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30586-2022铜包铝扁棒
GB/T 30586-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0586-2022

中文名称:铜包铝扁棒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Copper clad aluminium flat bar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03-09

实施日期:2022-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5610979

相关标签: 铜包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有色金属产品>>77.150.10铝产品

中标分类号:冶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H61轻金属及其合金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30586-201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32页

标准价格:49.0

出版日期:2022-03-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谢建新、董晓文、刘新华、廉洋子、兰占军、祝志祥、胡博、钟建英、刘建军、王义、林艺成

起草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烟台孚信达双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提出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铜包铝扁棒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输电、变电、配电等系统用的铜包铝扁棒(以下简称“扁棒”)。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77.150.10
CCS H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586—2022
代替GB/T30586—2014
铜包铝扁棒
Copper clad aluminium flat bars2022-03-0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
2022-10-01实施
GB/T30586—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0586一2014《连铸轧制铜包铝扁棒、扁线》,与GB/T30586一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4年版的第1章);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4年版的第2章);b)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4年版的第3章);c)
更改了产品分类(见4.1,2014年版的4.1);d)
更改了“尺寸偏差”的内容,增加了长度偏差要求(见5.2.1),更改了圆角半径允许偏差(见e)
5.2.3,2014年版的4.3.2),更改了包覆层厚度的判定条件(见5.2.5,2014年版的4.3.4);f)
更改了密度要求(见5.3,2014年版的4.10);更改了室温力学性能要求,删除了布氏硬度要求(见5.4、表6,2014年版的4.4、表4);g)
更改了弯曲性能要求(见5.5.1、附录B,2014年版的4.5.1、附录B);h)
更改了界面结合强度要求(见5.7,2014年版的4.7);更改了化学成分的试验方法(见6.1,2014年版的5.1);增加了长度的测试方法(见6.2.1),更改了厚度的试验方法(见6.2.2,2014年版的5.2.2),更改k)
了包覆层体积比的试验方法(见6.2.4,2014年版的5.2.4);更改了密度的试验方法(见6.3,2014年版的5.9);1)
m)更改了界面剪切强度的试验方法(见6.7、附录D,2014年版的5.6、附录D)。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烟台孚信达双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建新、董晓文、刘新华、廉洋子、兰占军、祝志祥、胡博、钟建英、刘建军、王义、林艺成
本文件于201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范围
铜包铝扁棒
GB/T30586—2022
本文件规定了铜包铝扁棒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输电、变电、配电等系统用的铜包铝扁棒(以下简称“扁棒”)。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23
贵金属及其合金密度的测试方法GB/T2317.3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3部分:热循环试验GB/T2900.10电工术语电缆
GB/T3048.2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9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3246.2
裸电线试验方法第6部分:弯曲试验单向弯曲GB/T4909.6
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5231
GB/T7999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GB/T8005.1
GB/T9327
试验方法和要求
GB/T16743
铝及铝合金术语第1部分:产品及加工处理工艺额定电压35kV(U=40.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式和机械式连接金具冲裁间隙
GB/T16825.1青
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
GB/T16865
GB/T17432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GB/T20975(所有部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22638.1铝箔试验方法第1部分:厚度的测定YS/T482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3术语和定义
GB/T8005.1、GB/T290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
GB/T30586—2022
包覆层体积比
volume ratio of clad
铜包覆层体积占铜包铝扁棒总体积的百分比。3.2
铜包铝扁棒
coppercladaluminumflatbars
外层为铜包覆层、内部为铝芯、具有较高界面结合强度的扁棒产品。4产品分类
根据棱边的倒圆形式,扁棒分为圆角边、圆边、全圆边三类,见图1。倒圆形式代号见表1,倒圆半4.1
径见表2。
圆角边扁棒
标引序号说明:
铜包覆层;
铝芯;
产品厚度;
产品宽度;
圆角半径;
圆边半径;
全圆边半径。
扁棒类别bzxZ.net
圆角边扁棒
圆边扁棒
全圆边扁棒
倒圆形式代号省略。
厚度(T)
>3.00~5.00
>5.00~8.00
圆边扁棒
扁棒倒圆形式示意图
扁棒倒圆形式代号
表2扁棒倒圆半径
圆角半径(r)
圆边半径(ri)
倒圆形式代号
全圆边扁棒
单位为毫米
全圆边半径(r2)
GB/T30586—2022
2扁棒的牌号、状态、规格见表3,横截面面积和每来重量见附录A。需方需要其他牌号、状态、规格4.2
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后在订货单(或合同)中具体注明。表3产品牌号、状态及规格
T2/1050、
T2/1070、
T2/1100
包覆层体积比
(VPca)
20、25、30、35
长度(L)
宽度(W)
厚度(T)
4.00、5.00、8.00
4.00、5.00、10.00
4.005.00、10.00
4.00、5.00.6.00.8.00、10.00
4.00、5.00、6.00、8.00、10.005.00、6.00、8.00、10.00、12.005.00、6.00、8.00、10.00、12.006.00.8.00、10.00.12.00
6.00.8.00、10.00.12.00
8.00、10.00、12.00
8.00、10.00、12.00
8.00、10.00、12.00
8.00、10.00、12.00
8.00、10.00、12.00
4.3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本文件编号和顺序号、包覆层体积比、牌号、状态、尺寸规格、倒圆形式代号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
示例1:
包覆层体积比为30%、牌号为T2/1070、状态为F、宽度为100.0mm、厚度为10.00mm的圆边扁棒标记为:扁棒GB/T30586-30-T2/1070/F-100.0×10.00B示例2:
包覆层体积比为25%、牌号为T2/1070、状态为0、宽度为20.0mm、厚度为4.00mm的圆角边扁棒标记为:扁棒GB/T30586-25-T2/1070/O-20.0X4.00示例3:
包覆层体积比为35%、牌号为T2/1070、状态为F、宽度为60.0mm、厚度为8.00mm的全圆边扁棒标记为:扁棒GB/T30586-35-T2/1070/F-60.0X8.00Q技术要求
化学成分
铜包覆层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的要求,铝芯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190的要求。GB/T 30586—2022
尺寸偏差
产品以6000mm作为交付长度时,偏差要求为士10.0mm,以其他长度交付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后在订货单(或合同)中具体注明。5.2.2
宽度、厚度
产品宽度、厚度偏差应符合表4和表5的规定。表4产品宽度偏差
单位为毫米
宽度(W)
>30.0~100.0
厚度(T)
>3.00~6.00
>6.00~10.00
倒圆半径
倒圆半径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圆角半径(r)允许偏差
±25%r
注:T为产品厚度。
包覆层体积比
包覆层体积比允许偏差为士2%。5.2.5
包覆层厚度
表5产品厚度偏差
表6倒圆半径偏差
圆边半径(r1)允许偏差
±25%T
宽度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厚度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全圆边半径(r2)允许偏差
厚度大于6.00mm的扁棒任意位置的最小包覆层厚度应不小于0.4mm;厚度不大于6.00mm的扁棒任意位置的最小包覆层厚度应不小于0.2mm。4
5.2.6弯曲度
任意1m长度内,正面弯曲度应不大于5mm,侧面弯曲度应不大于2mm。5.3密度
密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密度及其允许偏差
包覆层体积比
室温力学性能
GB/T 30586—2022
密度允许偏差
产品室温拉伸力学性能应符合表8的规定。需方有其他力学性能的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后在订货单(或合同)中具体注明表8
包覆层体积比
弯曲性能
产品状态
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室温拉伸试验结果
抗拉强度(Rm)
不小于
伸长率(A50mm)
产品按表9规定的弯曲圆柱直径进行正面经90°弯曲试验后,包覆层不应出现裂纹、起泡现象,5.5.1
裂纹和起泡缺陷示意图见附录B。弯曲部位界面附近无孔洞或裂纹,包覆层与铝芯不应分离。5
GB/T30586—2022
厚度(T)
>3.00~5.00
>5.00~6.00
>6.00~8.00
>8.00~10.00
>10.00~12.00
表9弯曲圆柱直径
弯曲圆柱直径
单位为毫米
对产品侧面弯曲性能有要求时,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具体注明冲孔、裁切性能
经冲孔、裁切后,包覆层与铝芯不应分离。界面结合强度
产品界面剪切强度应不小于45MPa。直流电阻率、体积电导率
产品在20℃时的直流电阻率、体积电导率应符合表10的规定。需方需要其他牌号的铝芯时,直流电阻率、体积电导率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后在订货单(或合同)中具体注明。直流电阻率、体积电导率
包覆层体积比
冷热循环试验
最大直流电阻率
2·mm/m
最小体积电导率
试样经冷热循环试验后,界面结合强度应符合5.7的要求,直流电阻率应符合5.8的要求。5.10热稳定性能
GB/T30586—2022
产品经1000次热循环试验和6次短路实验后,热稳定性能应符合GB/T9327的规定5.11载流量
单根产品的交流载流量见附录C。5.12外观质量
产品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划痕、凹凸、裂纹、露铝及明显锈斑等缺陷。侧面不应有飞边、毛刺。6试验方法
6.1化学成分
6.1.1铜包覆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应符合YS/T482的规定,仲裁分析方法应采用GB/T5121(所有部分)规定的方法。
6.1.2铝芯的化学成分分析应符合GB/T20975(所有部分)或GB/T7999的规定,仲裁分析方法应采用GB/T20975(所有部分)规定的方法。6.2尺寸偏差
6.2.1长度
应使用分辨力不低于1mm的量具进行测量。6.2.2宽度、厚度
宽度应使用分辨力不低于0.02mm的量具进行测量,厚度应使用分辨力不低于0.0025mm的量具进行测量。宽度和厚度在试样的两端和中部各测量一次,求算术平均数。6.2.3倒圆半径
采用相应精度的圆角规进行测量。6.2.4包覆层体积比
按6.3规定的方法测量产品的密度,按公式(1)计算包覆层体积比(VPcu):VPcα = P=PA ×100%
PcupAl
式中:
β—产品的实测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铝芯的理论密度,按GB/T22638.1计算,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PA
铜包覆层的理论密度为8.890,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2)。OCu
VPcu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o\、PAI~Pca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6.2.5包覆层厚度
应按GB/T3246.2的规定,在图2所示(箭头所指)的相互垂直的四个位置上,采用金相测厚法测量包覆层的厚度。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