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2100-2022游乐园安全 应急管理
GB/T 42100-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2100-2022

中文名称:游乐园安全 应急管理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Amusement park safety—Emergency management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10-12

实施日期:2022-10-12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9478986

相关标签: 安全 应急 管理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文娱活动设备>>97.200.40游戏场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文教、体育、娱乐用品>>Y57玩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43.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林伟明、宋伟科、王和亮、张丹、张勇、蒋敏灵、陈皓、郑志彬、甘兵鹏、张学礼、邬达明、郭健麟、蔡岭、郭俊杰、梁伟林、向洪飞、田博、覃权怀、赵强、刘斌、赵丁、钟怀霆、吴海明、蒲振鹏、董伟、谭栋材、刘春来、张鹏飞

起草单位: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洋王国、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分公司、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长隆夜间动物世界分公司(长隆欢乐世界)等

归口单位: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0)

提出单位: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0)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游乐园应急管理的基本要求、应急组织、应急预案、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应急教育培训与应急演练、应急实施、应急评估与持续改进、应急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游乐园的应急管理。旅游景区参照执行。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97.200.40
CCSY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100—2022
游乐园安全
应急管理
Amusement park safetyEmergency management2022-10-1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2-10-12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应急组织
应急预案
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8应急教育培训与应急演练
应急教育培训
8.2应急演练
9应急实施
预警与报警
应急响应与现场救援
9.3应急结束及善后处理
应急信息报送与传递
10应急评估与持续改进:
10.1应急评估
持续改进
11应急档案
附录A(资料性)
附录B(资料性)
附录C(资料性)
游乐园应急预案示例
应急演练评估表
应急评估项目表
GB/T42100—2022
GB/T42100—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0)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洋王国、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分公司、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长隆夜间动物世界分公司(长隆欢乐世界)、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长隆开心水上乐园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伟明、宋伟科、王和亮、张丹、张勇、蒋敏灵、陈皓、郑志彬、甘兵鹏、张学礼、邬达明、郭健麟、蔡岭、郭俊杰、梁伟林、向洪飞、田博、覃权怀、赵强、刘斌、赵丁、钟怀霆、吴海明、蒲振鹏、董伟、谭栋材、刘春来、张鹏飞。1范围
游乐园安全
应急管理
GB/T42100—2022
本文件规定了游乐园应急管理的基本要求、应急组织、应急预案、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应急教育培训与应急演练、应急实施、应急评估与持续改进、应急档案。本文件适用于游乐园的应急管理。旅游景区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33942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38315
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GB/T42101
GB/T42103
GB/T42104
AQ/T9009
3术语和定义
游乐园安全基本要求
游乐园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游乐园安全安全管理体系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GB/T421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bzxz.net
comprehensiveemergencyplan
综合性应急预案
游乐园为应对复合型安全风险或事故扩大可能引发不同类型的灾害后果,需要不同专业、不同单位共同参与应急的应急预案。
注:如设置在林地或森林中的游乐或动物观赏项目,由于电气设施引发的火灾涉及的多种情况的应急处置。3.2
专项应急预案specializedemergencyplan游乐园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安全风险,或者针对重要设备设施、重大安全风险、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注:重大安全风险指GB/T42103规定的1级安全风险与2级安全风险。[来源:GB/T29639—-2020,5.3,有修改]3.3
emergencyresponseproject
现场处置方案
游乐园根据不同类型安全风险,针对具体的设备设施、场馆场所等制定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注:安全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游乐园结合安全风险识别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编制综合性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1
GB/T42100—2022
案,如不需要则只编制现场处置方案。[来源:GB/T296392020,5.4,有修改4基本要求
4.1游乐园应按照GB/T42101、GB/T42104和本文件的规定,明确本单位应急体系建设的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并不断完善。
4.2游乐园所涉及的全地域、全时段、全范围、全过程、全部管理对象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等,均应被应急体系有效覆盖。应急管理重点应侧重可能产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场地环境、重要建(构)筑物、重要设备设施、重要业务活动、重要作业及已识别出的重大安全风险。注:应急体系是游乐园安全管理体系中应急管理要素分支系统,包括应急组织系统、应急管理机制、应急岗位职责与应急管理文件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及应急演练等。保障人身安全应作为游乐园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并将大型载人设备、人员密集场地场馆中的游4.3
客快速疏散至安全区域作为保障人身安全的首要选择。4.4游乐园应制定应急管理程序文件与相关作业指导文件,依法依规开展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程序文件与相关作业指导文件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应急机制;
应急组织与应急相关人员的职责:c)
各级应急指挥人员任命文件;
应急管理人员与现场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理论知识和应急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应急演练制度;
应急设备设施配备与管理制度;h)
应急设备操作及自检维护规程文件;应急协作与外援管理制度;
应急风险评估制度;
应急预警、接警制度;
值班值守制度;
应急工作检查管理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上报、发布制度;o)
应急实施过程相关环节管控制度;应急规划、计划、总结、考核、应急体系评估与持续改进完善制度;p)
应急人员人身保险制度;
r)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
注:已按GB/T29639制定的综合应急预案作为应急管理程序文件。4.5游乐园应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与相关政府部门监测机构建立信息预警机制,对于无相关政府部门监测的安全风险,宜加强自身监测能力的建设与完善。4.6游乐园应完善分类管理、分级预警”的信息发布体系,做到及时预警、及时接警,建立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有效信息沟通与联动机制。5应急组织
5.1游乐园应急组织包括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日常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应急管理机构)、应急实施2
团队,并应分别明确其应急职责。GB/T42100—2022
5.2应急领导小组应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业务负责人、专项安全负责人和主要部门负责人组成。应急管理机构宜由游乐园综合性职能部门牵头组建,由负责行政事务、运营、安保、安管、工程设备等部门人员组成。应急实施团队应包括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总指挥与现场应急指挥、各应急职能小组。5.3应急实施团队中的应急总指挥、现场应急指挥及各应急职能小组的组长均应设置A、B角,以防开展应急时由于人员缺位导致无法及时开展现场救援或救援不能有效实施。5.4游乐园主要负责人应对各级组织应急总指挥A、B角,现场应急指挥A、B角进行正式任命,并对下列情况作出明确规定。
a)赋予应急总指挥、现场应急指挥必要的指挥权力:1)指挥调度相关人员与物资的权力;2)临时决策的权力。
:b)承担应急总指挥与现场应急指挥的能力:1)熟悉相关应急预案;
2)掌握应急措施与方法;
3)了解现场情况;
4)参加过相关应急演练;
5)具备应急处理的经验等。
明确应急总指挥与现场应急指挥的权限,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将应急总指挥或现场应急指挥职c)
位让渡给上一级应急总指挥或上一级现场应急指挥的规定。d)证明胜任应急总指挥与现场应急指挥工作的考核要求。e)规范应急总指挥和现场应急指挥工作的相关文件(岗位职责、管理文件等)。5.5应急实施团队应根据处理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情况,配置相应专业或具有相应应急能力的人员。
5.6各类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的数量应能满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应急救援人员应具备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熟悉并掌握应急预案和应急设备设施的性能、使用方法,保证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专业化应急救援人员还应具有国家认可的相关资质。5.7游乐园应结合本单位的应急能力,与外部应急敦援力量建立协作关系,并宜与心理辅导机构建立协作关系。
6应急预案
6.1游乐园应按照GB/T29639规定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要求,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应急预案编制前,应按照GB/T42103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对应急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根据调查和评估结果规划能覆盖本单位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体系。6.2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性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三个层级。综合性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示例见附录A;现场处置方案可以作为专项应急预案的附件,支撑专项应急预案。各层级相关的应急预案之间及相关内容应相互衔接,综合性应急预案以及较重要的专项应急预案还应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涉及的有关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6.3应急预案的内容参照GB/T29639的相关规定。游乐园应根据使用的特种设备类别制定符合GB/T33942和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符合GB/T38315的要求。受台风影响区域的游乐园应制定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3
GB/T42100—2022
6.4应急预案应满足应急所涉及的具体对象特点、所处环境与地理位置、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和后果、设备与人员能力、营业和非营业时间等特定情况的应急处置与救援。6.5应急预案应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充实、改进和完善,确保其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示例:针对人员密集场地场馆的应急疏散预案需结合每个场地场馆的特点和风险分析,按照“一场地场馆一应急预案”的形式制定,并科学划分疏散单元,合理布置引导岗位以及明确负责人员、疏散路线等。6.6应急预案应按应急救援事项的重要程度、适用的相关组织、应急实施的地域等因素实施分级管理。应急预案分级如下。
a)一级预案:
综合性应急预案;
2)高峰客流与大型活动人员应急疏散预案;大型商业综合体与人员密集场地场馆各类专项应急预案;3)
重大安全风险应急预案;
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舞台机械等载人设备专项应急预案:5)
橙色以上气象灾害应对预案;
林区设置的游乐项目或展区的森林火灾专项应急预案:锅炉、压力容器、燃气、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等应急处置不当可能造成游客伤亡、重大社会影8)
响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b)二级预案:业务部门管辖业务范围内,且不属于a)范围的专项预案,或与a)规定情况相衔接的重要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三级预案:a)、b)规定情况以外的应急预案。6.7下列应急预案的应急总指挥应由游乐园主要负责人担任:a)一级应急预案;
b)安全风险不确定,后果可能很严重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如大型水族馆水体与设备设施损坏、水大量泄漏);
其他应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的应急情况。6.8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应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安全风险,依据应急预案中应急处置的程序和要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应急处置卡应便于从业人员携带,并应张贴在工作场所,设置明显的标志,便于在岗人员快速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6.9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相关部门及其人员按照应急预案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应急响应程序,以及开展应急演练的难易程度,可采取桌面演练的形式(如大型活动、高峰客流应急等),模拟突发事件应对过程,逐步分析讨论并形成记录,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6.10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游乐园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对本单位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或论证,并形成书面评审或论证纪要,评审程序及评审内容可参照GB/T29639。经评审或论证后的应急预案应由游乐园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相关组织、岗位和应急救援队伍。7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7.1游乐园应配备能够满足应急工作需要的应急设备设施、工器具与防护用品,建立应急设备设施与工器具清单与档案,开展日常性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确保应急物资完好有效。7.2游乐园应将可提供应急援助的政府相关部门和应急外援机构的名单、地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信息整理后下发给本单位各级组织,并确保信息及时更新。4
GB/T42100—2022
7.3游乐园宜建立数字化监测系统、专业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以及支持上述系统的数据库。采用监测系统的应与本单位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对接,共享应急信息及应急数据库。7.4游乐园应建立应急交通保障机制,在应急时可以快速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对事发现场进行管控,开启应急救援“绿色通道”。7.5根据安全管理重点,游乐园宜设立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并应定期维护。
7.6游乐园可视情配置应急医疗救护团队,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快速反应,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应建立应急医疗救护协作机制,同附近医院、紧急医疗救援中心(120)建立协作关系,或建立游乐园急救分站,确保在应急处置工作中能够得到足够数量的救护车和医护人员,伤员能够及时院前急救和人院救治。
8应急教育培训与应急演练
8.1应急教育培训
8.1.1游乐园应定期采取多种形式的应急宣传与教育培训,普及突发事件的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和相关方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技能。8.1.2应急教育培训应纳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作业岗位安全风险情况;
b)应急自救、他救、避险逃生知识与技能;应急预案、岗位应急知识教育、现场应急处置的程序、要点与方法等;c)
d)应急设备设施与工器具使用、检查检测、维护保养的要求、要点与方法等。8.1.3对于重要从业人员,还应开展具有实战性的应急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本岗位安全风险识别,排除与管控安全风险的知识和技能。8.1.4对承担应急管理与专兼职救援人员的应急教育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b)应急体系文件;
应急预案;
d)突发事件应对基本技能;
e)现场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与防护技能。8.1.5游乐园从业人员在入职、晋升、转岗时,应接受应急教育培训,确保掌握满足所在岗位要求的应急知识与技能。
8.1.6应急教育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如实记人本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8.2应急演练
8.2.1游乐园各级组织应开展不同层级与类别(综合性、专项、现场处置等)、不同组织形式(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不同目的与作用(检验性、示范性、研究性)的应急演练。注:桌面演练是针对难以开展现场应急演练的突发事件情景,利用图纸、沙盘、流程图、计算机、视频等辅助手段,依据应急预案而进行交互式讨论或模拟应急状态下应急行动的演练活动。8.2.2游乐园各级组织应以检验应急预案、磨合应急机制、锻炼应急队伍、提高应急技能、普及应急知识、完善应急准备作为应急演练的目的。5
GB/T42100—2022
8.2.3游乐园应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确保每份综合性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演练一次,每份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应急预案的演练时机、演练频次要求如下:a)在国庆、春节、寒暑假和特殊运营活动等高峰客流来临前,应开展高峰客流应对演练;b)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应至少每半年演练一次,并宜结合预期高峰客流前开展;
涉及森林防火的游乐园应在每年进入森林防火特别防护期前至少开展一次森林火灾扑救和应c)
急疏散演练;
特种设备应急演练应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其中每台(套)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应急救援演练d)
宜结合预期高峰客流前开展;
e)大型活动专项应急预案应在每次大型活动实施前至少演练一次,对于不能实际开展的大型活动人员蔬散演练,可采用桌面演练方式:针对非营业期间可能发生的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的应急演练应至少每半年在非营业时间演f
练一次;
g)载客船舶的救生和消防演练应至少每半年演练一次,工作船舶应至少每年演练一次。8.2.4应急演练应从实战角度出发,以应急救援队伍和一线从业人员为主,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关联岗位一线作业人员共同参与。如有条件应定期开展“双盲”演练,检验应急信息沟通、传递是否顺畅,应急人员对预案的熟悉程度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检验各部门的职责定位是否明确,应急指挥和应急处置是否科学得当。
注:双盲演练是指演练前,在不告知参演部门、人员演练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的情况下开展的应急演练。8.2.5应急演练前,游乐园应急管理机构或相关组织应对应急演练的开展进行策划及准备。一级应急预案演练可编制应急演练工作方案、演练脚本、演练安全保障方案,以及开展相关应急演练所需的工作协调、情景布置、准备所需的经费和物资等。应急演练的脚本编制应符合应急预案中应急处置的要求。
8.2.6综合性应急演练在编制应急演练方案时,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模拟可能出现的最复杂情况制定应急联动演练方案,以检验应急指挥人员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响应与协同应急能力。8.2.7应急演练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游乐园主要负责人或应急总指挥B角应参与6.7规定的应急演练。
8.2.8进行实景模拟性大型应急演练活动应在事前或在演练现场向公众公告。应急演练对周围公众正常生产和生活可能造成影响的,应在演练前7d公示告知,并按规定向政府相关部门事前备案。8.2.9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按照AQ/T9009的要求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应急演练评估表见附录B,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8.2.10应急演练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a)演练目标的实现;
预案的合理性;
演练的组织和实施;
d)应
应急总指挥人员、现场应急指挥与其他参演人员的表现;e)
应急机制的合理性;
应急保障的充分性;
演练中暴露的问题。
9应急实施
9.1预警与报警
GB/T42100—2022
游乐园应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警分工。负责预警的内设部门应建立完善应急预警制度,严格按9.1.1
照制度规定的预警措施、方法、渠道及要求收集、整理、研判、上报、发布预警信息。9.1.2为便于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报警,应在游客密集区域、重要场地场馆、重要设备设施、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等显著位置以及游乐园介绍橱窗上公布突发事件报警电话及其他报警联系方式。9.2应急响应与现场救援
9.2.1发生突发事件后,事发现场的在岗人员应根据事发情况,按照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或应急处置卡的相关要求和流程进行上报及实施初步的现场救援处置。9.2.2应急总指挥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赶往现场或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实施应急响应及救援。各部门、各层级应急责任人员在接到报警后,均应启动应急响应,集合应急人员、领取应急物资为现场应急救援进行准备,并应立即赶往事发现场。9.2.3启动应急预案后,应急实施团队、相关部门,立即采取相应行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方法、技术措施等开展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对于启动6.7规定的应急预案时,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其B角应担任应急总指挥,不应授权不满足5.4要求的其他人。9.2.4对于发生可能产生政府管辖事故后果的突发事件时,应按规定的报告程序、时限与要求向所在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并随事态的发展,及时补报、续报有关安全事故情况。9.2.5应急总指挥应组织应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根据事发现场的实际情况研判突发事件危害、发展趋势,可能影响危及的生命、财产、环境安全情况,拟定防范与保护性措施建议。9.2.6如需启动外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或供水、供电、供气等相关企业进行支援,应立即通知请求支援,防止事态扩大。当发生的突发事件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权限时,应立即报告政府相关部门,请求启动政府应急预案并应做好移交应急救援指挥权的各项准备。9.2.7现场救援组在实施应急处置与救援中,应优先疏散、解救人员。当具备条件时,应实施同步疏散、解救人员与控制事故扩大的策略。应急救援人员应充分采取安全措施,配备必要的应急防护装备与工器具,应急危险作业应有专人监护。遇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紧急情况或可能引发严重次生、衍生灾害情况时,应立即停止现场作业并撤除人员、封闭事故现场、疏散周边人员、转移可能造成事态扩大的危险物资,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9.3应急结束及善后处理
9.3.1当突发事件遇险人员被全部救出,现场得到有效控制,次生、衍生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基本完成,达到规定的终止条件时,应由应急救援工作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9.3.2应急处置与救援结束后,应立即开展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a)对受害人员进行抚恤处理,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抚慰;对人员进人或返回现场的条件进行检查;b)
清理现场及检测受影响区域;
控制疫情或消除环境污染;
恢复供电、通信、供水、排水、道路通行;上报突发事件情况;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