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8029.2-2022轮椅车 第2部分:电动轮椅车动态稳定性的测定
GB/T 18029.2-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8029.2-2022

中文名称:轮椅车 第2部分:电动轮椅车动态稳定性的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Wheelchairs—Part 2:Determination of dynamic stability of electrically powered wheelchair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10-12

实施日期:2023-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0288990

相关标签: 轮椅车 电动 动态 稳定性 测定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11.180.10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钟表、自行车、缝纫机>>Y14自行车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18029.2-2009

采标情况:ISO 7176-2:2017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32页

标准价格:54.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马凤领、刘俊玲

起草单位: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8)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测定电动轮椅车动态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最大速度不超过15 km/h、单人乘用的电动轮椅车,包括电动代步车。 本文件不适用于加装动力辅助推进装置的手动轮椅车。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11.180.10
CCsY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029.2-—2022/IS07176-2:2017代替GB/T18029.2—2009
轮椅车
第2部分:电动轮椅车
动态稳定性的测定
Wheelchairs--Part 2: Determination of dynamic stability ofelectricallypoweredwheelchairs(ISO 7176-2:2017,IDT)
2022-10-1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试验设备
试验用轮椅车初始设置
防倾装置
试验载荷
试验程序
后向动态稳定性试验
轮椅车准备
向前起动
水平面或上坡向前行驶中刹车
向后行驶中刹车
从静止起动向前行驶爬上台阶
以最大速度向前行驶爬上台阶
从静止起动向后行驶倒下台阶
前向动态稳定性试验
轮椅车准备
水平面或下坡向前行驶中刹车
下坡向前行驶至水平试验平面
9.5以最大速度向前行驶爬上台阶从静止起动向前行驶下台阶
侧向动态稳定性试验
轮椅车准备
从静止起动转向
GB/T18029.2—2022/ISO7176-2:2017血
GB/T18029.2—2022/ISO7176-2:2017以最大速度转圈
10.5以最大速度突然转向
10.6斜向向前行驶下台阶
11检验报告
试验结果公布
附录A(资料性)轮椅车遥控装置的设置附录B(资料性)
附录C(规范性)
附录D(资料性)
参考文献
真人试车乘坐者的使用………
稳定性评分制
检验报告结果推荐格式·
GB/T18029.2—2022/ISO7176-22017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GB/Z)18029《轮椅车》的第2部分。GB/T(GB/Z)1802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静态稳定性的测定;
第2部分:电动轮椅车动态稳定性的测定;第3部分:制动性能的测定;
第4部分:电动轮椅车和电动代步车理论能耗的测定;第5部分:尺寸、质量和操作空间的测定;第6部分:电动轮椅车最大速度、加速度和减速度的测定;第7部分:座位和车轮尺寸的测量;第8部分:静态强度、冲击强度及疲劳强度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第9部分:电动轮椅车气候试验方法;第10部分:电动轮椅车越障能力的测定;第11部分:测试用假人;
第13部分:测试表面摩擦系数的测定;第14部分:电动轮椅车和电动代步车动力和控制系统要求和测试方法;第15部分:信息发布、文件出具和标识的要求;第16部分:体位固定装置的阻燃性;-第19部分:可作机动车座位的轮式移动装置;第21部分:电动轮椅车、电动代步车和电池充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试方法;第22部分:调节程序;
第26部分:术语;
第28部分:爬楼梯器具的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文件代替GB/T18029.2一2009《轮椅车第2部分:电动轮椅车动态稳定性的测定》,与GB/T18029.2一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坡道要求(见5.2,2009年版的5.2);增加了远程遥控试验(见6.4.2)。本文件等同采用ISO7176-2:2017《轮椅车三第2部分:电动轮椅车动态稳定性的测定》。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与5.2注4内容重复的5.2最后一段。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8)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凤领、刘俊玲。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9年首次发布为GB/T18029.2—2009;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18029.2--2022/ISO7176-2:2017引言
依据文件使用者原则,GB/T(GB/Z)18029《轮椅车》规定了轮椅车使用者、生产商、检测机构等相关方关注的轮椅车的设计、性能、测试、基础设施、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要求。GB/T18029(GB/Z)拟由22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静态稳定性的测定;
-第2部分:电动轮椅车动态稳定性的测定;第3部分:制动性能的测定;
一第4部分:电动轮椅车和电动代步车理论能耗的测定;第5部分:尺寸、质量和操作空间的测定;第6部分:电动轮椅车最大速度、加速度和减速度的测定;第7部分:座位和车轮尺寸的测量;第8部分:静态强度、冲击强度及疲劳强度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第9部分:电动轮椅车气候试验方法;第10部分:电动轮椅车越障能力的测定;第11部分:测试用假人;
第13部分:测试表面摩擦系数的测定;-第14部分:电动轮椅车和电动代步车动力和控制系统要求和测试方法;第15部分:信息发布、文件出具和标识的要求第16部分:体位固定装置的阻燃性;第19部分:可作机动车座位的轮式移动装置;第21部分:电动轮椅车、电动代步车和电池充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试方法;一第22部分:调节程序;
一第25部分:电动轮椅车的电池和充电器;一第26部分:术语;
—第28部分:肥楼梯器具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第30部分:改变乘坐者姿势的轮椅车测试方法和要求。其中,第26部分是术语;第11部分、第13部分规定的是轮椅车测试的基础设施要求;第22部分规定的是测试准备要求;第15部分规定的是信息发布要求;第1部分、第3部分、第5部分、第7部分、第8部分、第10部分、第16部分规定的是所有轮椅车(包括手动、电动)的通用要求和测试方法;第2部分、第4部分、第6部分、第9部分、第14部分、第21部分、第25部分规定的是仅涉及电动轮椅车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第19部分、第28部分、第30部分规定的是特殊功能性轮椅车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开具处方和调节,了解轮椅车的动态稳定性特征是很重要的。轮椅车使用者和处方者宜了解动态稳定性的安全影响,特别是调节配置范围大的座椅系统时,宜考虑轮椅车的使用环境和在该环境下可能的危险因素,以及应对危险因素的轮椅车配置。本文件规定了在各种运行工况下不同配置轮椅车的动态稳定性试验。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有效性通过本文件所列出的程序评估。
轮椅车不稳定性是造成伤害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所有参与轮椅车供应的各方均有必要了解导致不稳定的因素,相关方可以是轮椅车设计师和生产商、开处方者、治疗师、建筑设计师、公共设施供应商和检验机构。
GB/T18029.2-—2022/IS07176-2:2017本文件的目的是描述在各种已证实的稳定性极限挑战下轮椅车能够一致表现动态稳定性的试验方法,试验能够体现调节和配置的效果。本文件将有助于相关方定义轮椅车使用环境和用途。尽管本文件没有规定要求,但其可作为规定轮椅车稳定性的其他文件的基本参考文件。V
1范围
GB/T18029.2--2022/ISO7176-2:2017轮椅车第2部分:电动轮椅车
动态稳定性的测定
本文件规定了测定电动轮椅车动态稳定性的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最大速度不超过15km/h、单人乘用的电动轮椅车,包括电动代步车。本文件不适用于加装动力辅助推进装置的手动轮椅车。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7176-11轮椅车第11部分:测试用假人(Wheelchairs—Part11:Testdummies)注:GB/Z18029.11—2021轮椅车第11部分:测试用假人(ISO7176-11:2012,IDT)ISO7176-13轮椅车第13部分:测试表面摩擦系数的测定(Wheelchairs一Part13:Determination of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of test surfaces)注:GB/T18029.13—2008轮椅车第13部分:测试表面摩擦系数的测定(ISO7176-13:1989,IDT)ISO7176-15轮椅车第15部分:信息发布、文件出具和标识的要求(Wheelchairs一Part15:Requirements forinformation disclosure,documentationandlabelling)注:GB/T18029.15一2008轮椅车第15部分:信息发布、文件出具和标识的要求(ISO7176-15:1996,IDT)ISO7176-22轮椅车第22部分:调节程序(Wheelchairs—Part22:Set-upprocedures)注:GB/T18029.22—2009轮椅车第22部分:调节程序(ISO7176-22;2000,IDT)ISO7176-26轮椅车第26部分:术语(Wheelchairs—Part26:Vocabulary)注:GB/T18029.26—2014轮椅车第26部分:术语(ISO7176-26:2007,IDT)3术语和定义
ISO7176-2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轮抬高wheellift
不稳定条件下,轮子与试验表面脱离。注1:不包括因表面不平或过渡造成的瞬间脱离。注2:也不包括过渡到使用方向旋转轮脱离的情况。4原理
模拟正常使用情况下,对轮椅车进行一系列行车试验,观察轮椅车在设定的各种不稳定条件下发生1
GB/T18029.2—2022/ISO7176-2:2017的运动情况。在这些试验过程中,未考虑配件。试验设备
5.1硬质、平坦、水平的试验平面,摩擦系数按ISO7176-13中规定的方法测量应大于0.6,试验平面的平面度公差应为20mm,并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横向和纵向坡度变化小于0.5°。在试验平面上轮椅车应能达到最大速度注:试验平面通常约为10mX3m,但是,如果测试较大或较快的轮椅车,则可能需要较大的试验平面。5.2硬质、平坦、倾斜的区域,有上行区和下行区,在该区域内轮椅车应能达到最大速度,并在规定的倾斜度范围内能停住。
坡道试验区域倾斜度公差应为土1°。坡道试验区域的平面度公差应为50mm。试验坡道的摩擦系数应满足ISO7176-13的要求,试验区域应经半径小于25mm的过渡区从水平试验平面直接延伸。横向表面应无疏松的材料和高度超过5mm的台阶。注1:坡道可以是角度可变的或由所需角度的独立斜坡组合而成。注2:试验区域的两端上行区和下行区可不必满足上述标准。注3:图1给出了试验区域和过渡区的建议配置示意图。注4:坡道通常约为10m×3m,但是,如果测试较大或较快的轮椅车,则需要较大的试验坡道。2
标引序号说明:
1—试验区域;
2——上行/下行区域;
3——设定的坡度;
4——下行路径;
5——上行路径;
6——过渡,
7——过渡区;
8——试验区域的长度;
9——试验区域宽度,足够轮椅车完成第10章的试验。图1试验区域的一般配置示意图
5.3硬质垂直台阶,参数如下。
a)与水平试验平面相接,之后紧跟着另一个水平试验平面。轮椅车可从一个水平试验平面经台2
阶行驶至另一水平试验平面。
GB/T18029.2—2022/ISO7176-2:2017b)台阶高度为15mm、25mm、50mm,如果生产商声明还可以更高,应为25mm的倍数。c)台阶顶端边缘过渡圆弧半径为6mm士1mm。d)整个台阶高度的公差为士2mm。注1:可以是一个高度可调的台阶,也可以是多个固定高度的单独台阶。注2:对于更高的平面,通常面积约为1mX5m就足够大。5.4试验用假人,符合ISO7176-11的要求。5.5远程控制装置,由试验人员操作,用于控制轮椅车速度并在预设半径范围内轮椅车作90°转向。示例1:对于操纵杆控制的轮椅车,可使用比例伺服器遥控装置控制操纵杆的前/后和侧向运动(见附录A)。示例2:对于柄控制的轮椅车,使用遥控比例伺服器控制轮椅车的速度和弹簧负载遥控松开能柄,当松开能柄时,弹簧的力量会将舵柄转向控制在一个预定的半径(见附录A)。10.6中的试验需要可变的转弯半径,因此转向系绳可用致动器替代。或者,也可使用能限定能柄在预定转弯角度上的装置。6试验用轮椅车初始设置
6.1概述
根据ISO7176-22的要求准备试验用轮椅车,按2级设置,并按6.2修改。6.2防倾装置
如果送样者提供了防倾装置且使用说明书中提及要用到,则应在安装防倾装置的情况下对轮椅车进行试验。如果防倾装置是可调的,则设置在最低效的位置。如果防倾装置能调节至轮椅车倾翻时不接触地面,则此位置为最低效的位置。如果送样者未提供防倾装置或者使用说明书中未提及要用到,则应在不安装防倾装置的情况下对轮椅车进行试验。
6.3电池
轮椅车应配有生产商规定的电池。含有游离电解质的电池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发生泄漏,可能会有危险,可用容量最相近的阀控式电池、吸收性玻璃垫电池或胶体电池替代,如果必要,可用配重来达到等效的质量分布。
6.4试验载荷
6.4.1总则
按照6.4.2或6.4.3的要求选择并配置试验载荷。6.4.2试验用假人
应按如下要求选择、安装试验用假人:a)按照ISO7176-22选取、定位并固定适当的试验用假人;b)如果选择用遥控,则设置轮椅车遥控装置,见附录A。6.4.3
3真人试车乘坐者
对于一些试验,可能需要使用一个真人作为乘坐者。在这种情况下,根据ISO7176-22的规定选择3
GB/T18029.2—2022/ISO7176-2:2017合适的真人作为试车乘坐者,安全建议见附录B。7试验程序
按照第8章、第9章和第10章的要求进行试验,按照附录C规定的评分制量化记录轮椅车的动态响应。
如果可行,使用6.4.2中规定的试验用假人进行试验。如果不能使用试验用假人,则使用6.4.3中规定的真人试车乘坐者。
为安全起见,每项试验开始时均应在低速下进行,然后逐渐加速重复试验,直至达到最大速度或者分值为0。
试验可按任意顺序进行。
如果在一定坡度或台阶高度,稳定性分值为1或0,则停止试验,并将更高坡度和台阶高度的试验分值记录为0。
注1:继续试验对试验人员有危险,也会损坏轮椅车。注2:慢动作和暂停方式回放轮椅车运动的录像,有助于观察和评定轮椅车动态响应。8后向动态稳定性试验
8.1概述
在使用说明书中生产商指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所有使用者和经销商可调节的部件进行调节,使轮椅车配置为最不稳定状态。可能需要几个配置的叠加才能达到最不稳定的配置。表1给出了设置轮椅车的最不稳定配置的指导。有些轮椅车具有能限制速度的驱动配置。有必要探索各种可能的配置,包括限制速度的配置。在8.3、8.4、8.5、8.6、8.7和8.8的试验中,最不稳定的配置可能不同。每个试验均应确定最不稳定的配置。最不稳定的配置是每个试验中分值最低的配置。8.2轮椅车准备
按照第6章的要求和如下要求准备轮椅车:在使用说明书中生产商指定的限制条件下,将所有可调部件调节至轮椅车向后方向最不稳定配置。这些可调部件的设置包括但不限于后轮位置、脚轮与车架连接件、车座位置、靠背位置、车座与靠背间角度、腿与车座间角度、车座的高度及速度。表1中列出了后向最不稳定设置的典型调节。如果任何调节导致了不可接受的设置,如脚轮与轮椅车的其他部分接触,则增加或减少调节,以确保轮椅车功能正常。试验中尽可能将脚轮的摆振减少至最小,方法可有多种,包括调节脚轮后倾角和脚轮切角。表1后向最不稳定的典型设置
轮椅车可调件
后轮位置,前后
脚轮与车架连接件,前后
车座位置,前后
车座位置,垂直
最不稳定位
车座靠背位置,后仰www.bzxz.net
车座位置,倾斜
靠背位置,前后
腿与车座间角度
速度设定
8.3向前起动
GB/T18029.2—2022/ISO7176-2:2017表1后向最不稳定的典型设置(续)轮椅车可调件
轮椅车向前起动的后向动态稳定性试验应按如下步骤进行。a)将轮椅车置于水平试验平面上。b)从静止状态开始,操作控制装置,在前进方向施加最大加速度。观察轮椅车动态响应,按照附录C评分。c)
最不稳定位
d)在36°和10°的坡道上,或在生产商指定的或试验所需的其他角度的坡道上,面向坡道起动,重复b)和c)。如果生产商推荐有特殊的上坡技术,则使用推荐的技术测试轮椅车。如果生产商指定了最大坡度,则对所有坡度均应进行试验,直至达到指定的最大坡度,否则试验方法不变。
注:本试验是测定轮椅车在水平面上和上坡起动的稳定性。8.4水平面或上坡向前行驶中刹车轮椅车水平面或上坡向前行驶中刹车的后向动态稳定性试验应按如下步骤进行。a)在水平试验平面上以最大的速度向前行驶轮椅车。b)松开控制装置减速。
观察轮椅车动态响应,按照附录C评分。d)关闭轮椅车电源减速,重复a)~c)e)
快速发出相反方向全速指令减速,保持控制装置在最大减速度,直至轮子反向转动,重复a)~c)。
记录从a)~e)3种方法的最低分和产生该结果的对应方法。f)
g)在3°、6°和10°的坡道上,或在生产商指定的其他角度的坡道上,面向坡道向前行驶上坡,重复a)~f)。如果生产商推荐有特殊的坡上行驶技术,可以使用推荐的技术测试轮椅车。如果生产商指定了最大坡度,则对所有坡度均要进行试验,直至达到指定的最大坡度,否则试验方法不变。
注:本试验是测定轮椅车停在水平面向后滚动做反向运动的稳定性。本试验也测定轮椅车上坡刹车时,在完全停下来之前向后滚动或晃动的稳定性。8.5向后行驶中刹车
轮椅车向后行驶中刹车的后向动态稳定性试验应按如下步骤进行。a)在水平试验平面上以最大的反向速度行驶轮椅车。b)松开控制装置减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