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27735-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Z 27735-2022
中文名称:野营帐篷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Camping tent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04-15
实施日期:2022-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4129108
相关标签:
帐篷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文娱活动设备>>97.200.30野营设备和营地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文教、体育、娱乐用品>>Y55体育设施及器械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8页
标准价格:4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陈百顺、杨宝庆、项健、赵年高、邱文芳、王定科、鲍晓飞、闫文杰、赵松、李宏来、汤旭琦、黎柏强、卢耕、景红兵、施江扬、刘江毅
起草单位: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泰普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台州东海翔染整有限公司、浙江临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万汇休闲用品有限公司、牧高笛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挪客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江苏省阿珂姆野营用品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提出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野营帐篷的安全、性能和使用舒适度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野营帐篷。
标准内容
ICS97.200.30
CCSY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27735—2022/ISO5912:2011代替GB/T27735—2011
野营帐篷
Camping tents
(ISO5912:2011.IDT)
2022-04-1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2-11-01实施
GB/Z27735—2022/ISO5912:2011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产品分类
帐篷种类
帐篷性能等级
睡眠容量的计算
A类帐篷测试区
B类帐篷测试区2
通用要求
部件要求
帐篷配件
测试方法
拉绳系统的拉伸力
帐篷支架和金属孔眼的耐腐蚀
雨淋测试·
拉链的平拉强力
塑料地布在潮湿环境下的抗褪色测试.部件测试
使用建议
使用说明
必填信息
附加信息
11标识
附录A(资料性)
帐篷标识
A.1A类帐篷(轻型)
A.2B类帐篷·
附录B(资料性)
参考文献
阻燃材料标签
GB/Z27735-2022/ISO5912:2011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7735—2011《野营帐篷》。与GB/T27735-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ISO10966:2005中给出的关于帐篷织物的修订要求;a)
删除了稳定性的要求;
增加了野营帐篷按性能分为3个等级,并给出了相关要求;e)
更改了通风的相关信息;
更改了阻燃织物的测试方法;
更改了雨淋测试的内容,以与行业惯例保持一致;增加了包括剪切和挤压点在内的与新型帐篷有关的风险要求;g
更改了睡眠区的大小。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5912:2011《野营帐篷》。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泰普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台州东海翔染整有限公司、浙江临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万汇休闲用品有限公司、牧高笛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挪客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江苏省阿珂姆野营用品有限公司、江苏创元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浙江优品检测有限公司、扬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中国礼仪休闲用品工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百顺、杨宝庆、项健、赵年高、邱文芳、王定科、鲍晓飞、闫文杰、赵松、李宏来、汤旭琦、黎柏强、卢耕、景红兵、施江扬、刘江毅。本文件首次发布于2011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
GB/Z27735—2022/ISO5912:20110.1概述
本文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删除无法重复的或对野营帐篷的安全和质量性能提升无意义的要求及测试方法来简化此前的版本
其中一个被删除的参数是稳定性。对于帐篷来说,稳定性是重要指标,然而在制定本文件时尚未有可用的可重复进行的测试方法。一且出现适合的测试或模拟的测试,标准起草组将在本文件中给出更具体的要求。
对于大帐篷和大型的织物结构,参见参考文献[3]。0.2环境因素
每个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物流和使用以及寿终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废物的产生以及废气、废水、废物的产生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取决于产品设计时对于所用原材料、制造工艺,以及维护和回收方式的选择。野营帐篷的制造商和经销商宜考虑其产品对于环境的影响,例如: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选择最有效的技术和工艺以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产品和包装中的回收材料的使用:鼓励使用者做好产品寿终的处理,包括可回收部件和包装的分割和识别;使用已记录符合环保政策的材料、部件和制造设施的使用。1范围
野营帐逢
GB/Z27735—2022/ISO5912:2011本文件规定了野营帐篷(以下简称”帐篷”)的安全、性能和使用舒适度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野营帐篷
注:对于大篷车的篷布参见ISO8936。ISO7152中给出了与野营帐篷和大篷车篷布有关的术语和定义。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4675:1990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弯曲试验(Rubber-orplastics-coatedfabrics—Lowtemperature bend test)
注:GB/T184262021
ISO105-A02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弯曲试验(ISO4675:2017.IDT)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第Ao2部分: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Textiles一Testsforcolour fastnessPart Ao2:Grey scale for assessing change in colour)注:GB/T2502008
ISO105-B04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1SO105-A02:1993.IDT)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第B04部分:耐人造气候色牢度:氙弧退色灯测试(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Part B04:Colour fastness to artificial weathering:Xenon arc fadinglamptest)
ISO105-X12
纺织品
色牢度测试第X12部分:耐摩擦色牢度(Textiles一TestsforcolourfastnessPartX12:Colourfastnesstorubbing)注:GB/T3920-
ISO139
testing)
纺织品
注:GB/T65292008
ISO554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ISO105-X12:2001.MOD)调湿和测试标准大气(Textiles一Standardatmospheresforconditioningand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ISO139:2005,MOD)调湿和/或测试标准大气规范(Standardatmospheresforconditioningand/ortestingSpecifications)
ISO811
纺织品织物
抗渗水的测定静水压测试(TextilefabricsDeterminationofresistancetowaterpenetrationHydrostaticpressuretest)注:GB/T4744—2013
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静水压法(ISO811-1981,MOD)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MetallicandotherinorganicISO2081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coatingsElectroplated coatings of zinc with supplementarytreatments on iron or steel)注:GB/T9799—2011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ISO2081:2008,IDT)ISO6925地毯燃烧性能室温片剂试验方法(TextilefloorcoveringsBurningbehaviourTablet test at ambient temperature)注:GB/T11049—2008地毯燃烧性能室温片剂试验方法(ISO6925:1982.IDT)ISO6941:2003纺织品织物燃烧性能垂直向样品的火焰扩散性能的测定(TextilefabricsBurning behaviourMeasurement of flamespread properties of verticallyoriented specimens)注:GB/T54562009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试样火焰蔓延性能的测定(ISO6941:2003.MOD)1
GB/Z277352022/ISO5912:2011
纺织品冷水浸渍后织物尺寸变化的测定(Textiles一DeterminationofdimensionalISO7771
changes of fabrics induced by cold-water immersion)注:GB/T8631—2001纺织品织物因冷水浸渍而引起的尺寸变化的测定(eqvISO7771:1985)ISO9227人造气氛腐蚀测试盐雾测试(CorrosiontestsinartificialatmospheresSaltspraytests)
注:GB/T101252021
ISO13934-2
人造气氛腐蚀测试
纺织品
盐雾测试(ISO9227:2017,MOD)织物拉伸性能
第2部分:用抓样法测定最大强力和最大强力伸长率(Textiles-Tensile properties of fabrics—-Part2:Determinationofmaximumforceusingthegrabmethod)
注:GB/T3923.2—2013
ISO13937-2
纺织品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织物撕破性能
第2部分:断裂强力的测定(抓样法)(ISO13934-2:1999,第2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厂Textiles-Tear properties of fabrics
Part 2:Determination of tear force of trouser-shaped test specimens(Singletearmethod)]
注:GB/T3917.2—2009
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2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ISO13937-2:EN388防机械危害的手套(Protectiveglovesagainstmechanicalrisks)注:GB24541—2009
手部防护
3术语和定义
机械危害防护手套(EN388:2003,MOD)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只basearea
基础面积
与地面接触的帐篷外墙围成的区域注:该区域包括篷布和顶蓬,但不包括营绳和土墙以及裙布的区域。3.2
外帐尺寸
outertentdimensions
帐篷所需的最小矩形投影空间尺寸,不包括营绳。3.3
内帐区域
inner tent area
设计用于起居和睡眠的基础区域。3.4
内帐尺寸
innertentdimensions
地面上测量出的内帐区域的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3.5
睡眠容量
量sleeping capacity
睡铺数量。
minimumusableweight
最小可用重量
包含内帐和外帐(如果适用的话)以及搭建和使用帐篷所需的最少数量的帐杆、地钉和营绳在内的帐篷的重量。
注:不包括帐杆袋和钉袋。
总重totalweight
帐篷出厂时的重量,包括所有的帐杆、织物、地钉及其外袋等,不包括外包装。2
剪切和挤压点
shearandsqueezepoint
GB/Z27735-—2022/ISO5912:2011两个刚性可触及部件在运动期间任一位置处的相对运动距离均为7mm~18mm的点。可触及的剪切和挤压点
accessibleshearandsqueezepoint当帐篷处于其预定使用情况和可预见的意外接触情况时,可容易触及的剪切和挤压点。automaticlockingmechanism
自动锁定机构
无需用户引导即能啮合并防止意外移动的机构封闭式帐篷
sealedtent
将地布缝合到外帐以形成一个封闭区域的帐篷,或具有裙布的帐篷注1:具有裙布的帐篷不是常规的封闭式帐篷,但是雪或沙有可能会聚集在裙布上,从而限制空气流通,形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间,
注2:封闭式帐篷的使用可能导致有害气体的积聚3.12
snowskirt
连接在帐篷外帐下缘的织物,其设计通常是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注:裙布上可覆盖害或放置石头,从而将帐篷固定在地面上,4产品分类
帐篷种类
4.1.1A类(轻型)
每个睡铺的总重不大于2.5kg的帐。4.1.2B类
每个睡铺的总重大于2.5kg的帐篷,4.2帐逢性能等级
4.2.11级
设计用于不经常使用和短期使用的帐篷。尽管具有防雨性能,但此类帐篷主要在晴好天气下使用示例:夏季周末野营临时用的帐篷。4.2.22级
主要用于适一般天气条件下的帐篷示例:较差天气条件(潮湿多风):不适用于极端或山地天气条件4.2.33级
适用于所有天气条件
示例:登山、探险、滑雪或扩展家用。5
睡眠容量的计算
睡眠容量通过A类帐蓬测试区1(见5.2表1和图1)和B类帐篷测试区2(见5.3)确定,并通过计3
GB/Z27735—2022/ISO5912:2011算在帐篷织物不折叠、不变形的情况下睡眠区包含这些测试区的数量来得到。A类帐篷测试区1
测试区高度为5cm。
5.3B类帐篷测试区2
测试区1的尺寸
图1测试区1
矩形测试区:200cm×60cm,高度5cm。6
通用要求
织物及其相关要求
撕裂强度、拉伸强度、抗渗水性、耐候性织物及其相关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4
单位为厘米
根据ISO13937-2的撕裂强度/N
根据ISO13934-2的拉伸强度=/N
根据ISO811*的抗渗水性/kPa
根据ISO105-B04°耐候性(与蓝色羊毛标对比)/级
根据ISO105-X12\色牢度(湿摩擦)/级
根据EN388°的刺穿阻力/N
根据GB/T18426—2001中9.1的
抗冷裂要求,测试温度为-5℃
(性能等级2)和-10℃(性能等
级3)
外帐涂层织物
织物及其相关的要求
A类帐篷
外帐不涂层织物
内帐织物
外帐涂层织物
外帐不涂层织物bZxz.net
内帐织物
塑料窗户
外帐涂层织物
外帐涂层织物
外帐不涂层织物
塑料窗户
外帐涂层织物
外帐不涂层织物
内帐织物
塑料窗户
塑料窗户
GB/Z27735-—2022/IS05912:2011B类帐篷
A级别裂
A级别裂
纹可接受
纹可接受
A级别裂
纹可接受
A级别裂
纹可接受
注:声称符合本文件的产品制造商宜考虑用户的健康和防护、环境保护以及供应链。所用原材料在正常可预期的使用条件下不应释放或降解后释放通常所知的有害物质并宜符合这些物质的各国法规。若无其他说明,测试应在ISO139中规定的标准大气下进行。$1kPa=1000Pa=10mbar=101.97162mmH,0=10.197162.cmH05
GB/Z27735—2022/ISO5912:20116.1.1.2尺寸稳定性
按照ISO7771.以2h作为测试周期,尺寸变化应不超过土3%。6.1.1.3可燃性
6.1.1.3.1概述
如果制造商宜称帐篷织物具有阻燃性,则应对新织物进行测试并应符合6.1.1.3.2、6.1.1.3.3和6.1.1.3.4的要求。表2的注给出了采用化学涂层实现阻燃性时的使用信息,6.1.1.3.2外帐材料
当根据ISO6941:2003中测试程序A进行测试时(使用10s点燃时间,表面点燃),应无标记线烧断,无燃烧碎屑,试样的每个垂直边应无火焰出现,每个样品的续燃时间不应超过10S,且平均续燃时间不应超过6s。
6.1.1.3.3内帐材料
当根据ISO6941:2003中测试程序A进行测试时(使用10s点燃时间,表面点燃),应无标记线被烧断,有燃烧碎屑的试样不应超过2个,试样的每个垂直边应无火焰出现,每个样品的续燃时间不应超过20s,且平均续燃时间不应超过12s。如果一个试样测试失败,则应重复测试一次,如果第2次测试仍旧失败,则表示该织物未通过测试。6.1.1.3.4地布
根据ISO6925进行测试,燃烧半径应小于35mm。6.1.2地面紧固件
每个角上应至少提供一个地面紧固件,如果帐篷不是矩形的,则最少应提供4个地面紧固件。6.1.3防护措施
地布与帐篷支架接触部位应有适当防护。6.1.4通风
为了避免室息,帐篷的设计应能保持空气持续流通,并将睡眠区有害气体积聚的危险等级降到最低注:第9章给出了警示标志信息。6.1.4.2封闭式帐逢
为了保持空气持续流通,帐篷应提供至少两个通风口,每人至少一个面积为100cm的通风口。这些通风口的设计应使得其在打开后不会因常规天气条件而关闭。注:为了保持新鲜空气的流通,并防止帐篷下部区域二氧化碳的积聚,推荐将其中二个通风口设在离地面且不到帐篷总高1/3处,另外一个通风口设在超过帐篷高度的2/3处。如果是双层帐篷,内帐的2/3区域(不包括地布)应使用透气面料制成
6.1.4.3双层帐篷
GB/Z27735—2022/ISO5912:2011应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产品设计,保证帐篷内的空气持续流通,以减少废气积聚6.1.5
帐篷出口
对于睡眠容量超过4人的帐篷,其出口面积应至少为0.9m且宽度至少为50cm。对于有两个出口的帐篷,该尺寸要求仅适用于第一个出口。如果帐篷的出口高度超过100cm,则出口可通过拉链(见6.2.2)或其他方式关闭,只要保证能从地面容易打开即可。
注:应对儿童提供逃生路线。
防蚊虫
内帐所有的门和通风口在关闭时均应能防蚊虫。如果使用防虫网,则其网孔尺寸最大应为1mm×1mm。6.1.7防雨
当按8.3进行雨淋测试时,帐的防雨性应能使雨水不会渗透到账篷内部,除在测试开始2min内会有轻微水雾出现。
外帐织物不应与内帐织物接触,除非是设计如此,例如球形星空帐篷的帐杆管套(见图2)。?
内外织物的正确组合
标引序号说明:
1—外织物:
2内织物:
3孔眼:
4帐蓬支架:
5—外织物到内织物的要求距离:内织物与外织物此类接触不可接受。6
图2内外织物的组装
内外织物的错误组合
如果织物要求预调节(由于接缝需要浸泡),则应按8.3进行。如果制造商推荐额外的预处理工作(例如,接缝密封),则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进行这些工作。7
GB/Z27735-—2022/ISO5912:20116.2部件要求
帐篷支架
所有的金属件经8.2测试后,除轻微的褪色外不应有其他变化。如果是镀层或涂层支架部件,按ISO9227测试后腐蚀渗人到漆面以下不应超过0.5mm。支架部件应标识清晰以便搭建。除非帐篷的支架只能以一种形式组装或有详细的结构图提供。如果两个支架部件需要组合在一起,当下部的部件在垂直位置承受其自身重量两倍的载荷时,不应分离。
支架部件通过管状接头连接在一起,管状接头的最小长度应为其外径的2倍。6.2.1.2边和角
安装时可触及的边和角不应有尖角和/或锋利边。根据8.6.1进行测试。6.2.1.3管状部件、孔和槽
搭建、拆卸和使用过程中可触及的管状部件、孔和槽,当按照8.6.2进行测试时,如果用一根7mm或12mm的探棒能以任意方向插人且深度超过10mm,则均应进行覆盖保护。6.2.1.4剪切和挤压点
仅在展开和折叠时产生的剪切和挤压点可以接受,只要使用者能控制自身的动作,并能在受到挤压时立刻停止作用力。剪切和挤压点的边缘应圆滑或倒角。使用机械装置(如弹簧、气冲等)组装帐篷支架时不应产生可触及的剪切和挤压点。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施加负载时不应产生可触及的剪切和挤压点(此危险最好通过使用自动锁定装置来避免)。
按8.6.3进行测试。
2拉链
拉头与链牙及布带不应为同一颜色,除非与拉头相连的拉片有非常明显的颜色,以示区分为了从内部和外部都能开门,门上的拉链应配有双拉头。6.2.2.2拉链的平拉强力
拉链的平拉强力应符合表3中的要求。3拉链的平拉强力
单位为牛顿
拉链的平拉强力
等级1
A类帐篷
等级2
等级3
等级1
B类帐篷
等级2
等级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