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38460-2020多列条状袋包装生产线
GB/T 38460-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8460-2020

中文名称:多列条状袋包装生产线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Multi-lane stick packaging lin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0-03-06

实施日期:2020-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3285165

相关标签: 包装 生产线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货物的包装和调运>>55.200包装机械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83仓储设备、装卸机械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38.0

出版日期:2020-03-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殷祥根、杜明柱、诸军、毛根宝、陈润洁、周进军、孙和明、盛春光、黄之炯、陈琳、李韶强、李金国、陈娟、纪蓉、石竹青、赵立勇

起草单位:江苏仅一联合智造有限公司、天津市三桥包装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众和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司帝恪机械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博世包装技术(杭州)有限公司、皮尔磁工业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食品包装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94)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多列条状袋包装生产线的术语和定义、型号、生产线组成、基本参数、工作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挠性包装材料对粉体、颗粒体、片剂、丸剂、胶囊、半流体和流体等内装物进行条状包装,能自动完成条状袋充填封合、检测、整理,组合装盒(袋)等过程的包装生产线(以下简称“生产线”)。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55.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460-2020
多列条状袋包装生产线
Multi-lanestickpackagingline2020-03-06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0-10-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38460—2020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包装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4)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仅一联合智造有限公司、天津市三桥包装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众和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司帝恪机械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博世包装技术(杭州)有限公司、皮尔磁工业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研发有限公司、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公司、雅士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祥根、杜明柱、诸军、毛根宝、陈润洁、周进军、孙和明、盛春光、黄之炯、陈琳、李韶强、李金国、陈娟、纪蓉、石竹青、赵立勇。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刘向红、江海、陆佳平、章建浩、贾方、杨再宏、李家峰、肖光辉、迟玉明、王彦民杨冬寅、吴晓文、蔡德秋。
1范围
多列条状袋包装生产线
GB/T384602020
本标准规定了多列条状袋包装生产线的术语和定义、型号、生产线组成、基本参数、工作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挠性包装材料对粉体、颗粒体、片剂、丸剂、胶囊、半流体和流体等内装物进行条状包装,能自动完成条状袋充填封合、检测、整理,组合装盒(袋)等过程的包装生产线(以下简称“生产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3766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7311包装机械分类与型号编制方法GB/T7932
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GB/T8196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4253
GB/T15171
GB/T15706
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GB16798食品机械安全卫生
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GB/T16855.1
GB/T173132009
袋成型-充填一封口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7888.2
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GB/T17888.3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GB/T17888.4
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GB/T18209.2
机械电气安全指示、标志和操作第2部分:标志要求GB/T
机械安全与防护装置相关的联锁装置设计和选择原则GB/T19891
机械安全机械设计的卫生要求
GB/T23821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28670制药机械(设备)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通则JB/T7232包装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一—简易法GB/T38460—2020
JB7233包装机械安全要求
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多列条状袋包装生产线
multi-lane stickpackaging line采用性包装材料对粉体、颗粒体、片剂、丸剂、胶囊、半流体和流体等内装物进行条状包装,能自动完成上料、打码、制袋、计量、充填、封口、切断、整理、检测、整理,组合装盒(袋等过程的包装生产线3.2
Lmulti-lane stickpackagingmachine多列条状袋包装机
两列以上同时生产条状袋的成型充填封口包装机。注:其特征为采用挠性包装材料对粉体、颗粒体、片剂、丸剂、胶、半流体和流体等内装物进行两列以上条状袋包装,并能自动完成上料、打码、制袋、计量、充填、封口、切断、整理、检测等功能的包装机。3.3
挠性包装材料flexiblepackagingmaterial可挠曲或可变形的薄片状包装用材料。注:通常指纸、纤维制品、塑料薄膜、金属箔或其复合材料等,在充填或取出内装物后该包装材料或容器形状可发生变化。
条状袋stickbag
条形三边封包装袋。
内装物contents
条状袋内所装的产品或物品。
包装件package
产品经过包装所形成的总体。
净含量netquantity
除去包装容器和其他挠性包装材料后内装物的实际质量。3.8
净含量偏差netquantitydeviation净含量与标称值之差。
生产能力productioncapacity
生产线稳定生产时,单位时间内生产的成品数量。3.10
生产效率productionefficiency生产线稳定生产时,在有效时间内生产的成品数量与额定生产能力和有效时间乘积的比值。2
4型号、生产线组成、基本参数及工作条件4.1型号
多列条状袋包装生产线的型号编制按GB/T7311的规定执行。DXDDT
GB/T38460-2020
改进设计顺序代号:依次用英文字母A、B、C...表示。第一次设计的产品无顺序代号
充填列数:单位为“列”
包装容器代号:装盒(H)、装袋(D)、装罐(G)、入托装盒(T)、其他(Q)
物料型式代号:粉末(F)、颗粒(L)、丸剂/片剂(P)、液体(Y)其他(Q)
多列条状袋包装生产线
示例:
DXDDTFH12A表示粉末充填装盒的12列条状袋包装生产线,第一次改进设计。其中DXD表示袋成型-充填-封口机:DT表示多列条状袋包装生产线:F表示充填粉末:H表示装盒;12表示充填列数:A表示第一次改进设计。生产线组成
生产线应由下列单机和系统组成:a)
上料机:
多列条状袋包装机;
整理机:
装盒(罐、袋机。
可选配设备:
在线检测装置:
除尘装置;
排气装置:
裹包、捆扎、装箱、码垛系统:标识系统:
其他辅助设备。wwW.bzxz.Net
4.3基本参数
生产线基本参数的名称和单位:a)
额定生产能力:条/min;
最大包装容量:g或mL;
充填机列数:列;
适用袋型尺寸范围(最大、最小的长度和宽度):mm;适用盒型尺寸范围(最大、最小的长度和宽度):mm;额定电压/频率:V/Hz;
总功率:kW;
GB/T38460—2020
外形尺寸:长(mm)×宽(mm)×高(mm));h)
质量:kg。
4.4工作条件
工作间内环境温度为5℃~35℃,相对湿度应不大于70%,海拔高度应不大于1000m。4.4.2生产线工作电源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偏差应保持在±7%之间的范围内4.4.3压缩空气气源压力应为0.6MPa~0.8MPa,大气压露点0℃以下。4.4.4宜预置网络接口。
4.4.5当以电子数据为主要数据时,应采用物理或者电子方法保证数据的安全,以防正故意或意外的伤害。日常运行维护和系统发生变更(如计算机设备或其程序)时,应当检查所有存储数据的可访问性及数据完整性:应当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操作规程,定期对数据备份,以保护存储的数据供将来调用。备份数据应当存储在另一个单独的、安全的地点,保存时间应符合相关法规规定。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生产线各单机应符合其产品标准及GB/T14253的规定。5.1.2生产线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5.1.3生产线各单机运转应平稳,运动零部件动作应灵活、协调、准确,无阻滞和异常声响。5.1.4生产线中的气路、润滑系统、输送管路等应密封无渗漏,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5.1.5内装物为粉体时,生产线应配备除尘接口或除尘装置:充填时会带入过量气体的生产线宜配备排气装置。
5.1.6生产线生产的条状袋应具易撕功能。5.1.7标识系统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5.1.8气动元件和管道应符合GB/T7932的要求。5.1.9液压元件和管道应符合GB/T3766的要求。5.2性能要求
5.2.1生产能力要求
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应达到额定生产能力。5.2.2生产效率要求
连续生产时整线生产效率应不低于95%。5.2.3净含量偏差和平均实际含量要求条状袋内装物的净含量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平均实际含量应符合JJF1070的规定。4
质量或体积定量包装标注净含量(Q。)g或ml
5.2.4条状袋合格率要求
表1净含量偏差
Q。的百分比/%
净含量偏差
GB/T38460—2020
g或ml
5.2.4.1条状袋的封口应平整,压痕或压纹清晰、无皱褶、灼化和压穿现象:条状袋的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标识系统等应清晰、牢固,打印位置应一致。5.2.4.2条状袋的热封口强度应符合表2所列数值要求。该表中所述的材料厚度是指热封层材料的厚度,其热封部位采用易于热合的材料,如PE、PP等。表2热封口强度
材料厚度(R)
0.02≤R<0.06
0.06≤R<0.08
0.08≤R<0.18
条状袋尺寸误差应符合下述要求:条状袋横封封口宽度误差不大于土2mm。热封口强度
以色标定位的控制方式,其切断位置误差应不超过土1.5mm。用其他形式控制袋长时,袋长小于100mm时,其误差应不超过土1.5mm:袋长大于或等于100mm时,其误差应不超过袋长的±1.5%。
条状袋袋宽不大于45mm,袋宽误差不大于土0.5mm;袋宽大于45mm,袋宽误差不大于±1
纵封外露白边不得出现,纵封内露白边不大于1mm。图案误差不大于土2mm。
条状袋经密封性试验,封口处应完好,无渗漏。GB/T38460—2020
5.2.4.5条状袋合格率应不小于98%。5.2.5装盒合格率要求
装盒合格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a)包装盒不得出现刻痕、凹痕、撕扯、磨损或其他可见的缺陷:被包装物料(或预包装件)及说明书不应有破损、多装、少装或漏装现象b)
包装盒端面两对角线长度偏差不得大于1.5mm;e)
盒体任何方向的弯曲变形,不得超过3mm;d)
装盒合格率应不小于99%。
5.2.6温控系统要求
生产线上的温度调节器应稳定、可靠,热封温度应可调。热封部位表面有效热封长度上的温度差值应在±7.5℃以内
5.2.7在线检重选别要求
生产线可在线称重反馈、自动选别、具有在线自动补偿充填量功能5.2.8噪声要求
除需特殊处理(如:击打)外,生产线正常工作时的噪声声压级(A计权)应不大于80dB。5.3电气安全要求
5.3.1生产线的电气控制系统应符合GB5226.1的要求,控制安全可靠、动作准确,各电器接头应联接牢固并加以编号,操作按钮应灵活,指示灯显示应正常:配备急停装置,急停操作器的有效操作中止了后续命令时,该操作命令在其复位前一直有效:复位只能在引发紧急操作命令的位置用手动操作:急停命令的手动复位不充许生产线自动启动:而只能按正常操作动作重新再启动。5.3.2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间施加500V(d.c.)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Q。5.3.3生产线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按GB5226.1—2008中8.2.1要求连接到保护联结电路上。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接地金属部件之间的连接,应具有低电阻值,其电阻值应不超过0.12。5.3.4生产线的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之间应经受至少1s时间的耐电压试验。5.3.5电气柜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T4208—2017中的IP54。5.3.6为保证人身和生产安全,涉及安全的控制单元应采用安全回路。安全控制回路原则上应采用不大于36V的安全电压。
5.3.7整线所有设备间需采用等电位连接,防止设备间产生压差导致触电现象。5.3.8电气柜上应安装带有标示识别的能量隔离装置,如电力能源隔离开关,并可以被上锁/挂牌5.4机械安全要求
5.4.1生产线的各安全防护应符合JB7233的规定。5.4.2生产线安全防护设计应符合GB/T15706的规定。5.4.3生产线的齿轮、皮带、链条、摩擦轮等运动部件裸露时应设置防护装置,其设计应符合GB/T8196的规定,线性往复运动应有极限位置的保护装置,其安全距离应符合GB/T23821的规定。5.4.4挠性包装材料的切割和热封装置应采取防护措施,如设置与传动机构联锁的防护罩、隔热挡板等,其设计应符合GB/T8196的规定,其安全距离应符合GB/T23821的规定。5.4.5生产线上的各零件及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应固定可靠,不得松动、不因震动而脱落。6
GB/T38460—2020
5.4.6生产线上活动式安全防护装置应设有保障人员安全的安全联锁装置,其设计应符合GB/T18831的规定,其控制系统的有关安全部件的设计应符合GB/T16855.1的规定。当操作人员打开安全防护装置时应报警并停止工作。如在设备完全停止前,操作人员能够触及的危险区域,应配置带有锁定功能的安全联锁装置,确保设备完全停止后才能够打开安全防护装置。5.4.7设备启动前,应有声光警示信号:在设备发生报警时,应用不同声光警示信号5.4.8生产线上应有清晰醒目的操纵、润滑、调整和安全的各种标志,标志应醒目、清晰、持久。安全标志应符合GB2894和GB/T18209.2的规定。5.4.9生产线若有不能在地面操纵的部位,应设置能方便操纵的工作平台,且有通向工作平台的防滑通道、楼梯、阶梯和护栏,工作平台、通道、楼梯、阶梯、护栏应符合GB/T17888.2和GB/T17888.3的规定。
因场地位置所限不允许设置楼梯、阶梯时,可设置有安全护笼的固定式直梯,固定式直梯应符5.4.10
合GB/T17888.4的规定,
5.4.11生产线对内装物及挠性包装材料应具备以下功能:a)
当包装材料或物料低于控制下限或无料时,应报警或报警并停机,挠性包装材料出现接头,应自动剔除废条状袋。b)
5.4.12生产线后道设备发生故障时,前道设备应具备短时间等待、长时间待机功能。5.5材料质量及设计要求
5.5.1生产线所用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均应有生产厂的质量合格证明书,如果没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则应按产品相关标准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5.5.2与挠性包装材料、内装物接触的部位,如料斗、导料管、除尘装置等,应耐腐蚀,不与内装物发生化学反应或吸附内装物,表面应光洁、平整,无死角,易清洗或消毒,焊缝处应打磨抛光,无存料缝隙,充填装置不应对内装物产生污染。应提供材质合格证明书。与内装物接触表面粗糙度要求:金属材料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1.6,非金属材料表面粗糙度应不大手0.8。5.5.3与内装物直接接触的零部件应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弯曲性、切削性、焊接性、可研磨和抛光等)、良好的抗液体渗透性等。伸入到内装物包装区域的外部零部件连接处应设有可靠的密封装置,以免内装物受到污染。
5.5.4不与挠性包装材料、内装物接触的表面应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允许表面涂覆能耐腐蚀的材料,如经表面涂覆,其涂层应粘附牢固。非内装物接触表面应具有较好的抗吸收、抗渗透的能力,具有耐久性和可洗净性。
5.5.5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内装物或容器造成污染。5.5.6包装腐蚀性的内装物时,下料装置与电气系统应采取密封防腐措施。5.5.7生产线的机械设计卫生要求应符合GB/T19891的规定。内装物为食品时,生产线的材料选用、设计、制造、配置原则的安全卫生要求应符合GB16798的规定。内装物为药品时,生产线与内装物及性包装材料相接触的表面材料,应符合GB28670以及国家对药品生产设备的有关规定。5.5.8生产线净化间内设备所有需拆卸清洗部件应易拆卸、易清洗,非净化间需清理部件具备可拆卸、可清理功能,
5.5.9净化间与非净化间之间存在允许压差情况下,不得对生产线中内装物输送产生影响。5.5.10生产线正常运行时,包装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异物和杂质不得进入内装物中。5.5.11生产线生产全过程不得对内装物造成物理或化学影响;生产过程中,设备停机对内装物造成影响的条状袋,生产线应能识别并剔除。5.5.12生产线应有对废弃物回收集中处理装置或可以集中处理的排除接口,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不得对内装物或挠性包装材料造成影响。7
GB/T384602020
5.6外观质量和说明书要求
5.6.1设备表面应平整光滑,易于清洁,不应有明显的锋棱、毛刺、刻痕和凹陷等影响外观的缺陷。5.6.2不锈钢外表面应平整光洁,色泽一致。5.6.3焊接件的焊缝应平整,无影响外观质量的缺陷。5.6.4外露金属零件表面应作防腐处理。表面处理的零件应色泽均匀,无起泡、起层、锈蚀等缺陷。5.6.5非加工表面的涂漆和喷塑层等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明显的划痕、污浊、流痕、起泡等缺陷。5生产线各设备使用说明书编写应符合GB/T5.6.6
周期。
6试验方法
6.1一般要求检查
6.1.1空运转试验
9969的规定。使用说明书应规定润滑系统的加油每条生产线装配完成后,均应做空运转试验。连续空运转时间应不少于4h,检查生产线运行情况,应符合5.1.3的规定。
6.1.2气动、润滑系统及输送管路密封性试验6.1.2.1用肥皂水或洗涤剂水涂抹在气动元件的密封件的密封处,观察是否漏气,应符合5.1.4的规定。6.1.2.2用脱脂棉在润滑系统的密封件周围轻轻擦拭,观察脱脂棉上有无油渍,应符合5.1.4的规定。6.1.2.3用脱脂棉在输送管路的密封件周围轻轻擦拭,观察脱脂棉上有无内装物,应符合5.1.4的规定。6.2性能试验
生产能力试验
生产线稳定生产后,连续运行至少10min,统计完成的包装件数量,按式(1)计算生产能力,应符合5.2.1的规定。
式中:
生产能力,单位为条每分(条/min);M
包装完成的成品数,单位为条;T
包装时间,单位为分(min)。
6.2.2整线生产效率试验
生产线稳定生产后,以额定速度连续运行60min,统计完成的包装件数量,按式(2)计算生产效率,应符合5.2.2的规定。
\=F×T,×100%
式中:
生产效率,%;
M2包装件数量,单位为条;
额定生产能力,单位为条每分(条/min);..
T—有效时间,单位为分(min)。GB/T38460—2020
有效时间T为:测试时间60min减去在测试时间内任一机构非因生产线本身故障而造成的一切停机时间的总和(Zt),见式(3):T=60-Zt
式中:
T有效时间,单位为分(min);
Zt任一机构非因生产线本身故障而造成的一切停机时间的总和,单位为分(min)6.2.3净含量偏差试验
依据充填量和对应的偏差要求,每分抽取一件条状袋,连续抽取30件,用校验秤分别检测净含量。检测方法见GB/T173132009
9中6.7,应符合5.2.3的规定。
6.2.4条状袋合格率试验
6.2.4.1条状袋外观质量试验
生产线稳定生产后,在额定速度运转情况下,分3次抽取100袋样品,每次时间间隔不小于1min。目测100袋样品,其外观质量应符合5.2.4.1的规定,统计不合格品数a,。6.2.4.2热封口强度试验
取外观质量合格的样品25袋,检测方法按照GB/T17313—2009中6.8.3,应符合5.2.4.2的规定,统计不合格品数a2。
6.2.4.3尺寸误差试验
取外观质量合格的样品25袋,采用0.02mm精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条状袋的尺寸误差,应符合5.2.4.3的规定,统计不合格品数a3。密封性试验
将余下外观质量合格的条状袋进行如下的密封性试验:17313-2009中6.8.4.1a),统计不合格品内装物为半流体和流体时操作方法按照GBTa)
数a4。
内装物为粉体、颗粒体、片剂、丸剂、胶囊时操作方法如下:按照GB/T15171中的试验方法进行操作:在真空室内放入适量的蒸馏水,将样品浸入水中(样品的顶端与水面的距离不低于25mm),盖上真空室密封盖,关闭排气管阀门,再打开真空管阀门对真空室抽真空。在30S~60s内调至50kPa~80kPa范围适合的真空度,达到一定真空度时停止抽真空,并保持30s。所调节的真空度值根据样品的特性(如所用包装材料的材质和厚度、密封情况等)或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确定。但不得因样品的内外压差过大使样品发生破裂或封口处开裂。观测抽真空时和真空保持期间样品的泄漏情况,视其有无连续的气泡产生,单个孤立气泡不视为样品泄漏。打开进气管阀门,使真空室与大气相通,打开密封盖,取出样品,将其表面的水擦净,开封检查样品内部是否有试验用水渗入。若在抽真空和真空保持期间样品无连续的气泡产生且开封检查时无水渗入,符合5.2.4.4的规定,则该样品密封性试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统计不合格品数a4。6.2.4.5条状袋合格率
按式(4)计算条状袋合格率,应符合5.2.4.5的规定9
GB/T384602020
式中:
条状袋合格率,%;
100-(a,+a:+as+a,)
条状袋外观质量不合格品数,单位为条;条状袋热封口强度不合格品数,单位为条;条状袋尺寸误差不合格品数,单位为条;条状袋密封性不合格品数,单位为条。6.2.5装盒合格率试验
(4)
6.2.5.1装盒机正常运行后,连续抽取装盒完成的包装件200件。检查包装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5.2.5a)的规定,统计不合格品数b1。6.2.5.2取外观质量合格的包装件,检查被包装物料(或预包装件)及说明书,应符合5.2.5b)的规定,统计不合格品数b2。
6.2.5.3取6.2.5.1和6.2.5.2均检查合格的包装件,检查装盒完成的包装件尺寸偏差,应符合5.2.5c)和d)的规定,统计不合格品数b3。6.2.5.4按式(5)计算装盒合格率,应符合5.2.5e)的规定。200-(h+6+b)
式中:
Q2一一装盒合格率,%:
b1一—装盒外观质量不合格品数,单位为盒:b2一一物料(或预包装件)及说明书入盒质量不合格品数,单位为盒:bs一一包装件尺寸偏差不合格品数,单位为盒。6.2.6温控试验
检测方法按照GB/T173132009中6.6,应符合本标准5.2.6的规定。6.2.7在线检重选别试验
条状袋通过检重设备后,将动态检重质量数据与静态标准质量数据对比,应符合5.2.7的规定。6.2.8噪声测试
在连续工作过程中,生产线的噪声按JB/T规定。
723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其噪声值应符合5.2.8的适用时可采用如下方法:采用A计权声级计,生产线工作时的噪声A计权声压级与各测点的背景噪声A计权声压级之差大于10dB时,测量生产线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正中,距生产线1m、距操作平台15m处的噪声,以测得的噪声值的最大值作为生产线的噪声值。6.3电气安全试验
6.3.1用绝缘电阻表按GB5226.1—2008中18.3的规定测量其绝缘电阻,应符合5.3.2的规定。6.3.2在切断电气装置电源,从空载电压不超过12V(交流或直流)的电源取得恒定电流,且该电流等于额定电流的1.5倍或25A(取二者中较大者)的情况下,让该电流轮流在接地端子与每个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通过。测量接地端子与每个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的电压降,由电流和电压降计算出电阻值,应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