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3187-2023车载无线通信终端
GB/T 43187-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3187-2023

中文名称:车载无线通信终端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On-boar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9-07

实施日期:2023-09-07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0365806

相关标签: 车载 无线通信 终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道路车辆工程>>43.040道路车辆装置

中标分类号:车辆>>车用电子、电气设备与仪表>>T36电子、电气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32页

标准价格:54.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朱彤、胡月、赵肖龙、窦汝鹏、王洪博、邸志军、丁杰、李明超、张英炉、文清浩、吴照明、肖剑飞、陈雪静、李俨、陈书平、殷悦、季国田、余陈州、魏涛、肖朝辉、王玮、马健锐、张坤利、涂力、曲艳平、冯涛、崔伟、王超、刘晓东、张玉洁、刘成刚、李旭、吴晏、林伟、黄盖等

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大连东软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发博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慧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麦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罗德与施瓦茨(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车载无线通信终端(以下简称终端)的技术要求,描述了终端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蜂窝移动通信车载无线终端,其他类型终端参照使用。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43.040
CCST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187-—2023
车载无线通信终端
On-boar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2023-09-0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9-07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符号和缩略语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附录A(资料性)
附录B(资料性)
耐久性试验
耐久性试验计算模型
GB/T43187—2023
GB/T43187—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大连东软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发博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慧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麦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罗德与施瓦茨(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是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广通远驰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彤、胡月、赵肖龙、窦汝鹏、王洪博、邸志军、丁杰、李明超、张英炉、文清浩、吴照明、肖剑飞、陈雪静、李俨、陈书平、殷悦、季国田、余陈州、魏涛、肖朝辉、王玮、马健锐、张坤利、涂力、曲艳平、冯涛、崔伟、王超、刘晓东、张玉洁、刘成刚、李旭、吴晏、林伟、黄盖、朱沛、周鑫、罩韶辉、王硕、卢晶、刘丰、吴少华、刘江波、曹军涛、谢春燕、邓文山、卢忆都、王东兴、秦宏伟、杨凡、郑毓红、殷苏辰、韩宇星。
1范围
车载无线通信终端
GB/T43187—2023
本文件规定了车载无线通信终端(以下简称终端)的技术要求,描述了终端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蜂窝移动通信车载无线终端,其他类型终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652009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遂批检验抽样计划GB/T186552018
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9951一2019道路车辆电气/电子部件对静电放电抗扰性的试验方法GB/T21437.2一2021道路车辆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发射和抗扰性GB/T21437.3—2021
道路车辆
分:对耦合到非电源线电瞬态的抗扰性GB/T28046.22019
GB/T28046.3—2011
GB/T28046.42011
GB/T28046.5—2013
GB/T300382013
GB34660-2017
道路车辆
道路车辆
道路车辆
道路车辆
道路车辆
道路车辆
YD/T1214—2006
技术要求:移动台
YD/T1215-—2006
测试方法:移动台
YD/T1547—2019
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电气电子设备防护等级(IP代码)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2部
第3部
第2部分:电气负荷
第3部分:机械负荷
第4部分:气候负荷
第5部分:化学负荷
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三阶段)YD/T1548.1-2019
基本功能、业务和性能测试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三阶段)第1部分:YD/T2575一2016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YD/T2576.2—2013
分:无线射频性能测试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YD/T2577-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YD/T2578.2一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分:无线射频性能测试
第2部
第2部
GB/T43187-—2023
YD/T3627—2019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移动宽带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3GPPTS38.521-1V15.3.0(2019-06)NR终端射频传输和接收测试方法第1部分:互通部分[NR,User Equipment (UE)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Part l:Range I standalone
3GPPTS38.521-3V15.4.1(2020-03)NR终端射频传输和接收测试方法第3部分:异系统互通部分[NR;UserEquipment(UE)conformancespecification;Radiotransmissionandreception;Part3:Range1 and Range2Interworking operation with other radios]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车载无线通信终端
on-boar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安装在车辆上·能够通过蜂窝移动通信等技术建立连接并进行信息交互的电子设备,注:车载无线通信终端通常由发射机、接收机、天线、控制器和线缆等部件构成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CLR:邻道泄漏功率比(AdjacentChannelLeakagepowerRatioBER:误码率(BitErrorRate)
DCS:数字蜂窝系统(DigitalCellularSystem)DUT:受试装置(DeviceUnderTest)EVM,矢量幅度误差(ErrorVectorMagnitude)FDD: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ing)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Mobile)LTE: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Evolution)NSA: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RBER:残余比特误码率(ResidualBitErrorRate)SA:独立组网(Standalone)
SIM: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tyModule)Tmx:最高工作温度(MaximumOperatingTemperature)Tm:最低工作温度(MinimumOperatingTemperature)Un:标称电压(Nominal Voltage)U,:试验电压(TestVoltage)
Usmx:最高供电电压(MaximumSupplyVoltage)Us:最低供电电压(MinimumSupplyVoltage)UL:上行(Uplink)
UTRA:通用陆地无线接人(UniversalTelecommunicationRadioAccess)W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2
技术要求
功能要求
GB/T43187—2023
终端应具有自检功能,若出现故障,应通过终端(或与之关联的系统)采用声学或光学等方式给驾驶员进行提示,故障提示方式应在车辆产品使用说明书中予以说明。5.1.2
终端(或与之关联的系统)应具有网络注册状态、数据传输状态及接人网络类型的提示功能,包括:网络注册状态正常或断开:
数据传输状态正常或断开:
接人网络类型(例如2G、3G、4G或5G)。提示方式应在车辆产品使用说明书中予以说明。5.1.3
终端应至少支持表1中4G所有频段,其他移动通信制式及频段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表1
移动通信制式及频段
GSM900
GSM1800
TD-LTE
FDD-LTE
NRFRI与LTE双连接(NSA)
NRFRI独立组网(SA)
E-GSM900
DCS-1800
Band I
DC_1_n78
DC_3_n41
DC_3_n78Www.bzxZ.net
DC_3_n79
DC_5_n78
DC_8_n78
DC_39_n41
DC_39_n79
GB/T43187—2023
终端仅应使用贴片式SIM卡通信
5.1.5终端应具有备用天线,且备用天线应至少支持表1中4G所有频段,避免因外置天线断开面导致的通信功能失效。若车辆配备了相同作用的备用天线,应视为满足要求。注,安装在车顾处的智能天线终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2
性能要求
根据终端支持的移动通信制式及频段,满足表2~表6中对应的性能要求。表2
GSM900*
GSM1800
E-GSM900
DCS-1800
GSM频段射频性能要求
最大发射功率
容限值
土2dB(常温)
士2.5dB(车规环境条件*)
土2dB(常温)
±2.5dB(车规环境条件)
射频性能要求来源于YD/T1215-2006。按照6.4的试验要求进行车规环境条件试验表3
WCDMA*
最大发射功率
容限值
调制谱和开关谱
YD/T1215—2006
表18、表22
YD/T12152006
表19、表23
WCDMA频段射频性能要求
失量幅度误差
邻道泄漏功率比
载波中心士5MHz:
载波中心士10MHz
·WCDMA的射频性能要求来源于YD/T1548.1-2019.表4
TD-LTE
B41(PC3)
B4I(PC2)
最大发射功率
容限值
LTE频段射频性能要求
失量幅度误差
(QPSK)
邻道泄漏功率比
E-UTRAACLR:
UTRAACLRI:
UTRAACLR2:
E-UTRAACLR:
频率误差
频率误差
±(0.1PPM+
频率误差
±(0.1PPM
+15Hz)
参考灵敏度电平
-102dBm@RBER
≤2.439%
参考灵敏度电平
106dBm/3.84MHz
@BER<0.1%
103dBm/3.84MHz
@BER≤0.1%
参考灵敏度电平
春吐量95%
-93.3dBm@
春吐量≥95%
-93.3dBm@
春吐量≥95%
-92.3dBm@
吞吐量≥95%
-92.3dBm@
吞吐量≥95%
FDD-LTE
最大发射功率
容限值
LTE频段射频性能要求(续)
失量幅度误差
(QPSK)
邻道泄漏功率比
E-UTRAACLR:
UTRAACLRI;
UTRAACLR2:
TD-LTE的射频性能要求来源于YD/T2576.2-2013FDD-LTE的射频性能要求来源于YD/T2578.2-2013频率误差
±(0.1PPM
+15Hz)
GB/T43187—2023
参考灵敏度电平
吞吐量≥95%
-90.3dBm@
春吐量≥95%
-94.3dBm@
春吐量≥95%
-93.3dBm@
吞吐量≥95%
对于被FuL和Fo十4MHz或者Fua.ia—4MHz和Fuhe限定的传输带宽,容差下限降低1.5dB从而使得最大输出功率要求放宽
NRFR1与LTE双连接频段射频性能要求额段
DC_1n78(PC3)
DC_3_n41(PC2)
DC_3_n41(PC3)
DC_3_n78(PC2)
DC_3_n78(PC3)
NRFR1与LTE双连接
DC_3_n79(PC3)
DC_5_n78
DC_8_n78
DC_39_n41(PC2)
DC_39_n41(PC3)
DC_39_n79(PC2)
DC_39_n79(PC3)
最大发射功率
容限值
+3/-4dB
+3/4dB%
+3/4dB
+3/-4 dB
+3/—4.dBs
+3/-4dB*
+3/-4dB
+3/4 dB
+2/-3dB
+3/-4dB%
+2/-3dB
+3/-4dB
NRFRI与LTE双连接的射额性能要求来源于3GPPTS38.521-3V15.4.1(2020-03)及其以上版本标准,测试仅对NRFR1与LTE同时责献功率的情况下适用,对于被Fut和FuL十4MHz或者Fut一4MHz和Fu限定的传输带宽,容差下限降低1.5dB.从而使得最大输出功率要求放宽
GB/T43187-2023
独立组网
41(PC2)
NRFR1独立组网频段射频性能要求表6
最大发射功率
客限值
26dBm+3/—4dB
n78(PC2)
26dBm+3/-4dB
n79(PC2)
n41(PC3)
n78(PC3)
n79(PC3)
26dBm+3/-4dB
23dBm+3/-4dB
23dBm+3/-4dB
失量幅度误差
(QPSK)
邻道泄漏功
率比ACLR
ACLR:
ACLR:
顺率误差
±(0.1PPM
+15Hz)
参考灵敏度电平
双接收天线:
一88.9dBm@吞吐量≥95%
四接收天线:
-91.6dBm@吞吐量≥95%
双接收天线:
—77.8dBm@春吐量≥95%
双接收天线:
一84dBm@吞吐量≥95%
四接收天线:
—86.7dBm@春吐量≥95%
双接收天线:
一84.6dBm@吞吐量≥95%
四接收天线:
一86.8dBm@吞叶量≥95%
双接收天线:
84.6dBm@吞吐量≥95%
四接收天线:
一86.8dBm@吞吐量≥95%
双接收天线:
一84dBm@吞吐量≥95%
四接收天线:
一86.7dBm@吞吐量≥95%
双接收天线:
—84.6dBm@吞吐量≥95%
四接收天线:
一86.8dBm@吞吐量≥95%
双接收天线:
一84.6dBm@吞吐量≥95%
四接收天线:
-86.8dBm@吞吐量≥95%
NRFR1独立组网的射性能要求来源于3GPPTS38.521-1V15.3.0(2019-06)及其以上版本标准对于被Fu和Fuw十4MHz或者Fu一4MHz和Fu限定的传输带宽,容差下限降低1.5dB,从面使得最大输出功率要求放宽。
若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没有达到50MHz,则按熊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能力进行测试(例:终端最高支持20MHz,则使用20MHz带宽进行测试,终端对应双接收天线接收灵敏度限值要求为:一93.1dBm@吞吐量≥95%,四接收天线接收灵敏度限值要求为:95.8dBm@吞吐量95%)。若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没有达到30MHz.则按照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能力进行测试(例,终端最高支持20MHz、则使用20MHz带宽进行测试·终端对应双接收天线接收灵度限值要求为:一90.1dBm@吞吐量>9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