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2104-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2104-2022
中文名称:游乐园安全 安全管理体系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Amusement park safety—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10-12
实施日期:2022-10-12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8979953
相关标签:
安全
管理体系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文娱活动设备>>97.200.40游戏场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文教、体育、娱乐用品>>Y57玩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48页
标准价格:76.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沈功田、林伟明、张勇、梁朝虎、张丹、蒋敏灵、刘然、郑志彬、甘兵鹏、陈皓、张学礼、廖启珍、邬达明、蔡岭、郭健麟、韩绍华、蒲振鹏、赵强、陈永振、郭俊杰、王和亮、田博、张闯、向洪飞、吴海明、钟怀霆、贺水勇、覃权怀、刘斌、黄晶、蔡志凯、王勇、黄鹤、谭栋材、张鹏飞
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洋王国、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分公司、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长隆夜间动物世界分公司(长隆欢乐世界)等
归口单位: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0)
提出单位: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0)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游乐园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安全管理体系文件、领导作用和从业人员参与、策划、支持、通用安全管理要素、专项安全管理要素、运行和绩效评价、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游乐园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评价和持续改进。景区参照执行。
标准内容
ICS97.200.40
CCSY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104—2022
游乐园安全
安全管理体系
Amusementparksafety-Safetymanagementsystem2022-10-1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2-10-12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一般要求
安全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文件
记录表
文件控制
安全档案管理
领导作用和从业人员参与
领导作用和承诺
安全方针
组织机构与职责
从业人员的协商和参与
7策划
7.1应对安全风险措施的策划
安全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8支持
安全投入
安全文化与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信息化
通用安全管理要素·
一般要求
依法依规管理
安全风险识别与管控
应急管理
安全事故管理
安全检查
专项安全管理要素
-般要求
GB/T42104—2022
GB/T42104—2022
运营安全
设备设施安全
建(构)筑物安全
场地环境安全
消防安全
电气安全
燃气安全
危险物品安全
安全设施与安全装置·
安全标志
作业安全·
食品安全
自然灾害防御
职业健康
相关方管理:
演出安全
涉水安全·
动物安全
园区内交通安全
其他安全
11运行和绩效评价
安全管理体系试运行与运行
监测、分析和绩效评价…
安全管理体系评审
一般要求
不符合控制
纠正措施控制
预防措施控制
持续改进
附录A(资料性)
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建议清单
GB/T42104—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0)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洋主国、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分公司、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长隆夜间动物世界分公司(长隆欢乐世界)、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长隆开心水上乐园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功田、林伟明、张勇、梁朝虎、张丹、蒋敏灵、刘然、郑志彬、甘兵鹏、陈皓、张学礼、廖启珍、邬达明、蔡岭、郭健麟、韩绍华、蒲振鹏、赵强、陈永振、郭俊杰、王和亮、田博、张闯、向洪飞、吴海明、钟怀霆、贺水勇、覃权怀、刘斌、黄晶、蔡志凯、王勇、黄鹤、谭栋材、张鹏飞。1范围
游乐园安全安全管理体系
GB/T42104—2022
本文件规定了游乐园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安全管理体系文件、领导作用和从业人员参与、策划、支持、通用安全管理要素、专项安全管理要素、运行和绩效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游乐园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评价和持续改进。景区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100
游乐园安全应急管理
GB/T42101—2022游乐园安全基本要求GB/T42102游乐园安全现场安全检查GB/T42103—2022游乐园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GB/T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3术语和定义
GB/T45001、GB/T42101—2022、GB/T42103—202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总体要求
4.1游乐园应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与游乐园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体系。4.2游乐园安全管理应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安全(含职业健康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游乐园运营活动涉及的全部安全领域。4.3游乐园安全管理体系应覆盖游乐园全地域、全时段、全范围、全过程、全部管理对象,并抓住安全主要矛盾,突出重要场地环境、重要建(构)筑物、重要设备设施、重要从业人员、重要业务活动、重要作业及重大安全风险等安全管理重点。注:重大安全风险指GB/T42103一2022规定的1级安全风险与2级安全风险。4.4游乐园应建立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及与其对应的安全责任体系。4.5游乐园应建立包括基本安全管理要素(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安全方针与安全目标、组织机构与职责、安全投入、安全文化与安全教育培训、沟通、安全信息化、运行和绩效评价、改进)、通用安全管理要素(第9章)和所涉及的专项安全管理要素(第10章在内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游乐园安全管理体系应满足以下要求:4.6
游乐园内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场地环境等满足保障游客、从业人员、相关方人员生命安全a)
的条件;
确保将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游乐园运营过程之中;1
GB/T42104—2022
c)确保获得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游乐园安全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资源;d)通过检查、绩效评价、体系评审等方式对游乐园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充分性、有效性和实施情况进行确认;
e)确保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目标。4.7游乐园安全管理体系应遵循“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改进(PDCA)”和基于风险管理的原则,按照以下流程开展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评审工作:确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目标,配备相应的人力、物力资源,必要时宜成立安全管理体系建设a)
小组;
通过识别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相关方需求调查等,确定需满足的安全b)
要求;
结合游乐园运营特点、内外部安全管理需求确定涉及的安全管理要素,并根据本文件要求制定c)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体系文件的层级结构宜参照GB/T19023的相关规定,涉及的安全管理要素的具体要求应符合本文件和GB/T42101—2022的相关规定;d)完成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建设后,应对体系文件进行试运行,对试运行中的不符合项进行完善;试运行后应通过安全管理体系评审对体系的符合性、充分性、有效性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价;e)
对安全管理体系评审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绩效。5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5.1一般要求
5.1.1游乐园应建立全面、完整、系统、符合本文件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体系文件包括安全管理手册(一级文件)、程序文件(二级文件)和作业指导文件(三级文件)三个层级。落实二级、三级文件具体要求的记录表作为文件的附录同步制定注:作业指导文件包括三级管理文件和指导具体作业的规程、规则和操作手册等5.1.2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对法律法规、标准等要求进行落实,并满足游乐园实际安全管理需求和具体情况;并与游乐园技术质量管理、运营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体系文件或制度文件协调一致,共性要求应相同互通
5.1.3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统一组织编制、审核、批准,并确保受控。各级文件应由游乐园主要负责人或其授权人签署批准予以发布。不应授权下级组织分级分类批准相关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以免造成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覆盖不完整、不协调、上下不一致,尤其应避免下级组织在编制各类记录表时不受控,简化、弱化,甚至空化二级、三级文件的具体安全管理要求5.1.4安全管理体系二级、三级文件应根据游乐园所开展的业务活动、经营规模及涉及的各项安全管理要素,参照附录A进行编制
5.1.5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有效运行,并应根据运行情况持续改进。5.2安全管理手册
安全管理手册为一级文件,对安全管理体系提出纲领性要求,规范、引导安全管理体系二级、三级文件的制定。安全管理手册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总则:
安全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
游乐园概况;
业务流程;
对游客、从业人员与相关方人员的安全义务与承诺;2
安全方针;
安全目标;
安全管理机制及组织架构图:
安全职责分配表。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1)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总体描述;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控制。
安全资源与能力支持:
安全投入;
安全文化与安全教育培训;
沟通;
安全信息化
通用安全管理要素:
依法依规管理;
安全风险识别与管控;
应急管理;
安全事故管理;
安全检查。
专项安全管理要素:
运营安全;
设备设施安全;
建(构)筑物安全;
场地环境安全;
消防安全;
电气安全;
燃气安全;
危险物品安全;
安全设施与安全装置;
安全标志;
作业安全;
食品安全;
自然灾害防御;
职业健康;
相关方管理;
演出安全;
涉水安全;
动物安全;
园区内交通安全;
其他安全,
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绩效评价:1)
安全管理体系试运行;
监测、分析和绩效评价;
安全管理体系评审。
GB/T42104—2022
GB/T42104—2022
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
1)不符合控制;
2)纠正措施控制;
3)预防措施控制;
4)持续改进。
h)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清单
注:游乐园在编制安全管理手册时,需要结合业务活动对上述规定的手册内容进行选取或补充。对各安全管理要素的描述为该要素的主要管理要求、流程、重要节点等的概述,5.3程序文件
5.3.1程序文件是对安全管理手册的纲领性要求进一步展开与细化,对需要开展的工作及流程进行清晰完整地规定,是编制三级文件的重要依据。5.3.2程序文件以采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的适用性条款为主,结合游乐园安全目标、管理思路、业务特点与经验等方面内容制定,使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的适用性要求在游乐园特定运营安全管理中得到细化、个性化及有效落地实施。5.3.3程序文件种类与数量应根据游乐园业务活动种类、规模而定,但原则上宜与安全管理要素相对应。对于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等对其他要素(如消防、燃气电气安全等)具有通用约束要求的专项安全管理要素,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分程序文件或将分类管理文件列人作业指导文件范畴。5.3.4程序文件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
相关组织(管理部门、配合部门)和人员职责及权限;b)
管理目标、范围;
管理要求与主要内容项目;
管理重点:
管理流程;
管理方式、方法与时限;
符合性判据;
例外情况管控;
对应相关文件和配套记录表格名称、编号;名称、版本、编制审核批准人、发布与实施日期。5.4作业指导文件
5.4.1作业指导文件是将程序文件中相对原则的规定变为现实可行的基层文件,其日的是彻实施程序文件的规定,细化落实政府规范性文件(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或相关方提供的技术性资料(产品说明书、使用操作与自检维护手册等)的相关要求,有效规范游乐园各类活动中涉及安全的每二个具体管理环节、技术质量环节或作业环节。每类涉及安全的活动、岗位、场地环境、建(构)筑物与设备设施等均应在对应的作业指导文件覆盖之下。作业指导文件应具备有效的指导作用,明确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与可见证性。5.4.2作业指导文件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适用范围、类别;
执行组织与人员、具体职责(对程序文件的具体细化与落实);具体管理或操作项目、内容(同程序文件主要内容对应的分项具体内容)与重点;c)
活动或作业实施的具体要求,如作业频率、作业内容及作业要求等;d)
具体措施、手段、方法与比例;控制流程/路径、环节与关键节点;f)
具体量化指标与符合性判据(可体现在文件所附的相关工作表格中);g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流程及措施;h)
对应相关文件和配套记录表格名称、编号;j)
名称、版本、编制审核批准人、发布与实施日期等。5.5记录表
GB/T42104—2022
5.5.1记录表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二级、三级文件要求的具体工具,也是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见证。记录表应将二级、三级文件中的要求、具体项目、重点、比例等完整准确地定性、定量表达出来,形成符合与否的判据,使之可实现、易操作、可计量(测量)、可见证、可追溯。5.5.2记录表内容的设置宜有利于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安全相关工作的精准化记载与大数据分析。5.6文件控制
5.6.1游乐园应建立并实施文件控制程序,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内部文件与外来文件类别划分及管理;a)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起草、审核、批准、颁布;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号、发放、使用、修订、回收等;d)
编制、使用、流转等相关部门管理职责;e)
文件保管、归档要求等。
5.6.2游乐园应每年对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充分性、有效性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价,结合发现的问题或下列情况对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进行补充和修订:a)
适用的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与强制性标准、目标或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游乐园归属、体制、规模、组织机构、业务规模与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化;运营项目和设备设施新建、扩建、改建、重大运营布局变更,需要调整体系文件时;风险识别评估结果证明需要对安全管理体系采取较天变更的安全管理措施时;当安全事故、典型安全案例或安全问题发生,证明原有规定不能覆盖或不适用时:当安全管理体系评审或安全管理活动发现安全管理体系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或要求时;f)
游乐园外部条件变化对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提出调整要求时;g)
国内外相关安全技术研发成果或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证明游乐园存在安全管理空白时5.7
安全档案管理
5.7.1游乐园应制定安全档案管理的体系文件,文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
安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分类;安全档案归档时间、审查与交接;b)
安全档案整理、保管、统计、销毁;c)
安全档案信息化管理;
安全档案调取权限、管理职责等。e)
5.7.2游乐园场地环境、建(构)筑物、设备设施、从业人员、相关方、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等方面的各类静态资料,以及涉及运营活动、重要场馆与重要设备设施运行、安全风险识别与管控、安全检查检测、安全隐惠排查治理、应急管理、安全事故管理、典型案例等方面所积累的动态资料,均应建立档案5.7.3游乐园涉及的基本安全管理要素、通用安全管理要素和专项安全管理要素均应在安全档案管理范围之内。
5.7.4安全档案可以采用多种媒体形式保管,确保安全相关档案资料保存的完整性、连续性、真实性、5
GB/T42104—2022
准确性、保密性和可利用性。
6领导作用和从业人员参与
6.1领导作用和承诺
游乐园主要负责人应通过以下方式体现其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a)对防止游客、相关方和从业人员活动/工作相关的伤害以及提供安全的活动/工作条件全面负责并承担责任;
确保安全方针和相关安全目标得以建立,并与战略方向相一致;c)
确保将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融人运营过程之中;d)
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支持;e)
就有效的安全管理和符合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确保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效果;指导并支持从业人员为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g)
确保并促进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i)
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体现在其职责范围内的领导作用;j)
建立、引导和促进支持安全管理体系预期效果的文化;k)
确保建立和实施从业人员的协商和参与的过程;15
支持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和运行6.2安全方针
游乐园应制定与其运营特点相适应,且与游乐园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的安全方针:并以正式文件形式由游乐园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6.2.2游乐园安全方针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
为制定安全目标提供框架;
为防止人员伤害提供安全条件的承诺(适合于游乐园经营规模、运营特点及安全风险特性):c
依法依规管理的承诺;
消除或降低安全风险的承诺;
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的承诺;e
从业人员及其代表(若有)的协商和参与的承诺。f)
组织机构与职责
6.3.1游乐园应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游乐园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管理全面负责,其他业务负责人、下级组织(部门、班组)负责人分工负责,各岗位人员对业务职责范围内安全负责;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管理监督职责。
6.3.2游乐园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安全负责人、消防安全责任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等专项安全负责人或管理人,明确其专业或专项安全管理职责。6.3.3游乐园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管理监督职责。对于规模较小、业务较少的游乐园,可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单独设安全管理机构。游乐园下级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兼职安全管理员,协助下级组织负责人落实安全管理职责。6.3.4游乐园各类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应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和安全管理需求。6.3.5各类安全负责人或管理人,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均应正式发文任命。6.3.6游乐园应建立以全员安全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全员安全责任,落实各级组织负6
GB/T42104—2022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责人的“一岗双责”要求,并形成与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对应一致、覆盖完整的安全职责文件,确保有组织有岗位,就有权责清晰的安全职责。注:“一岗双责”是指各级组织负责人承担的业务职责和对应的安全职责6.4从业人员的协商和参与
6.4.1游乐园在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建立、实施、绩效评价和改进中应建立、实施所有适用层次和职能的从业人员及其代表(若有)的协商和参与机制6.4.2游乐园应满足下列要求。
a)为协商和参与提供必要的机制、时间、培训和资源。注1:从业人员代表视为一种协商和参与机制b)
及时提供对明确的、易理解的和相关的安全管理体系信息的访问渠道。c)
确定和消除妨碍参与的障碍或壁垒,并尽可能减少那些难以消除的障碍或壁垒。注2:障碍和壁垒包括未回应从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语言或读写障碍,报复或威胁报复,以及不鼓励或惩罚从业人员参与的政策或惯例等。
与非管理类从业人员协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d)
确定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建立安全方针;
适用时,分配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4)
确定如何依法依规管理和满足其他要求;制定安全目标并为其实现进行策划:确定所需监测和评价的内容;
策划、制定、实施审核方案;
确保持续改进
允许非管理类从业人员参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e)
确定其协商和参与的机制;
参与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确定消除或降低安全风险的措施;确定能力要求、培训需求、培训和培训效果评价;4)
确定沟通的内容和方式;
确定控制措施及其有效的实施和应用;6)
调查安全事故和不符合并确定纠正措施。7)
注3:非管理类从业人员的协商和参与,旨在适用于执行工作活动的人员,但无意排除其他人员,如受游乐园内工作活动或其他因素影响的管理者注4:需认识到,若可行,向从业人员免费提供培训以及在工作时间内进行培训,能够消除从业人员参与的重大障碍。
7策划
应对安全风险措施的策划
7.1.1一般要求
7.1.1.1在策划安全管理体系时,为确保安全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防止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实现持续改进,游乐园应确定、识别需应对的安全风险。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