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482-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1482-2022
中文名称: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设备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Millimeter wave holographic imaging human body security inspection system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04-15
实施日期:2022-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4771264
相关标签:
毫米波
全息
成像
人体
安全检查
设备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13.310犯罪行为防范
中标分类号:综合>>社会公共安全>>A91安全防范报警系统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36页
标准价格:5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郑志敏、赵自然、牛轶杰、芦朋、桑伟、金颖康、刘以农、周群、刘彩霞、武帅、陈曦、潘奕、刘鹏、刘金韬、张殿坤
起草单位: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深圳市重投华讯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博微太赫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芯影科技有限公司、欧必翼太赫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设备的技术要求、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以及随机技术文件等要求,描述了试验方法,确立了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主动式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本文件不适用于被动式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设备。
标准内容
ICS13.310
CCSA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482—2022
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设备Millimeter wave holographic imaging human body security inspection system2022-04-1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2-1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外观和结构
电源适应性
电磁兼容性
设备噪声
环境适应性
5试验方法
环境条件
试验用主要仪器
外观和结构试验
功能试验
性能试验
电源适应性试验
安全试验
电磁兼容性试验
设备噪声试验
环境适应性试验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
判定规则
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GB/T41482—2022
GB/T41482—2022
运输·
随机文件
通用要求
使用说明书:
技术说明书
附录A(规范性)
图像指标测试体
图像指标测试体
图像指标测试板
附录B规范性)
附录C(规范性)
测试人
测试服装
测试物品·
成像范围测试体
物品自动探测试验方法
测试区域
测试流程
附录D(规范性)
电磁辐射安全试验方法
试验原理·
测量位置
测量方法
参考文献www.bzxz.net
GB/T41482—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深圳市重投华讯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博微太赫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芯影科技有限公司、欧必翼太赫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志敏、赵自然、牛轶杰、芦朋、桑伟、金颖康、刘以农、周群、刘彩霞、武帅、陈曦潘奕、刘鹏、刘金韬、张殿坤。1范围
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设备GB/T41482—2022
本文件规定了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设备的技术要求、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以及随机技术文件等要求,描述了试验方法,确立了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主动式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本文件不适用于被动式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2016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5—2019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2423.10—2019
GB/T42082017
GB4793.12007
GB4824—2019
GB8702—2014
GB16796—2009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射频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7626.2—2018
GB/T17626.3—2016
GB/T17626.4—2018
GB/T17626.5—2019
GB/T17626.6-2017
GB/T17626.11—2008
GB/T17799.22003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
通用标准
GB17799.4—2012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发射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毫米波全息成像
millimeterwaveholographic imaging采用毫米波主动照射目标,通过采集反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进行全息图像重建获得目标图像的成1
GB/T41482-—2022
像方法。
注:通常采用1mm10mm波段成像,常用波段:Ka,E,W和G等。3.2
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设备inspectionsystem
millimeterwaveholographicimaginghumanbodysecurity利用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检查人体体表携带物品的设备。3.3
linepair
均勾排列的一组金属带,两金属带相邻两边的间隔与金属带的标称宽度相同。注:一般用金属带的标称宽度(mm)表示。3.4
空间分辨力
spatial resolution
设备分辨线对的能力。
注:一般用金属带的标称宽度(mm)表示。3.5
线分辨力
line resolution
设备分辨单根金属带的能力。
注:一般用金属带的标称宽度(mm)表示。3.6
物品自动探测
automaticitemdetection
设备在图像上自动标记被检人携带的物品。3.7
检查时间
inspection time
从开始扫描被检人到给出检查结果的时间注:对于具有物品自动探测功能的设备为从开始扫描被检人到给出自动探测结果的时间:对于不具有物品自动探测功能的设备为从开始扫描被检人到给出扫描图像的时间3.8
detection
被检人携带物品被部分或全部标记出来,注:仅适用于具有物品自动探测功能的设备。3.9
miss-detection
被检人携带物品未被检出。
注:仅适用于具有物品自动探测功能的设备。3.10
检出率
detection rate
检出总数量与被检人携带物品总数量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DR=(Na/N,)X100%
式中:
DR—检出率:
检出总数量:
被检人携带物品总数量
注:仅适用于具有物品自动探测功能的设备。2
漏报率
miss-detection rate
漏报总数量与被检人携带物品总数量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MDR=(N./N.)X100%=1-DR
式中:
漏报率:
漏报总数量:
被检人携带物品总数量。
注:仅适用于具有物品自动探测功能的设备3.12
falsealarm
设备标记处被检人未携带任何物品。注:仅适用于具有物品自动探测功能的设备,3.13
误报率
falsealarmrate
有误报的扫描次数与总扫描次数比值,用百分比表示。FAR=(N/N)X100%
式中:
误报率;
有误报的扫描次数;
总扫描次数。
注:仅适用于具有物品自动探测功能的设备3.14
穴余误报指数
redundant false alarm index
误报标记总数量与总扫描次数比值,用百分比表示。RFAI=(N,/N.)X100%
式中:
允余误报指数;
误报标记总数量;
总扫描次数。
注:仅适用于具有物品自动探测功能的设备。技术要求
外观和结构
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检查设备(以下简称设备)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GB/T41482—2022
·(4)
设备外观完好,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均匀,无裂纹、褪色及永久性污渍,无明显变形和划痕,金属a)
件无锈蚀;
设备表面及显示面板上的标志和字迹应清楚可辨:检查时需要被检人以固定姿势站立的设备,检查区域站台上应有站位指示脚印标识,检查区域应有姿势引导人偶标识。
GB/T41482—2022
设备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机械连接或构件不应松动、移位或脱落;a)
接插件应能可靠连接,控制部件应灵活可靠;b)
设备框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正常搬动中不应产生变形或损坏e
外壳防护等级
设备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T42082017中5.1规定的IP20的要求。4.2功能
4.2.1扫描成像
设备应能对被检人进行非接触扫描成像4.2.2
状态指示
设备应有工作状态指示功能,应能指示上电状态和扫描状态权限管理
设备应至少分为操作员和管理员两级不同权限。4.2.4隐私保护
设备应至少具有以下隐私保护功能:设备主机屏幕检查结果显示为人偶图像;a)
设备具有对被检人毫来波图像脸部的模糊处理功能4.2.5图像保密
设备应对毫米波图像进行加密存储,只有经授权人员能检索、回看、转存和删除所存储的毫米波图像,应在日志文件中记录对毫米波图像的操作内容、操作图像ID、操作人员ID和操作时间4.2.6
网络通信
设备应具有网络通信接口,应能联网实现设备状态监控、运行参数调整和报警相关数据上传等功能。
4.2.7故障监测
设备应具有毫米波收发阵列的故障监测功能。对于具有机械扫描结构的设备,还应具有运动部件的故障监测功能。
物品自动探测
设备宜具有物品自动探测功能
4.3性能
4.3.1通用要求
具有多套毫米波收发阵列的设备,其任意一套阵列生成的正面毫米波图像的性能指标均应符合4
4.3.2~4.3.4的要求,并以各阵列每项测试结果中最差值作为设备的该项性能指标。空间分辨力
设备的空间分辨力应小于或等于10mm。4.3.3
线分辨力
设备的线分辨力应小于或等于5mm。4.3.4成像范围
GB/T41482—2022
设备宜对被检人检测区域高度0.1m至2m和宽度0.8m范围进行扫描并完整成像4.3.5
5检查时间
设备的单次检查时间应小于或等于15s。4.3.6
检出率
设备的检出率应大于或等于85%。4.3.7漏报率
设备的漏报率应小于或等于15%。3误报率
设备的误报率应小于或等于15%。穴余误报指数
设备的元余误报指数应小于或等于30%。4.4
电源适应性
电源电压在标称电压的85%~110%和标称频率的土3Hz范围内变化时,设备应能正常工作。4.5安全
4.5.1电磁辐射安全
设备应满足GB8702—2014中表1规定的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要求,在15GHz~300GHz频率范围内,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S应满足小于2W/m。4.5.2
保护接地
设备保护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设备应具有可供连接保护接地导线的保护接地端子,应有明显的标识;a)
保护接地端与保护接地的所有可触及金属部件之间的电阻应小于或等于0.12;接地线的颜色应为黄绿色。
绝缘电阻
设备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应天于或等5
GB/T41482—2022
于100MQ在湿热条件下应大于或等于2MQ。4.5.4抗电强度
设备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设备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幅度1.5kV、频率50Hz或60Hz的抗电强度试验,历时1min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泄漏电流
设备连续对地泄漏电流和外壳蒲电流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泄漏电流要求
设备类别
直接连接保护接地端子的设备
间接连接保护接地端子的设备
电磁兼容性
4.6.1设备抗扰度
泄漏电流I./mA
5(蜂值)
5(蜂值)
泄漏电流I/mA
0.7(峰值)
测量电路
按GB16796—2009附录B中B.1连接按GB16796—2009附录B中B.2连接对设备进行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辐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冲击)、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以及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共6项抗扰度试验.设备的抗扰度性能应符合GB/T17799.2一2003中表1、表2和表4的要求。
4.6.2设备骚扰
设备的辐射和传导发射值应符合GB17799.4一2012中表1的要求。设备噪声
设备正常工作时,在距设备外表面1m的任意处,设备噪声应小于或等于65dB(A)。4.8环境适应性
4.8.1通用要求
设备及具有独立功能的电器部件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具有独立功能的电器部件换型后进行环境试验时,可对换型的电器部件分别按4.8.2和4.8.3a)
进行试验:其整机或电器部件试验的技术指标应满足设备或部件的指标要求;b)
具有独立功能的电器部件,经4.8.2和4.8.3试验后,接入整机对整机进行测试,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经过气候和力学环境试验后,设备不应出现锈蚀和机械损伤现象。c)
气候环境适应性
气候环境应符合表2的要求,超越正常环境条件的性能测试,可另行规定或调整参数。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