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38762.1-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尺寸公差 第1部分:线性尺寸
GB/T 38762.1-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8762.1-2020

中文名称: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尺寸公差 第1部分:线性尺寸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Dimensional tolerancing—Part 1:Linear size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0-04-28

实施日期:2020-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1031132

相关标签: 产品 几何 技术规范 尺寸 公差 线性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长度和角度测量>>17.040.10公差与配合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微电路>>L55微电路综合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SO 14405-1:201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52页

标准价格:81.0

出版日期:2020-04-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景蔚萱、明翠新、张丽、沈潇俊、刘莹、高伟卓、赵则祥、朱悦

起草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发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原工学院

归口单位: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0)

提出单位: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0)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 38762的本部分建立了线性尺寸的缺省规范操作集(见GB/T 24637.2),并规定了面向“圆柱面”“球面”“圆环面”1)“两相对平行面”以及“两相对平行直线”等尺寸要素类型的线性尺寸若干特定规范操作集。此外,本部分还规定了线性尺寸的规范修饰符及其图样表达。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17.04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38762.1-2020
尺寸公差
第1部分:线性尺寸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Dimensional tolerancingPart l:Linear sizes
(ISO14405-1:2016,M0D)
2020-04-28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0-11-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规范修饰符与符号..
缺省尺寸规范操作集
特定尺寸规范操作集的图样标注定义了尺寸特征的被测要素的标注8补充标注
附录A(规范性附录)符号比例和尺寸附录B(资料性附录)尺寸概述图.目
附录C(资料性附录)带统计修饰符的数据处理附录D(规范性附录)尺寸特征
附录E(规范性附录)尺寸规范的定位与标注的绘图准则附录F(资料性附录)与GPS矩阵模型的关系参考文献
GB/T38762.1—2020
GB/T3876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第1部分:线性尺寸;
尺寸公差》分为3个部分:
一一第2部分:除线性、角度尺寸外的尺寸;一第3部分:角度尺寸。
本部分为GB/T38762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38762.1-2020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4405-1:201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尺寸公差第1部分:线性尺寸》
本部分与IS014405-1:2016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800.1代替了IS0286-1:●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249代替了IS08015: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901.1代替了IS081714-1●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4637.1代替了IS017450-1:T24637.2—2020代替了IS017450-2:2012;?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4637.3代替了IS017450-3。本部分由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0)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发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原工学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景蔚营、明翠新、张丽、沈潇俊、刘莹、高伟卓、赵则祥、朱悦m
1范围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尺寸公差
第1部分:线性尺寸
GB/T38762.1—2020www.bzxz.net
GB/T38762的本部分建立了线性尺寸的缺省规范操作集(见GB/T24637.2),并规定了面向“圆柱面”“球面”“圆环面”)“两相对平行面”以及“两相对平行直线”等尺寸要素类型的线性尺寸若干特定规范操作集。此外,本部分还规定了线性尺寸的规范修饰符及其图样表达,本部分涵盖了下列线性尺寸:
a)局部尺寸:
一两点尺寸:
球面尺寸:
截面尺寸:
部分尺寸。
b)全局尺寸:
直接全局线性尺寸:
最小二乘尺寸:
一一最大内切尺寸;
一最小外接尺寸;
一最小区域尺寸;
间接全局线性尺寸。
c)计算尺寸:
周长直径:
面积直径:
体积直径。
统计尺寸:
一最大尺寸:
一最小尺寸:
一平均尺寸:
一-中位尺寸;
一极值平均尺寸:
一尺寸范围;
尺寸的标准偏差。
本部分定义了下述有、无规范修饰符时(见表1和表2)的线性尺寸公差:+/—极限偏差(例0/-0.019)(见图11)上极限尺寸(ULS)/下极限尺寸(LLS)(例15.2max..12min..或30.2/30.181)(见图13)符合GB/T1800.1的ISO公差区代号(例10h6)(见图12)。本部分提供了一套描述几种类型尺寸特征的工具,但不反映实际工件的功能要求与其尺寸特征间内在关系的相关信息。
1)当准线直径固定时,圆环面是尺寸要素。GB/T38762.1-202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00.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线性尺寸公差ISO代号体系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GB/T1800.1—2020,ISO286-1:2010,MOD)GB/T424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基础概念、原则和规则GB/T4249-2018,ISO8015:
2011,MOD)
GB/T16901.1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1部分:基本规则(GB/T16901.1-2008
ISO81714-1:1999,MOD)
GB/T24637.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24637.1-2020.ISO17450-1:2011,MOD)(GB/T
通用概念
第1部分:几何规范和检验的模型24637.2-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通用概念第2部分:基本原则、规范、操作集GB/T
和不确定度(ISO17450-2:2012,MOD)GB/T24637.3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2020,ISO
17450-3:2016.MOD)
3术语和定义
通用概念第3部分:被测要素(GB/T24637.3-GB/T1800.1、GB/T4249、GB/T24637.1、GB/T24637.2和GB/T24637.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尺寸要素featureofsize
线性尺寸要素或角度尺寸要素。注1:线性尺寸要素,角度尺寸要素和尺寸的线性要素、尺寸的角度要素含义相同,注2:图1与图2所示为圆柱面型及两相对平行平面型线性尺寸要素。注3:本部分仅涉及下列线性尺寸要素,分别为圆柱面、球面、两相对平行平面、圆(回转面与垂直于回转面轴线的平面的交线、两相对平行直线(圆柱面与过圆柱面轴线的平面的交线,或者棱柱面与垂直于棱柱面中心面的平面的交线)、两相对圆(一对同轴回转面与垂直于公共轴线的平面的交线,即管的壁厚)。注4:两相对平行直线可以通过圆柱面的拟合轴线,或与梭柱面相垂直的平面而对称建立。两相对圆可以通过一对同轴回转面与垂直于公共轴的平面的交线,或者两单一圆柱表面与横截面要素的交线建立。B_B
公称尺寸要素(内和外)
图1由两相对平面组成的线性尺寸要素的示例2
说明:
内尺寸要素的尺寸:
b一一外尺寸要素的尺寸。
说明:
内部尺寸要素的尺寸;
b外部尺寸要素的尺寸。
提取要素
图1(续)
公称线性尺寸要素(内和外)
提取要素
图2由圆柱面组成的线性尺寸要素的示例上极限尺寸upper limitof size;ULS上极限尺寸特征
upperlimitofsize
尺寸特征(3.5)的最大许用值。
下极限尺寸
lowerlimitofsize:LLS
characteristic
下极限尺寸特征
lower limit of size characteristic尺寸特征(3.5)的最小许用值。GB/T38762.1—2020
GB/T38762.1—2020
尺寸size
尺寸要素(3.1)的可变尺寸参数,可在公称要素或拟合要素上定义注1:本部分中,尺寸均为线性尺寸,例如,圆柱面的直径,或者两相对平行平面、两相对直线或两同心圆之间的距离。对不同的线性尺寸要素类型而言,术语“直径”“宽度”或“厚度”均与“尺寸”含义相同。注2:尺寸包含角度尺寸(如圆锥角)或线性尺寸(如圆柱面直径)。本部分仅涉及线性尺寸3.5
尺寸特征sizecharacteristic
与尺寸(3.4)有关的特征,由提取组成要素定义注1:参见附录B中图B.1。
注2:一个尺寸可由多个尺寸特征评定(如由提取要素获得的两点直径或拟合要素直径)。3.6
局部尺寸local size
局部线性尺寸locallinearsize
local sizecharacteristic
局部尺寸特征
局部线性尺寸特征local
linearsize
characteristic
根据定义,沿和/或绕着尺寸要素的方向上,尺寸要素的尺寸特征(3.5)会有不唯一的评定结果。注1:对于给定要素,存在多个局部尺寸。注2:两相对平面的两点尺寸可称为“两点厚度”或“两点宽度”。注3:图3所示为局部尺寸示例,该示例不考虑统计尺寸(3.7.2.2)。注4:附录D定义了尺寸特征的基本类型。3.6.1
两点尺寸two-pointsize
《局部尺寸)提取组成线性尺寸要素上的两相对点间的距离。注1:园柱面上的两点尺寸称为“两点直径”。注2:两相对平面上的两点尺寸称之为“两点距离”注3GB/T24637.3给出了在不同类型尺寸要素上建立两点尺寸的方法。3.6.2
截面尺寸
sectionsize
提取组成要素给定横截面的全局尺寸(3.7)。注1:截面尺寸为完整被测尺寸要素(3.1)的局部尺寸(3.6)。注2:横截面与直接全局尺寸(3.7.1)的定义准则相同。注3:在圆柱面型的提取要素上,可以得到无限多个横截面,进而可以定义拟合圆的直径(基于特定的拟合准则),即截面尺寸。
部分尺寸portionsize
提取要素指定部分的全局尺寸(3.7)。注:部分尺寸为完整被测尺寸要素(3.1)的局部尺寸(3.6)。3.6.4
球面尺寸sphericalsize
《局部尺寸>最大内切球面的直径。注1:可用最大内切球面定义内及外尺寸要素的球面尺寸。注2:见图3c)。
a)提取要素,既可能是内或外要素,又可能是圆柱面或两相对平面b)两点尺寸(见GB/T24637.3)P,
球面尺寸
GB/T38762.1-2020
d)基于最大内切准则(也可为其他准则)并由直接全局尺寸获得的截面尺寸e)基于最大内切准则(也可为其他准则)并由直接全局尺寸获得的部分尺寸说明:
一尺寸【见图3b]];
要求的部分圆柱面长度:
位置:
最大内切球面的直径。
注1:图3d)中横截面上的截面尺寸取决于该横截面上的最大内切圆的直径。注2:图3e)只考虑长度为L的部分提取要素。图3局部尺寸示例
GB/T38762.1—2020
全局尺寸globalsize
全局线性尺寸globallinearsize全局尺寸特征globalsizecharacteristic全局线性尺寸特征globallinearsizecharacteristic根据定义,沿和绕着尺寸要素的方向上,尺寸要素(3.1)的尺寸特征(3.5)具有唯一的评定结果。3.7.1
直接全局尺寸direct globalsize直接全局线性尺寸directgloballinearsize直接全局尺寸特征directglobalsizecharacteristic直接全局线性尺寸特征directgloballinearsizecharacteristic全局尺寸(3.7)等于拟合组成要素的尺寸,该拟合组成要素与尺寸要素(3.1)的形状类型相同,其建立不受尺寸、方向、或位置的限制。注1:图4所示为不同的直接全局线性尺寸。注2:可采用不同的准则进行拟合操作,所得结果依赖于选用的准则。本部分中所列举的拟合准则包括总体最小二乘、最大内切、最小外接以及最小区域准则。注3:拟合组成要素(由提取组成要素获取)具有与尺寸要素相同的理想形状,其尺寸值是可变的。3.7.1.1
最小二乘尺寸least-squaressize采用总体最小二乘准则从提取组成要素中获得拟合组成要素的直接全局尺寸(3.7.1)注:本部分中,“总体最小二乘”简写为“最小二乘”,即要求拟合组成要素与提取组成要素间的距离平方和最小。3.7.1.2
最大内切尺寸
maximum inscribed size
采用最大内切准则从提取组成要素中获得拟合组成要素的直接全局尺寸(3.7.1)。注:对于内尺寸要案而言,最大内切尺寸曾被称为“内要素的配合尺寸”,即拟合组成要素须内切于提取组成要素,且其尺寸为最大(提取组成要素与拟合组成要素相接触)。3.7.1.3
最小外接尺寸minimumcircumscribedsize采用最小外接准则从提取组成要素中获得的拟合组成要素的直接全局尺寸(3.7.1)。注:对于外尺寸要素而言,最小外接尺寸曾被称为“外要素的配合尺寸”,即拟合组成要素须外接于提取组成要素,且其尺寸为最小(提取组成要素与拟合组成要素相接触)。3.7.1.4
最小区域尺寸minimaxsize
切比雪夫尺寸chebyshevsize
采用最小区域准则从提取组成要素中获得的拟合组成要素的直接全局尺寸(3.7.1)。注:最小区域准则给出了包含提取组成要素的最小包络区域,且不受内、外材料约束,即提取组成要素与拟合组成要素上所有点之间距离的最大值最小,且不受材料约束。3.7.2
间接全局尺寸indirectglobalsize间接全局线性尺寸indirectglobal linearsize间接全局尺寸特征
Eindirect global size characteristic间接全局线性尺寸特征
indirect global linear size characteristic全局计算尺寸(3.7.2.1)或统计尺寸(3.7.2.2)。注:如间接全局尺寸可以是提取柱面上一组两点尺寸的平均值。6
a)提取要素,既可能是内或外要素,又可能是圆柱面或两相对平面b)最大内切尺寸
最小外接尺寸
d)最小二乘尺寸
最小区域尺寸
图4直接全局尺寸示例
计算尺寸calculatedsize
38762.1-2020
通过数学公式计算所得的尺寸(3.4),反映了尺寸要素的本质特征与要素的一个或几个其他尺寸之间的关系。
注:计算尺寸可以为局部尺寸(3.6),也可为全局尺寸(3.7)。7
38762.12020
3.7.2.1.1
周长直径
circumference
diameter
(提取圆柱面的>计算尺寸(3.7.2.1),其直径d由下式获得:d
式中:
横截面的提取组成轮廊线长度,所取横截面垂直于最小二乘拟合圆柱面的轴线。注1:见图5。
注2:周长直径由所取横截面决定。注3:可用不同的准则进行拟合操作以确定横截面的方向,所选准则不同,则结果不同。缺省准则为圆柱面要素的最小二乘拟合(见GB/T24637.3)。注4:对于非凸要素,其周长直径将大于最小外接直径。注5:周长直径取决于所使用的滤波准则。a)
说明:
C—轮廓线长度(提取轮廓线):d-
3.7.2.1.2
周长直径,等于C除以元。
面积直径
diameter
图5周长直径示例
(提取圆柱面的)计算尺寸(3.7.2.1),其直径d由下式获得:d
式中:
横截面的提取组成轮廓线所围成的面积,所取横截面垂直于最小二乘拟合圆柱面的轴线。A--
注1:见图6。
注2:面积直径由所取横截面决定。注3:可用不同的准则进行拟合操作以确定横截面的方向,所选准则不同,则结果不同。缺省准则为圆柱面要素的最小二乘拟合(见GB/T
24637.3)。
说明:
3.7.2.1.3
提取轮席线内的面积:
面积直径,由A计算得到。
体积直径volume
diameter
图6面积直径示例
《提取圆柱面的)计算尺寸(3.7.2.1),其直径d由下式获得:d
式中:
提取组成圆柱面所围体积:
V元×L
38762.1-2020
圆柱面的长度,
圆柱面位于两平行平面(垂直于最小三乘拟合圆柱轴线且两平面间距离最大)间,
并包含要素的一个完整截面。
注1:见图7
注2:可用不同的准则进行拟合操作以确定横截面与提取圆柱面交线的方向以及定义L,所选准则不同,则结果不同。缺省准则为圆柱要素的最小二乘拟合(见GB/Ta)
说明:
提取要素的体积:
圆柱面长度:
体积直径,由V和L计算得到:
垂直于拟合最小二乘圆柱面拟合轴线的两平行平面,其间距最大且包含要素的一个完整截面。图7体积直径示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