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号: GB 31604.59-2023
中文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通则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9-06
实施日期:2024-09-06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3618236
相关标签: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 接触 材料 制品 化学分析 方法 验证
中标分类号:食品>>食品综合>>X09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38.0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p>1g/kg
相对偏差
50%~+20%
40%~+20%
—30%~+20%
-20%~+10%
10%~+5%
适用于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验证方法的正确度。适用于使用标准添加样品验证方法的正确度4.2.5.2验证方法
4.2.5.2.1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品验证方法的正确度回收率
50%120%
60%~120%
70%~120%
80%~110%
90%~105%
优先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品验证方法的正确度。对于每一种样品基质,应至少采用3个浓度的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品,并包含方法测定范围的最低浓度、中间浓度(一般为关注浓度)和最高浓度:对于每一浓度,需要至少进行6次平行独立试验,计算平均值和有证标准物质/4
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品示值的相对偏差。使用标准添加样品验证方法的正确度4.2.5.2.2
GB31604.592023
当无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品时,正确度可以通过测定标准添加样品中已知量目标分析物的回收率获得;浓度水平和平行测定次数同4.2.5.2.1。回收率的验证方法如下:选择空白或低浓度(不应高于最低添加浓度)样品基质,每组中添加方法测定范围的最低浓度a)
中间浓度(一般为关注浓度)和最高浓度;b)计算每个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浓度,计算每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4.2.6
精密度
重复性精密度
4.2.6.1.1重复性精密度要求
残留量分析方法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残留量分析方法在目标分析物质量分数范围内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的要求质量分数(p)
p1μg/kg
1μg/kg
10μg/kg
100μg/kg
10g/kg 10μg/kg p>100g/kg
重复性精密度验证方法
4.2.6.1.2
4.2.6.1.2.1
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
≤20%
≤15%
≤10%
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品验证方法的重复性精密度验证方法同4.2.5.2.1,可与正确度的验证合并进行,计算每一种代表性材质(或制品)、每一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
2采用标准添加样品验证方法的重复性精密度4.2.6.1.2.2
验证方法同4.2.5.2.2,可与正确度的验证合并进行,计算每一种代表性材质(或制品)、每一添加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
再现性精密度
4.2.6.2.1
再现性精密度要求
残留量分析方法的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应符合表4的要求。5
GB31604.59—2023
残留量分析方法在目标分析物质量分数范围内的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的要求质量分数(p)
p
4.2.6.2.2
再现性精密度验证方法
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
≤30%
≤20%
《15%
对于方法的再现性精密度,每种代表性材质(或制品)应至少验证3个浓度,并包含方法测定范围的最低浓度、中间浓度(一般为关注浓度)和最高浓度,每个浓度每个实验室应至少2次平行测定。4.2.6.3
中间精密度
4.2.6.3.1
中间精密度要求
中间精密度要求同4.2.6.2.1。
4.2.6.3.2
中间精密度验证方法
验证方法同4.2.6.1.2,但需在3个不同日期并尽可能采用不同验证人员、不同设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完成。计算每种代表性材质(或制品)在各个浓度水平下的中间精密度。4.2.7
稳定性
稳定性要求
标准溶液或试样溶液保存在不同时间或不同储存条件下,其目标分析物含量应无显著性差异。4.2.7.2
稳定性验证方法
根据标准溶液或试样溶液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储存条件和时间间隔,采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条件对标准溶液或试样溶液中的目标分析物进行测定。4.2.7.3
稳定性验证结果评价
4.2.7.3.1
式中:
对手只有2个时间点检测结果的目标分析物稳定性可采用式(1)进行评估IP0Ue
—i时间点目标分析物的测定浓度;p
P。———初次目标分析物的测定浓度;Ue仪器方法(不含样品前处理步骤)在p。浓度的扩展不确定度,Ug≤15%。4.2.7.3.2对于有多个时间点检测结果的目标分析物稳定性可采用t检验法或F检验法评估。稳健性
稳健性试验是考察环境或其他条件变量对分析方法影响的一项检验程序。一个稳健的分析方法应6
GB31604.59—2023
该不受环境等因素的微小变化而产生显著变化,即对于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及对于加人试剂量、反应时间等其他因素呈现不感性。方法的稳健性试验见GB5009.295一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化学分析方法验证通则》附录B。4.3方法等效性验证
4.3.1验证要求
分析方法标准中,相同测定范围的不同分析方法,检测结果应无显著性差异。4.3.2验证方法
4.3.2.1进行残留量分析方法的等效性验证时,应至少选择3种代表性材质(或制品)样品,每种代表性材质(或制品)样品至少采用待验证方法检测自标分析物在关注浓度下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或标准漆加样品不少于6个。
4.3.2.2可采用t检验法、F检验法、Bland-Altman统计图法、测量不确定度法、或双向单侧t检验法等检验2个或多个方法之间检测数据的一致性。4.4数据处理要求
需对所有实验室验证数据进行异常值检验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可采用格拉布斯(Grubbs)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经技术分析剔除异常值后,实验室数量和验证数据量应符合统计要求。5特定迁移量分析方法的验证
5.1代表性材质(或制品)、食品模拟物的选择和验证用浸泡液的要求5.1.1代表性材质(或制品)的选择同4.1.1。
5.1.2食品模拟物的选择
5.1.2.1实验室内验证时,对于需要进行验证的每种代表性材质(或制品),应涵盖方法所适用的全部食品模拟物和化学替代溶剂。
5.1.2.2实验室间验证时,对于需要进行验证的每种代表性材质(或制品),应尽量涵盖方法所适用的食品模拟物和化学替代溶剂。若方法同时适用于各种含乙醇食品模拟物且浸泡液前处理方式完全相同,可依据目标分析物的理化性质,选择至少2种不同乙醇体积分数的食品模拟物进行验证。5.1.3验证用漫泡液的要求
5.1.3.1验证用浸泡液可选择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浸泡液、符合能力验证要求的质控样品浸泡液或标准添加浸泡液。
5.1.3.2选择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浸泡液进行验证时,至少3个浓度水平,包含方法测定范围的最低浓度、中间浓度(一般为关注浓度)和最高浓度5.1.3.3选择标准添加浸泡液进行验证时,可按照下述方法制备验证用浸泡液:a)
样品基质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能满足方法的预期用途;对选定的代表性材质(或制品),按照GB31604.1、GB5009.156规定条件进行迁移试验后.向b
浸泡液中添加目标分析物,至少要求添加3个浓度水平,包含方法测定范围的最低浓度、中间浓度(一般为关注浓度)和最高浓度。7
GB31604.59—2023
5.1.4样品储运
5.1.4.1当验证样品需要进行发送和运输时,应将每个样品单独密封包装,所用包装物不应对样品表面造成损伤,也不应含有对样品检测产生干扰的物质。应避免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剧烈摩擦或碰撞5.1.4.2若自标分析物为挥发性物质时,还应采取有效措施,使样品在运输过程中避免因自标分析物挥发而引起损失,如对样品进行多重密封、保持低温状态等,5.1.4.3浸泡液均应采用情性容器盛装并严格密封,防止污染、泄漏以及因包装容器中某些物质的迁移而对验证试验造成干扰
5.2浸泡液中目标分析物含量分析方法性能参数的验证5.2.1特异性
验证要求
同4.2.1.1。
5.2.1.2验证方法
分析与方法适用范围相匹配的代表性材质(或制品)的浸泡液,检查是否存在导致自标分析物定性错误和影响定量准确的干扰(信号,峰等):在基质空白浸泡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有可能千扰目标分析物定性和/或定量的物质,然后进行分析,检查是否能有效识别这些干扰物质5.2.2检出限
验证要求
目标分析物在检出限水平的检出概率应不低于95%:对于每种代表性材质(或制品),对方法所适用的每种食品模拟物和化学替代溶剂,均需要独立验证其检出限5.2.2.2
2验证方法
5.2.2.2.1
估算方法
检出限的估算方法包括:
信噪比法(适用于光谱法、色谱法、质谱法):向基质空白浸泡液中添加目标分析物,将信噪比为a)
3时的添加浓度作为估算检出限;b)
空白标准偏差法(适用于空白样品非零响应值的方法):通过分析大量的基质空白浸泡液来确定检出限,独立测试的次数应不少于10次(n≥10),计算出样品空白响应值的标准偏差,样品空白响应值的平均值加上3倍标准偏差所对应的浓度即为估算检出限:校准方程的适用范围评估法(适用于仪器法):如果在检出限或接近检出限的样品没泡液或基c
质空白浸泡液数据无法获得时,以3S/6(S为校准曲线的标准偏差,b为校准曲线的斜率)作为估算检出限:
逐级稀释法(适用于所有方法):按一定浓度间隔制备样品浸泡液或标准添加的浸泡液,按照d)
待验证方法进行检测,当目标分析物刚好能被检出时的浓度即为估算检出限。5.2.2.2.2测定方法
至少平行制备20个基质空白浸泡液,分别添加估算检出限浓度的目标分析物。每种浸泡液中目标分析物的检出概率不低于95%时,定为检出限。当某一种材质的基质空白浸泡液无法获取时,可采用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