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2229-2022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指南
GB/T 42229-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2229-2022

中文名称: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指南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Guidelines for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recyclable wast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12-30

实施日期:2023-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2882387

相关标签: 农村 可回收 废弃物 分类 指南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废物>>13.030.01废物综合

中标分类号: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综合>>Z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2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牛锋、庄凌峰、程儒牛、柳新伟、娄鹏祥、安洁、曹阳、夏训峰、杨英、丁昱、陈庆华、王仁和、宋玖月、李兴江、丁之恩、牛和林、张亚鸣、钱庆荣、魏兆军、董伟

起草单位:安徽双赢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宁国九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东营青农大盐碱地高效农业技术产业研究院、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亳州市鑫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等

归口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提出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界定了农村可回收废弃物的术语和定义,提供了农村可回收废弃物的总体原则、分类主体、来源、分类模型、代码编制规则、分类及代码、分类维护、分类结果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并给出了相关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 本文件不适用于农村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和有害垃圾。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13.030.01
CCSZ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bzxz.net
GB/T42229—2022
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指南
Guidelines for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recyclable waste2022-12-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7-01实施
GB/T42229—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双赢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宁国九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东营青农大盐碱地高效农业技术产业研究院、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亳州市鑫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官亭林海生态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牛锋、庄凌峰、程儒牛、柳新伟、娄鹏祥、安洁、曹阳、夏训峰、杨英、丁昱、陈庆华王仁和、宋玖月、李兴江、丁之恩、牛和林、张亚鸣、钱庆荣、魏兆军、董伟GB/T42229—2022
农村可回收废弃物产生量大、分布范围广、成分多样、分类难度大、可利用率偏低、环境污染风险大。本文件以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良好实践为基础,面向“三农”工作、乡村振兴、农村环境治理、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发展要求,针对各相关方的需求和各类农村可回收废弃物的主要特征,给出了分类模型、分类及代码的指导性建议,并与GB/T27610较好衔接,旨在提高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各相关方之间信息理解的一致性和沟通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回收、加工利用和统一管理的质量与效益
1范围
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指南
GB/T42229—2022
本文件界定了农村可回收废弃物的术语和定义,提供了农村可回收废弃物的总体原则、分类主体来源、分类模型、代码编制规则、分类及代码、分类维护、分类结果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并给出了相关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本文件不适用于农村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和有害垃圾。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
)废弃资源分类与代码
GB/T27610
GB/T34805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通用要求
5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范
GB/T37515
3术语和定义
GB/T27610、GB/T34805、GB/T375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农村可回收废弃物
ruralrecyclablewaste
农村在生产、生活、建筑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经过回收、加工、处理,以实现重新获得价值、使用价值或统一管理等目的的固体废物。4总体原则
4.1宗旨性原则:以服务于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宗旨,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可回收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为目标。4.2规范性原则:能够规范农村可回收废充物分类管理。4.3协调性原则:与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文件、技术标准等协调一致。4.4适用性原则:宜从适应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及方便农村居民、农村基层组织使用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确定分类对象的属性和分类方法,以便为农村可回收废弃物的产生者、废弃者和回收利用者提供清晰的分类,方便在各类活动中对可回收废弃物的分类管理、回收利用和加工。4.5扩展性原则:宜设置预留类别,以满足社会进步和美丽乡村建设中产生新的类别或品种的可回收废弃物分类的需求。
GB/T42229—2022
分类主体
5.1概述
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主体一般包括管理方、产生方、回收方、加工利用方。5.2
管理方
主要包括各级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检查可回收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利用、管理等。
5.3产生方
主要包括农民、各类生产、生活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可回收废弃物。5.4回收方
主要包括从事可回收废弃物收集或收购、运输、储存的个人或组织,可以是个人、个体工商户或企业。
5加工利用方
主要包括从事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加工利用的企业,对回收的可回收废弃物进行加工利用或使之成为可以再利用的原料。
6来源
6.1概述
农村可回收废弃物的来源一般包括生产性活动、生活性活动、建筑活动和其他活动。6.2生产性活动
在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可回收废弃物。6.3
3生活性活动
在农村日常生活、农户家庭生活中或者生活性服务业产生的可回收废物,包括居民生活消费、商业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农村基层组织管理等过程中产生的可回收废弃物,6.4建筑活动
在农村建(构)筑物新建、扩建、改造、拆除、装饰装潢、修等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以及管道施工、保温、设备安装、电缆敷设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可回收废物。6.5其他活动
除6.2~6.4以外的活动(如服务、教育等活动)中产生的可回收废弃物。7分类模型
7.1农村可回收废弃物的分类,可考虑从来源、行业类别与回收利用率等维度建立分类模型,以便于各2
GB/T42229—2022
类分类主体对产生量大、回收利用率高的可回收废弃物实施分类管理和回收利用,为进一步提高回收利用率提供指导。
7.2来源见第6章的内容。
7.3行业类别宜按照GB/T4754的规定执行。7.4回收利用率宜采用农村可回收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量和实际产生量的比例。7.5分类模型可采用二维或三维图形表示(三维分类模式示意图见图1),在实际分类过程中,不同主体可根据对象、需求等构建分类模型。行业炎别
叫收利用率/%
生活性
生产性
注:X轴为来源;Y轴为行业类别,来自GB/T4754,如010代表农业、020代表林业等;Z轴为回收利用率(%)。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模型示意图图1
代码编制规则
参照GB/T27610,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代码宜增加分类主体代码,形成五段码结构。代码结构如图2所示。
<-XXX-XX
-XXXXXX
来源行业代码
类别顺序代码
可回收废弃物类别代码
类别细分代码
分类主体代码
图2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代码结构3
GB/T42229—2022
来源行业代码
来源行业代码为第1位~第3位数字,由可回收废弃物来源行业确定,按照GB/T4754编码,其中第3位数字为0时代表整个行业大类。如果废弃资源产生的来源繁杂、不能确定为某一个行业时,其来源行业代码设为再生物资回收与批发(519)。8.3类别顺序代码
类别顺序代码为第4位~第6位数字,由可回收废弃物来源行业中该类别废弃资源排列的顺序确定,具体按表1执行。
8.4可回收废弃物类别代码
类别代码为第7位~第8位,由可回收废弃物来源行业中该类别废弃资源排列的顺序确定,本文件类别代码接GB/T27610类别代码顺序,从15开始,具体按表1执行。8.5类别细分代码
类别细分代码为第9位~第12位,可回收废物回收利用行业根据可回收废弃物产生量、特性等自行确定,以便于分类回收利用。8.6分类主体代码
分类主体代码为第13位~第14位,管理方为01,产生方为02,回收方为03,加工利用方为04。9分类及代码
9.1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名称与GB/T27610中废弃资源名称相同时,其分类及代码(第1位~第12位)与GB/T27610一致。
9.2其他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及代码(第1位~第12位)按表1执行。细化的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代码(第1位~第12位)示例见GB/T27610一2020中表A.1。表1
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及代码(第1位~第12位)可回收废弃物名称
谷、麦及薯类作物秸秆
豆类作物秸秆
油料作物秸秆
林木废弃物
落叶、落花、落果、果壳等
畜牧业废弃物
畜禽粪便
畜禽初加工剩余物
来源行业及代码
农业(010)
林业(020)
畜牧业(030)
类别顺序代码
可回收废弃物
类别代码
类别细分代码
150101
150201
150301
160101
160201
170101
170201
可回收废弃物名称
渔业废弃物
水产初加工剩余物
其他生物质
其他生物质
废塑料制品
废弃农药包装物
废弃育苗盘、杯等
废弃棚膜、地膜等
废弃食用菌棒膜等
废弃金属工具
废弃农业生产工具
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及代码(第1位~第12位)(续)来源行业及代码
渔业(040)
农、林、牧、渔专业
及辅助性活动
塑料制品业(292)
金属制品业(330)
废弃园艺或林业生产工具
废弃渔具
废弃金属日用品
其他废弃金属工具
建筑废弃物
混凝土碎块
废弃砖石
废弃装饰装修材料
建筑业
房屋建筑业(470)
土木工程建筑业
(480)
房屋建筑业(470)
土木工程建筑业
(480)
建筑装饰、装修和
其他建筑业(500)
类别顺序代码
可回收废弃物
类别代码
GB/T42229—2022
类别细分代码
180101
190101
060102
060302
060402
060403
200101
200201
200301
200401
200501
210101
210101
210101
210101
210201
GB/T42229—2022
3完整分类代码宜包含分类主体信息。示例见表2。9.3
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完整分类代码示例可回收废弃物名称
谷、麦及薯类作物
豆类作物秸秆
油料作物秸秆
分类维护
管理方
010-001-15-0101-01
010-001-15-0201-01
010-001-15-0301-01
产生方
完整代码
回收方
010-001-15-0101-02
010-001-15-0201-02
010-001-15-0301-02
010-001-15-0101-03
010-001-15-0201-03
010-001-15-0301-03
加工利用方
010-001-15-0101-04
010-001-15-0201-04
010-001-15-0301-04
考虑到农村可回收废弃物涉及面广、产生过程多样、种类和形态复杂,且不断会有新型的可回收10.1
废弃物产生,本分类需不断加以完善。对于新产生的或本分类中未涵盖的可回收废弃物,可采用但不限于以下过程进行分类10.2
明确对象。可根据农村可回收废弃物总体组成和产生数量情况,确定其来源行业及类别。b)
实施分类。按照本文件确定的模型、方法和维度,对农村回收废弃物进行分类。c)
进行编码。按照本文件确定的编码方法进行编码实施验证。对分类和编码的结果进行验证,证实分类是否适宜、能否实现分类目标。分类结果应用与管理
管理方宜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和农村可回收废弃物的产生过程、特性、产生数量、回收利用率11.1.1
等,在对本区域农村可回收废弃物分类和回收利用进行规划和管理2产生方宜对所产生的可回收废弃物进行分类,减少混杂,提高可回收废弃物的回收率。11.1.2
11.1.3回收方宜对已分类的可回收废弃物进行收集或收购、分类储存、运输,并在回收过程中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利用方宜根据分类结果,对回收的可回收废弃物加以资源化利用,提高回收利用率。11.1.4
分类结果宜在相关主体间以及与其他相关方之间实现数据交互,通过统一分类回收体系、统代码,实现分类结果的信息共享。管理
分类结果宜做好登记,必要时,需及时向各相关方反馈。分类信息宜可追溯,有利于可回收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信息技术对分类信息进行管理,可以更好地保存、检索、分析、应用和维护分类信息。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