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378-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1378-2022
中文名称:塑料 液态食品包装用吹塑聚丙烯容器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Plastics—Blow-moulded polypropylene containers for packaging of liquid food stuff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03-09
实施日期:2022-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2629689
相关标签:
塑料
液态
食品包装
吹塑
聚丙烯
容器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货物的包装和调运>>55.140粗腰桶、桶、罐等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日用玻璃、陶瓷、搪瓷、塑料制品>>Y28日用塑料制品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43.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周迎鑫、孙辉、魏达、魏杰、刘赟桥、邓玉明、张树延
起草单位: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北京工商大学、深圳万达杰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永华晴天设计包装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凯力华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广东崇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97)
提出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液态食品包装用容量不大于2 L(包括2 L)的吹塑成型聚丙烯圆底容器的要求。本文件还规定了液态食品包装用吹塑聚丙烯容器的质量公差、尺寸公差、取样方法、试验要求和性能要求。注: 并非意指聚丙烯是唯一适合此应用的聚合物,因为包括高密度聚乙烯(PE?HD)、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在内的其他聚合物也同样适合。
标准内容
ICS55.140
CCSY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378—2022/ISO13106:2014塑料
液态食品包装用吹塑聚丙烯容器Plastics-Blow-mouldedpolypropylenecontainersforpackagingofliquidfoodstuffs
(ISO13106:2014,IDT)
2022-03-0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2-10-01实施
GB/T41378—2022/ISO13106:2014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13106:2014《塑料液态食品包装用吹塑聚丙烯容器》。与本文件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GB/T2035—2008塑料术语及其定义(ISO472:1999,IDT):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GB/T2918—一20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SO291:2008,MOD);GB/T2546.1一2006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ISO1873-1:1995,MOD);
一GB/T2546.2一2003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ISO1873-2:1997,MOD);
一GB/T30102—2013塑料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循环指南(ISO15270:2008,IDT)。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7)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北京工商大学、深圳万达杰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永华晴天设计包装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凯力华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广东崇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迎鑫、孙辉、魏达、魏杰、刘赞桥、邓玉明、张树延。I
1范围
GB/T413782022/ISO13106:2014
塑料液态食品包装用吹塑聚丙烯容器本文件规定了液态食品包装用容量不大于2L(包括2L)的吹塑成型聚内烯圆底容器的要求。本文件还规定了液态食品包装用吹塑聚丙烯容器的质量公差、尺寸公差、取样方法、试验要求和性能要求。注:并非意指聚丙烯是唯一适合此应用的聚合物,因为包括高密度聚乙烯(PE-HD)、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在内的其他聚合物也同样适合。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Plastics一StandardatmospheresforISO291塑料
conditioningandtesting)
ISO472塑料术语及其定义(Plastics一Vocabulary)ISO1873-1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1)(Plastics-Polypropylene(PP)mouldingandextrusionmaterialsPartl:Designationsystemandbasisforspecifications)
ISO1873-2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2》(Plastics-Polypropylene(PP)mouldingandextrusionmaterialsPart2:Preparationoftestspecimensandde-terminationofproperties)
ISO2859-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SamplingproceduresforinspectionbyattributesPartl:Samplingschemesindexedbyacceptancequalitylimit(AQL)forlot-by-lotinspection)ISO15270塑料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循环指南(Plastics一Guidelinesfortherecoveryandrecyclingofplasticswaste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注:有关本文件中的术语和定义,请参考ISO472。使用ISBM技术生产的容器,其颈高(H)为容器颈部最高点到支撑壁架底面的垂直距离。满装容量也可使用特定容积试验设备,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定,对于瓶子和散口容器,公称容量大约是满装容量的90%,3.1
挤出吹塑容器extrusionblow-mouldedcontainer通过施加气压将热软化热塑性塑料的挤出型坏紧贴模具内壁,吹塑而成的容器。1)ISO1873-1已于2015年作废,并于同年被ISO19069-1代替,2)ISO01873-2已于2016年作废,并于同年被ISO19069-2代替。GB/T413782022/ISO13106:2014
注射吹塑容器injectionblow-mouldedcontainer将注塑型坏趁热转移至吹模中,吹塑而成的容器。3.3
注射拉伸吹塑容器injectionstretchblow-mouldedcontainer由注射型坏或预加热成型,在吹塑成型之前拉伸形成双轴取向成型的容器。3.4
containerbody
容器主体
瓶身containerbody
容器的主要部分,通常包含侧面的最大部分。注:瓶身为瓶子的主体部分,不包括瓶颈。3.5
3shoulder
容器肩部
瓶肩shoulder
容器颈部与容器主体之间的倾斜区域。3.6
容器颈部
瓶颈neck
容器肩部横截面面积减小从而形成饰面的部分。3.7
容器口部
neckfinish
瓶口neckfinish
塑料容器的开口其形状可容纳特定的密封件。注:容器口部是指容器的螺纹、棱纹或平面部分,详见附录A,包括密封表面,以适应螺纹或压入式配合密封件、口耳和盖子,热封垫片或衬垫以及防拆封签。3.8
密封表面
sealsurface
与密封垫片或衬垫接触从而形成密封的容器口部边缘部分。3.9
密封件
closure
用于密封盛装物品的开口容器,并阻隔外部污染物质。3.10
整体高度
overallheight
空的成品容器在除密封件和配件以外其最高点的高度。3.11
diameter
空的成品容器在特定高度的外部直径,以两个垂直直径的平均值表示,或用同一特定高度的圆周长除以3.1416。
neckheight
包含容器颈部表面在内的平面最高点至成品容器肩部最近点的垂直距离。2
外颈直径
externalneckdiametet
GB/T413782022/ISO13106:2014
以避开分隔线的两个垂直直径平均值表示容器颈部外部的直径,不包括螺纹。3.14
内颈直径
internalneckdiameter
容器颈部呈平行、锥形或内螺纹状时,取其最小内部直径。3.15
螺纹直径
thread diameter
以避开分隔线的两个垂直直径平均值表示容器颈部螺纹的外部直径。3.16
度neckovality
颈部椭圆度
容器颈部直径最大值与最小值间的差值。3.17
填充高度
filllevel
达到定容量或公称容量所需的容器填充高度。3.18
headspace
顶部空间
容器的填充高度至密封表面的空间。3.19
满装容量
brimfulcapacity
将移除所有密封件的容器置于水平面,容器充满且刚好溢出时的液体体积。注:满装容量也称为“溢流容量”。3.20
量nominalcapacity
公称容量
预期盛装液态食品的体积。
状态调节和试验温度
conditioningatmosphereandtesttemperature在试验前,试样或样品的存放条件应符合ISO291要求,如供需双方另有协商,可在高温或低温等条件下进行试验。
注:ISO291中宜选用标准大气下(23±2)℃并且相对湿度(50±2)%。也可采用ISO291中其他的状态调节,需在报告中予以说明。
4原料
原材料应使用ISO1873-1和ISO1873-2中的等级标识系统描述。由于聚丙烯适用于吹塑容器,因此牌号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具体应用、预期包装的液态食品类型,采用填充方法、容器的填充容量、容器设计和转换流程。特定等级聚丙烯的选择应取决于其对预期应用的适用性以及相关方间的协议。容器容量
当容器填充达到公称容量时,液面高度应与填充高度相一致,但低于容器颈部底部。容器的购买方3
GB/T41378—2022/ISO13106:2014应根据填充温度和填充工艺,确定最小满装容量、填充高度和顶部空间。容器质量
容器质量应满足实际应用中的总体要求。容器质量不应包括密封件质量。容器质量偏差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表1容器质量偏差
容器质量m
m≤10bZxz.net
10对于自重不超过25g的容器,称量精度应为0.1g;对于25g以上和100g以下的容器,称量精度应为0.5g。
7尺寸公差
7.1通则
容器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用户规定,并且符合所需容量要求。尺寸公差适用于空的成品容器。填满的容器其尺寸可能会存在差异性。7.2壁厚
容器表面任意一点的最小壁厚应满足其预期用途和本文件的要求。壁厚应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定。通常最小壁厚为0.2mm。
7.3整体高度(OH)
容器整体高度最大公差应为±1.5%。高度应按附录D规定的方法测定。7.4直径(D)
容器直径的最大公差应为土1,5%。直径应按附录E规定的方法测定。7.5颈高(H)
颈高的最大公差应为±1.5%。颈高应按附录F规定的方法测定。7.6外颈直径(E)
外颈直径的最大公差应为±1.0%。外颈直径应按附录G规定的方法测定。应根据容器的填充和处理设备来确定颈高和外颈直径,并且应与容器、密封件制造商和买方协商一致。
7.7内颈直径(1)
内颈直径的最大公差应为±1.0%。内颈直径应按附录G规定的方法测定。4
7.8螺纹直径(T)
GB/T41378—2022/ISO13106:2014螺纹直径的最大公差应为±1.0%。长螺纹直径和短螺纹直径应按附录G规定的方法测定。7.9颈部椭圆度
颈部椭圆度的最大公差应为±1.0%。颈部椭圆度应按附录G规定的方法测定。8要求
8.1通则
以下为容器性能要求规范。实际应用中有不同要求或附加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8.2密封件泄漏试验
根据密封件供应商的规定,容器装满水,并用密封件或用热封特定容器口部的设备进行密封,垂直倒置30min,不应出现泄漏现象。为方便辨别,可将容器置于吸墨纸上。8.3抗跌落冲击试验
按附录H规定的测试方法测定,不应出现破裂或泄漏现象。对于温度低于O℃条件下储存或使用的容器,应在使用条件相当的温度下进行试验。8.4堆载试验
按附录I规定的测试方法测定,容器不应出现裂纹、永久变形、泄漏或堆叠不稳定性的现象。8.5泄漏试验
按附录」规定的测试方法测定,容器不应出现破裂或泄漏现象。8.6油墨附着力试验
按附录K规定的测试方法测定,印刷后的容器不应出现印刷油墨脱落或油漆脱落现象。8.7合规性试验
包装液态食品的容器应符合相关地区、国家和国际上对食品包装的要求。为保证预期用途容器的合规性,应按用户要求进行适当的试验。9标识
符合本文件的吹塑容器应标记、压印或在标签上注明以下内容:a)生产商的名称、识别标志或商标;b)本文件编号:
符合ISO15270的循环识别码或符号。c)
GB/T41378—2022/ISO13106:2014抽样和合格判定
10.1抽样
生产商应根据批次特有的标识,保留可追溯的生产记录。为确定容器是否符合本文件,应对每批样品进行试验。应按ISO2859-1和表2的规定进行抽样对于抗跌落冲击和堆载试验,应从批次中抽取试验方法(附录H和附录I)所需的样品,并对其进行相应试验。样品应通过该批次的抗跌落冲击试验和堆载试验。油墨附着力试验仅适用于印刷容器。当用于生产容器的原材料(如材料成分、配方和功能添加剂母料等)发生变化时,为保证其符合应用要求,应进行合规性试验。表2抽样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10001~35000
35001~150000
>150000
试验次数和符合性判定
试验次数和符合性判定应符合表3的要求。样本
3试验次数和符合性判定
满装容量
容器质量
密封件泄漏试验
泄漏试验
油墨附着力试验
抗跌落冲击试验
堆载试验
条款/编号
第5章
第6章/表1
试验次数
表2第二列
表2第二列
两组,每组四个样品
允许存在缺陷的样品数量
符合性判定
存在缺陷的容器数量不宜超过
表2第三列的规定
所有容器均符合7.2的要求
所有容器均符合8.3和8.4的
容器和容器颈部示意图见图A.1。符号说明:
OH一整体高度:
一直径;
一颈高:
一内颈直径:
一外颈直径;
一螺纹直径。
附录A
(规范性)
容器和容器颈部示例
GB/T41378—2022/SO13106:2014容器和容器颈部示意图
GB/T41378—2022/ISO13106:2014B.1仪器
附录B
(规范性)
满装容量的测定
厚度为2mm,且圆心处有孔的透明硬质塑料圆片。圆片大小应完全覆盖容器颈部的表面。用精度为0.1g的称量天平测定容器质量。B.2步骤
称量空容器和透明硬质塑料圆片的质量,精确到0.1g。用水填充容器至离边缘3mm处。在容器颈部表面放置量一个透明硬质塑料圆片,用滴管或移液管通过圆片上的小孔小心地倒水,直至水刚好接触到圆片的底部。称量填充满后的容器和透明硬质塑料圆片的质量,精确到0.1g。质量的差值记为水的质量,单位为克,结果应四舍五入到0.1g,或者可直接测量水的体积,精确至毫升。B.3结果
测定的水的质量[单位为克(g)]或水的体积,在数值上等于容器的满装容量[单位为毫升(mL)]。8
c.1仪器
附录C
(规范性)
容器壁厚的测定
GB/T41378—2022/ISO13106:2014适当的仪器,如干分尺、游标卡尺、非接触式仪器等,测量精度为0.02mm。步骤
沿水平方向将容器主体等分切成三部分,即顶部、中部和底部。对于每一部分,取4个相距90°且偏离分隔线的位置测定壁厚。取四个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报告中顶部、中部和底部的壁厚。C.2.1,千分尺法
用干分尺或配有圆形尖端的螺纹规测定壁厚。2游标卡尺法
用配有球形砧的卡尺测定壁厚。在测定过程中应小心避免容器的移动,从而影响读数C.2.3非接触式仪器法
根据制造商的要求测定壁厚。
C.3结果
顶部、中部和底部各取四个读数的平均值记为壁厚9
GB/T41378—2022/ISO13106:2014D.1仪器
附录D
(规范性)
容器整体高度的测定
微米高度测量仪或非接触式仪器,测量精度为0.10mm。D.2
将容器垂直放置于平坦表面,并用微米高度测量仪或非接触式仪器测量容器底部到容器最高点之间的距离,位置如下:
靠近但避开分隔线;
b)与a)的位置呈90°。
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记为高度。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