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8538-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8538-2023
中文名称:眼科光学 接触镜和接触镜护理产品 兔眼相容性研究试验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Ophthalmic optics—Contact lenses and contact lenses care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biocompatibility by ocular study with rabbit eye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9-07
实施日期:2024-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5189548
相关标签:
眼科
光学
接触
护理产品
相容性
研究
试验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医疗器械>>C40医用光学仪器设备与内窥镜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31.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陈献花、方丽、奚晓青、李婧、周森婷、周绮梦
起草单位: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归口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提出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描述了评价接触镜和接触镜护理产品眼内安全性的体内试验方法。本试验是评价产品在试验条件下对眼组织产生刺激的程度。本文件适用于兔眼试验。
标准内容
ICS11.040.70
CCSC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8538—2023
代替GB/T28538—2012
眼科光学
接触镜和接触镜护理产品
兔眼相容性研究试验
Ophthalmic optics-Contactlensesand contact lenses care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biocompatibility by ocular studywith rabbit eyes(ISO9394:2012,MOD)
2023-09-0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10-01实施
GB/T28538—20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试验动物和饲养管理
试剂和材料
试验样品
试验步骤
结果评价
试验报告…
附录A(规范性)McDonald-Shadduck评分系统附录B(规范性)Draize眼损伤评分表参考文献
c..c..s...+.o
裂隙灯
GB/T28538—2023
本文件按接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GB(/T)11417《眼科光学接触镜》、GB/T28538《眼科光学接触镜和接触镜护理产品兔眼相容性研究试验》和GB/T28539《眼科光学接触镜和接触镜护理产品防腐剂的摄人和释放的测定指南》共同构成接触镜系列国家标准。本文件代替GB/T28538一2012《眼科光学接触镜和接触镜护理产品免眼相容性研究试
验》,与GB/T28538—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更改了“总体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3章);更改了“试验动物和饲养管理”(见第5章,2012年版的第4章);更改了“准备和存放”(见8.2,2012年版的7.2);更改了“试验步骤”(见第9章,2012年版的第8章);更改了“试验报告”(见第11章,2012年版的第10章);更改了“McDonald-Shadduck评分系统一裂隙灯”(见附录A,2012年版的附录A)。本文件修改采用ISO9394:2012眼科光学接触镜和接触镜护理产品免眼相容性研究试验》本文件与ISO9394:2012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删除了规范性引用的ISO18369-1,OECD1997,增加了规范性引用的GB/T11417.1(见第3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6886.1代替了ISO10993-1(见第4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6886.10代替了ISO10993-10(见第4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7025代替了ISO/IEC17025(见第4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6886.2代替了ISO10993-2(见5.2),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更改了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献花、方丽、奚晓青、李婧、周森婷、周绮梦、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2年首次发布为GB/T28538—2012;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范围
眼科光学接触镜和接触镜护理产品兔眼相容性研究试验
GB/T28538—2023
本文件描述了评价接触镜和接触镜护理产品眼内安全性的体内试验方法。本试验是评价产品在试验条件下对眼组织产生刺激的程度。本文件适用于免眼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417.1眼科光学
接触镜第1部分:词汇、分类和推荐的标识规范(GB/T11417.1-2012,ISO18369-1:2006,MOD)
GB/T16886.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GB/T16886.1-2022,ISO10993-12018,IDT)
GB/T16886.2E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部分:动物福利要求(GB/T16886.2-一2011,ISO109932:2006,IDT)
GB/T16886.1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GB/T16886.102017,ISO10993-10:2010,IDT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025-2019,ISO/IEC17025:2017,GB/T27025
3术语和定义
GB/T11417.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总体要求
按照GB/T16886.1对医疗器械进行生物学评价和分类,应遵循GB/T27025的要求进行试验。接触镜和接触镜护理产品的刺激试验和致敏试验应按GB/T16886.10进行。结果评价应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5试验动物和饲养管理
5.1应使用新西兰白化免(雌雄不限)或等同的白化免,对每种类型的接触镜或接触镜护理产品进行试验。应使用同一来源同一品系的成年健康免,体重大于2.5kg。免眼应无明显的眼刺激或角膜荧光素染色等临床症状。
GB/T28538—2023
至少应使用3只免子,推荐使用6只免子,以确保试验结果的精确度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如使用少于6只免子,应给出合理性的说明。如评价中需要对照物,可选择另一侧眼球或用与试验组等量的另一组动物作为对照。对于接触镜护理产品,对照组宜使用同类未用试验样品处理过的接触镜。不应使用阳性对照。
注,对照物采用安全和性能特征已确定的产品。5.2试验应符合GB/T16886.2的动物福利要求。5.3每只动物应分笼饲养,使用专用饲料和水。本试验不适宜群养,因为试验时从免眼中滑落的镜片应重新佩戴回同一只免子的同一只眼球。5.4免子的标记可采用下面任一种方法:a)打耳号;
b)花纹;
e)微型芯片;
d)持久性墨水标记。
试验前应使动物适应实验室环境至少5d。5不宜切除免眼的瞬膜,在佩戴镜片期间不宜缝合眼脸。任何偏差都应经过确认,并记录在试验报5.5
告中。
注:白化免的眼球缺乏色素,便于检查,常用于眼刺激性试验。动物的管理和使用应按照正确、适宜的规范要求进行。6试验期间应不限制动物行为。
6试剂和材料
6.1符合药典标准的荧光素钠。
注:注意染色程度和用于眼部的荧光素浓度(如3μL1%荧光素生理盐水溶液)。6.2接触镜护理产品,由制造商推荐。6.3
接触镜,由制造商推荐。
7仪器
7.1配有合适的滤光片的裂陈灯显微镜。7.2放大镜:放大倍数至少6倍。7.3天平或称量仪器:最大称量不小于5kg,精度为100g试验样品
8.1接触镜参数
接触镜应有足够的厚度以表征:a)人眼使用的合理的最大厚度;或b)制造商生产的最大厚度。
所选择的接触镜片应和免眼适配状况良好。注:尽量减少物理刺激和掉落次数如果镜片厚度与免眼的适配性不好,选用具有良好适配性的最大厚度的镜片。最终报告中应记录接触镜的相关参数。2
8.2准备和存放
GB/T28538—2023
如果评价中使用到接触镜护理产品,接触镜应按照接触镜制造商说明书中的说明使用接触镜护理产品(6.2)来进行准备、清洁、消毒、存放和冲洗。在试验期间如果接触镜脱落,应使用接触镜护理产品(6.2)进行冲洗,再重新戴回脱落的免眼中。注1:为防止接触镜丢失或损坏,多准备一些接触镜,并用接触镜护理产品进行处理。注2:水凝胶接触镜掉落后,由于失水不能立刻戴回,用按照说明书处理过的同类的接触镜替换。失水的水凝胶接触镜经清洗和再水合后方可再用。佩戴前,宜注意检查接触镜的状态,如有无颗粒物、物理损坏和含水镜片的正反面。在佩戴接触镜的过程中,应观察免子与佩戴对照镜片时的不同反应并记录。在同一试验组内的免子,接触镜不应混滑使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存放接触镜时,不同试验组之间不应混。评价接触镜护理产品,例如多用途溶液,宜使用具有材料代表性的常规镜片和硅水凝胶镜片对接触镜护理产品进行测试。宜对接触镜的选择给出合理性说明。9试验步骤
9.1动物的初步检查
9.1.1开始试验前24h内,进行动物的初步检查。9.1.2用天平(7.3)称量免子并记录9.1.3试验前用裂隙灯显微镜(7.1)和荧光素钠(6.1)染色检查每只兔子双眼,按附录A的McDonald-Shadduck评分系统记录免眼的评分。如果发现眼球有任何异常,则替换该免子。试验镜片的佩戴和摘取
9.2.1根据8.2处理试验镜片。
9.2.2把试验镜片戴入一只免眼内,在戴入镜片时,免眼应无荧光素染色。一般试验可以在任一侧眼球上进行,但最好在同侧眼球进行,另一侧的眼球作为对照。注:对于水凝胶接触镜,可以宽松地粘贴外毗部眼脸以防止接触镜掉出。9.2.3从第1d至第21d,佩戴7h至8h后,取出镜片。取出的镜片按8.2进行护理。注:佩载镜片的当天为第1d。
9.2.4如果戴入的镜片需要重戴或更换,应记录下来。建议定时检查兔眼中镜片的佩戴情况,如每小时检查一次。
注:适当的接触镜润滑液能用于使接触镜通过水合的方式,在镜片佩戴期间保持接触镜湿润。需记录这种溶液的使用方法。
9.2.5当接触镜润滑液是测试样品时,应在试验方案中明确该溶液是在佩戴过程中使用。9.2.6及时记录镜片外观的任何改变。9.2.7每天按9.2.1~9.2.6进行试验。9.2.8在第22d,4h至8h后从免眼中取出镜片。注:镜片保留,由制造商做进一步检查。9.3免眼的检查
9.3.1在第1d至第7d、第9d至第14d和第16d至第21d,摘取镜片之前检查每只免眼,按附录B的Draize评分系统记分。
GB/T28538—2023
此外,每天两次检查兔眼,以便发现异常,并终止试验。建议记录免子的行为,抓挠或用爪子抓镜片的行为是眼刺激性的早期表现。9.3.2在第8h、第15h和第22h,摘下镜片后,用裂隙灯显微镜(7.1)和荧光素钠(6.1)染色检查每只免眼,按附录A的McDonald-Shadduck评分系统记录眼球的情况注:允许临时改变裂灯检查的具体天数以适应研究活动的安排,但裂隙灯检查以7d士1d的间隔进行。9.4动物称量
在第22d,用天平(7.3)称量免子并记录。9.5
组织学检查
9.5.1在第22d,取下镜片和临床检查结束后,人道法处死动物。9.5.2摘除眼球和附件,保存于适宜的固定液中(如1o%福尔马林溶液、Zenkers固定液、Davidsons溶液)。
9.5.3用石蜡包埋眼球及其附件。将每只眼球的角膜、结膜、虹膜、晶状体切片并染色便于显微评价。9.5.4
应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免眼的评价和组织学切片检查。9.5.5组织学切片检查并记录结果。角膜变形
若适宜,用适当的化学或物理方法来检测对角膜变形的影响,并考虑当前技术能力的状况,注:如果要评估角膜变形,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提供至少3只免子的数据。结果评价
依据试验报告的所有内容,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对试验结果做出总体评价。10.1
10.2如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认为结果无法确定或无效,应进行重新试验。试验报告中应记录评价的结果
试验报告
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机构的名称和地址;
负责试验的人员姓名;
遵守适用的实验室资质或规范的声明;试验品和对照品的名称和完整描述;d)
试验动物的描述(种类、来源、年龄、性别、体重和动物数量);试验方法的合理性和描述;
试验结果,应该包括统计方法(如果适用):体重,
一临床观察,
镜片固位(适用时),
一大体观察,
显微观察,
一所有组织病理学发现的详细描述一角膜变形(如果适用),
—评价试验结果所需的任何其他相关数据;h)评价结果;
试验总结和结论。
GB/T28538—2023
GB/T28538—2023
A.1结膜充血
附录A
(规范性)
McDonald-Shadduck评分系统—裂隙灯0=正常。角巩膜缘无充血,脸结膜、球结膜的血管清晰,可呈微红色轻微充血(时钟12点和6点方位除外)。
险结膜呈潮红色轻度充血,伴有角巩膜缘充血,但主要局限在眼睛的下部及上部4点至+1=
7点和11点至1点方向范围内。
脸结膜呈鲜红色明显充血,角巩膜缘有75%以上的区域充血。十2=
脸结膜和球结膜均有大片暗红色重度充血区,角巩膜缘明显充血,结膜上出现瘀点,瞬膜处+3=
斑点明显。
A.2结膜水肿
0=正常,无结膜组织的水肿。
十1=轻微水肿,无眼脸外翻(注意上下眼脸位置与正常眼晴相同,就可以很容易确定),在裂隙灯检查时,水肿开始于结膜穿隆下方近内脏处+2=
中度水肿,以致上、下眼脸闭合不全:水肿局限于上眼脸,上眼脸有部分外翻。在这个阶段,水肿一般局限于上眼脸,尽管它存在于下脸囊的末端(最好使用裂隙灯检查)。+3=
明显水肿,伴有上、下眼脸部分外翻。这很容易通过观察动物的头部和注意其眼脸的位置来确定:如果眼边缘不闭合,则发生外翻。十4=上眼脸明显外翻,下眼脸较不明显。很难将眼脸缩回并观察边缘区域A.3结膜分泌物
分泌物为类白色或灰白色的沉积物,避免与在某些免眼内毗处的少量清晰、黏液样的正常分泌物混淆。
正常,无分泌物。
十1=高于正常水平的分泌物,出现在眼睛的内部,不是在眼险或眼睫毛上。十2=分泌物较多,很容易观察到,黏附在眼险和眼睫毛上。+3-
分泌物黏附在整个眼脸上,并湿润了眼睛周围皮肤上的毛发。A.4房水闪辉
用裂隙灯检查免眼前房,通过与正常Tyndall现象的比较对观察到的Tyndall现象的强度进行记分。房水闪辉的出现可作为血-房水屏障损坏的判断依据。0=前房透明,无Tyndall现象。
勉强可以看到Tyndall现象,前房光线的强度弱于通过晶状体的裂隙光线的强度。+1=
十2=前房的Tyndall光线可见,与通过晶状体的光线强度相同。前房的Tyndall光线可见,光线强度强于通过晶状体的裂隙光线的强度。+3=
A.5虹膜
应用初级、二级和三级血管确定虹膜的记分。假定血管充血越严重和二级、三级血管受累越多,那6
么虹膜受累的程度就越严重。
GB/T28538—2023
0=正常,无血管充血。通常在瞳孔周围12点至1点和6点至7点的位置,直径1mm至3mm的范围内,可见轻微的二级和三级血管充血。十1=二级血管轻度充血,三级血管正常。总的来说,是一致性的,但是在1点或6点的位置可能较严重。如果受限于1点或6点的位置,三级血管会大量充血。三级血管轻度充血,二级血管轻、中度充血。十2=
十3=二级和三级血管中度充血,并伴有虹膜基质轻度水肿(虹膜表面有轻微的皱褶,通常在3点和9点位置较明显)。
十4二二级、三级血管明显充血,虹膜基质明显水肿。虹膜出现皱褶:可能伴随前房出血。A.6角膜
记分包括角膜混浊严重程度和角膜受累面积。角膜混浊的严重程度评分如下:0=正常角膜。裂隙灯显示上皮表面和内皮表面有灰色亮线,基质呈大理石样灰色外观。透明度降低。在裂隙灯视野中仅可见累及的基质的前半部。在散射照明下,内部结构清晰+1=
可见,但有些部分明显混浊。
角膜半透明。混浊延伸至内皮层,基质呈现灰白色浑浊。在散射照明下,内部结构清晰+2=
可见。
整个基质完全累及。在裂隙灯视野中,内皮表面仍然可见。在散射照明下,内部结构很难十3=
分辨(可参照闪辉、虹膜炎级别,观察瞳孔反应,注意晶状体变化)。整个基质完全累及,内皮不再清晰可见。在视野中,内部结构不可见。角膜高度混浊,无法+4=
对房水内辉、虹膜炎、晶状体变化和瞳孔反应进行判断和分级。角膜表面混浊面积分级:
0=正常,无混浊。
混浊面积达1%~25%。
混浊面积达26%~50%。
混浊面积达51%~75%。
混浊面积达76%~100%
角膜血管翁是由于角膜基质中新血管的形成和穿透,分为三个级别:0=无角膜血管骤
有血管形成,但血管未侵人整个角膜周围,血管侵人不超过2mm。+1=
十2=5
在整个角膜周围,血管侵人大于或等于2mm。荧光素染色用于评价上皮损害程度。使用与角膜混浊相同的术语,染色区域在0到十4级别下进行评分:
无荧光素染色
在聚光点上轻微染色。在观察视野中内部结构清晰可见(瞳孔边缘的轮廊似乎没有荧光素染色)。
在聚光点上中度染色。在观察视野中内部结构可见,但不太清晰。荧光素染色明显,角膜大部分均有染色。在观察视野中内部结构较难分辨。+3=
荧光素染色显著,在观察视野中内部结构完全不可见。在进行眼部评估时,应对接触镜进行例行评估,并将接触镜等级分为N(正常)或A(异常)。观察有无晶状体混浊现象,并记录混浊位置7
GB/T28538—2023
前囊膜
前囊膜下
前皮质
后皮质
后囊膜下
后囊膜
B.1角膜wwW.bzxz.Net
附录B
(规范性)
Draize眼损伤评分表
混浊程度(观察最致密混浊区)0=
透明。
云或弥散混浊区,虹膜清晰可见。易识别的半透明区,虹膜清晰可见。乳白色区,看不见虹膜,勉强可见瞳孔。混浊,看不见虹膜。
角膜受累面积
大于0,小于或等于1/4。
大于1/4,小于或等于1/2。
大于1/2,小于或等于3/4。
大于3/4至整个角膜区域。
注:记分为A×BX5,最大值-80。虹膜
正常。
GB/T28538—2023
超出正常皱装,充血水肿,角膜缘充血(其中一种或全部),仍有对光反应(反应迟钝为阳性)。
无对光反应,出血,严重破坏(其中一种或全部)。注:记分为A×5,最大值=10。
充血(指脸结膜和球结膜,不包括角膜和虹膜)0=
血管正常。
血管明显充血。
弥散性充血,呈深红色,血管纹理不清。弥散性充血,呈紫红色。
无水肿。
轻微水肿(包括瞬膜)。
明显水肿伴有部分眼险外翻。
眼脸水肿使眼呈半闭合状。
眼脸水肿使眼呈半闭合乃至全闭合状。分泌物
无分泌物。
超过正常分泌量(不包括正常动物眼内少量分泌物)。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