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1893-2022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管理基本要求
GB/T 41893-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1893-2022

中文名称: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管理基本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General requirement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for hull parts manufacturing digital workshop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10-12

实施日期:2022-10-12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7472577

相关标签: 船体 零部件 制造 数字化 车间 物流 管理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造船和海上建筑物>>船舶和海上建筑物综合>>47.020.01造船和海上建筑通用标准

中标分类号:船舶>>船舶综合>>U07电子计算机应用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8页

标准价格:4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宋艳媛、王建勋、林洪山、吉中良、付殿福、程阳、张海甬、孙楠、陈宝峰、李伟、刘勇涛、张翼、顾洪彬、杜巧玲、姬永波、程泽军、陈小雨、孙晓军、方毅斌、陈文娟、张晖、邵卫东

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

提出单位: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管理对象、物流管理系统及其信息流以及物流作业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47.020.01
CCSU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893—2022
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管理基本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for hull parts manufacturingdigital workshop
2022-10-1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免费标准bzxz.net
2022-10-12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物流管理对象
5.1分类
原材料
零部件(组件)及托盘
工位(场地)
物流设备及工装设施
物流作业
物流作业阶段
物流作业流程图
第一阶段物流作业
第二阶段物流作业
第三阶段物流作业
第四阶段物流作业
第五阶段物流作业
第六阶段物流作业
物流管理系统
物流计划管理
路径规划仿真管理
工位(场地)管理
零部件及托盘管理
物流设备及工装设施管理
缓冲堆场管理
数据分析管理
物流管理系统信息流
网络与终端
信息采集
物流管理系统与外部系统信息交互8.3
附录A(资料性)
编码示例
GB/T41893—2022
GB/T41893—2022
原材料编码
....................................................船体零部件(组件)编码
托盘编码
工位(场地)编码
....................................物流设备及工装设施编码
..................
.............................16
........
GB/T41893—2022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艳媛、王建勋、林洪山、吉中良、付殿福、程阳、张海甬、孙楠、陈宝峰、李伟刘勇涛、张翼、顾洪彬、杜巧玲、姬永波、程泽军、陈小雨、孙晓军、方毅斌、陈文娟、张晖、邵卫东、1范围
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管理基本要求
GB/T41893—2022
本文件规定了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管理对象、物流管理系统及其信息流以及物流作业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991.1—2008信息技术数据库语言SQL第1部分:框架(ISO/IEC9075-1:2003,IDT)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船体零部件制造
hullpartsmanufacturing
船舶分段建造过程中,按工艺要求,从钢材预处理、下料、加工、小组立、中组立至形成分段前的工艺阶段,将钢材加工、组合成零件、部件(中、小组件)等中间产品的过程。3.2
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hullpartsmanufacturingdigitalworkshop以船体零部件制造所要求的工艺和设备为基础,以信息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等为手段,用数据连接车间不同单元,对生产运行过程进行规划、管理、诊断和优化的车间。3.3
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logisticsofhullpartsmanufacturingdigitalworkshop在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内,通过运载工具,实现原材料、托盘、中间产品在前后不同工艺阶段之间的流转活动。
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ofhullpartsmanufacturingdigitalworkshop
运用分线分道成组加工技术,采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物流管理系统,调度物流相关资源,驱动物流设备,控制物流状态,对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进行的管理3.5
缓冲堆场stagingarea
对物料(原材料和船体零部件)设置的临时中转场地。注:缓冲堆场是物流管理与准时生产存在差距时的产物1
GB/T41893—2022
托盘pallet
船体零部件按成组技术及制造物料清单(MBOM)划分形成的中间产品集合,是成组运输的最小管理单元。
注:包括实托盘和虚托盘(非物理承载中间产品的托盘)。3.7
palletrack
托盘料架
承载托盘的工装。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MES: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PDA:个人数字助手,又称掌上电脑(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LifecycleManagement)RFID: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5物流管理对象
5.1分类
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管理对象分类如下:人员,包括物流管理涉及的管理人员、理料人员、运输配送人员等;a)
原材料,包括板材、型材及余料:零件及托盘;
部件(组件)及托盘;
工位(场地),包括预处理前/后理料场、物流通道、缓冲堆场、物料存放(或生产)工位或区域等;物流设备及工装设施,包括行车、平板车、叉车、辊道、托盘料架等。5.2人员
5.2.1一般要求
涉及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的工作人员应按相关岗位所处的物流环节进行相应培训,熟悉物流管理系统应用及相关标准规定。5.2.2管理人员
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管理人员要求如下:a)应全面了解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业务流程及相关要求;b)
应组织编制与更新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涉及的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c
应监督物流管理系统运行;
应协调、跟踪物流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应负责计划管理、设备管理、托盘管理、运输管理等5.2.3理料人员
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理料人员要求如下:应掌握数字化车间物流软硬件等相关设备的功能及操作要求:a)
应熟悉船体零部件编码和标识要求;应按第8章要求进行作业;
应及时反馈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作业信息。5.2.4运输配送人员
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运输配送人员要求如下:a)
应掌握数字化车间物流软硬件等相关设备的功能及操作要求;b)
应熟练掌握工艺阶段、场地及设备等代码及相关位置;应掌握吊运等安全知识和技能;c
应按第8章要求进行作业;
应及时反馈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作业信息。3原材料
5.3.1标识
GB/T41893—2022
原材料应进行标识。标识信息应包含船级社/材质代码、炉批号、厚度、宽度、长度、船号、分段代码、程序号等信息,示例见附录A中的A.1。5.3.1.2
编码标识形式应为二维码或条形码、RFID标识位置应选择便于扫描、识读且不易导致符号变形、污损之处。5.3.1.3
5.3.2识别定位
原材料识别信息应符合第7章的要求,通过射频识别(RFID)或扫描二维码、条形码等方式确定位置。
零部件(组件)及托盘
5.4.1标识
船体零部件(组件)应进行标识,标识信息应包含分段代码、组立代码、零件代码等相关信息,示例见A.2。
5.4.1.2托盘应进行标识,标识信息应包含分段代码、流向代码、零件特性代码、加工代码、虚/实托盘代码等相关信息,示例见A.3。
5.4.1.3编码标识形式应为二维码、条形码或电子标签等,二维码、条形码、电子标签上应打印文字作为辅助形式。
5.4.1.4编码标识应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等手段进行标注,标识位置符合5.3.1.3的规定。5.4.2识别定位
零部件(组件)及托盘识别信息应符合第7章的要求,通过RFID或扫描二维码、条形码等方式确定位置。
GB/T41893—2022
5.5工位(场地)
5.5.1标识
5.5.1.1工位(场地)编码应进行标识,标识信息应包含区域代码、加工代码和顺序号等相关信息,示例见A.4。
2编码标识形式应为二维码、条形码或电子标签等5.5.1.3
编码标识应符合5.4.1.4的规定
5.5.2识别定位
船体零部件物流涉及的工位识别信息应符合第7章的要求,通过GPS网络进行工位定位,亦可直接在终端上进行确定。
5.5.3物流通道
物流通道应保持畅通,确保物流设备及工装设施按计划通行。5.5.4缓冲堆场
缓冲堆场应满足前后不同工艺阶段物流中转平衡的需要。5.5.5联网
工位(场地)应根据物流需求,配备有线及无线网络设备,覆盖安全可靠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以满足物流相关固定或移动生产要素的联网需求。相关网络技术包括但不限于.4G、5G、Wi-Fi、PON、工业以太网等。
5.6物流设备及工装设施
5.6.1标识
5.6.1.1物流设备及工装设施编码应包含类别代码、顺序号等相关信息,示例见A.5。5.6.1.2编码标识形式可为手写码、二维码、条形码或电子标签等。5.6.1.3编码标识采用手工、自动或半自动等手段进行标注,标识位置应符合5.4.1.3的规定5.6.2识别定位
物流设备及工装设施识别信息应符合第7章的要求,通过RFID或扫描二维码、条形码等方式确定位置,亦可直接在终端上进行确定。5.6.3联网
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涉及的行车、平板车、叉车、辊道、托盘料架等物流设备及工装设施。物流设备及工装设施应按需求合理配置位置、速度、角度等变送器,变送器需具备网络模块,网络模块能够与工位(场地)网络设施匹配连接,通过工位(场地)网络传输物流相关数据6物流作业
物流作业阶段
按船体零部件制造工艺阶段的不同,将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作业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4
第一阶段物流作业包括钢材堆场与钢材预处理工艺阶段之间的物流作业;第二阶段物流作业包括钢材预处理与下料工艺阶段之间的物流作业:GB/T41893—2022
第三阶段物流作业包括下料与加工/小组立/中组立/大组立等工艺阶段之间的物流作业;第四阶段物流作业包括加工与小组立/中组立/大组立等工艺阶段之间的物流作业:第五阶段物流作业包括小组立与中组立/大组立等工艺阶段之间的物流作业;第六阶段物流作业包括中组立与大组立工艺阶段之间的物流作业。物流作业流程图
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作业流程示意图见图1。外板下料
(标识)
板材预处理
钢材堆场
(标识)
型材预处理
(标识)
钢材预处理:
第一阶段物流
标引序号说明:
?.?③\和③~
④.@“和”
内构件下料
(标识)
板条下料
(标识)
型材下料
(标识)
第二阶段物流
外板加工
头内构件加工
板条加工
型材加工
第三阶段物流
第一阶段物流;
第二阶段物流;
均为第三阶段物流:
均为第四阶段物流;
均为第五阶段物流:
第六阶段物流。
斗小纽立
小组立
第四阶段物流
曲面片体
曲面分段
平面分段
平面片体
中组立
第五阶段物流
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作业流程示意图6.3
第一阶段物流作业
6.3.1应对原材料编码进行识别并反馈相关信息。工艺阶段
大组立
第入阶段物流
6.3.2应根据反馈信息(运输路径、预处理分道等),采用行车等物流设备将钢材从堆场吊运至预处理流水线以备进行预处理。
6.3.3应将下列完工信息录入物流管理系统:a)
钢材编码;
完工情况(顺利完工/出现敌障等)。5
GB/T41893—2022
第二阶段物流作业
应根据物流作业派工单,在平台上确认下列物流信息:a)
钢材数量;
钢材编码;
配送时间;
配送地点;
配送人员;
配送方式;
配送工具。
应将预处理后的钢材,采用手持扫码枪或专用扫码机进行扫码识别。应根据物流管理系统反馈指令,将钢材吊运至下料加工区域或缓冲堆场以备加工使用。第三阶段物流作业
应根据零件托盘管理清单对零件进行整理分类,根据托盘编码信息将零件放人托盘。6.5.2
应根据物流作业派工单,对下料后的外板、内构件、板条、型材等托盘信息进行识别,核对确认下列信息:
零件编码;
托盘零件数量;
配送时间;
配送地点;
配送人员;
配送方式;
配送工具。
根据物流管理系统反馈指令,按物流流向信息和物料需求计划,将托盘运送至下道工序的工位6.5.3
或缓冲堆场。
第四阶段物流作业
应根据零件编码信息对零件进行整理分类,根据托盘编码信息将零件放人托盘。6.6.2应根据物流作业派工单,对加工后的外板、内构件、板条、型材等托盘信息进行识别,核对确认下列信息:
零件编码;
托盘零件数量;
配送时间;
配送地点;
配送人员;
配送方式;
配送工具。
应根据物流管理系统反馈指令,按物流流向信息和物料需求计划,将托盘运送至下道工序的工位或缓冲堆场
第五阶段物流作业
应根据部件流向、规格对部件进行整理分类,形成托盘。2应根据物流作业派工单,对部件托盘信息进行识别,核对确认下列信息:6.7.2
托盘编码/部件编码;
托盘部件数量;
配送时间;
配送地点;
配送人员;
配送方式;
配送工具。
GB/T41893—2022
应根据物流管理系统反馈指令,按物流流向信息和物料需求计划,将部件或托盘运送至下道工6.7.3
序的工位或缓冲堆场。
第六阶段物流作业
应根据物流作业派工单,对中组立信息进行识别,核对确认下列信息:a)
中组立编号;
配送时间;
配送地点;
配送人员;
配送方式;
配送工具。
6.8.2应根据物流管理系统反馈指令,按物流流向信息和物料需求计划,将组件配送至指定位置,并交接确认。
7物流管理系统
7.1组成
船体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物流管理系统(简称物流管理系统)应具有物流计划管理、路径规划伤真管理、工位(场地)管理、零部件及托盘管理、物流设备及工装设施管理、缓冲堆场管理和数据分析管理等功能,对应功能模块组成见图2。物流管理系统
物流计划
管理模块
7.2物流计划管理
路径规划仿真
管理模块
工位(场地)
管理模块
计划管理模块应具有下列功能:零部件及托盘
管理模块
物流设备及工装设施
管理模块
物流管理系统模块组成
缓冲堆场
管理模块
数据分析
管理模块
以分段完工日期作为输人点,结合各工序工位的作业周期和节拍,排车间内部物流计划;a)
根据主计划以及车间托盘申请和理料申请,形成工位级材料需求和配送计划;反馈完成情况,为计划层提供准确的车间生产物流状态,并实时调整;进行计划和实绩工时/物量(物流数量)的采集统计分析,提供实时物量信息查询;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