
黏度测定程序:以20℃/min的速率从30℃升至93℃,在93℃保温3min,再以15℃/min的速率降温至50℃,在50℃保温1min。测得的玉米淀粉黏度曲线见图A.3,评价值见表A.3。1000
度500+
图中特征值
评价指标
成糊温度
黏疫曲线
时间/min
玉米淀粉黏度曲线
广温度曲线
玉米淀粉黏度曲线的评价表
HH:MM:SS
00102:38
93℃开始保温时的黏度
蜂值黏度
93℃结束后的黏度
最小黏度
冷却过程中最小黏度
冷却至50时的黏度
50℃保温结束时黏度
00103:09
00:03:32
00:06:09
00:06:11
00:10:00
00:10:01
00:11:0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