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5931-1995 排烟防火阀试验方法
GB 15931-199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5931-1995

中文名称:排烟防火阀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Test methods for smoke exhaust fire dampers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5-01-02

实施日期:1996-06-01

作废日期:2008-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71103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消防>>13.220.20防火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消防>>C84消防设备与器材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 15930-2007替代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标准价格: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公安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排烟防火阀性能试验项目、试件要求、试验装置、试验步骤和判定条件等。本标准适用于民用与工业建筑(包括地下工程)排烟系统中安装的排烟防火阀的性能试验。 GB 15931-1995 排烟防火阀试验方法 GB15931-199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排烟防火阀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smoke fire damper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15931-1995
本标准规定了排烟防火阀性能试验项目、试件要求、试验装置、试验步骤和判定条件等。本标准适用于民用与工业建筑(包括地下工程)排烟系统中安装的排烟防火阀的性能试验。2引用标准
GB/T2624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流量GB9978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3术语
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280℃时自动关闭。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4试验项目
本标准包括以下五项试验:
温感器动作性能试验;
关闭可靠性能试验;
盐雾试验,
漏风量试验;
耐火试验。
每个受试排烟防火阀(以下简称试件)均应按上述项目逐项进行试验。5试件要求
5.1材料
试件的材料选用与制作型式应与实际使用情况相同。5.2安装
试件的安装应能反映出其实际使用情况。对于受试的试件,应安装在试验炉的外侧,由试件前连接管道穿过垂直分隔构件与试验炉相连。试验用分隔构件应与实际使用时相一致,当其不能确定时,可选用密度不小于450kg/m2的混凝土或砖结构。分隔构件的厚度不小于100mm。制作分隔构件时,应进行常规的养护及干燥处理。6试验装置
6.1恒温油浴槽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0批准1996-06-01实施
GB 15931-1995
一套能够全部浸没温感元件并带有加热器的油浴槽,以及能控制水平及垂直方向的温度波动在士0.5℃范围内的控制和测量仪表。测量油温的仪表准确度不应低于土0.5℃。6.2盐雾箱或盐雾室
能够控制空气温度在35土2℃。相对温度大于95%的盐雾箱或盐雾室;并配备降雾量在1~2mL/(h·80cm)雾粒直径在1~5μm的占85%以上,压力为0.08~~0.14MPa的喷嘴和空气压缩机以及仪器测量系统。
测量仪器仪表应达到如下准确度:温度:±0.5℃
湿度:士2%
酸度:土0.1pH
6.3气体流量测量装置
气体流量测量装置由连接管道、气体流量计和引风机系统组成。连接管道选用厚度不小于1.6mm的钢板制作,管道横断面应与试件的尺寸一致,管道的长度为管道横断面对角线的两倍,最长不超过2m。
气体流量计宜采用标准孔板,孔板的加工制作与安装均应符合GB/T2624标准的规定。引风机系统应包括引风机、进气阀、调节阀以及连接气体流量计与引风机之间的柔性管道。6.4压力测量和控制系统
压力测量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导出口、密封连通管道等。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引风机系统中的进气阀、调节阀调节。
气体流量和压力测量仪表的准确度:温度:±2.5℃
压力:士5Pa
流量:±2.5%
6.5耐火试验炉
耐火试验炉能达到GB9978中2.1条的要求和3.1条所规定的升温条件。试验开始10min后,炉内在安装试件的水平中心线上应保持15土5Pa的压力。6.6温度测量系统
炉内温度测量应符合GB9978中2.3.1条的规定,热电偶的数量不得少于五个。管道内气体的温度用延迟时间不大于5s的热电偶测量。测量点位于孔板后端测量管的中心线上,与孔板的距离为测量管道直径的两倍。测量仪表的准确度:
温度:炉温士15℃
其他士5℃
压力:±5Pa
时间:±10s
7试验方法与判定条件
7.1温感器动作性能试验
7.1.1试验步骤
将温感元件安装在温感器的芯杆上,当油浴温度加热到260士2℃时,恒温控制。将温感器放入油浴中,使感温元件完全浸没,5min后观察温感器是否动作。然后取出芯杆冷却。控制油浴温度升至285士2℃并保持恒温,将温感器放入油浴中,使感温元件完全浸没,记录温感器60
动作的时间。
7.1.2判定条件
GB15931—1995
温感器在260士2℃的油温中5min不动作,并且在285土2℃的油温中1min内动作即为合格。7.2关闭可靠性能试验
7.2.1试验步骤
将试件固定在试验台上,开启阀门,启动操作机构使试件关闭。如此反复操作250次。对于具有几种不同启动方式的试件,应均衡分配250次操作次数。7.2.2判定条件
在250次关闭操作中,试件应能从开启位置灵活可靠地关闭,各零部件应无明显磨损、变形以及其他影响其密封性能的损伤。
7.3盐雾试验
7.3.1试验步骤
试验前必须对试件进行洁净处理,洗净试件表面的油脂,将试件安放在盐雾箱(室)内,试件开口向上,并使阀片的轴线与水平面成15℃~30°角,试件间距不得小于20mm。盐水溶液由化学纯氟化钠和蒸馏水配制,其重量浓度为5%,pH值控制在6.5~7.2之间。试验时,试件呈开启状态。喷雾时,盐雾不能直接喷射在试件上,而是喷在距喷嘴一定距离的挡板上,使较大的雾滴沉降并流回储存箱,较细的雾滴随气体扩散进入盐雾箱(室)。箱(室)顶部的凝聚盐水液不得滴在试件上,从设备四壁流下的盐水液不得重新使用。喷雾方法采取连续喷雾8h,然后停喷16h,24h为一周期,共进行五个周期。停止喷雾时,不加热,关闭盐雾箱(室),使其自然冷却。试验结束后,取出试件,用流动冷水冲洗试件表面沉积的盐水液,并在室温下进行干燥,时间不少于24h。
7.3.2判定条件
对试件进行关闭试验,试件应仍能从开启位置灵活可靠地关闭。7.4漏风量试验
7.4.1试验步骤
试验开始时,试件处于关闭状态,其入口密封。启动引风机,调整进气阀和调节阀,使试件前后的气体压差为300Pa,稳定60s后,测量并记录孔板两侧的差压、孔板前气体压力和孔板后测量管内的气体温度。按照GB/T2624标准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出该状态下的气体流量,此流量为系统漏风量。同时,测量并记录试验时刻的大气压力。拆去试件入口处的密封,试件仍处于关闭状态,试件前后的气体压力差仍保持在300Pa,稳定60s后,测量并记录孔板两侧的差压、孔板前气体压力和孔板后测量管内的气体温度。按照GB/T2624标准中的计算公式计算此状态下的气体流量,此流量为试件整机漏风量。同时,测量并记录该试验时刻的大气压力。
环境温度时试件的漏风量(标准状态)用下式计算:Q = Q标2 — Q标1
Q标2 = Q: × 273+ T, ×
X101325
Q标1 = Q1× 2734T
×101325
式中:Q一一环境温度时试件的漏风量(标准状态),Nm/h;.(1)
·(2)
(3)
GB15931—1995
环境温度时试件的整机漏风量(标准状态),Nm2/h;Q标2—
Q.按本条实测的试件整机漏风量,m\/h;P2—在实测试件整机漏风量时孔板前的压力,Pa;T
Q标1—
在实测试件整机漏风量时管道内气体温度,℃;在实测试件整机漏风量时刻的大气压力,Pa;-环境温度时的系统漏风量(标准状态),Nm2/h;Q
实测的系统漏风量,m/h;
Pl—在实测系统漏风量时孔板前的气体压力,Pa;Ti-
在实测系统漏风量时测量管道内的气体温度,℃;在实测系统漏风量时刻的大气压力,Pa。7.4.2判定条件
试件单位面积漏风量(标准状态)不大于700Nm2/(h·m2)者为合格。7.5耐火试验
7.5.1试验步骤
试验时,试件处于开启状态。首先启动引风机,调节进气阀和调节阀,使气流以0.15m/s的速度稳定地流过试件。
试验炉点火,当试件受火面中心温度达到50℃时为试验开始时间,控制试件受火面温升达到GB9978中3.1条的升温条件。
记录试件关闭时间,当试件关闭后调节引风机系统,使试件前后的气体压力差保持在300士15Pa范围内。
试验开始10min后,控制炉压在15士5Pa范围内。测量前记录孔板两侧的差压、孔板前的气体压力和孔板后测量管内的气体温度,时间间隔不大于2min。按GB/T2624标准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孔板各时刻的气体流量。测量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大气压力。耐火试验时,试件的漏风量(标准状态)用下式计算:Q= Q标3 —Q标1
Q标3 = Q × 273T,
B— P
K101325
式中:Q一耐火试验时试件的漏风量(标准状态),Nm/h;一耐火试验时试件的整机漏风量(标准状态),Nm/h;Q标3
Q:-实测的耐火试验各时刻的试件整机漏风量,m /h;P:一耐火试验时各时刻孔板前的气体压力,Pa;T耐火试验时各时刻孔板后测量管道内的气体温度,℃;B耐火试验过程中的大气压力,Pa;Q标1——按7.4.1公式(3)计算的系统漏风量(标准状态),Nm2/h7.5.2判定条件
试验中出现下述规定的任一情况时,则表明试件已丧失耐火能力:试验开始后2 min内试件不能自动关闭,a.
试件单位面积的漏风量(标准状态)大于1000Nm/(h·m2)。b.i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4)
试验委托单位名称;
制造厂名称和试件型号、规格;送样形式;
标准编号;
试验日期;
GB15931免费标准bzxz.net
试件的结构简图、使用材料、技术数据、安装及其他有关说明;试验数据;
观察记录;
试验结论;
试验主持入及试验单位负责人签字、试验单位盖章。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由扬州市启达防火设备厂、扬州市华振电子消防设备厂、江苏靖江扬子消防器材厂参加编制。6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