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774-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1774-2022
中文名称:法庭科学 爆炸装置鉴定规程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Forensic sciences—Code of practice for identification of explosive devic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10-12
实施日期:2023-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2166730
相关标签:
法庭
科学
爆炸
装置
鉴定
规程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07.140
中标分类号:综合>>社会公共安全>>A92犯罪鉴定技术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2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彦春、张勇、张洪国、陈立宏、崔涛、李鑫、孙博祥、周晨、孙玉友、张冀峰、樊武龙、申振宇、石海旭、牛勇、苗国华、王永灿、陆正方、李航麒、汝承博、李琦伟、李天山、林坚、庄顺
起草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北京市公安局、天津市公安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福建省公安厅、武警特种警察学院
归口单位: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9)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确立了法庭科学领域爆炸装置的鉴定程序及步骤,描述了爆炸装置的检验方法和判定依据。
本文件适用于法庭科学领域已分解的爆炸装置的检验鉴定,其他领域亦可参照使用。
标准内容
ICS07.140
CCSA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774—2022
法庭科学bzxz.net
爆炸装置鉴定规程
Forensic sciences-Code of practice for identification of explosive device2022-10-1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鉴定程序
判定原则
鉴定意见
参考文献·
GB/T41774—2022
GB/T41774—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北京市公安局、天津市公安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福建省公安厅、武警特种警察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彦春、张勇、张洪国、陈立宏、徽涛、李鑫、孙博祥、周晨、孙玉友、张冀峰、樊武龙申振宇、石海旭、牛男、苗国华、王永灿、陆正方、李航麒、汝承博、李琦伟、李天山、林坚、庄顺。1范围
法庭科学
爆炸装置鉴定规程
GB/T41774—2022
本文件确立了法庭科学领域爆炸装置的鉴定程序及步骤·捕述了爆炸装置的检验方法和判定依据本文件适用于法庭科学领域已分解的爆炸装置的检验鉴定,其他领域亦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爆炸物鉴定术语
GB/T41775
法庭科学
术语和定义
GB/T4177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鉴定程序
通过对疑似爆炸装置的爆炸能源和起爆元器件的检验鉴定,以及对疑似爆炸装置组件的功能检验发火方式分析和起爆元器件与火炸药匹配关系的判断等,对疑似爆炸装置及其种类进行鉴定鉴定程序分为安全性检查、外观检验、结构检验、组件功能检验、火炸药种类检验、起爆元器件检验控制方式分析、发火方式分析及起爆元器件与火炸药匹配关系分析9个步骤。5仪器
5.1立体显微镜。
无磁工具组。
分离工具。
5.4直尺或卷尺,分度值1mm。
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
万用表。
X光机。
6检材
拆解后的疑似爆炸装置组件·并附拆解过程的照相、录像、文字说明材料、疑似爆炸装置结构示意图等。
GB/T41774—2022
7检验
安全性检查
通过观察(必要时采用X光机)对已拆解疑似爆炸装置内部结构进行检查,并根据疑似爆炸装置的分解程度和敏感程度,对后续检验工作的安全性做出评估。7.2
外观检验
观察和测量已拆解的疑似爆炸装置组件的形状、尺寸、颜色、材质、标识信息等,确定装置的组成结构检验
根据送检材料对疑似爆炸装置进行结构分析,确定疑似爆炸装置各组件组成方式,绘制疑似爆炸装置结构示意图
组件功能检验
用仪器、仪表、试验验证等方法进行检测,确定各组件功能,分析各组件在装置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凝似化学发火爆炸装置·应对其发火物质进行成分检验,分析其作用机制7.5火炸药种类检验
参照GB/T41845,对装置中的火炸药进行检验,确定火炸药种类起爆元器件检验
参照GB/T41846,对起爆元器件进行检验,确定其种类及激发方式。7.7
控制方式分析
根据各组件功能分析装置的控制方式,如:松发、压发、拉发、定时、遥控、声控、光控、复合控制等。7.8
发火方式分析
7.8.1火发火方式
组件中有用导火索、引火线、炮抢等传递火焰的起爆元器件时,判定为火发火方式。同时检查各组件是否合理可靠连接,是否具备正常传火和点火功能。7.8.2机械发火方式
组件中有通过摩擦、撞击、针刺等机械能作用的起爆元器件时.判定为机械发火方式。同时检查机械发火组件是否具备正常发火功能7.8.3电发火方式
组件中有电起爆元器件和通过电源、电路开关、电子元器件、导线等构成的电路系统时,判定为电发火方式,同时检查电路系统是否具备正常发火功能,7.8.4化学发火方式
装置中有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化学能作为激发源的物质时,判定为化学发火方式。同时通过反应原2
理分析或试验验证其是否具备正常发火功能7.8.5其他发火方式
GB/T41774—2022
若通过检验,疑似爆炸装置的发火方式不属于7.8.1~7.8.4所列情形,应通过理论分析或试验验证发火原理可行性.判定其发火方式。7.9起爆元器件与火炸药匹配关系分析分析并确定疑似爆炸装置中的起爆元器件和火炸药是否符合匹配关系。对于匹配性不确定的,应通过试验的方法验证起爆元器件与火炸药的匹配性8判定原则
8.1若检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则判定为爆炸装置:a)
检材中有火炸药或其他爆炸物质:检材中有起爆元器件或其他激发火炸药的功能组件;检材中起爆元器件与火炸药符合匹配关系:检材各组件能够保证起爆元器件工作8.2若检材仅缺少外部发火能源,加上发火能源后即满足8.1判定条件,则判定为爆炸装置。8.3利用在烟花爆竹上增加控制发火时机或破片打击效果的物品改装、制作的装置,当满足8.1判定条件时.判定为爆炸装置、
8.4若检材缺少下列组件之一,则判定为不是爆炸装置:火炸药或其他爆炸物质;
起元器件或其他激发火炸药的功能组件8.5若检材满足8.1a)、8.1b),8.1c)判定条件,但部分组件功能无效,则判定为构成爆炸装置,但××组件功能无效
8.6若检材满足8.1a)、8.1b),8.1d)判定条件,但起爆元器件与火炸药不符合匹配关系,则判定为具备爆炸装置结构特征,但不能正常起煤8.7若检材满足8.1a)、8.1b),8.1c)判定条件,但因缺少某功能组件导致起爆元器件不能工作,加上该组件后即满足8.1判定条件,则判定为构成不完整的爆炸装置9鉴定意见
9.1若检材符合8.1、8.2或8.3判定原则.则鉴定意见为“检材是爆炸装置”9.2若检材符合8.4判定原则,则鉴定意见为\检材不是爆炸装置”9.3若检材符合8.5判定原则,则鉴定意见为检材构成爆炸装置,但××组件功能无效”。9.4若检材符合8.6判定原则,则鉴定意见为“检材具备爆炸装置结构特征,但不能正常起爆”。9.5若检材符合8.7判定原则,则鉴定意见为检材具有××××、××**组件,构成不完整的爆炸装置”。
GB/T41774—2022
[1]GB/T41845
GB/T41846
法庭科学
法庭科学
参考文
火炸药鉴定规程
火工品鉴定规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