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686-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3686-2022
中文名称:环境意识设计 原则、要求与指导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design (ECD)—Principles,requirements and guidanc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12-30
实施日期:2023-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5568243
相关标签:
环境
意识
设计
原则
指导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13.020环境保护
中标分类号: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综合>>Z00标准化、质量管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8页
标准价格:4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滕云、王玲、许立杰、黄进、李景新、刘功桂、胡志强、徐秉生、杨宇涛、姜涛、卢春阳、龚勋、黄璇、韩红军、胡颖、刘果果、于湛、马萍、杨朔、林翎、陈炳楠
起草单位: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97)、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7)
提出单位:全国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97)、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7)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确定了环境意识设计的原则,规定了环境意识设计的要求,为有意愿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开发、从而使其产品的负面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组织提供了实施环境意识设计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将环境意识设计(ECD)纳入设计和开发的过程。本文件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或行业。
本文件未给出用于单个产品合格评定的要求。
标准内容
ICS13.020
CCS z 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3686—2022
代替GB/T23686—2018
环境意识设计
原则、要求与指导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design (ECD)-Principles, requirements and guidance(IEC62430:2019,MOD)
2022-12-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7-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环境意识设计(ECD)的原则
ECD的要求
实施ECD的指导
附录A(资料性)
附录B(资料性)
参考文献
如何应用ECD的示例
ECD方法和工具的选择bzxz.net
GB/T23668—2022
GB/T23668—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3686—2018《电子电气产品环境意识设计》,与GB/T23686—201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文件的名称,改为环境意识设计原则、要求与指导”;b)
更改了文件的适用范围,从电子电气产品扩展至包括服务在内的所有产品(见第1章,2018年版的第1章);
更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8年版的第3章):将“环境意识设计基本原则(ECD)”修改为“环境意识设计(ECD)的原则”,并更改了相应技术d)
内容(见第4章,2018年版的第4章);将“环境意识设计过程(ECD过程)”修改为“ECD的要求”,并更改了相应技术内容(见第5e
章,2018年版的第5章);
增加了“实施ECD的指导”一章(见第6章):g)
删除了“环境意识设计基本原则\和“环境意识设计过程(ECD过程)的详细内容”(见2018年版的附录A和附录B);
增加了“如何应用ECD的示例”的内容(见附录A)h
将“工具类别示例”修改为“ECD方法和工具的选择”,并更改了相应的技术内容(见附录B,i)
2018年版的附录C)。
本文件修改采用IEC62430:2019《环境意识设计原则、要求与指导》。本文件与IEC62430:2019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删除了IEC62430:2019第1章中IEC领域标准化工作相关内容,因为该内容不适用于我国标准化工作。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调整了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7)和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7)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特变电工山东沈变电气设备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中检集团南方测试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滕云、王玲、许立杰、黄进、李景新、刘功桂、胡志强、徐秉生、杨宇涛、姜涛、卢春阳、龚勋、黄璇、韩红军、胡颖、刘果果、于湛、马萍、杨朔、林翎、陈炳楠。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9年首次发布为GB/T23686一2009《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意识设计导则》:2018年第一次修订,名称改为《电子电气产品环境意识设计》;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T23668—2022
本文件的主要目的是就组织如何将环境意识设计(ECD)纳入其设计和开发制定要求并提供指导。本文件不是产品标准,因此未对适用于单个产品或系列产品的要求进行描述本文件涉及实体商品、服务以及两者的组合,统称为“产品”。ECD不是一个独立的活动,而是组织现有的设计和开发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本文件不是管理体系标准,但是它对ECD的要求可纳人到组织现有的管理体系中,例如为支持履行GB/T24001一2016和GB/T19001一2016体系而建立的要求。注:GB/T24001建立了组织的过程管理与环境影响的联系,但没有规定与设计和开发相关的管理过程的要求。因此,鉴于GB/T24001未规定如何将ECD纳入产品,对于已实施GB/T24001的组织,本文件能作为补充。ISO14006:2020提供了如何将ECD纳入环境管理体系的指导,然而并没有规定如何实施ECD。每个产品都有环境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产生在其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这些影响的程度能从轻微至显著;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可以产生在地方、国家、地区或全球层面(或在多个层面同时产生)。
为了减少这些影响,在设计和开发中实施ECD是非常重要的。ECD是一个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减少这些负面影响的系统方法。通过实施ECD,组织、组织的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能获得多重收益,例如,整体环境改善、成本降低和更好地市场化。
本文件的目标用户是直接和间接地参与将ECD的实施引入设计和开发的人员。本文件并不排除各行业自行制定其具体的ECD标准或指导。无论如何,在编制此类文件时,鼓励作者使用本文件作为参考,以确保在不同行业的各种产品和供应链之间保持一致性。IV
1范围
环境意识设计原则、要求与指导GB/T23668—2022
本文件确立了环境意识设计的原则,规定了环境意识设计的要求,为有意愿将环境因素纳人设计和开发、从而使其产品的负面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组织提供了实施环境意识设计的指导。本文件适用于将环境意识设计(ECD)纳人设计和开发的过程。本文件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或行业。
本文件未给出用于单个产品合格评定的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ISO和IEC为标准化工作用途而维护的术语数据库的网址分别为:ISO在线浏览平台:http://www.iso.org/obpIEC电气术语大全:http://www.electropedia.org/3.1产品设计和开发相关的术语
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allyconsciousdesign;ECD在设计和开发中考虑环境因素的系统方法,旨在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负面环境影响。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相同含义的其他术语包括生态设计、面向环境的设计(DFE)、绿色设计和环境可持续设计。
产品product
任何商品或服务
注:产品也包括商品或服务的组合。来源:ISO14050:2020,3.5.12,名称有修改,增加了注3.1.3
产品族
productgroup
能够合理预期具有相似环境因素的、技术或功能相似的一组产品。3.1.4
设计和开发
designanddevelopment
将要求转化成产品的过程。
注1:设计和开发过程通常是按照一系列步骤,例如从初始构思开始,将构思转化为正式的规范,直至创作出产1
GB/T23668—2022
品,可能的产品再设计以及对生命末期的考虑注2:设计和开发可包括从计划到提供产品的产品构思和对产品的评审。可包括对商业战略、市场营销、研究方法和使用的设计因素的考虑。还包括对现有产品的改善或修改。3.1.5
process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来源:GB/T24001—2016,3.3.5,有修改,删除了注1]3.1.6
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者强制性的需求或期望。[来源:ISO/IECDirectives,Part1,ISO补充规定的附录L,附件2:2019,3.3,有修改,删除了注3.2产品生命周期相关的术语
月life cycle
生命周期
产品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
注1:商品的前后衔接阶段的示例包括价值定位的创建、设计和开发、商品的制造、商品的交付/安装、商品的使用、维护、维修、升级和再使用、再制造、生命末期处理以及最终处置注2:服务的前后衔接阶段的示例包括价值定位的创建、设计和开发、交付服务的实现因素/能力的准备、服务的发起/交付以及服务的提供
注3:全生命周期是指产品经历的全部生命周期阶段,例如从原材料获取或从自然资源中提取直至最终处置。3.2.2
生命周期阶段
lifecyclestage;lifecyclephase生命周期的要素。
生命周期思想
lifecycle thinking;LCT
生命周期观点
lifecycleperspective;LCP
将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所有相关环境因素纳人考虑的方法和理念。注:LCT并不意味着开展生命周期评价。3.3ECD要求的控制方或影响方相关的术语3.3.1
组织organization
为实现目标,由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自身功能的一个人或一组人。L来源:ISO/IECDirectives,Part1,ISO补充规定的附录L,附件2:2o19,3.13.3.2
stakeholder,interestedparty
利益相关方
能够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影响,或感觉自身受到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来源:ISO/IECDirectives,Part1,ISO补充规定的附录L,附件2:2019,3.2]3.3.3
价值链
valuechain
通过提供产品来创造或获得价值的各项活动或各方所构成的整个序列。2
GB/T23668—2022
[来源:ISO26000:2010,2.25,有修改,将“提供”替换为“创造”“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替换为“通过提供产品”,并删除了注」
3.4环境相关的术语
环境environment
能够被产品的存在所影响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外部存在可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气候或其他特征来描述3.4.2
environmentalaspect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或产品中与环境或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1:一项环境因素可能产生一种或多种环境影响。显著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一种或多种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注2:显著环境因素是由组织运用一个或多个准则确定的注3:组织的活动是指与设计和开发有关的活动。[来源:GB/T24001一2016,3.2.2,有修改,删除了“和服务”,增加了注3,用“显著环境因素”代替了“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不利或有益的变化,来源:GB/T24001一2016,3.2.4,有修改,删除了“组织的”3.4.4
环境参数
environmental parameter
环境因素的可量化属性。
示例:环境参数包括所用材料的类型和数量(重量、体积)、能耗、排放及可再生利用率等。3.4.5
objective
要实现的结果。
注1:目标可以是战略的、战术的或运行层面的。注2:目标可能以其他方式表达,例如:预期结果、目的、运行准则、环境目标,或使用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例如目的、终点或标的)。
[来源:ISO/IECDirectives,Part1,ISO补充规定的附录L,附件2:2019,3.8,有修改,删除了注2和注4]
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 objective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建立的目标。[来源:GB/T24001—2016,3.2.6]3.4.7
文件化信息
documented information
组织需要掌握并维护的信息,以及承载信息的载体。注1:文件化信息可能以任何形式和承载载体存在,并可能来自任何来源。3
GB/T23668—2022
注2:文件化信息可能涉及
管理体系,包括相关过程;
一为组织运行而创建的信息(文件化)一实现结果的证据(记录)。
[来源:ISO/IECDirectives,Part1,ISO补充规定的附录L,附件2:2019,3.11]环境意识设计(ECD)的原则
4.1概述
下列原则的应用是实施ECD的基础:生命周期思想;
一将ECD作为组织的一项方针。
4.2生命周期思想
生命周期思想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素:a)旨在降低产品的整体负面环境影响,同时也考虑安全、质量等其他因素;b)
识别产品的显著环境因素;
c)考虑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在不同环境因素之间做出权衡;示例1:用新产品取代旧产品时,在能源和材料使用之间的权衡。d)考虑针对一个具体的环境因素在其各个生命周期阶段之间做出权衡。示例2:对汽车的考虑,选择轻量化材料(如高合金钢或铝)可能需要在制造阶段消耗更多的能源,但换取的是在使用阶段(由于重量较轻)降低的燃料消耗。注:当产品作为系统的一部分时,该产品在一个或多个生命周期阶段的环境绩效能被该系统内的其他产品改变。为了将生命周期思想纳入ECD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尽早考虑上述要素,因为此时存在最多的可能性,以改善产品并减少任何后续的负面环境影响。4.3将ECD作为组织的一项方针
将ECD纳人组织的方针及其实施战略的目的是确保:管理层理解ECD并对ECD做出承诺;a)
b)所有相关的业务职能部门尽早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目标做出贡献和承诺。ECD的要求
5.1总则
5.1.1将ECD纳入组织的管理体系组织应通过将相应的要求整合至相关的程序和说明中,建立、实施和维护ECD,将ECD作为设计和开发的一部分
ECD应反映在组织的方针和战略中。如果组织已有一个包括设计和开发的管理体系,则ECD应作为该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注:例如,GB/T19001—2016和GB/T24001—2016中描述的管理体系。ISO14006:2020提供了将ECD引人管理体系的指导。
5.1.2确定ECD的范围
GB/T23668—2022
组织应为一个特定的产品或产品族确定ECD的范围。范围应包含有关利益相关方的要求,以及与产品(或产品族,如适用)相关的环境因素和组织的环境影响领域。注1:根据组织的产品性质,范围可包括制造、再制造和服务提供注2:影响领域是指一个组织通过契约性、经济性或其他关系影响其他组织的决策、活动或要求的能力。5.1.3ECD的要素
将ECD的要素纳人设计和开发,包括:识别与分析有关利益相关方的环境要求(见5.2);a)
识别与评价环境因素和相应的环境影响(见5.3);b)
将ECD引人设计和开发(见5.4);c)
评审和持续改进(见5.5);
信息交流(见5.6)。
注:上述从a)~d)各项与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循环的对应关系如下:a)和 b)对应策划;
·c)对应实施;
·d)对应检查和处置。
文件化信息
5.1.2中确定的范围应作为文件化信息保存,并能被有关利益相关方获取。应记录从5.1.3中所列要素获得的结果,包括后续得出的结论和分配的责任。5.2利益相关方的环境要求分析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维护一个程序,用于识别被设计和开发的产品的下列信息:有关利益相关方;
一利益相关方的通用性、行业特定的、产品族特定的和产品特定的环境要求注1:通用性要求是指适用于所有产品的要求,例如节能要求。注2:行业特定要求是指适用于某一特定行业的要求,例如汽车行业。注3:产品(族)特定的要求是指适用于某一特定产品(族)的要求,例如真空吸尘器。在实施上述要求时,组织应确保:a)识别有关利益相关方的要求,举例来说包括:适用要求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
·产品的环境因素;
·产品的预期地理市场;
·组织中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相关的活动,b)根据需要对现有的以及新出现的有关利益相关方要求进行识别、评审和更新。c)
对a)和b)中的要求进行分析,以识别可能受到影响的产品功能和生命周期阶段d)定期重复从a)~c)的步骤,以解决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新要求或发生变化的要求。注4:由组织确定包括哪些生命周期阶段。5.3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维护一个程序,用于识别和评价与产品相关的环境因素。该程序应包含整个生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