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1845-2022法庭科学 火炸药鉴定规程
GB/T 41845-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1845-2022

中文名称:法庭科学 火炸药鉴定规程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Forensic sciences—Code of practice for identification of propellant and explosiv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10-12

实施日期:2023-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6267999

相关标签: 法庭 科学 炸药 鉴定 规程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07.140

中标分类号:综合>>社会公共安全>>A92犯罪鉴定技术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8页

标准价格:54.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孙玉友、朱军、张冀峰、樊武龙、梅宏成、郭洪玲、潘炎辉、李红宇、程桂敏、张金鹏、谢永迅、胡灿、张冠男、王萍、石海旭、牛勇、苗国华、王永灿、潘峰、雷康、高贫、钱华、卑凤利、张皋、苏鹏飞、陆殿林

起草单位: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南京理工大学、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9)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9)

标准简介

本文件确立了法庭科学领域疑似火炸药样品的鉴定程序及步骤,描述了疑似火炸药样品的检验方法和判定依据。本文件适用于法庭科学领域疑似火炸药样品的鉴定(含火炸药的判定以及火炸药和其他疑似爆炸物质的燃爆性能检验),其他领域亦可参照使用。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07.140
CCSA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845-—2022
法庭科学
火炸药鉴定规程
Forensic sciences-Code of practice for identification of propellantand explosive
2022-10-1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2-01实施
GB/T41845—20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火炸药鉴定程序、判定原则及鉴定意见表述4.1
鉴定程序
外观形态检验
成分特征研判
火药燃烧性能试验
炸药爆炸性能试验
其他爆炸物质爆炸性能试验
隔板试验、克南试验和时间/压力试验火炸药判定原则
其他爆炸物质爆炸性能判定原则鉴定意见
火炸药燃爆性能检验
火药燃烧性能检验
炸药爆炸性能检验
其他爆炸物质爆炸性能检验
隔板试验、克南试验和时间/压力试验·附录A(资料性)
附录B(资料性)
参考文献
常见火药外观形态
常见炸药外观形态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GB/T41845—2022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南京理工大学、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玉友、朱军、张冀蜂、樊武龙、梅宏成、郭洪玲、潘炎辉、李红宇、程桂敏、张金鹏、谢永迅、胡灿、张冠男、王萍、石海旭、牛勇、苗国华、王永灿、潘峰、雷康、高贫、钱华、卑风利、张奉、苏鹏飞、陆殿林。
1范围
法庭科学火炸药鉴定规程
GB/T41845—2022
本文件确立了法庭科学领域疑似火炸药样品的鉴定程序及步骤,描述了疑似火炸药样品的检验方法和判定依据。
本文件适用于法庭科学领域疑似火炸药样品的鉴定(含火炸药的判定以及火炸药和其他似爆炸物质的燃爆性能检验),其他领城亦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372-2013
危险货物运输爆炸品的认可和分项试验方法爆炸物鉴定术语
GB/T41775
法庭科学
3术语和定义
GB/T4177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火炸药鉴定程序、判定原则及鉴定意见表述4
鉴定程序
如图1所示,鉴定程序分为外观形态检验、成分特征研判及燃爆性能试验3个阶段。当疑似火炸药样品的成分符合火炸药主要成分特征时,结合燃爆性能试验结果给出火炸药鉴定意见:当疑似火炸药样品的成分不符合火炸药主要成分特征时,对其进行爆炸性能检验1
GB/T41845—2022
符合炸药主要
成分特征
能确定
赵炸药
样品是质炸药/
茉几种单质炸药组
成的混合炸药/制
式黑合炸药
不能确定
是炸药
炸药爆炸性能试验
(香普起爆、炸药扩爆)
是香具备爆
炸性能
样品是某种炸药
外观形态检验
隔板试
克南试验
时间/压力试验
是香有
试验结果为
样品是果种火炸药
疑献火炸药样品
外观形态检验
(初州火炸药种类)
成分行征研判
急否特合火炸药
主要成分特征
特合火药主要
虚分特征
火药燃旋性能试验
是否具条验
烧性能免费标准bzxz.net
样品是菜种火药
样品不是火炸药
火炸药鉴定程序
其他燃炸物质理
炸性骼试验
处否具备煌
炸性能
样品具备爆炸性能
隔板试验
克南试验
时间/压力试验
是香有
试验结果为
样品不具备
爆炸性能
通过肉眼或显微设备,对样品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初步判断火炸药种类(常见火炸药外观形态见附录A、附录B)。
成分特征研判
根据成分检验结果,判断样品是否符合火炸药主要成分特征。样品成分符合火药主要成分特征时,按4.4进行试验:样品成分符合单质炸药、儿种单质炸药组成的混合炸药或制式混合炸药主要成分特征时,检验终止:样品成分符合非制式混合炸药主要成分特征时,按4.5或4.7进行试验:样品成分不符合火炸药成分特征时,按4.6或4.7进行试验火药燃烧性能试验
按5.1进行试验,判断样品是否具备燃烧性能。样品具备燃烧性能时,检验终止。不能判断样品是否具备燃烧性能时,可按4.7进行试验4.5
炸药爆炸性能试验
按5.2进行试验,判断样品是否具备爆炸性能。样品具备爆炸性能时,检验终止。不能判断样品是否具备爆炸性能时,可按4.7进行试验。2
4.6其他爆炸物质爆炸性能试验
GB/T41845—2022
按5.3进行试验,判断样品是否具备爆炸性能。样品具备爆炸性能时,检验终止,不能判断样品是否具备爆炸性能时,可按4.7进行试验。4.7
隔板试验、克南试验和时间/压力试验按5.4进行试验,判断样品是否具备爆炸性能。4.8
火炸药判定原则
4.8.1火药
根据外观形态特征、组成成分特征和燃烧性能,判定样品是否为火药若样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则判定为火药:固体物质:
—组成成分符合火药主要成分特征:具备燃烧性能或爆炸性能。
4.8.2炸药
单质炸药
若样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则判定为单质炸药:属于固体或液体物质;
—一主要成分为某种单质炸药。4.8.2.2
混合炸药
4.8.2.2.1
不同种单质炸药组成的混合炸药若样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则判定为由几种单质炸药组成的混合炸药:属于固体或液体物质:
一主要成分是由几种单质炸药组成制式混合炸药
4.8.2.2.2
对于有明确生产或来源信息的混合炸药,若样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则判定为炸药:外包装标识与制式混合炸药相符:主要成分符合制式混合炸药成分特征4.8.2.2.3非制式混合炸药
对于不能判定为制式混合炸药的样品,需要结合爆炸性能试验结果进行判定。若样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则判定为炸药:a)
外观形态与已知混合炸药特征相符;一主要成分符合已知混合炸药成分特征;具备爆炸性能
b)若样品外观形态与已知混合炸药特征相似,检出混合炸药组成成分,但不具备爆炸性能,则判定为不是炸药。
GB/T41845-2022
其他爆炸物质爆炸性能判定原则4.9.1:4.6或4.7试验出现爆炸现象时,判定样品具备爆炸性能4.9.24.6试验未出现爆炸现象时,不能判定样品是否具备爆炸性能4.9.34.6试验未出现爆炸现象时·进行4.7试验出现爆燃或爆炸现象时,判定样品具备爆炸性能。4.9.4
4.7试验未出现爆燃或爆炸现象时,判定样品不具备爆炸性能。鉴定意见
样品符合4.8.1判定原则时,鉴定意见为:样品(检材)是××火药。样品符合4.8.2.1判定原则时,鉴定意见为:样品(检材)是××单质炸药样品符合4.8.2.2.1判定原则时,鉴定意见为:样品(检材)是由××单质炸药组成的混合炸药样品符合4.8.2.2.2判定原则时,鉴定意见为:样品(检材)是××制式炸药样品符合4.8.2.2.3中a)判定原则时鉴定意见为:样品(检材)是××炸药,样品符合4.8.2.2.3中b)判定原则时,鉴定意见为:样品(检材)不是炸药样品符合4.9.1判定原则时,鉴定意见为:样品(检材)具备爆炸性能样品符合4.9.2判定原则时,鉴定意见为:不能判定样品(检材)是否具备爆炸性能样品符合4.9.3判定原则时,鉴定意见为:样品(检材)具备爆炸性能样品符合4.9.4判定原则时,鉴定意见为:样品(检材)不具备爆炸性能注:“××\代表关于火炸药种类的具体描述5
火炸药燃爆性能检验
火药燃烧性能检验
5.1.1原理
根据火药具有遇火花、火焰发生燃烧的特性,通过燃烧试验判定疑似火药样品是否具备燃烧性能。5.1.2
样品量不少于3g,并附样品成分检验报告。样品保管时应注意防潮。
仪器和材料
天平(感量不低于0.1g)。
打火机、火柴等点火器材。
中性纸。
护目镜等安全防护器材。
其他辅助工具。
检验步骤
外观特征检验
检查样品的颜色、形态、流散性等外观特征。5.1.4.2
成分特征研判
GB/T41845—2022
根据成分检验结果,确定样品是否符合火药的成分组成特征,若不符合,则检验终止。5.1.4.3
样品处理
5.1.4.3.1
5.1.4.3.2
对于潮湿样品,宜去除水分后再进行燃烧试验对于颗粒状、块状样品,宜适当破碎后再进行燃烧试验。燃烧试验
用长度约15cm、宽度约5cm的中性纸沿长度方向折叠成V型纸槽,称取约0.5g样品沿长度方向均匀推开于V型纸槽内·长度不小于2cm,样品距V型纸槽点火端不小手5cm。将V型纸槽放置于支架后,从点火端点燃V型纸槽,观察样品燃烧现象。发生燃烧或爆燃时,试验终止:未发生燃烧或爆燃时,应进行第二次试验
燃烧性能判定
在5.1.4.4试验中,发生一次燃烧或爆燃时,可判定样品具备燃烧性能在5.1.4.4试验中,两次试验均未发生燃烧或爆燃时,不能判定样品是否具备燃烧性能检验结论
样品符合5.1.5.1判定原则时,检验结论为:样品(检材)符合××火药的成分组成特征,具备燃烧性能。
样品符合5.1.5.2判定原则时,检验结论为:样品(检材)符合××火药的成分组成特征,但不能5.1.6.2
确定其是否具备燃烧性能。
注:“××代表关于火药种类的具体捕述。炸药焊爆炸性能检验
5.2.1原理
根据炸药在雷管或炸药引爆冲击作用下是否爆炸,对疑似炸药样品的爆炸性能进行评价5.2.2
样品量不少于600g,并附样品成分检验报告样品保管时应注意防潮
仪器和材料
天平(感量不低于1g)。
直尺或卷尺,分度值1mm。
起爆器。
8号工业雷管
工业乳化炸药。
木板(500mm×60mmX60mm)
验证板(材料:铝板:尺寸:500mm×60mmX5mm)5
GB/T418452022
纸简A(内径60mm.长度60mm,厚度3mm)。纸筒B(内径60mm,长度120mm,厚度3mm)纸盖板(直径60mm)
胶带。
检验步骤
外观特征检验
检查样品的颜色、形态、流散性、包装信息等外观特征。5.2.4.2
成分特征研判
根据成分检验结果,确定样品是否符合炸药成分组成特征,若不符合,则检验终止5.2.4.3
样品处理
5.2.4.3.1
5.2.4.3.2
5.2.4.4.1
对于潮湿样品,宜去除水分后再进行爆炸试验。对于板结样品,宜适当破碎后再进行爆炸试验。爆炸试验
空白试验
按图2所示进行试验装配,试验步骤如下a)
将纸简A一端用胶带封口,装人150g工业乳化炸药.压实·加纸盖板并预留雷管孔位·制备成引爆药柱。
将引爆药柱未封口端对齐验证板起始端·用胶带固定。用记号笔在验证板正反面标记引爆药柱的末端位置,再将验证板用胶带固定在木板上,放置于平整地面)
将8号工业雷管插人引爆药柱未封口端采用与8号工业雷管相匹配的起爆器进行起爆,爆炸后根据验证板上的爆炸直接作用痕迹和焊炸弯折痕迹综合判断爆炸压痕区域。5
标引序号说明:
18号工业雷管:
2—纸盖板:
3—引爆药柱:
4——引爆药柱末端位置标记线:5验证板:
6—木板。
2空白试验装配关系图
5.2.4.4.2
雷管起爆样品试验
按图3所示进行试验装配,试验步骤如下。GB/T41845—2022
将纸筒B一端用胶带封口,装人300g样品,压实·加纸盖板并预留雷管孔位,制成试样,测量a)
并记录装药长度L
将试样未封口端对齐验证板起始端用记号笔在验证板正反面上标记试样的L/2位置和末端位置,再将验证板用胶带固定在木板上放置于平整地面。将8号工业雷管插人试样的未封口端采用与8号工业雷管相匹配的起爆器进行起爆,并根据验证板上的爆炸直接作用痕迹和爆炸弯折痕迹综合判断爆炸压痕区域,若爆炸压痕区域超过L/2位置标记线,则试验结束:若焊炸压痕区城未达到L/2位置标记线,则应继续进行5.2.4.4.3试验o
标引序号说明:
1-8号工业雷管:
2纸盖板:
3-试样:
4——试样/2位置标记线:
5—试样末端位置标记线:
6验证板:
7——本板
图3雷管起爆样品试验装配关系图5.2.4.4.3
炸药引爆样品试验
按图4进行试验装配,试验步骤如下将样品按5.2.4.4.2a)装药.制成试样,并测量装药长度L:将工业乳化炸药按5.2.4.4.1a)装a)
药,制成引爆药柱。
将试样封口端与引爆药柱封口端对接后用胶带缠绕固定,并将引爆药柱未封口端与验证板起b)
始端对齐固定:用记号笔在验证板正反面标记试样的引爆起始端位置、L/2位置和末端位置,并将验证板用胶带固定在木板上,放置于平整地面。c
将8号工业雷管插人引爆药柱未封口端。采用与8号工业雷管相匹配的起爆器进行起爆,并根据验证板上的爆炸直接作用痕迹和爆炸弯折兼迹综合判断焊炸压痕区域是否超过L/2位置标记线7
GB/T418452022
标引序号说明:
1--8号工业雷管:
2纸盖板:
3引爆药柱:
4试样:
5试样引爆起始端位置标记线
6—试样L/2位置标记线:
试样未端位置标记线:
验证板:
本板。
爆炸性能判定
炸性能。
性能。
炸药引爆样品试验装配关系图
在5.2.4.4.2试验或5.2.4.4.3试验中,爆炸压痕区域超过L/2位置标记线时,判定样品具备爆在5.2.4.4.3试验中,爆炸压痕区域未超过L/2位置标记线时,不能判定样品是否具备爆炸检验结论
炸性能。
样品符合5.2.5.1判定原则时,检验结论为:样品(检材)符合×X炸药的成分组成特征,具备爆2样品符合5.2.5.2判定原则时,检验结论为:样品(检材)符合××炸药的成分组成特征,但不能5.2.6.2
确定其是否具备爆炸性能
注:“××\代表关于炸药种类的具体措述,5.3其他爆炸物质爆炸性能检验
样品成分与常见火炸药不同时,根据样品在强约束条件下燃烧转爆轰试验及雷管冲击起爆试验是否爆炸,对样品的爆炸性能进行评价。5.3.2
样品量不少于1000g,并附样品成分检验报告。样品保管时应注意防潮。
仪器和材料
天平(感量不低于1g),
直尺或卷尺,分度值1mm。
起爆器。
8号工业雷管。
电点(引)火头。
黑火药。
GB/T41845—2022
无缝钢管(45-48×4.长度400mm:两端配有螺帽.螺帽端面厚度为4mm,其中一端螺帽中间预留直径3mm孔)。
检验步骤
外观特征检验
检查样品的颠色、形态、流散性等外观特征。5.3.4.2
成分特征研判
根据成分检验结果,确定样品主要成分组成5.3.4.3
样品处理
5.3.4.3.1
5.3.4.3.2
对于潮湿样品,宜去除水分后再进行爆炸试验,对于板结样品·宜适当破碎后再进行爆炸试验。点火药包起爆试验
5.3.4.4.1
试样制作
按图5所示,将用5g黑火药与电点(引)火头制作的点火药包插入样品管的底部,并将样品以自然装填的方式装满样品管,用螺帽封口密封。2
标引序号说明:
1——样品管:
2样品:
3——电点(引)火头:
4—黑火药。
图5点火药包起爆试验装置示意图5.3.4.4.2
起爆试验
用起爆器点火引燃试样,观察记录样品管破坏情况试样未发生爆炸时,重新制样进行第二次试验。两次试验均未发生爆炸时,进行雷管起爆试验5.3.4.5
雷管起爆试验
5.3.4.5.1
试样制作
按图6所示,将样品以自然装填的方式装满样品管·在顶端插人8号工业雷管·用螺帽封口密封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