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7143.3-1997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系统管理 第3部分:表示关系的属性
GB/T 17143.3-199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7143.3-1997

中文名称: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系统管理 第3部分:表示关系的属性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System management Part 3: Attributes representing relationship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7-01-02

实施日期:1998-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57942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开放系统互连(OSI)>>35.100.70应用层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L79计算机开放与系统互连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ISO/IEC 10164-3:1993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5089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9, 字数:32千字

标准价格:13.0 元

出版日期:2004-04-12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7-12-15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定义的是表示关系的属性,它由服务和类属定义组成。 GB/T 17143.3-1997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系统管理 第3部分:表示关系的属性 GB/T17143.3-199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T 17143.3—1997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IEC10164-3:1993《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性》。
系统管理:表示关系的属
GB/T17143在《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总标题下,目前包括以下8个部分:第1部分(即GB/T17143.1):客体管理功能第2部分(即GB/T17143.2):状态管理功能第3部分(即GB/T17143.3):表示关系的属性第4部分(即GB/T17143.4):告警报告功能第5部分(即GB/T17143.5):事件报告管理功能第6部分(即GB/T17143.6):日志控制功能第7部分(即GB/T17143.7):安全告警报告功能第8部分(即GB/T17143.8):安全审计跟踪功能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洪仁、周小华、赵小凡。500
GB/T 17143.3-1997
ISO/IEC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世界性的标准化专门机构。国家成员体(他们都是IS()或IEC的成员国)通过国际组织建立的各个技术委员会参与制定针对特定技术范围的国际标准。ISO)和IEC的各技术委员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合作。与ISO和IEC有联系的其他官方和非官方国际组织也可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对于信息技术,ISO和IEC建立了个联合技术委员会,即ISO/IECJTC1。由联合技术委员会提出的国际标准草案需分发给国家成员体进行表决。发布一项国际标准,至少需要75%的参与表决的国家成员体投票赞成。
ISO/IEC10164-3是由ISO/IECJTC1信息技术”联合技术委员会与CCITT合作制定的。等同文本为 CCITT X. 732。
ISO/IEC10164在《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总标题下,目前包括以下14个部分:第1部分:客体管理功能
第2部分:状态管理功能
第3部分:表示关系的属性
第4部分:告警报告功能
第5部分:事件报告管理功能
-第6部分:日志控制功能
第7部分:安全告警报告功能
第8部分:安全检查跟踪功能
第9部分:访问控制的客体和属性第10部分:记帐计量功能
第11部分:工作负荷监控功能
一第12部分:测试管理功能
第13部分:概括功能
第14部分:可信度及诊断测试分类501
GB/T17143.3—1997
GB/T17143是遵照GB9387和GB/T9387.4制定的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标准。GB/T17143与以下标准有关:
信息技术
GB/T 16644
GB/T 17142
GB/T 17175
GB/T16645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开放系统互连
开效系统互连
开放系统互连
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定义
系统管理综述
管理信息结构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
、系统管理
第3部分:表示关系的属性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Systems Management-
Part 3: Attributes for representing relationshipsGB/T 17143.3—1997
idt ISO/IEC 10164-3: 1993
本标准定义了一种系统管理功能,它供应用进程在集中式或分散式管理环境中交互,以便用于GB/T9387.4所定义的系统管理。本标准定义的是表示关系的属性,它由服务和类属定义组成。本标准位于GB9387的应用层,并按GB/T17176提供的模型定义。系统管理功能的作用由GB/T17142描述。
本标准
建立客体管理功能的用户需求;建立将本功能提供的服务和类属定义与用户需求相联系的模型;定义由本功能提供的服务;
定义根据GB/T17175.4编制的类属属性类型、通知类型和参数;-规定为提供服务所必需的协议;定义服务与管理操作及通知之间的关系;-规定使用这些类属定义的其他标准应遵从的要求;定义和其他系统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规定致性要求。
本标准
·不定义旨在提供这种功能的任何实现的特性;不规定由这种功能的用户完成管理的方式;不定义任何导致使用这种功能的交互的特性;一不规定建立、正常释放和异常释放管理联系所必需的服务,不排除对进-步通知类型的定义,不定义被管客体。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推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9387-88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idtISO7498:1984,eqvCCITTX.200:1988)
GB/T9387.4—1996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2-15批准基本参考模型,第4部分:管理框架1998-08-01实施
GB/T 17143.3--1997
(idt ISO/1EC 7498-4:1989,eqv CCITT X.700:1992)9—94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服务约定(idtISO/TR8509:1987,eqvCCITTGB/T 15129-
x.210:1988)
GB/T 16263—1996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抽象语法记法一(ASN.1)基本编码规则规范
(idt ISO/IEC 8825:1990,eqv CCITT X.209:1988)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定义(idtISO/IEC9595:GB/T 16644--1996
1991,eqv CCITT X.710:1991)
GB/T17142—199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综述(idtISO/IEC10040:1992)GB/T17143.4-199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第4部分:告警报告功能(idtISO)/IEC10164-4:1992)
GB/T 17143.5—1997
GB/T 17143.6—1997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
系统管理第5部分:事件报告管理功能(idt ISO/IEC 10164-5:1993)
:系统管理第6部分:日志控制功能(idtISO/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
IEC 10164-6:1993)
GB/T 17175.1—1997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
管理信息结构
(idt ISO/IEC 10165-1:1993)
第1部分:管理信息模型
GB/T 17175.2—1997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管理信息结构第2部分:管理信息定义(idt ISO/IEC 10165-2:1992)
GB/T 17175.4—1997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管理信息结构第4部分:被管客体的定义指南(idt ISO/IEC 10165-4:1992)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应用层结构(idtISO/IEC9545:1994)GB/T 17176—1997
GB/T 17178.1—1997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
一致性测试方法和框架第1部分:基本概念(idt ISO/IEC 9646-1:1994)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基本参考模型定义
本标准采用GB9387中定义的下列术语:a)开放系统;
b)系统管理。
3.2管理框架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9387.4中定义的下列术语:被管客体。
3.3CMIS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6644中定义的下列术语:属性。
3.4系统管理综述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7142中定义的下列术语:a)代理;
b)代理作用,
c)从属一致性;
d)-\-般一致性,
e)类属定义,
f)被管客体类;
g)管理者;
h)管理者作用;
i)通知;
j)系统管理功能单元;
k)系统管理功能;
1)系统管理应用协议;
m)(系统管理)操作。
3.5管理信息模式定义
GB/T 17143.3—1997
本标准采用GB/T17175.1中定义的下列术语:被管客体边界。
3.6服务约定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5129中定义的下列术语:a)证实(原语);
b)证实型服务;
c)指示(原语):
d)非证实型服务;
e)请求(原语);
1)响应(原语)。
3.7OSI一致性测试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7178.1中定义的下列术语:系统一致性声明。
3.8补充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8.1服务关系service relationships一种非对称关系,它表明一对被管客体中的第一个是第二个的提供者客体(提供服务),第二个是第一个的用户客体(使用服务)。3.8.2 对等关系peer relationships对等关系是一种对称关系,它描述在此对称关系下相似的一对被管客体进行通信的规则。3.8.3后备关系fallbackrelationships后备关系是一种非对称关系,它表明被管客体对中的第二个(次客体)能作为第一个被管客体(主客体)的后备或“下一个选择”。
3.8.4备份关系back-uprelationships备份关系是一种非对称关系,它表明被管客体对中的第二个(备份客体)当前是活动的,并正在执行备份功能以代替第一个(被备份的客体)。3.8.5群组关系group relationships群组关系是两个被管客体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成员客体)属于另一个(物主客体)所代表的群组4缩略语
抽象语法记法
公共管理信息服务
5约定
GB/T 17143.3—1997
管理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开放系统互连
系统管理应用协议机
管理信息结构
本标准避循GB/T15129定义的描述性约定为关系改变报告定义了服务。在第9章中,每项服务的定义包括-一个列出服务参数的表。对一条给定的服务原语,每个参数的出现由下列值之一描述:M
参数是必备的;
参数值等于左列参数之值;
使用该参数是服务用户的选项;在该原语所描述的交互中不存在此参数;参数是有条件的;
参数受GB/T16644的强制制约。
注:在本标准服务表中标出了\P”的参数,在不改变参数的语义或语法的情况下直接映射到CMIS服务原语的相应参数上。其余参数用于构造MAPDU。6需求
管理用户需要有检查系统各部分之间或各系统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以便弄清系统某个部分的操作如何依赖于其他部分,或受其他部分的影响。知道了某个部分存在后,用户需要对与之有关的其他部分定位。用户还需要有改变这种关系的能力,以及由于其他原因引起这种改变时得到通知的能力。本标准定义了一般属性、操作和通知,它们可以是任何被管客体定义的部分。模型
本标准中使用的定义是为了帮助描述用于表示关系的属性的模型。7.1总则
关系由一组规则定义,这些规则描述一个开效系统中某个部分的操作如何影响此开放系统中其他部分的操作。当某个被管客体的操作影响其他被管客体的操作时,则说在被管客体之间存在一种关系。为使一种关系在OSI管理的上下文中有意义,必须要有足够的管理信息使得管理信息服务用户能识别所涉及的被管客体以及控制其交互作用的规则。7.1.1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
当关联于一个被管客体的某部分管理信息明显地标明它与另一被管客体有关系时,则这两个被管客体之间存在一种直接关系。
当这种关系可以从两个或多个直接关系中导出时,存在一种间接关系。图1示出了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
间接关系
直接关系
直接关系
直接关系与间接关系
GB/T 17143. 3--1997
在图中,圆代表被管客体,实线代表直接关系(AB和BC),表达为明显的管理信息。虚线表示间接关系(AC),它可以从直接关系的存在中推出。7.1.2关系角色
在两个被管客体间的关系中,关系角色是对与其他被管客体有关的某一被管客体所扮演部分的描述(即,描述其行为的规则)。7.1.3角色属性
角色属性是被管客体的单值或多值属性,被管客体的值是在与处理属性的该被管客体有关的在特定关系角色中存在的其他被管客体的名字。角色属性用来代表这种关系。管理客体类定义者可以给多值角色属性中的值的数目强加一个限制。图2示出了服务关系,它包括两个被管客体,一个是服务提供者角色,另一个是服务用户角色。A
(用户客体)
提供者
7.1.4对称关系和非对称关系
服务关系
图2关系角色
(提供者客体)
当两个被管客体的角色及控制它们交互的类属规则集合都相同时,则这两个被管客体间存在对称关系。
当两个被管客体的角度及控制它们交互的类属规则集合不同时,则这两个被管客体间存在非对称关系。
7.1.5关系类型
被管客体间的关系可能有多种类型。关系类型由可适用于组成关系的被管客体的一组关系角色定义。
7.2关系分类
本标准定义互用关系和单向关系。7.2.1互用关系
7.2.1.1互用关系的定义
两个被管客体之间的互用关系是通过将与其相关的另一个被管客体的名字作为该被管客体的角色属性值之一来表示的。图3示出了互用关系。x
图3互用关系
在图中,两个被管客体X和Y有直接关系XY,它通过客体Y的名字作为X的角色性RAx的值,以及通过客体X的名字作为Y的角色属性RA的值来表达。互用关系由两个相关的被管客体的名字和反映关系存在的两个角色属性之-~的名字来标识。因此,507
GB/T 17143.3---1997
在图3中,可以通过在管理信息中指明角色属性RAx中的Y值,也可以通过指明角色属性RA中的X值来表示关系XY。
个被管客体可以具有类似的互用关系的多个实例。这些关系用个多值角色属性来表达。7.2.1.2互用关系的管理
五用关系是由创建带有特定角色属性的被管客体形成的。通过创建、删除、替换(在多值属性情况下增加和移去)等操作可以改变互用关系。当删除被管客体时,所有附属于该被管客体的互用关系都被删除。对任何被管客体执行这些操作的结果会引起被管客体之间的关系产生变化。由于被管客体的行为不同,这些操作可能导致对帮助维持关系一致性的相关被管客体做进一步的操作。有关丘用关系的信息可以通过管理操作或作为通知的结果而获得。可以通过对被管客体的角色属性执行“获取”操作读得被管客体的关系。由于被管客体的行为不同,它们在创建、删除和改变一个关系时,可能生成一个通知。
7.2.2单向关系
7.2.2.1单向关系定义
两个被管客体之间的单向关系是通过包含与其相关的另一被管客体的名字来表示的,该名字作为仅一个被管客体的角色属性值之一。7.2.2.2单向关系的管理
管理单向关系的方法与管理互用关系的相同,借助在被管客体边界上的对指明的角色属性操作。7.2.3同时表示关系的被管客体
当将两个直接关系拼接形成…个间接关系时,两个直接关系共享的被管客体(如图1中的被管客体B)可以看作是在其他两个被管客体(即图1中的A和C)之间表示(间接)关系。当被管客体B包含了识别关系类型的信息和间接关系的其他角色属性的信息时,它就表示个关系。推而广之,这种关系客体可以表示三个或更多被管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只靠包含或互用关系不能无歧义地表示。
7.3关系类型
关系类型描述两个或多个被管客体之间关系的性质。关系的类型隐含于角色属性的名称之中。下列互用关系的类型由本标准定义。7.3.1服务关系
服务关系是一种非对称关系,它指明被管客体对中的第一个相对于第二个是提供者客体(提供服务),第二个是第一个的用户客体(使用服务)。在被管客体之间存在服务关系这一事实不一定意味着该服务是可用的。提供者客体和用户客体是一个服务关系中的两个角色。如果一个被管客体指定第二个被管客体是用户客体角色,或如果第二个被管客体指定第一个被管客体是提供者客体角色,则存在单向服务关系。如果两个被管客体互相指定对方是互补的角色,则存在互用服务关系。提供者客体选择由用户客体提供服务的优先次序,表达为附属于每个用户客体的优先值。用户客体选择由提供者客体提供服务的优先次序,表达为附属于每个提供者客体的优先值。7.3.2对等关系
对等关系是一种对称关系,一对相似的被管客体按此关系通信。相关的被管客体称为对等体。对管理操作而言,属性被限制为只读,虽然正常的或非正常的层操作可以改变属性值。如果-个被管客体指定另一个被管客体为对等角色,则存在单向关系。如果两个被管客体互相指定对方为对等角色,则存在互用对等关系。7.3.3后备关系
后备关系是一一种非对称关系,它指定被管客体对中的第二个次客体)已经被指定作为第:个被管客体(客体)的后备,或“下一个优选”。存在后备关系意味着在主要资源不能完成其功能时,次要资源508
GB/T17143.3--1997
能够为它提供备份服务。但这并不…定意味着次要资源当时是活动的并正在执行备份功能以代替主要资源。
主角色和次角色是后备关系中的两种角色。如果一个被管客体指定第二个被管客体为次角色,或如果第二个被管客体指定第一个被管客体为主角色,则存在单向后备关系。如果两个被管客体互相指定对方为互补的角色,则存在互用后备关系。主客体选择由次客体提供备份服务的优先次序,表达为附属于每个次客体的优先权值。次客体选择由主客体提供备份服务的优先次序,表达为附属于每个主客体的优先权值。7.3.4备份关系
备份关系是·-种非对称关系,它指定被管客体对中的第二个(备份客体)当前是活动的,并正在执行备份功能以代替第个被管客体(被备份客体)。备份客体和被备份客体是备份关系中的两种角色。如果一个被管客体指定第二个被管客体为备份角色,或如果第二个被管客体指定第一个被管客体为被备份角色,则存在单向备份关系。如果两个被管客体互相指定对方为互补的角色,则存在互用备份关系。备份关系作为两个被管客体之间事先存在的后备关系的结果而创建。当被备份的资源不能完成其功能时,备份关系开始产生,备份资源被激活来提供同样的服务。当被备份的资源恢复执行其功能时,备份关系消失,备份资源停止提供服务。备份关系的创建和删除不影响两个被管客体之间存在的后备关系。
被备份客体可处于“禁止”或“允许”操作状态。备份客体的行政状态必须为“未锁”以使备份关系成立。当一个被管客体因任何原因正在被备份(即:备份关系存在)时,只要备份客体不是“禁止”的,就可--直使用。操作状态和行政状态在GB/T17143.2中定义。7.3.5群组关系
群组关系是两个被管客体之间的关系,其中个(成员客体)属于另一个(物主客体)所代表的群组。群组关系用于表示为了某种标识的功能或行政目的,而对相同或不同类的成员客体分组,它可在成员客体的生存期内改变。群组中的成员可以重叠,即一个给定的成员客体可有多个物主。物主和成员是群组关系中的两种角色。如果-一个被管客体指定第二个被管客体为成员角色,或如果第二个被管客体指定第-一个被管客体为物主角色,则存在单向群组关系。如果两个被管客体互相指定对方为互补的角色,则存在互用群组关系。7.4关系角色
本标准定义下列关系角色类型。为服务关系定义:
提供者客体;
用户客体。
为对等关系定义:
对等体。
为后备关系定义:
—主角色;
—次角色。
为备份关系定义:
备份客体,
被备份客体。
为群组关系定义:
物主,
-成员。
8类属定义
GB/T17143.3—1997
本章规定一组类属属性和通知,以及它们可用的参数和语义。8.1类属属性
本标准定义下列特定的管理属性和属性组,其抽象语法在GB/T17175.2中规定。a) providerObject ;
b) user(Object;
c) peer;
d)primary;
e) secondary;
f) backUpObject ;
g)backedUpObject;
h)member;
i) owner;
j) relationships。
这些标准化的属性定义可用于导出新的属性定义,从而为相关的被管客体类标识出更多的特定角色。
8.1.1提供者客体
一个被管客体定义应使用提供者客体属性来标识相对于那个被管客体扮演服务提供者角色的个或多个被管客体,以及它们作用的优先次序。如果同样的优先权适用于多个被管客体,则这些被管客体之间的优先次序是一个本地事态。提供者客体属性是有值集合,并可读写。8.1.2用户客体
个被管客体定义应使用用户客体属性来标识相对于那个被管客体扮演服务用户角色的一个或多个被管客体,以及它们作用的优先次序。如果同样的优先权施加于多个被管客体,则这些被管客体之间的优先次序是一个本地事态。用户客体属性是有值集合,并可读写。8.1.3对等体
个被管客体定义应使用对等体属性来标识相对于那个被管客体扮演对等体角色的另个被管客体。对等体属性是单值的并为只读。属性值可以是空值,也可是一个被管客体的名字。8.1.4主角色
一个被管客体应使用主角色属性来标识相对于那个被管客体扮演主角色的一个或多个被管客体,以及它们作用的优先次序。如果同样的优先权适用于多个被管客体,则这些被管客体间的优先次序是··个本地事态。主角色属性是有值集合,并可读写。8.1.5饮角色
个被管客体应使用次角色属性来标识相对于那个被管客体扮演次角色的一个或多个被管客体,以及它们作用的优先次序。如果同样的优先权适用于多个被管客体,则这些被管客体间的优先次序是…个本地事态。次角色属性是有值集合,并可读写。8.1.6备份客体
一个被管客体应使用备份客体属性来标识相对于它扮演备份角色的被管客体。备份客体属性是单值的并为只读。属性值可以为空值(如果有这个属性的被管客体在当前是活动的,并且不需要备份服务),也可以是一个被管客体名字。备份客体属性形成在GB/T17143.4中定义的备份客体参数。8.1.7被备份客体
-一个被管客体应使用被备份客体属性来标识相对于它扮演被备份角色的第二个被管客体。被备份客体属性是单值的并为只读。属性值可以为空值(如果有这个属性的被管客体作为代表其他任何客体的510
GB/T 17143.3—1997
备份在当前不是活动的),也可以是一个被管客体名字。8.1.8成员
个被管客体应使用成员属性来标识相对于那个被管客体扮演成员角色的一个或多个被管客体。成员属性是有值集合,并可读写。8.1.9物主
个被管客体应使用物主属性来标识相对于那个被管客体扮演物主角色的个或多个被管客体。物主属性是有值集合,并可读写。8.1.10关系属性组
关系属性组被定义为一个空属性组。它提供一种引用一个被管客体的所有关系属性的集合的方法。关系属性组的意图是当其包含在被管客体类定义中时,含有被管客体的类属和特定关系属性。当读取关系属性组时,作为关系属性组成员的属性标识符和值的集合将被返回。8.1.11应用于关系属性的规则
当需要被管客体代表上述任何关系作为管理信息时,它应包含适当的属性类型作为客体类定义的一部分。如果那个客体类的实例在当前还没有个已建立的关系,则相关属性应被赋予一个空值。当一个集合中的多个客体以某种角色与给定客体相关时,对集合中的客体可以赋予一个显示其优先次序的优先权。在下列角色中为客体提供这种优先权特性::(服务)提供者客体:优先权显示优先选择哪些服务提供者客体;(服务)用户客体:优先权显示优先选择哪些服务用户客体,一主角色:优先权显示如果被禁止的主客体多于一个,优先选择哪些主客体来备份;次角色:优先权显示优先选择哪些备份客体。对以上四种角色的每一个而言,在它们的关系属性中,每个值都是一个密切关联的值对,包括相关的客体名称和赋给它的优先权。一个数目较小的优先权值表明相关的客体有较高的优先权。8.2类属通知
由本标准定义的类属通知、参数和语义详细描述了由GB/T16644定义的M-EVENT-REPORT服务的下列通用参数:
事件类型;
事件信息;
事件应答。
所有通知都是系统管理日志的潜在项,本标准为此定义了.个管理客体类。GB/T17175.2定义了:·个由它派生出所有项的类属事件日志记录客体类、由事件信息规定的附加信息和事件应答参数。8.2.1事件类型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本参数定义事件的类型。本标准定义下列事件类型。关系改变:本通知类型用来报告被管客体的一个或多个关系属性值的改变,这种改变是通过资源的内部操作或通过管理操作产生的。它还用于报告特定于客体类的关系属性的改变。8.2.2事件信息
下列参数构成特定于通知的事件信息。8.2.2.1源指示符
当本参数出现时,指出导致产生这种通知类型的操作源。它可有下列值之一。资源操作:产生通知以响应通过资源内部操作引起的关系属性值改变;:管理操作:产生通知以响应通过穿越被管客体外部边界而作用于被管客体的SMI管理操作号起的关系属性值改变;
未知:不能确定操作源。
8.2.2.2属性标识符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