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698-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6698-2022
中文名称:考试用铅笔和涂卡专用笔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Pencils and mechanical pencils for exam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10-12
实施日期:2023-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2023849
相关标签:
考试
铅笔
专用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97.180其他家用和商用设备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文教、体育、娱乐用品>>Y50文教、绘图仪器、簿册、卡片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31.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竝杨、黄维虎、马玉琦、徐沛枫、陈景强、何汉中
起草单位:中国第一铅笔有限公司、安硕文教用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制笔工业研究所、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天骄笔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齐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久灵笔刷有限公司、浙江鸿星文具有限公司、盐城市好运文具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制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78)
提出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考试用铅笔和涂卡专用笔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考试用铅笔(以下简称“铅笔”)和涂卡专用笔,也适用于涂卡专用笔用铅芯。
标准内容
ICS97.180
CCS Y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698—2022
代替GB/T26698—2011
考试用铅笔和涂卡专用笔
Pencils and mechanical pencils for exam2022-10-1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5-01实施
GB/T26698—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6698—2011《考试用铅笔和涂卡专用笔》,与GB/T26698—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铅笔铅芯的浓度要求(见5.1,2011年版的5.1);更改了掀动式涂卡专用笔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2.1、6.2.1,2011年版的5.2、6.2);一更改了换芯式涂卡专用笔的出铅芯长度要求(见表1,2011年版的表1);一更改了矩形铅芯的长度要求(见表2,2011年版的表2);更改了矩形铅芯的滑度要求(见表3,2011年版的表3);更改了楔形短铅芯的尺寸要求,其中删除了楔形长度要求(见表4,2011年版的表4);一增加了楔形短铅芯的芯尖受力要求(见5.3.2.2);更改了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4、6.4,2011年版的5.6、6.6);一增加了矩形铅芯浓度试验中试验用纸(见6.3.1.3);更改了形短铅芯性能的试验方法(见6.3.2.22011年版的6.5.2);一删除了涂卡专用笔的保质期(见2011年版的8.4)。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制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8)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第一铅笔有限公司、安硕文教用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制笔工业研究所、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天骄笔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齐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久灵笔刷有限公司、浙江鸿星文具有限公司、盐城市好运文具有限公司、上海制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得力集团有限公司、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永盛华文具有限公司、广东宝克文具有限公司、广东金万年文具有限公司、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浙江贝斯特软化板有限公司、青岛英格文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尚志市珍珠笔业有限责任公司、温州市爱好笔业有限公司、温州市天丰文具有限公司、义乌市奥祥文具有限公司、黑龙江泰比文具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杨、黄维虎、马玉琦、徐沛枫、陈景强、何汶中。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1年首次发布为GB/T26698—2011;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范围
考试用铅笔和涂卡专用笔
GB/T26698—2022
本文件规定了考试用铅笔和涂卡专用笔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考试用铅笔(以下简称“铅笔”)和涂卡专用笔,也适用于涂卡专用笔用铅芯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21027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GB/T26704—2022铅笔
QB/T1023—2018活动铅笔
QB/T1024一2018活动铅笔用黑铅芯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pencilforexam
考试用铅笔
装有硬度记号为2B的铅芯,用于涂写考试答题卡涂点的铅笔3.2
涂卡专用笔
mechanicalpencilforexam
装有硬度记号为2B的矩形或楔形短铅芯,可方便快捷地涂写考试答题卡涂点的活动铅笔3.3
rectangular lead
矩形铅芯
横截面为矩形,用于撤动式涂卡专用笔的铅芯。3.4
楔形短铅芯wedgyshortlead
由圆柱体加工成书写端为楔形,用于换芯式涂卡专用笔的短铅芯。4分类
4.1涂卡专用笔按其出芯方式不同分为撤动式涂卡专用笔和换芯式涂卡专用笔。动力每作用出芯1
GB/T26698—2022
机构一次,可输出一定长度铅芯的为动式涂卡专用笔:可更换一枚铅芯的为换芯式涂卡专用笔。4.2涂卡专用笔用铅芯按其形状不同分为矩形铅芯和楔形短铅芯,5要求
5.1铅笔
应符合GB/T26704一2022第5章硬度记号为2B的高级品铅笔要求,铅芯浓度(吸光度)要求为0.38~0.46。
5.2涂卡专用笔
5.2.1动式涂卡专用笔
按QB/T1023一2018第4章铅芯公称直径大于0.7mm的撤动式活动铅笔要求,夹铅芯力要求≥9.8N。
换芯式涂卡专用笔
换芯式涂卡专用笔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抗回缩力/N
锁紧力/N
出铅芯长度/mm
公称宽度1.5mm
公称宽度2.0mm
输铅芯性能
耐用性能/次
耐冲击性
≥1000
1m高度水平跌落,输铅芯连续,零部件无开裂、变形、脱落换芯式涂卡专用笔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标志字迹能识别;
表面光洁;
整笔及配件无明显歪斜和离缝。5.3涂卡专用笔用铅芯
矩形铅芯
矩形铅芯尺寸应符合表2的规定。试验方法
公称宽度
实际宽度
1.40~1.46
1.78~1.84bzxZ.net
矩形铅芯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1.00~1.04
0.92~0.96
公称宽度1.4mm
弯曲强度/MPa
浓度(吸光度)
滑度(摩擦因数)
磨耗/(mm/m)
弯曲度/mm
矩形铅芯外观应挺直、平整、光滑、无弯头。楔形短铅芯
楔形短铅芯尺寸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公称宽度
2.0±0.03,2.5±0.03
2.0±0.03,2.5±0.03
铅芯楔形端的宽度。
13.5±0.5,14.7±0.5
13.5±0.5,14.7±0.5
GB/T26698—2022
单位为毫米
试验方法
60±1,70±1,
80±1,90±1
公称宽度1.8mm
实际宽度
1.80~2.03
楔形端厚度
0.5~0.8
试验方法
单位为毫米
试验方法
楔形短铅芯性能应符合GB/T26704一2022中5.1硬度记号为2B的高级品铅芯的要求,芯尖受力要求≥9.80N。
安全要求
14周岁及以下学生使用的铅笔和涂卡专用笔中涂层和下列零件应符合GB21027的规定:a)
铅芯和笔杆涂层中可迁移元素含量;铅笔皮头(按橡皮擦和可触及塑料件要求)中可迁移元素含量和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含量;c)
涂卡专用笔中可触及塑料件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含量。3
GB/T26698—2022
试验方法
6.1铅笔
按GB/T26704一2022第7章硬度记号为2B的高级品铅笔的试验方法进行。6.2涂卡专用笔
6.2.1动式涂卡专用笔
按QB/T1023一2018第6章铅芯公称直径大于0.7mm动式活动铅笔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材料中的HB铅芯改为矩形铅芯。
换芯式涂卡专用笔
抗回缩力试验
试验仪器
6.2.2.1.1
分辨力不低于0.01N的数显测力仪6.2.2.1.2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将试笔用夹具固定,铅芯垂直接触测力仪受力面;a)
逐渐施加力至9.8N,检查铅芯是否缩人储芯管内6.2.2.2
锁紧力试验
6.2.2.2.1试验器具
30g专用码。
6.2.2.2.2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将专用码固定于铅芯的露出部分;b)
将试笔缓慢垂直提起,保持5S,检查铅芯是否从试笔夹头中脱落6.2.2.3
出铅芯长度试验
6.2.2.3.1
试验量具
分辨力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6.2.2.3.2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将试笔书写端朝下,对出芯机构施加轴向压力,使铅芯更换;a)
用游标卡尺量取铅芯外露尺寸,检查是否符合出铅芯长度的要求6.2.2.4
输铅芯性能试验
将装满铅芯的试笔书写端朝下,连续对出芯机构施加轴向压力,检查铅芯是否能连续输出,并把最4
后一枚铅芯保留在夹头中。
6.2.2.5耐用性能试验
6.2.2.5.1试验仪器
活动铅笔疲劳仪。
6.2.2.5.2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把铅芯装人试笔;
将试笔固定在疲劳仪的夹具上,调整压头与撤头接触;b)
启动仪器,以(60士20)次/min的频率对试笔头进行反复动;d)
经过1000次撤动后,停机并取下试笔:GB/T26698—2022
把铅芯重新装人试笔,按6.2.2.1和6.2.2.4进行试验,检查试笔是否符合抗回缩力和输铅芯性e)
能的要求。
耐冲击性试验
6.2.2.6.1
试验器具
厚度为30mm的杉木板。
2试验步骤
6.2.2.6.2
试验步骤如下:
在地面上放置杉木板;
将不装铅芯的试笔与板面保持平行,从离木板1m高处向板面自由下落一次,检查零部件是b)
否有开裂、变形和脱落现象;
把铅芯装人试笔,按6.2.2.4进行试验,检查试笔是否符合输铅芯性能的要求。6.2.2.7
外观试验
在2001x~2501x光照度下目视检查。涂卡专用笔用铅芯
6.3.1矩形铅芯
矩形铅芯尺寸试验
6.3.1.1.1
试验量具
试验用到的量具为:
分辨力不低于0.01mm的千分尺;a)
b)分辨力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试验步骤
6.3.1.1.2
用千分尺测量宽度和厚度,在每个面上分别测量3点,一般取两端和中部为测量点。检查各测量点的尺寸是否均符合表2规定的要求;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检查是否符合表2规定的要求5
GB/T26698—2022
弯曲强度试验
试验仪器
6.3.1.2.1
弯曲强度测试仪。
6.3.1.2.2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按6.3.1.1测得铅芯的宽度和厚度;调节仪器水平和零位,调节测试跨度为30mm;b)
将铅芯宽度平面平放在两支点固定刀口下,开启测试仪,当中点刀口上升到铅芯折断时,记录c)
铅芯折断时的载荷值;
按式(1)计算弯曲强度f:
式中:
弯曲强度,单位为兆帕(MPa);折断载荷,单位为牛[顿(N);
测试跨度,单位为毫米(mm);铅芯实测宽度,单位为毫米(mm);铅芯实测厚度,单位为毫米(mm)。计算结果精确到整数位。
浓度试验
3×F×L
2×b×h2
·(1)
按QB/T1024一2018中6.3公称直径为1mm铅芯的规定进行。试验用纸中采用128g/m2图画纸(规格按GB/T26704一2022中表6的规定)。划线时,铅芯宽度平面与划线方向平行,并按表5加础码,使铅芯在图画纸上以45mm/s~55mm/s的速度进行划线。表5
滑度试验
公称宽度1.4mm
磁码规格/g
公称宽度1.8mm
按QB/T1024一2018中6.4公称直径为1mm铅芯的规定进行。划线时,铅芯宽度平面与划线方向平行,并按表5加磁码。
6.3.1.5磨耗试验
按QB/T1024一2018中6.5公称直径为1mm铅芯的规定进行。划线时,铅芯宽度平面与划线方向平行,并按表5加码。
6.3.1.6弯曲度试验
GB/T26698—2022
将铅芯宽度平面平放在投影仪工作台上,按QB/T1024一2018中6.6的规定进行。外观试验
在2001x~2501x光照度下目视检查。6.3.2楔形短铅芯
楔形短铅芯尺寸试验
6.3.2.1.1
试验量具
试验用到的量具为:
分辨力不低于0.01mm的千分尺;b)分辨力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6.3.2.1.2试验步骤
用千分尺测量楔形端实际宽度,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直径、长度、楔形端厚度。每个项目分别测量3点,检查各测量点的尺寸是否均符合表4规定的要求。6.3.2.2
楔形短铅芯性能试验
试验步骤如下:
按GB/T26704一2022第7章硬度记号为2B的高级品铅芯的试验方法进行;a)
试验时,铅芯均不必规尖;
芯尖受力试验时,铅芯楔形端宽度部分与芯尖受力测试仪受力器平面完全接触:d)
硬度试验时,取出经过芯尖受力试验的试笔中的铅芯,剔除长度过短影响试验的试样后,取芯尖受力最高和最低的试样各一枚进行试验;磨耗、滑度和浓度试验时,在经过芯尖受力试验的试笔中任取3支,并更换一枚铅芯后进行e)
划线时,铅芯楔形端宽度平面与划线方向平行。6.4安全要求试验
按GB21027的规定进行。
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铅笔、涂卡专用笔和涂卡专用笔用铅芯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7.2型式检验
一般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
正常生产时,应每12个月进行一次型式检验;c)
停产3个月或3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d)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