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8181-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8181-2022
中文名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switch and control in video surveillance networking system for public securit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12-30
实施日期:2023-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33382397
相关标签:
公共安全
视频
监控
联网
系统
信息
传输
交换
控制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13.310犯罪行为防范
中标分类号:综合>>社会公共安全>>A91安全防范报警系统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8页【胶订-大印张】
标准价格:160.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陈朝武、崔云红、王冰洋、朱雷、廖双龙、孔维生、吴参毅、黄强雄、张祎、孟卿卿、王建勇、尹萍
起草单位: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视频图像信息智能分析与共享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信息中心、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星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以下简称“联网系统”)的互联结构,传输、交换、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性要求,以及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检测、验收以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研发、生产。其他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可参照执行。
标准内容
ICS13.310
ccS A 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國
28181—2022
代替GB/T28181—2016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
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switchand control in video surveillance networking system for public security2022-12-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7-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4互联结构
SIP监控域互联结构
SIP监控域与非SIP监控域互联结构联网系统通信协议结构
传输要求
网络传输协议要求
媒体传输协议要求..
信息传输延迟时间.
网络传输带宽,
网络传输质量.
视频顿率,
交换要求
一编码规则.
媒体编解码
媒体存储封装格式,
SDP定义
网络传输协议的转换
控制协议的转换
媒体传输协议的转换
媒体数据格式的转换
与其他系统的互联,
信令字符集
多路径级联结构
控制要求
实时视音频点播
GB/T28181—2022
28181—2022
报警事件通知和分发
设备信息查询
状态信息报送
历史视音频文件检索
历史视音频回放
历史视音频文件下载。
网络校时
订阅和通知
语音广播和语音对讲
设备软件升级
图像抓拍
传输、
交换、控制安全性要求,
设备身份认证
数据加密
SIP信令认证
数据完整性保护
访问控制.
高安全级别要求
控制、
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
注册和注销。
实时视音频点播.
报警事件通知和分发,
网络设备信息查询.
状态信息报送
设备视音频文件检索
历史视音频的回放.
视音频文件下载.
订阅和通知
语音广播和语音对讲
设备软件升级
图像抓拍
附录A
(规范性)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控制描述协议(MANSCDP)命令集,命令的名称和说明
命令定义
前端设备控制协议
联网系统扩展应用
附录B(规范性)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实时流协议(MANSRTSPB.1
附录C
附录D
命令的名称和说明
命令定义
(规范性)基于RTP的视音频数据封装基于RTP的视音频数据PS封装
基于RTP的视音频基本流封装.
(规范性)基于TCP协议的视音频媒体传输附录E(规范性)统一编码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行业编码对照表
县以下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附录F(规范性)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F.1
基本要求
基于H.264的视频编、解码技术要求基于MPEG-4的视频编、解码技术要求音频编、解码总体要求.
F.6G.723.1
G.729格式
SVAC视频和SVAC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F.9H.265
视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AAC格式
附录G(规范性)
SDP定义
(资料性)摄像机和平台路径选择技术要求基本要求
处理逻辑
多路径SIP头域扩展定义
路径推送及选择示范
附录I(规范性)协议版本标识.附录J(规范性)目录查询应答说明附录K(资料性)媒体流保活机制附录L(规范性)Subject头域定义附录M(规范性)多响应消息传输附录N(规范性)域间目录订阅通知N.1
基本要求
应用场景及处理逻辑
GB/T28181—2022
281812022
命令流程
协议接口
附录O(规范性)摄像机采集部位类型代码参考文献.
...+......+..+..
28181—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8181一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与GB/T28181一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一更改了标准范围(见第1章,2016年版的第1章)。一删除了“联网系统信息”“数字接入””模拟接入”\模数混合型监控系统”数字型监控系统””监控点”“监控中心”的术语和定义,更改了“SIP监控域”\非SIP监控域””级联””互联”的术语和定义(见3.1,2016年版的3.1)。一增加了缩略语PTZ”(见3.2)。更改了SIP监控域互联结构示意图”(见4.1.1,2016年版的4.1.1)。更改了“联网系统通信协议结构图”,媒体流通道增加了H.265、G.722.1、AAC(见4.3.1,2016年版的4.3.1)。
增加了媒体流数据传输的RTP时间戳要求(见4.3.6)。更改了网络传输带宽要求、视频顿率要求(见5.4、5.6,2016年版的5.4、5.6)。增加了对H.265、AAC的支持(见6.2、A.2.1.9、附录C、附录F、附录G)。一一更改了SDP协议的引用(见6.4、附录G,2016年版的6.4、附录F)。一一更改了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见6.9、附录A,2016年版的6.9、附录G)。一更改了信令字符集要求(见6.10,2016年版的6.10)。一更改了控制要求(见第7章,2016年版的第7章)。一更改了传输、交换、控制安全性要求(见第8章,2016年版的第8章)。更改了注册和注销基本要求(见9.1.1,2016年版的9.1.1)。一增加了注册重定向(见9.1.2.3)。更改了设备控制和设备配置基本要求及数据类型(见9.3.1、A.2.1、A.2.3.1、A.2.3.2)。一增加了看守位信息查询、巡航轨迹列表查询、巡航轨迹查询、PTZ精准状态查询、存储卡状态查询及应答命令(见9.5.3、A.2.4.10~A.2.4.14、A.2.6.12~A.2.6.16)。-增加了PTZ精准位置变化事件订阅和通知(见9.11.1、9.11.2、A.2.4.13、A.2.6.15)。-增加了设备软件升级、图像抓拍信令流程和协议接口(见9.13、9.14)。一更改了附录A部分内容。增加了部分数据类型定义(见A.2.1,2016年版的A.2.1);增加了部分控制命令及参数(见A.2.3,2016年版的A.2.3);增加了部分查询命令及参数(见A.2.4,2016年版的A.2.4);修改部分通知命令及参数(见A.2.5,2016年版的A.2.5);增加、修改了部分应答命令及参数(见A.2.6,2016年版的A.2.6);部分修改了PTZ指令举例(见A.3.2,2016年版的A.3.2);增加了联网系统扩展应用(见A.4)。一更改了附录B,补充了媒体播放命令说明(见附录B,2016年版附录B)。一更改了附录C,补充了H.265封装描述(见附录C,2016年版附录C)。更改了附录D基于TCP协议的视音频媒体传输要求(见附录D,2016年版的附录L)。一更改了附录E。扩展了类型编码,删除了编码规则B,更改了行业编码对照表,增加了统计用县以下区划代码编制规则(见附录E,2016年版的附录D)。一更改了附录F,补充了H.265编解码技术要求、AAC格式(见附录F,2016年版的附录E)。V
28181—2022
一一更改了附录G,补充了部分SDP参数要求(见附录G,2016年版的附录F)。删除了2016年版的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一增加了附录H摄像机和平台路径选择技术要求(见附录H):一增加了附录I协议版本标识(见附录I)。更改了附录J目录查询应答说明(见附录J,2016年版的附录O)。更改了附录M多响应消息传输要求说明(见附录M,2016年版的附录N)。更改了附录N域间目录订阅通知说明(见附录N,2016年版的附录P)。增加了附录O摄像机采集部位类型代码(见附录O)。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视频图像信息智能分析与共享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信息中心、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星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朝武、崔云红、王冰洋、朱雷、廖双龙、孔维生、吴参毅、黄强雄、张祎、孟卿卿、王建勇、尹萍。本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1年首次发布为GB/T
一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28181一2011,2016年第一次修订;1范围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
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22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以下简称“联网系统”)的互联结构,传输、交换、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性要求,以及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检测、验收以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研发、生产。其他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10114一2003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GB/T2572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3511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A/T380全国公安机关机构代码编制规则IS0/IEC13818-1:2019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和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Informa-tion technology-Generi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informationPart l:Sys-tems)
信息技术视听对象编码第2部分:视频(InformationIS0/IEC14496-2:2004
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Part 2:Visual)technology-
2:2005信息技术视听对象编码第2部分:视频修订稿2:简IS0/IEC14496-2:2004/Amd
单档次的新级别(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ingof audio-visualobjects—Part2:VisualAmendment 2:New Levels for Simple Profile)IS0/IEC14496-3:2019
信息技术视听对象编码第3部分:音频(Information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Part 3:Audio)technology
ISO/IEC14496-4信息技术视听对象编码第4部分:一致性测试(Informationtechnology-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Part 4:Conformance testing)IS0/IEC14496-4:2004/AMD
10:2005信息技术视听对象编码第4部分:一致性测试修订稿10:简单轮廓等级4a和5的一致扩展(Informationtechnology—Codingofaudio-visualobjectsPart4:Conformancetesting-Amendment10:Conformanceextensionsfor simpleprofilelevels 4aand 5)
IS0/IEC14496-5:2001信息技术视听对象的编码第5部分:参考软件(Informationtechnol-ogy-Codingofaudio-visual objectsPart5:Referencesoftware)1
GB/T28181—2022
ITU-TG.711语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Pulsecodemodulation(PCM)ofvoicefrequencies]ITU-TG.723.1(2006)5.3和6.3kbit的多媒体通信传输中的双速率语音编码器(Dualratespeech coder for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transmitting at 5.3 and 6.3 kbit/s)ITU-TG.729(2012)利用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形预测的8kbit/s语音编码[Codingof speechat 8 kbit/s using conjugate-structure algebraic-code-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CS-ACELP)]ITU-TH.264(2019)通用音视频服务的先进视频编码(Advancedvideo coding for generic audio-visual services)
ITU-TH.264.1(2016)H.264先进视频编码的一致性说明(ConformancespecificationforITU-T H.264 advanced video coding)ITU-TH.264.2(2016)H.264先进视频编码的参考软件(ReferencesoftwareforITU-TH.264advanced video coding)
ITU-TH.265(2019)高性能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video coding)ITU-TH.265.1(2018)H.265高性能视频编码的一致性说明(ConformancespecificationforITU-T H.265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ITU-TH.265.2(2016)H.265高性能视频编码的参考软件(ReferencesoftwareforITU-TH.265highefficiencyvideocoding)
IETFRFC2030适用于IPv4、IPv6和OSI的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NTP)第4版[SimpleNetworkTime Protocol(SNTP)Version 4 for IPv4,IPv6 and OSI)IETFRFC2250用于MPEG1/MPEG2视频的RTP负载格式(RTPPayloadFormatforMPEG1/MPEG2Video)
IETF RFC 2326 实时流协议[Real TimeStreaming Protocol(RTSP)]IETF RFC 2976 SIP INFO方法(The SIP INFO Method)RFC3016用于MPEG-4音频/视频流的RTP负载格式(RTPPayloadFormatforMPEG-IETF
Streams)
4Audio/Visual
IETFRFC3261会
会话初始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
RFC3428
for Instant Messaging]
RFC3550
RFC3551
会话初始协议(SIP)即时消息扩展[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Extension实时传输协议(RTP:ATransport ProtocolforReal-TimeApplications)音频和视频会议最小控制的RTP描述(RTPProfilefor Audio andVideo Con-ferences with Minimal Control)IETF RFC 3640
用于传输MPEG-4基本流传输的RTP有效载荷负载格式(RTPFormatforTransportofMPEG-4Elementary Streams)Payload
IETFRFC3725会话初始协议(SIP)中第三方呼叫控制(3PCC)的当前最佳实现[BestCurrentPractices for Third Party Call Control(3pcc)in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IETFRFC3984H.264视频的RTP负载格式(RTPPayloadFormatforH.264Video)IETF
RFC4566:2006会话描述协议(SDP: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IETFRFC4571面向连接的传输数据包顿实时传输协议(RTP)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Framin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P)and RTP Control Protocol(RTCP)Packets over Connection-Oriented Transport)
IETFRFC6665会话初始协议(SIP)事件通知(SIP-SpecificEventNotification)IETFRFC7798高效率视频编码(HEVC的RTP有效载荷格式[RTPPayloadFormatforHigh2
EfficiencyVideoCoding(HEVC)]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28181—2022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video surveillancenetworking systemforpublicsecurity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为目的,综合应用视音频、通信、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等技术,构建的具有信息采集、传输、交换、控制、显示、存储、处理等功能的能够实现不同设备及系统间互联、互通、互控的视频综合网络系统。3.1.2
前端设备front-enddevice
联网系统中安装于观察现场的信息采集、编码/处理、存储、传输、安全控制等设备。3.1.3
用户终端
terminal
经联网系统注册并授权的、对系统内的数据和/或设备有操作需求的客户端设备。3.1.4
会话初始协议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1Force,IETF)制定的,用于多方多媒体通信的框Task
Engineering
架协议。
注:会话初始协议是一个基于文本的应用层控制协议,独立于底层传输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IP网络上的双方或多方多媒体会话。
』 session control
会话控制
建立、修改或结束一个或多个参与者之间通信的过程。3.1.6
SIP监控域SIPsurveillance realm由符合本文件规定的前端设备、用户终端、服务器和网络等组成的监控系统3.1.7
非SIP监控域
non-SIPsurveillancerealm
不符合本文件规定的监控系统。3.1.8
第三方控制者the third party controller一个SIP用户代理(UA),能够在另外两个用户代理之间创建会话。注:第三方控制者一般采用背靠背用户代理(B2BUA)实现。3.1.9
第三方呼叫控制thethird party call control第三方控制者在另外两方或者更多方之间发起、建立会话以及释放会话的操作,负责会话方之间的媒体协商。
GB/T28181—2022
用户代理useragent
IETFRFC3261规定的SIP逻辑终端实体,由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和用户代理服务器(UAS)组成,UAC负责发起呼叫,UAS负责接收呼叫并作出响应。3.1.11
代理服务器
proxyserver
IETFRFC3261规定的SIP逻辑实体,通过它把来自用户代理客户端(UAC)的请求转发到用户代理服务端(UAS),并把UAS的响应消息转发回UAC。3.1.12
注册服务器
registerserver
IETFRFC3261规定的SIP逻辑实体,具有接收注册请求、将请求中携带的信息进行保存并提供本域内位置服务的功能服务器。3.1.13
重定向服务器redirectserver
IETFRFC3261规定的SIP逻辑实体,负责规划SIP路由,将获得的信令下一跳地址信息告诉请求方,以使请求方根据此地址直接向下一跳发出请求的服务器。3.1.14
背靠背用户代理backtobackuser agentIETFRFC3261规定的SIP逻辑实体,它作为用户代理服务端(UAS)接收请求消息并处理该消息,同时,为了判决该请求消息如何应答,它也作为用户代理客户端(UAC)来发送请求消息。注:背靠背用户代理(B2BUA)和代理服务器不同的是,B2BUA需要维护一个它所创建的对话状态。3.1.15
功能实体functional entity
实现一些特定功能的逻辑单元的集合。注:一个物理设备可以由多个功能实体组成,一个功能实体也可以由多个物理设备组成。3.1.16
源设备sourcedevice
主动发起业务请求的设备。
目标设备targetdevice
最终响应业务请求的设备。
SIP客户端SIPclient
符合IETFRFC3261规定的,具有注册登记、建立/终止会话连接、接收和播放视音频流等功能的实体,主要包括用户界面、用户代理(UA)、媒体解码模块和媒体通信模块。3.1.19
SIP 设备SIP device
符合IETFRFC3261规定的,具有注册、建立/终止会话连接和控制、采集/编解码以及传送视音频流等功能的实体,主要包括用户代理(UA)、媒体采集/编解码模块和媒体通信模块。3.1.20
中心信令控制服务器
centercontrolserver
具有向SIP客户端、SIP设备、媒体服务器和网关提供注册、路由选择以及逻辑控制功能,并且提供接口与应用服务器通信的服务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