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2101-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2101-2022
中文名称:游乐园安全 基本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Amusement park safety—General requirment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10-12
实施日期:2022-10-12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20826538
相关标签:
安全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文娱活动设备>>97.200.40游戏场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文教、体育、娱乐用品>>Y57玩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40页
标准价格:65.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林伟明、沈功田、梁朝虎、张勇、甘兵鹏、蒋敏灵、宋伟科、付恒生、张丹、董贵信、王和亮、陈皓、蒲振鹏、郭俊杰、张学礼、陈永振、赵强、廖启珍、田博、韩绍华、向洪飞、赵丁、钟怀霆、刘然、周泽武、刘斌、张鹏飞、王勇、刘春来
起草单位: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洋王国、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分公司、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长隆夜间动物世界分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0)
提出单位: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0)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游乐园安全的总体要求、通用安全要求、专项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游乐园安全管理。旅游景区可参照执行。
标准内容
ICS97.200.40
CCSY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101—2022
游乐园安全
基本要求
Amusement park safetyGeneral requirments2022-10-1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2-10-12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通用安全要求
依法依规管理
安全风险识别管控
应急管理
安全事故管理
安全检查
专项安全要求
运营安全
设备设施安全
建(构)筑物安全
场地环境安全
消防安全
电气安全·
燃气安全
危险物品安全
安全设施与安全装置
安全标志
作业安全
食品安全
自然灾害防御
职业健康
相关方管理
演出安全
涉水安全
动物安全
园内交通安全
其他安全
附录A(资料性)
附录B(资料性)
参考文献
资格资质有关要求清单
重要设备设施清单
GB/T42101—2022
GB/T42101—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0)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洋王国、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分公司、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长隆夜间动物世界分公司、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长隆开心水上乐园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伟明、沈功田、梁朝虎、张勇、甘兵鹏、蒋敏灵、宋伟科、付恒生、张丹、董贵信、王和亮、陈皓、蒲振鹏、郭俊杰、张学礼、陈永振、赵强、廖启珍、田博、韩绍华、向洪飞、赵丁、钟怀霆、刘然、周泽武、刘斌、张鹏飞、王勇、刘春来。1范围
游乐园安全
基本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游乐园安全的总体要求、通用安全要求、专项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游乐园安全管理。旅游景区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42101—202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3
安全色
GB2894
GB5725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安全网
GB840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GB/T9969
GB10631
GB12352
GB13495.1
GB15603
GB15630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
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
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16895.13
GB/T16895.19
GB/T16895.26
低压电气装置第7-701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装有浴盆和淋浴的场所低压电气装置第7-702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游泳池和喷泉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40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游乐场和马戏场中的构筑物、娱乐设施和棚屋
GB19517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使用说明的编制构成、内容和表示方法第1部分:通则和详细要求GB/T19678.11
GB24284大型焰火燃放安全技术规程1大型活动安全要求第1部分:安全评估GB/T33170.1
GB/T36742—2018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GB37488
GB/T38315
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GB/T40248
GB/T42100
GB/T42102
GB/T42103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游乐园安全应急管理
游乐园安全现场安全检查
游乐园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GB/T42101—2022
GB/T42104
GB50016
GB50057
GB50352
GB51192
GB55005
GB55006
GB55007
GB55008
GB55021
GB55024
CJJ/T263
CJJ267
游乐园安全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公园设计规范
木结构通用规范
钢结构通用规范
砌体结构通用规范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
动物园管理规范
动物园设计规范
DZ/T0221
GA/T1291
JGJ102
JGJ133
JGJ33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大型群众性活动中彩色粉末使用的规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人造板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TGD81
LB/T068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景区游客高峰时段应对规范
LY/T2662
QX/T109
QX/T225
QX/T264
QX/T354
3术语和定义
森林防火安全标志及设置要求
城镇燃气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索道工程防雷技术规范
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规范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条件等级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amusementpark
游乐园
为游客提供游乐设施与游玩体验项目、观演观赏及餐饮休憩等相关配套服务的合法经营单位。3.2
critical environmental site
重要场地环境
游乐园内人员聚集活动的场地环境3.3
Ecriticalequipmentandfacilities重要设备设施
一且发生事故,会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设备设施。注:重要设备设施包括特种设备、演出设备设施、燃气设备设施、电力设备设施、危险物品储存与使用设备设施、应急处置救援设备设施等。
重要作业criticaloperation
特种设备作业、特种作业、危险作业等直接涉及人身安全的作业。危险作业hazardousoperation
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安全或周围环境高度危险的作业。注:如高空、高压、密闭或有限空间、动火、动土、吊装与拆卸、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作业大型活动large-scaleactivity
游乐园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可能造成游客大量聚集的非日常性群体活动。4总体要求
GB/T42101—2022
游乐园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安全工作机制。4.2游乐园安全管理应有效覆盖本单位所涉及的全地域、全时段、全范围、全过程、全部管理对象,避免出现安全管理空白。
4.3对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质量管理,应从设计、制造等方面进行有效源头管控,避免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出现先天缺陷与事故隐患。4.4游乐园安全管理应突出重点,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确定重要场地环境、重要建(构)筑物、重要设备设施、重要从业人员、重要业务活动与重要作业,识别管控安全风险,排查治理事故隐惠,切实保障游客、员工与第三方人员的人身安全,注1:重要建(构筑物包括游客活动建(构)筑物、员工集中的生产生活建筑物、危险物品仓库、高低压电房、重要机房、户外大型广告设施等。
注2:重要从业人员是涉及重要场地环境、重要建(构)筑物、重要设备设施、重要工艺与作业、重大危险源等方面的安全管理、操作、服务、检查检测、监控、维护保养、修理改造、应急指挥与救援等人员。4.5应建立以落实安全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与规章制度体系。规模较大、经营业态多样、人员接待量较多的游乐园,应建立符合GB/T42104,对本单位全部安全管理要素进行系统化管控的安全管理体系。
4.6游乐园应按照本文件以及GB/T42104、GB/T42100的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健全组织架构,配备各类从业人员并组织安全教育培训,保障人员、资金、物资、技术等的投入,加强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改善安全条件,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5通用安全要求
依法依规管理
5.1.1游乐园应明确法律、法规、标准管理责任部门或人员,确定收集渠道与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编制本单位依法依规文件清单并持续更新。5.1.2游乐园依法依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建设及运营涉及的各类许可(包括单位资质、人员资格、特定活动许可等),见附录A;a)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组建相关安全管理团队;b)
配备各类资格人员;
按规定上报或备案;
GB/T42101—2022
按规定接受或开展相关审查审批;e)
f)按规定接受或开展相关检验检测、安全评估或鉴定;g)
按规定配合监督检查;
h)满足安全管理行为要求。
注:如安全事故上报、召开特种设备与消防安全例会、应急预案备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等。
5.1.3游乐园应将依法依规文件清单的要求融人安全管理体系,传达培训并落实到位。5.1.4法定从业人员应参加政府相关部门或其授权机构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取得有效资格证书并持续保持在有效期内。
注:法定从业人员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及相关法规规定,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社会机构或本单位培训并考试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5.1.5游乐园场地不应租借给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对外提供场地经营游乐项目或大型活动时,应与承包或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或在承包或承租合同中对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进行约定,明确各自在安全管理中的权利、义务等。承包或承租城市公园或其他公共场地经营游乐项目的法人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应主动开展安全工作,接受场地提供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
5.2安全风险识别管控
5.2.1游乐园应将识别评估安全风险、确定根源危险源与事故隐患,有效实施安全风险管控作为游乐园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5.2.2游乐园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识别管控制度,明确和细化工作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全员、全时段、自主、有重点地识别排查,实现常态化、制度化、精准化管理,并满足下列要求: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清楚,制度明确;a)
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内容方法清楚:b)
安全风险底数和分布情况清楚(尤其是重大安全风险);c)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与销项处理情况清楚;d)
e)事故隐患治理措施与进度清楚,注:本文件中重大安全风险指GB/T42103的1级安全风险与2级安全风险5.2.3安全风险识别管控应覆盖游乐园全地域、全时段、全范围、全过程、全部管理对象,以及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如自然灾害),不应存在盲区和死角。5.2.4重要设备设施设计应审慎保守,结合安全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估结果,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留有足够的安全裕量或设置穴余保护,避免出现不可检测、不可维护的单点失效注:单点失效指当某节点(或零部件)出现故障时,会造成整体失效5.2.5开展安全风险识别时,应对环境场地、建(构)筑物、设备设施及工器具,以及活动人群、运转设备与环境和建(构)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等,持续进行安全风险识别,尤其应重视火灾、危险物品泄漏、爆炸、高空坠物、倒塌、册塌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风险的定性识别、5.2.6应对重大安全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防护、操作、日常检查巡查、维护保养、定期检验检测、应急等体系文件。利用技防、物防、人防等措施,建立重大安全风险监控系统或安全监控措施。结合管理要求及运营需求,在前、后场设置清晰的安全标志与风险告知。5.2.7当场地环境、建(构)筑物、设备设施、业务活动或作业工艺工序发生重大变更,或现行法规、标准变更时,应对现有安全风险重新开展识别评估,进而调整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操作规程、自检维护规程)和应急预案等。4
GB/T42101—2022
5.2.8安全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应与安全检查、检验检测发现问题、典型事故案例排查整改相结合,与本单位多年固有的易发、多发安全问题的环节与部门、班组结合,对事故隐患类型的安全风险建立双重预防机制,
5.2.9应建立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台账,编制电子分布图(标注位置分布、风险类别、风险特征、管理责任人与电话、应急预案与措施等基础信息),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动态管理、精准化监控与治理。5.2.10安全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应符合GB/T42103及相关文件的规定。5.3应急管理
5.3.1游乐园应根据本单位运营特点,结合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开展应急管理基础、保障能力与实战能力建设。应急管理应符合GB/T42100及相关标准的规定。5.3.2游乐园主要负责人是应急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应急管理团队与内外应急救援队伍应形成应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完整的应急组织网络。5.3.3应急预案应构成完整的体系。游乐园涉及安全的各项业务活动、管理重点及存在的安全风险(尤其是重大安全风险),均应在适宜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专项应急预案或综合性应急预案覆盖之下。5.3.4、大型载人设备、人员密集场地场馆应急疏散应作为应急管理的重点之一,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拥挤踩踏事故,编制有明确针对性、切实可行的应急疏散预案。注:人员密集场地场馆指游乐园内同一时间聚集人数较多的场地和建(构)筑物,如室内游乐场馆、观演观览场馆、大型游乐设施与客运索道室内排队等候区等5.3.5应根据应急预案和实际应急工作需要,配备满足要求的应急设备设施与物资,进行经常性检查与维护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5.3.6游乐园应根据具体应急情况,充分利用社会专业化的救援力量(政府应急部门或其他专业技术机构)作为应急救援体系的补充或支撑,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并开展联合应急演练。5.3.7在园区安全管理重点及其邻近区域,以及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区域,设置应急设备设施,并在显著位置张贴报警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5.3.8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应急演练应从实战角度出发,组织相关员工与自救队伍、专业队伍、外协团队参与,达到检验应急预案、锻炼应急队伍、提高应急技能、普及应急知识、有效实施救援的目的。应急演练应保留演练记录。
5.3.9对于存在安全风险的设备设施、场地场馆等,应编制现场处置方案,并结合现场处置方案,编制针对不同场所、岗位特点的简明、实用、有效应急处置卡,尤其是对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载人设备及重大安全风险。
5.3.10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规定职责权限及时有效开展应急处置或救援5.4安全事故管理
5.4.1游乐园安全事故管理应重心下降、关口前移,通过事前预防、事中应急、事后调查处理与全面排查整改等方式,防范安全事故,防止已发生事故扩天。5.4.2游乐园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与整改应做到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全体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5.4.3安全事故管理职责应在相关安全管理文件中予以明确规定。5.4.4:对于法律规定由政府管辖的事故,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调查。对于政府管辖事故以外的本单位管辖事故,应建立健全事故分类分级、上报、应急、认定、调查、复核、处理、排查、事故隐惠整改、事故台账及统计分析的管理机制。应通过对具有典型性和重复发生的人员伤害事故分类、调查分5
GB/T42101—2022
析、有针对性排查等,从中找出问题原因与发生发展规律,进而采取落实安全责任、健全制度文件、强化实施效果、完善硬件条件等防范和改进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减轻事故后果。5.4.5对于本单位管辖事故,宜参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和GB6441、GB6721进行事故界定与分级。
5.4.6发生安全事故后,应妥善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对现场进行警戒。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天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做出标志,通过绘制现场简图、拍照、录制音视频、书面记录等方式要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5.4.7应对事故预警、响应的及时性、应急处置或救援的有效性、事故上报及时性、调查处理准确性、统计分析、整改、资料归档等方面强化监督检查和总结评估,及时改进事故管理工作。5.4.8游乐园应及时收集、研究行业内外发生的可借鉴的事故案例,有针对性地开展排查与整改。5.5安全检查
5.5.1游乐园应逐级压实业务系统的安全主体责任和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的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业务系统自查自纠与安全管理机构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现系统化、常态化、规范化与重点化的安全检查。
5.5.2安全检查包括安全检查巡查、专项安全检查、综合性安全检查,以及特定情况与时段的临时性安全检查等。应根据生产运营情况,适时开展相应种类的安全检查。5.5.3应在相关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中,对各级各类安全检查的范围、对象与重点、内容、标准、周期、流程、人员、发现问题后的整改与封闭情况等作出明确规定。5.5.4安全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a)对符合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时应注重相关合法合规证明文件是否符合要求,政府监管设备设施、法定从业人员是否满足行政许可及资格要求;建(构)筑物、设备设施是否按规定开展日常检查、维护保养与定期检验检测,并抽查实际工作b)
质量;
人员持证上岗、重要作业过程安全管控情况c)
安全基础工作建设情况,侧重于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健全落实及安全硬件条件投入;d)
各级组织(部门、班组)掌握安全风险底数、管控措施落实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基层班组安全能力建设与安全管控情况,以及重要从业人员正确作业能力、识别管控风险能f)
力、发现处理异常能力、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内容;各级组织及其负责人是否依据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检查文件开展安全管理活动、制度化的现场g)
安全检查巡查情况,以及对安全检查发现的典型问题或重复发生问题开展排查整改等情况;安全设施、安全装置与安全标志的设置与完好情况,重要作业安全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手h)
工/电动工具、测试设备、爬梯、平台、脚手架等是否在使用前进行例行检查;各级组织应急准备(应急队伍配置、应急预案覆盖完整性及应急演练按计划实施)、应急管理等i
情况;
i)各专项安全负责人(见表A,1中序号15)、安全管理机构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是否按工作计划或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规定执行情况,以及工作质量。5.5.5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深入查清原因,制定整改计划或方案,有效实施整改,实现最终封闭。对于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应举一反三、全面系统、道根潮源地进行排查整改。5.5.6宜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汇总分析各级各类安全检查问题,找出安全风险与事故隐患的动态分布特征及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前采取纠正与防范措施。6
GB/T42101—2022
5.5.7游乐园综合性安全检查与专项安全检查工作应符合GB/T42102及相关标准的规定。6专项安全要求
运营安全
6.1.1游乐园运营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开园前安全检查;
运营人员条件能力与作业要求(尤其是载人设备作业与服务人员);c)
园区重点运营活动与重点项目管控;运营过程中安全管控与安全检查巡查;d)
园区游客活动路线划定与调整;园区与场馆人员日最大承载量与瞬时最大承载量核定;拥堵点识别、管控与人流引导;g)
演出活动安全管控(尤其是人员密集场地场馆):游客安全告知与游客行为(尤其是乘坐设备、自操作、互动行为、涉水、商业潜水与潜水表演等)管理;
突发情况应急准备、演练、应急响应及处置;园区广播、安全标志、应急疏散设施管理;k)
运营值班、值班人员授权与重要时期领导现场带班管理;1)
临时性开闭园管理;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运营安全风险识别与管控;
新运营项目与活动方案审查审批;o)
注:新运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新增常规运营项目、季节性或特殊运营项目(如涉火、涉水项目、鬼屋与密室逃脱等)及非常规运营活动(大型活动、短时性或一次性运营活动)。日最大承载量指在正常天气与运营情况且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游乐园日开放时间内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瞬时最大承载量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游乐园某一时间点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运营压力测试;
运营总结与改进;
运营应急管理;
运营硬件条件适宜性与安全性评审评价。6.1.2园区日最大承载量、瞬时最大承载量、人员密集场地场馆允许容纳人数应予明确规定,界定拥挤、拥堵点,并在运营活动中通过票务预订系统或其他数据信息等大数据收集分析手段,实施前期管控、过程中客流监测与疏导。
6.1.3应在售票平台、园区、场地场馆、排队区等位置,通过游客指南手册、游客须知告示牌,以及广播、视频、警示标志等形式,告知游玩禁忌与安全注意事项。对风险等级高的大型游乐设施或游玩项目,服务人员还应在项目开始前,提醒游客确认其是否达到乘坐条件并充分了解安全注意事项。6.1.4应结合游乐园运营特点,任命或指定各级安全值班人员,明确安全值班人员任职要求、值班职责与权限、值班时段、值班交接,以及发现问题或发生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等。对于国家法定节假日、大型活动或特色运营活动,还应明确游乐园相关负责人担任主值人员,明确A、B角。安全值班人员应熟悉其职责,并经考核胜任所承担的安全值班工作6.1.5游乐园应对运营活动所涉及的重要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场地环境等,设置监控、安全标志、疏导指引和安全防护等相关措施(或设施),开展针对性检查巡查,并制定与之对应的客流疏导与应急预案。
GB/T42101—2022
6.1.6对于高峰客流时段(尤其是封闭式夜间活动)和区域瞬间最大客流安全管控与疏散,应做好下列工作:
对于高峰客流时段游客较长时间停留并活动的场地,合理分片、划定人员活动网格、规定网格内最多人数;
b)充分考虑游客进出场瞬间客流叠加所产生的风险,均匀分布演出活动、热点设施、临时演艺、明星表演、花车巡游等热点,避免多个热点布置在同一区域;c
保持高峰客流时段客流等量、等速、单向流动,避免人流对冲;根据客流情况调整游客活动路线,采取控制关口、排队区、缓冲区,临时改变道路或关闭可能产d)
生拥堵踩踏事故的桥梁、狭窄路段、热点场馆与设施、台阶通道、售货亭与餐饮点等措施;e)
进行高峰客流时段动态客流密度监测、预警,对于超过最大客流量的景点、场馆、设备设施采取管控措施,进行现场人员限流、分流与截流;f)
密切关注游客行为,防范出现盲目聚集、滞留、逆行对冲等现象,有效开展现场秩序维护和游客疏导,及时通报游客聚集、滞留情况;在高峰客流区域设置视频监控设备,设置安全防护装置,设置立体化、多媒体(语音、视频、动g)
画)与全天候的客流引导、提示、安全警示与疏散标志;现场人员保障要求,现场秩序维护及管理措施;h)
i)按照LB/T068制定并定期演练红色、橙色和黄色级别高峰客流时段的应急疏散预案。6.1.7季节性开放或因不可抗力因素临时开闭园的游乐园,应制定开闭园管理要求,管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开闭园安全检香事项及要求、人员培训要求、闭园期间园区管理要求、闭园后开园许可等,6.1.8举办大型活动应满足下列要求:a)
达到规定人数的,按规定进行申报,获得相关部门批准:按GB/T33170.1开展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活动方案;b)
大型活动各类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符合GB/T33170.1的规定,并进行应急演练;不具备c)
应急救援能力的,与具备应急救援能力的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作协议:大型活动如由其他单位承办,作为场地提供方的游乐园与活动承办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安d)
全管理边界,确定安全管理主责方与双方安全管理负责人,监督大型活动承办单位落实其安全责任,完善安全措施,切实承担起场地提供单位的安全责任;对于需经相关单位或部门批准使用的设备设施,履行相关手续,并在安装结束后经检查验收e)
合格;
大型活动中使用彩色粉末的,符合GA/T1291的相关规定;f)
g)高峰客流管控与应急的相关要求。注:预计人数低于1000人时,不需进行申报,但要遵照执行其安全规定6.1.9对于下列情况,应对运营活动场地环境、建(构)筑物包括临时建(构)筑物、设备设施等开展全面检查及相关安全技术检验检测,对作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能培训,确认满足安全运营条件后方可重新复业运营:
发生游客死亡责任事故;
季节性停运;
受自然灾害影响,并造成损失或事故隐患;c)
淡季停运或在特定时间开放的项目(如鬼屋);其他原因造成游乐园整体或部分项目停止运行半年以上的;e)
游乐园整体或部分项目出售、出租,变更安全管控模式、管理团队重组的。6.1.10
设置动物观赏与科普项目的游乐园,还应满足CJJ/T263的相关规定。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